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40年代至今,世界农药获得了迅猛发展。作为一种特殊的化学物品和一种特殊的商品,从它的诞生到现在无疑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农药的毒性及残留问题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副作用。特别到了60年代,随着一大批性能优异的新农药的出现,农药市场逐渐活跃,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农药工作人员把农药市场的分析和管理做为了工作重点。我国加入WTO以后,农药市场也象其它行业一样,发生了重要变化。与国际接轨已经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
现代农药的特点是更高效、更安全、更经济。我国农药市场,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非常接近,各种作物上农药品种不断丰富、使用数量不断增多,同时又随作物结构调整而不断变化的态势。
农药毒性及残留“触顶后回落”,而农药的效用则“长期持续走高”。
未来植物保护的趋势是:将有害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一定的经济阈值内,调节有害生物种群的密度和数量,确保生态平衡,而不是将有害生物斩尽杀绝。因此,未来的农药应该是绿色农药或环境友好农药,农药的主要作用是影响、控制和调节各种有害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使有害生物得到控制,又不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不破坏生态平衡。因而,农药的发展应该是以作用机制独特的农药品种将是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如昆虫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信息素、天然植物农药、微生物农药、生物学防治剂等。另外,农药的研究开发将于生物技术更紧密的结合,应用生物技术制造农药将极大的改善工艺条件,减轻环境压力,使反应更为经济;在运用优势基因组合获得作物优秀品种的同时,转抗虫、抗菌、耐除草剂基因的作物将获得更快的发展,转机因作物将作为一种植保手段,与化学农药一起,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做出贡献。
现代农药用量这么大,对环境有影响吗?
古时候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化学农药,人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防治水果和稻谷的害虫:
1. 选择优良种苗:古人认为,选择质好强壮的种苗是预防病虫害的基本措施。在古代农业中,人们通过选择优良的种苗来保证作物的抵抗力和适应性,从而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2. 改善生长环境:古人认为,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与病虫害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他们通过改善生长环境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例如,在种植水稻之前,古人会翻耕田地,将田地晒干,以消除病虫害的生存环境。
3. 物理防治法:古时候没有化学农药,但人们仍然有自己的一套物理防治法。比如,他们使用草木灰、生石灰等碱性物质来防治害虫;用烟草、硫磺等熏蒸法防治;利用虫类的天敌来控制害虫数量。
4. 人工捕杀:当害虫数量较多时,古人们会采用人工捕杀的方法。例如,在果树上摘除害虫较多的果实,或者在田地里捕捉害虫。
总的来说,古时候人们主要采用选择优良种苗、改善生长环境、物理防治法和人工捕杀等方法来防治水果和稻谷的害虫。这些方法都是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原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小。
农药在现代的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药,我们对于农药应该也很熟悉。在使用农药带来农业丰收,农作物高产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的问题,当然这个污染问题最终影响的也是我们人类自身。
农药的分类及介绍农药的种类数不胜数,分类也很复杂,我们这里对其简单介绍一下:
按照防治对象分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鼠剂、除草剂、脱叶剂(落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通俗点也可以叫生长激素)等等。
按照类型分可以分为: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剂、烟雾剂、颗粒剂等等。
按照使用方法可以分为:粉末撒布式、可制成水溶液式、制成悬浮液,乳浊液式等等。
这么多种农药中我们最常用也最熟悉的就是有机磷农药和有机氯农药这两个大类。有机磷农药中主要有:敌敌畏、对硫磷、甲拌磷、马拉硫磷、乐果、敌百虫等。有机氯农药中主要有:六六六、滴滴涕、灭蚁灵、毒杀芬、百菌清、溴氰菊酯、多氯联苯等。
农药有很多特点,由于农药中的成分大多数都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我们俗称的POPs,这类物质具有毒性大,生物蓄积性强,不易挥发,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且能长距离迁移。
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1.农药喷洒对大气的影响:由于很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药是进行喷洒处理的,农药喷洒出来是雾水一
样的状态。这些雾状农药液滴会吸附在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上,随风迁移,扩散开来。有时候看到人家打农药,明明离的很远,但还是能闻到很浓烈的农药味,就是这个道理。
2.农药喷洒对水体和土壤的影响:现在每年使用的农药量很大,这么多农药都进入到了我们的环境中,包
括农药包装袋,乱扔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特别是在农村中,使用过后往河里一扔,往和岸边农田里一扔。
农药包装袋里必定有残留,雨水一冲刷全部进入到土壤中,然后渗入地下水中,污染水源。扔入河里的农药包装会导致水质恶化,鱼虾中毒死亡。
同时,农药包装袋都是塑料和玻璃制品,难降解,丢弃在环境中也影响美观。
农药使用对我们人类的影响环境是一个大系统,我们人类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我们人类时时刻刻都处在这个环境系统中,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最终的受害者是我们人类自己。由于我们人类处于食物链顶端,所以动植物中残留的最终会进入我们人体内,而且浓度是成几何倍数增加。想象一下自己每天都在吃有毒的东西,体内的毒素一天天在增加,相当于慢性中毒。所以现在食品安全管的很严,要进行农残检测,防止农残超标的食物流入到我们的餐桌上。
结语:随着更多具有低毒高效的新型环保农药被研发出来,过去毒性大的农药也一点点地被淘汰,同时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人重视,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禁止毒性大的农药的生产使用,相信未来这些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