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暂行条例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6 11:35:09
字号: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建设优美、清洁、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搞好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的适用范围,包括城市、县镇、工矿区的园林绿地、树木花草和园林设施。第三条 本条例所指的城市园林绿地,包括以下五类: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暂行条例

一 公共绿地:指供群众游憩观赏的各种公园、动物园、植物园、陵园以及小游园、街道广场的绿地。

二 专用绿地:指工厂、机关、学校、医院、部队等单位和居住区内的绿地。

三 生产绿地:指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四 防护绿地:指城市中用于隔离、卫生、安全等防护目的的林带和绿地。

五 城市郊区风景名胜区。第四条 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城市园林专业队伍的工作和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搞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为城市人民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第五条 绿化城市,人人有责。城市居民要履行植树绿化义务, 积极植树、 种草、栽花。城市中所有单位都要搞好本单位的环境绿化,积极参加城市绿化活动。各城市要加强园林绿化的科学普及和宣传工作,逐步形成人人参加植树绿化、爱护树木花草和园林设施的社会风尚。第二章 园林绿化的规划和建设第六条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由城市规划部门会同园林部门共同编制,园林部门组织实施。凡规划确定的绿地,不得改作他用。如确需变动时,应报经原审批部门批准。第七条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要根据当地特点和条件,合理布局,远、近期结合,点、线面结合,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每个城市都要有与人口相应的绿地面积,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近期内凡有条件的城市,要把绿化覆盖率提高到百分之三十;公共绿地面积达到每人三至五平方米。本世纪末,城市中一切可以绿化的地方都要绿化起来,做到“黄土不露天”;公共绿地面积达到每人七至十一平方米。

城市新建区的绿化用地, 应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 旧城改建区的绿化用地,应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五。第八条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必须按规划有计划地进行。各类绿地在施工前要做出设计,并按基本建设程序经过审查批准。绿化建设所需投资应纳入基本建设计划。各单位新建、扩建项目和统建居住小区的投资中,应包括绿化费用。城市给水规划和建设计划中,应包括绿化用水的管网和计入绿化用水量。第九条 园林建设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园林艺术传统,注意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努力创造适应现代生活的新型园林风格。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园林的性质、要求和当地条件,精心设计,精心施工。要提倡主要以植物材料造园,园林建筑和其他设施应安排适度,不要过多。园林建设既要讲求艺术,又要经济合理,做到投资省,效果好。第十条 动物园的建设要严格控制。新建或扩建动物园必须具备饲养、医疗、卫生防疫等物质设备和技术条件,不可盲目发展,不要片面追求动物品种数量。笼舍建设要朴素自然,尽量适应动物的生活习性,不要华而不实。第十一条 有条件的城市应建设和发展植物园,作为园林植物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基地,也可开放供观赏游览。要大力收集植物品种,搞好引种驯化,培育适宜本地生长的优良品种,丰富园林绿化的植物材料。第十二条 苗木是园林绿化建设的物质基础,要重视城市园林苗圃建设,逐步做到苗木自给。园林苗圃用地面积应为城市建成区面积的百分之二至三。园林部门在搞好专业苗圃建设的同时,还应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工厂、机关、部队、学校等单位开展群众育苗。第十三条 绿化工程要加强技术管理,严格按技术规程施工,保证栽植质量,提高树木花草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第三章 园林绿地的管理第十四条 城市的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由城市园林部门经营管理。专用绿地和其他单位营造、管理的防护林带,由各单位自行管理,园林部门在业务上进行指导、检查和督促。 绿化任务大的单位, 应有专业队伍或专职人员负责专用绿地的养护管理工作。第十五条 城市园林绿地,不准任何单位及个人占用。已被占用的绿地,要限期退还。第十六条 城市公共绿地是广大群众观赏游憩的场所,必须保持树木花草繁茂,园容整洁美观, 设施完好, 并不断充实植物品种,提高园艺水平。为保证公共绿地有良好的秩序,确保游人及园林设施的安全,园林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办法和游览制度,并严格执行。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共7章70条,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同时废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

根据2017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决定》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979年9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则通过 1979年9月1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令第二号公布试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根据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决定》修正。

5、《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985年6月7日由国务院发布,共17条。

6、《城市园林绿化资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发,本办法自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7、《城市绿化条例》

经1992年5月20日国务院第104次常务会议通过,自1992年8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扩展资料:

园林古建筑行业作为受固定资产影响较大的行业,在城镇化进程的大背景下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以大唐芙蓉园为代表的城市园林古建筑运营模式、以宋城文化为代表的影视文化园林古建筑运营模式纷纷取得超额收益,并得到业界认可。

与此同时,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促使全社会日益重视生态环境。2001-2010年,全国城市绿化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投资额从163.2亿元增加至1235.9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2%左右,充分显示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

到2010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49.45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22%,绿地率34.17%,城市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10.66平方米。

园林古建筑不但能很好的继承了传统文化,也对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在“十二五”期间,国家振兴文化产业并更加强调环境保护的大趋势下,园林古建筑也将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

***新闻网——修订《森林法》以促进林业发展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是一个?三分种,七分管?的工程,因此要想使植物能够达到最佳效果不仅需要做好园林绿化的施工工作,而且还要加强对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外部环境的形成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园林绿化工程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美化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途径,园林绿化施工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园林绿化施工的效果与之后的养护管理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要针对性地进行相应措施,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将施工与养护管理有机地结合,才能将园林绿化成果发挥其应有的效率,从而促进园林绿化业的发展和城市美化形象的形成。

 关键词:

 园林绿化;施工;养护管理;策略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绿地面积不断地减少,而园林绿化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环境,增加城市的空气质量和城市人民的环保意识。园林绿化工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后期养护阶段以及工程验收阶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施工和后期养护阶段,虽然园林绿化施工阶段是一个短暂的过程,但后期养护阶段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将这两个阶段合理有机地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园林绿化工程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一、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1、园林绿化施工前技术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的最大特点是该工程基本上采用具有生命力的绿色植物等作为对象,主要包括草坪、花草、花卉花坛、地皮、灌木、乔木等植物的栽培与设计,通过园林绿化的施工使这些植物能够发挥其生长效果和形状,通过掌握植物的成长习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出更好地植物达到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园林绿化植物还具有吸附尘土、隔音杀菌、美化空气、调节温度,增加空气湿度,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等功能。[1]另外园林植物由于易受季节性影响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园林绿化工程的难度也因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增大,因此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整个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2、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对象,由于园林植物是具有生命力的植物,而且在栽种这些植物时它们会因为不同的土壤、水分、环境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甚至因为风向和地势的不同而导致植物生长的不同,因此在园林绿化时应选择健康茁壮、大小合适、易于存活的植物,对于那些大型的树木,应先对其根部进行一定的修剪,并根据其生长习性对其进行栽培和种植,而且在选择过程中,同时要选择具有一定的美观性的植物,综合各种因素,要选择既经济又优良的品种,避免在施工阶段就被病虫所毒害。

 3、园林绿化人员安排和时间管理

 园林绿化施工前期及施工过程中都应该选择一些专业性较强,对植物的生长习性有所了解,能够对植物的栽培具有专业性知识的人员去施工管理,这样会减少施工过程中因能力问题而导致的返修问题的出现。由于园林绿化的植物极易受到季节性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园林绿化要选择适宜植物种植的秋末或者是在春初,由于时间的短暂性,施工人员应设计相应的施工计划表,在有效的时间内将所有植物合理地种植,避免植物在不适宜、难存活的季节去栽培,若是园林绿化在施工时受到时间的限制,不能在适宜的时间栽种,那施工人员也要做好反季节移植技术的应用和管理工作。

 4、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应对植物的成长习性及特点进行分析,将不同植物进行划分层次或分类,比如像一些花卉类要多浇水,一些灌木类要注意防冻等等,在管理这些植物时一定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这些植物,做好某些植物的嫁接和移植工作,保证植物的水分,实现植物存活率的最大化。

 二、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有机地结合

 园林绿化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在整个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园林绿化工程是一个?三分种,七分管?的工程,因此要想使植物能够达到最佳效果不仅需要做好园林绿化的施工工作,而且还要加强对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对于养护管理工作要科学、规范地进行,应当制定一套合理高效的管理制度,来提升养护管理的程度和园林绿化工程的景观效果。[2]

 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贯穿园林绿化施工过程的始终,园林单位为了能够体现园林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发挥其相应的景观和功效,他们在园林绿化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绿化养护,例如树木移栽过程中必须减少树木根部的损伤、对树冠进行修剪以降低树冠失水确保移植树木的成活率。树木移植以后进行遮阴保护,及时进行喷水以及用浸湿的草绳缠绕树干。[3]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离不开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有机结合,只有将养护管理贯穿于园林绿化工程的始终,重视后期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工作,这样才保证植物的存活率,并实现与设计图纸保持一致性,最终达到美化城市形象的作用。

 三、加强对园林绿化养护的管理

 园林绿化的后期养护工作在整个园林绿化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园林绿化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养护管理标准进行操作,园林绿化企业应重视和加强对园林绿化后期的养护工作,制定出相应的可行性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政策,实现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四、结语

 园林绿化工程要想取得快速的发展,必须将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有机地结合,遵循植物生长的规律和自然规律,定期对植物进行养护管理,并根据相应的规则对植物进行分类管理,从而使植物的存活率达到最大化,同时也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终推动园林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封彦梅;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J];中国信息农业.

 [2]张明秋,赵艳丽;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J];自然与生活.

 [3]封彦梅;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J];中国信息农业.

;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61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