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大白菜种植技术
1 选择适合品种 品种的选择除了考虑气候、肥水条件外,还要根据人们的食用习惯和大白菜用途不同而选择不同品种。如自种自吃可选津绿75等中早熟小棵品种。若收后出售,可选产量较高的中晚熟品种,如津绿80、鲁白3号、北京新3号、丰抗85等。近几年由于高温引起的大白菜软腐病比较严重,今年种植时要注意选择抗病害品种。另外,白菜忌重茬,同一地块连续种植一种品种极易感染病害,可根据情况调换一下品种。
2 种植时间 提前上市的白菜应在8月上旬播种;冬贮白菜在立秋前后3--5天播种为宜。生长期长的晚熟品种可以适当早播,生长期短的中熟品种可适当晚播几天。根据近几年生产情况看,前期高温对幼苗生长不利,收获期提前对贮存不利。如选种的不是生长期长的品种,最好是在立秋后晚几天种植,结合高垄栽培,可以明显减轻病害。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种子处理。防霜霉病,可用种子重量的0.3%的25%甲霜灵可湿粉剂拌种。防黑斑病,用50 ℃温水浸种25分钟,冷却晾干播种,或用种子重量的0.2-0.3%的50%扑海因可湿粉剂拌种。用丰灵50-100g拌种子150g可防白菜软腐病。
3.2 播种:先细整好苗床,然后漫灌浇水,待水9成已渗下时,把处理过的种子均匀撒播于畦面上,再撒一层约1厘米厚的细沙土即可,出苗后移植。也可直播,直播每亩用种量为200克,一般每穴2粒,直播播种时较费工,但是整体长势较移植苗好,直播要先整好畦面,畦宽50~60厘米,垄宽20厘米,穴深2~3厘米,浇透,播种,覆薄土。株距50~60厘米。
3.3 浇水施肥。浇水:大白菜从团棵到莲座期,气温日渐下降,天气温和,此间可适当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莲座末期可适当控水数天,到第三次追肥后再浇水;大白菜在进入结球期后,需水分最多,因此,刚结束蹲苗就要浇一次透水;然后隔2-3天再接着浇第二次水,这时如果土壤干裂,会使侧根断裂,细根枯死,影响结球;以后,一般5-6天浇1次水,使土壤保持湿润。施肥:播前基肥提倡多施腐熟的有机肥,“提苗肥”可与基肥合并。若底肥不足,第一次可在3-4片真叶期,每亩施尿素10千克,撒施于幼苗两侧,并立即浇水,称“提苗肥”;第二次在定苗后,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15-20千克,于垄两侧开沟施入,称“发棵肥”,第三次在莲座期,每亩施尿素25-30千克,过磷酸钙10-15千克,将肥料施入沟内或穴内,然后培土,浇水,称“大追肥”,策四次在结球中期,每亩施硫酸铵15-20千克,可随水冲施,称“灌心肥”。注意:为预防白菜烧心、腐烂,应尽量避免用铵态氮肥,另外,由于大白菜是嗜钙作物,在莲座期到结球初期喷2-3次0.2%的硝酸钙或氯化钙溶液,可预防“干烧心”。 3.3 苗期管理。指从幼芽出土到团棵期的管理,这时应及时间苗、定苗。在拉十字和3-4片真叶时,各间苗1次,并除去杂草、病苗和弱苗。5片真叶时定苗,苗距10厘米,在高温干旱年份,适当晚定苗,使幼苗密集,遮盖地面,降低地温,减轻病害的发生。并及时中耕,中耕宜浅不宜深,因为白菜根系较浅,以不伤根、叶为原则。有草尽量用手拔除,以免锄地次数多,引起伤根,使病害从根部传染。苗期遇大雨积涝时,应及时排水防涝。
3.4 病虫害防治。大白菜主要的病虫害有蚜虫、菜青虫、甜菜夜蛾和软腐病、霜霉病、病毒病。虫害可以用辛硫磷、阿维菌素交替喷雾防治;软腐病可以用铜制剂、抗生素防治;霜霉病可以用银法利、甲霜灵、安克交替喷雾防治。
4 捆叶 大白菜生长后期,天气多变,气温日渐下降,为防霜冻,要及时捆扎,一般在收获前10-16天,停止浇水,将莲座叶扶起,抱住叶球,然后用甘薯秧或谷草将叶捆住,使包心更紧实并继续生长。
5收获收获尽可能延迟,不宜过早。结合天气情况,在防止冻害的前提下尽可能延迟收获,一般小雪前2-3天,及时收获;收获后晾晒2-3天,以减少外部叶片含水量,以利于寒冷入窖存放。
6 病虫害防治
6.1 大白菜主要有三大病害: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
6.1.1 病毒病:又称孤丁病、抽疯病。主要是在苗期高温干旱易发病。防治方法:降低土温,及时防止治蚜虫。用植病灵1000倍液或病毒灵600倍液和抗蚜威2000倍液或蚜虫净2000倍液进行喷雾2―3次进行防治。
6.1.2 霜霉病:又叫“枝干”、“白霉”等。主要在莲座期至包心期发生。用75%白菌清500―600倍液,或40%乙磷铝150―200倍液等,连续防治2―3次。
6.1.3软腐病:为细菌性病害。发病时用农用链霉素150―2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喷雾,或用70%敌克松原粉500―1000倍液浇灌渍株及周围的健株根部。
6.2大白菜主要害虫有蚜虫、菜青虫、甘兰夜盗虫、地蛆等,可用吡虫啉、锐劲特、毒死蜱进行防治。
大白菜直播虽然有点浪费种子,但是播种起来简便,可以避免因为移栽时的大量用工,还有就是因为直播不需要进行移栽,不伤根,没有缓苗期这个程序,大白菜的根系发育也会很好,因品种的不同,植株的高低和叶片数也有所不同,从而导致根系的深浅和吸收能力也大不相同,因此,如在栽培过程中采取育苗进行移栽,其缓苗时间的长短也会因为植株的高矮程度。
育苗杯,小菜苗。随栽直活。杯苗,菜叶直指杯沿,在早先备好垄上挖穴,撕开育苗杯外壳,直接栽入。菜苗根部和菜垄土相平为标准,四边收土护菜苗,浇透水。水渗入,填土入菜根相平间,移栽时尽量选择雨后移栽,雨后土块湿润,土质蔬松,幼苗不易倒苗,一般1天后就可成活。如果没有雨,就选择阴天的下午移栽,移栽时先把穴眼浇水,让穴眼的泥巴变成湿润后再移栽。
为保证成活率,移栽最好选择阳光不是很厉害的下午进行,要是移栽面积不是很大的话,最好傍晚时候移栽,移栽后立即浇水,水量可不必太大。2~3天后,再适当浇水一次大白菜对土壤没有大多要求,但是要保证有底肥,水量适中就行。大白菜一般是几种育苗,然后再移栽的。大白菜一般是穴栽,要等大白菜苗长出4~5片真叶时就可以移栽了。
大白菜品种很多,产量也颇丰,我们普通农家种植上一两畦就能够满足家庭日常所需。大白菜的种植方式有两种,直播或育苗移栽皆可。至于白菜移栽后几天能成活,以我们农人实际种植经验说,土壤:移栽的白菜幼苗,根系比较弱且少,我们在挖取白菜小苗的时候,就要注意保证幼苗根系的完整性,避免出现断根系的情况。因为白菜根系弱小,所以我们移栽的园田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