甘蓝怎么制种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6 11:35:27
字号:

《河北农业科技》讯:

甘蓝怎么制种

早熟甘蓝制种的几点关键技术

1 育苗

1.1 播前准备。8月20日前后整地做畦,做成宽1-1.3米,长8-10米的播种畦2个(父母本各1个)。

1.2 适时播种。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在8月25日-9月1日播种。一般于下午播种,播种前将畦面踩平,一定要浇足底水。水渗后撒一薄层过筛细土,然后均匀撒播种子,播种后覆盖0.5-0.7厘米厚的过筛细土。当幼苗长到2 ~ 3片真叶时移栽于阳畦。

2 种株秋季及越冬管理

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的地块建阳畦。结合做畦,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 000公斤左右(每平方米15-20公斤),磷酸二铵20-30公斤(每平方米0.05公斤),耕翻倒匀耙平。当幼苗长到两叶一心时,直接将种株按10-12厘米见方,定植于阳畦。秋季根据土壤肥力和种株长势,适当追肥浇水,土壤封冻前及时浇冻水。夜间气温降到0℃以下时盖草苫,随天气变冷,白天气温降到0 ℃以下时要加盖塑料薄膜。如畦内温度过高时,可于晴天中午进行放风。定植前,2月底或3月初,逐渐撤掉覆盖物,对种株进行低温锻炼。

3 种株翌春的定植及管理

3.1 选地、整地。甘蓝为异花授粉作物,制种田必须与不同品种的甘蓝及苤蓝、花椰菜等作物的制种田隔离2000米以上。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30-50公斤,然后耕翻耙平作畦。

3.2 适时定植。河北中南部地区在惊蛰前后进行定植,一般遵循在保证种株不受冻的情况下,尽量提早定植的原则。

定植密度应根据土质和水肥条件而定,土壤肥沃的定植密度可小些,株、行距为27-33厘米×50厘米;多数组合父母本行比按1∶1定植,双亲生长势差异较大的组合,如中甘11号,等双亲的行比可按1∶2定植或2∶2定植。

3.3 田间管理。种株定植后要浇定植水,过5-7天再浇1次缓苗水。然后进行中耕,增温保墒。种株抽薹期至花期要加强肥水管理,在抽薹期、初花期、盛花期分别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公斤,然后浇水。花期要保持地面湿润,每隔5-7天浇1次水,进入结荚后期要减少浇水、追肥次数,以防贪青晚熟。为防止种株发生倒伏,抽薹后要及时培土或插架。

4 收获

当种荚开始变黄、种子变褐时,可分期分批采收,在采收过程中要严防机械混杂。

(编辑:粒粒网)

甘蓝一代杂种制种技术要点

--------------------------------------------------------------------------------

食品产业网 (2004-2-27)

甘蓝一代杂种制种技术要点

甘蓝一代杂种是由两个品种的自交系间相互配制而成的。为了确保种子质量和纯度,制种时这两个品种的自交系必须长到一定大小的营养体,再通过一定时间的低温条件,才能开花结实。田间的两个品种必须按一定比例栽植,并要做到花期一致才能收到真正的杂交种子。制种技术要点如下:

1 播种育苗

播种 9月上旬两个品种分期播种。选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做成小高畦,畦高1.2m(不包括畦埂),畦长一般12—14m,硅的周围要设排水沟,防止雨水淹没畦面。每畦撒施腐熟的优质土杂肥150kg,氮磷钾复合肥0.25kg,后抄刨3—4遍,使粪土充分拌匀。播前拉平畦面,并灌足水,水渗下后,畦面撒一薄层翻身土,然后均匀撒上种子,上面覆1cm的细土。由于播种期间阳光充足,温度较高,而且雨水较多,对幼苗的生长很是不利,因此,播种到小苗期要特别注意防雨防日晒。播种后晴天要遮荫,出苗后要遮花荫,1片真叶时只中午遮花荫,并逐渐去掉遮荫设备。播种到1片真叶前如遇下雨要防雨。应特别注意不论遮荫或是防雨,一定不要使幼苗徒长。要严格注意防虫害。

分苗移植 2—3片真叶时可进行分苗移植。用平畦分苗,畦宽1.2m(不包括畦埂),畦长12—14m,畦与畦间要留出60—70cm的空地,以备放草帘及方便管理。每畦施优质腐熟土杂肥200—250kg,复合肥0.5kg,粪要整细,均匀撒施,施后抄刨3—4遍,使粪土充分混合。内径1.2m宽的畦子,每畦分苗9行,株距15cm,分苗方法同大白菜制种。分苗后可适当遮花荫以促进缓苗,缓苗后不再遮荫,以防徒长。

苗期管理 整个苗期虫害较多,有钻心虫、菜青虫、地老虎、蚜虫等为害,要及时检查并防治;畦面出现干旱现象要及时浇水。分苗后到大田定植要经过很长时间,需要经常检查并进行浇水。分苗畦在前期浇水后要用小铁丝钩适时划锄,使土壤疏松。5—6片真叶时,可追一次肥。每畦可追施氮磷钾复合肥0.5kg。追肥要和浇水结合进行,待浇水后立即把肥细心均匀地撒在株间,小心不使肥料沾在叶片上。也可随浇水把肥均匀撒在流水中冲施,但必须做到畦面平整,水流均匀,并保证畦下头不积水,否则会产生肥害。如果土壤马力高,不产生缺肥现象,也可不追肥。

2 越冬前植株大小标准要求

从播种到小雪前是植株生长的时期,越冬以前植株生长的大小,是决定着能否受低温作用通过春化阶段,在来年抽苔开花的关键。甘蓝通过春化阶段需要幼苗有一定的营养体,也就是说甘蓝植株必须长到一定大小才能对低温有所感应来通过春化阶段,否则来年结成叶球而不能抽苔开花。有些品种茎的直径在0.7cm以上,叶宽度5cm以上才能受低温作用通过春化。有些品种茎的直径需达到1.15—1.3cm以上,才能接受低温通过春化。我公司安排的甘蓝制种,要求越冬前(小雪)植株茎的直径必须达到1cm以上,而且结成一个疏松的小叶球。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来年就包成菜球而不能抽苔开花了。

3 越冬期间的管理

小雪后大雪前要视天气情况架设小拱棚进行越冬保护。前期可夜间只覆草帘,白天拿掉。天气变冷,夜间可盖上薄膜,上面再盖上草帘,但白天必须把草帘拿掉。加盖薄膜和草帘时应注意通风,防止畦内温度升高引起徒长。畦内保持4—6摄氏度最适宜。第二年随着天气变暖逐渐拿掉保护设备。

4 大田定植

隔离条件 周围2000m之内必须确保没有其他甘蓝品种及菜花、球茎甘蓝、甘蓝型油菜、洋芥菜(土名)等易串花蔬菜的留种。

整地、施肥、作畦 壤土、沙壤土最适宜,不要重茬。制种田要求平整,每666.7平方米均匀撒施腐熟捣细的土鸡粪或土杂肥5000kg,过磷酸钙40—50kg,然后耕翻整平,做成1米宽的畦子(包括畦埂),畦面抄翻拉平并设水道和排水沟,以备定植。

定植 3月中旬定植。定植前苗床要认真检查拨除杂株。每畦栽两行,株距0.45m,每666.7平方米栽2800—3000株左右,两个品种栽植株数的比例是1:1。边行隔株栽植,里面隔行栽植。定植时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按株距刨窝,栽后浇水。再每666.7平方米窝施硫铵7.5kg,然后将窝埋好(也可先在窝中浇水,待水渗下前把苗子栽上);另一种方法,先开沟,在沟中上水,在水渗下前把苗栽上并施上硫铵,最后埋沟。不论用哪种方法栽植,都要求土砣稍低于地面,不能太浅或过深。

定植后的管理 抽苔开花时要支架,防止倒伏。早春地温较低,定植后要及时中耕。前期一般中耕三次,生长后期主要划锄畦埂消灭杂草。缓苗后浇一次大水并结合浇水每666.7平方米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kg,抽苔前后要适当控制水分,以免生长过旺。进入盛花期后,结合浇水每666.7平方米可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7.5kg,此后供水比较充足,收前开始减少供水。种株抽苔前,对制种田要认真巡视检查,发现杂株应及时拨除。

制种田的主要害虫是蚜虫,也有菜青虫等为害,要力争在开花前或开花后积极防治,盛花期间尽量不喷药,以免杀伤虫媒,影响授粉结籽。防治蚜虫可喷1000倍的氧化乐果或4000倍的敌虫菊脂,或结合浇水窝施“铁灭克”内吸杀虫剂每666.7平方米0.5kg,防治菜青虫可用4000倍的敌虫菊脂。

对两个品种的花期虽然在播期止作了调整,但由于品种之间对气候的敏感程度不同,也很可能形成花期不一致。遇到这种情况,要用人工进行田间花期调节,如一个品种开花早,要把花摘掉,等两个品种开花一致时就不再摘花。调节花期一定要用摘花的方法,决不能用摘嫩菜的方法。后期摘顶的主要作用可使种子饱满、成熟期一致。可在末花期将花枝顶摘掉。

5 收获

种株黄熟期后即可采收,要在早晨带露采收,以免种荚开裂损失种子。可用快镰或剪枝剪刀把主茎割断即可,不要带根带土。剪下的种株应平铺在麻袋或垫布上,篼着送到场院脱粒。对早成熟的种子要早收,防止种子脱落,以后及时晒打。种子收获如遇雨天,要严防种子霉烂。对来不及晒打的种株应垛成很窄的小垛并盖上蓬布(注意垛下不能积水),注意每天倒翻一次,对倒翻下的种子要及时晾开,决不能使种子发热,天气转好立即打晒,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打晒结束。种子不能直接在水泥场上暴晒,中午要适当遮荫,不干的种子夜间不能装麻袋或堆放,应在屋内摊晾,白天及时到场院翻晒

春季甘蓝怎么种植技术

消毒土质,首先将土壤进行全面消毒,施加一次腐熟的有机肥后,浇水保持湿润;种子处理,将种子用消毒液处理后晾干,再放在温水中浸泡24个小时;开始播种,将种子分别栽入土壤中,控制温度在20℃左右;播后管理,苗期每天要给予充足的阳光照射,每隔半月施加一次腐熟的有机肥。

1、消毒土质

甘蓝喜爱在饱含有机质且松软的土中生长发育,栽入前,将土质实行深耕细作处理,追加1次稀薄的腐熟有机肥料,浇入水分后维持湿润的状况,还需要将土质实行全方位消毒杀菌1次。

2、种子处理

因为甘蓝种皮有点硬,栽入前,先选择易成活且生长发育健壮的饱满种籽,将种籽的表皮剥掉后,放到温热水中泡浸24个小时,使其慢慢吸水涨起来,过后放到背阳的通风处晾干,还需要实行消毒杀菌1次。

3、开始播种

将处理好的甘蓝种子分开栽入土中,维持每株的间隔在25公分左右,立即浇入水分,常常维持湿润,控制环境温度在20℃左右,等冒出叶子后,就能够进行移植处理,以促使根茎的生长发育。

4、播后管理

在苗期的时候,每天给予充足的光照处理,尽量不要遮阴,等株高可达10公分的时候,每隔半月施加一次腐熟的有机肥,每次施肥要结合浇水进行,之后浇水要保持见干见湿的原则进行。

一、选择品种

选择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单球重1公斤左右,定植后到收获期45天左右,比较适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又不影响下茬越冬菜的播种期,如荷兰品种瑞士多等。 二、适时播种

甘蓝幼苗对温度的要求不严格,但结球期对温度的要求十分严格,应在17℃左右,有利于叶球的形成和生长。因此,夏播时间为7月下旬左右。

三、培有壮苗

1.做苗床:苗床应选择通风良好、地势较高、排灌方便、未种过同科蔬菜、距定植田较近的无污染地块。苗床土的配方为6份田土、4份腐熟的有机肥,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入1公斤三元复合肥、80克多菌灵、100克辛硫磷颗拉剂,拌匀做畦,畦宽1.2米,长度不限。

2.播种与分苗:7月下旬,在准备好的苗床上灌足底水,将种子均匀撒上,覆细土1厘米左右,覆膜保湿,插拱,覆盖遮阳网,待小苗出土70%以上时,及时撤掉地膜,以防烤伤幼苗。幼苗长至2叶1心时(大约播后10天左右),进行1次分苗,可在傍晚或阴天分苗有利于成活。分苗水要暗沟浇并浇透。

3.苗床管理:甘蓝幼苗抗逆性强,但必须做好防虫、防草工作,以免被虫、草吞蚀苗。主要害虫有蚜虫、小菜蛾、菜青虫,可用万灵和1.8%阿维菌素交替使用。因苗期时间短,视虫子情况,一般用药2次即可。

四、整地定植

选择前茬为非十字花科的豆类或瓜类地块为宜,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公斤,翻地做畦,畦宽1.2米,栽2行,株距40厘米,每亩保苗2500~3000株。待小苗长至5~6片叶时定植,定植前喷1次药,即秧苗群集在苗床时用600倍百菌清加3000倍万灵重喷1次,定植后管理得当,一般情况不必用药,整个生育期基本无病害发生。定植水要及时,以利缓苗,不可干晒苗。

五、肥水管理

定植后进行中耕蹲苗,少肥水,以促进地下生长。缓苗后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以扩大叶片同化面积,每亩施尿素1公斤;进入结球期,为满足生长所需,要给予充足的肥水,重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每亩施磷酸二铵2公斤,促进叶球在短时间内快速膨大。

六、适当采收

9月下旬当叶球抱紧时,可及时采收上市。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61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