苄氨烷醇在玉米的使用方法及用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苄氨烷醇在玉米生长期中的使用时机为玉米生长初期和中期。在玉米生长初期,可以通过喷洒苄氨烷醇来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在玉米生长中期,可以通过喷洒苄氨烷醇来促进玉米的分蘖和穗粒形成,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玉米生长期中,苄氨烷醇的用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建议在每公顷使用0.5-1.0克的苄氨烷醇,用水稀释后均匀喷洒在玉米叶面上。需要注意的是,苄氨烷醇的使用应该遵循农药使用规定,按照正确的方法和用量使用,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1 物理防治就目前的实际种植情况来说,在防治玉米病虫害的过程中,主要应该以防为首要任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①种子选择。在选取玉米种子的过程中要选用具有良好抗病性的种子,或者是感病较轻的玉米品种,这样可以有效以降低玉米作物受到病虫害侵染的概率。②实行轮作。③增施钾肥。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在田间多施加钾肥能够使玉米抗病能力得到显著提高。④及时清理玉米植株残体以及枯心苗,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减少病虫害传播的概率。在对玉米进行田间管理的过程中一旦发现病变苗,要及时铲除,而且铲除后的病变苗还要妥善处理,防止病虫害的二次传播。⑤药剂拌种。在玉米播种之前使用药剂拌种能够很好的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可使用以下配方:20%毒死蜱苯甲酰胺混悬液+25%吡柔比星混悬液;式2:1600氨基微乳液10~20毫升。在波尔多酒中添加大蒜液可提高防治效果,玉米病害较多。对于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在高峰时从果穗处施药镇静,作为30kg水。防治方法:用25%三唑酮500-800倍喷酒,玉米脂肪瘤应及时切除,玉米病毒的病害包括玉米粗缩病和矮花叶病(均匀喷花叶条)。
不仅可以提前清除病株,此外,还可喷施该药,防治灰霉病的效果可达92.9%,在波尔多酒中加入大蒜液可提高药效。在进入玉米田之前,使用早期药物清除跳蚤和灰飞虱。玉米害虫控制率为40%,应根据具体病虫害确定。
根据玉米昆虫的病虫害,选择适合控制的杀虫剂。玉米地下瘟疫主要是土虎和金针蛆。它们可以与毒药混合。它们也可以在播种前种植。瘟疫有玉米粉虱、草地螟、病毒、大斑病和小斑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