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莲藕要怎么管理?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5 00:51:30
字号:

(1)除草、摘叶。生长初期,藕田易生杂草,应及时拔除;栽后1个月左右,浮叶渐枯黄,立叶已长出,应及时摘除浮叶,使阳光透入水中,提高土温。以产藕为主的藕莲品种,到立叶长满水面以后,就不宜再下田操作,以防踩伤地下茎,以产莲子为主的品种,到植株盛花期后,应分次摘除发黄老叶和过密叶片,保护结有莲蓬各节的绿叶,加强光合效率。

种植莲藕要怎么管理?

(2)追肥。莲藕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一般在栽植后20~30天,主茎长出1~2片立叶时追肥1次,每667米2施粪肥1000~1500千克或氮化肥15千克左右,以促进立叶生长和分枝。以后莲藕到结藕前,即田间已出现少数后栋叶时,再追肥1次,要求氮、磷、钾三要素并重,每667米2施氮、磷、钾复合肥或混合肥料30~40千克,应在晴天露水已干时,放浅田水,撒施入泥,防止沾在叶上引起灼伤。子莲在第一批果实接近成熟,以后花、果正在陆续开放和结实时追肥,施肥种类和数量同上,但磷、钾肥比例要略多于氮肥。

(3)水层管理。藕田一般不能断水,种藕萌芽生长期水层宜浅,以保持5~10厘米水深为宜,进入立叶生长和分枝期,营养生长日趋旺盛,水位也应逐渐加深,到结藕前以达到20~30厘米为宜。如水位较难控制,最浅不宜少于15厘米,最深不能淹没立叶。进入结藕期水位应逐期落浅,到休眠越冬时只需保持一薄层浅水或土壤充分润湿即可。但在冬季寒冷地区,应适当加深水层,保持水下土壤始终不会结冻,以防止藕受冻害。生长期间,在每次追肥前应排去田水,施后等肥料溶入土中,立即还水。

(4)转藕梢。夏季植株主茎和分枝不断向前伸长,及至接近田边,要及时将其梢头用手拨转向田内生长,即当新生的卷叶出现在距田边0.8~1米时,应用手轻轻扒开泥土,将梢头一段向田内弯转,盖好泥土,加以固定。转梢应在下午茎叶柔软时进行,以免折断。

点心美食导航告诉你马蹄要怎么种植:

马蹄除作蔬菜用外,还可作鲜果食用,以及制蜜饯、果糖及提取淀粉(马蹄粉)及罐藏外销等;并有止渴、消食解热的效能。为了提高马蹄的品质,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栽培中应掌握以下操作规程。

1 基地选择

选择远离工矿企业(5km以外),无“三废”污染,光照充足,表土疏松,底土较坚实,耕作层20cm左右,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水体洁净(无污染)的沙壤土水田种植。在沙壤土中栽培的马蹄,球茎入土浅,大小整齐,肉质嫩甜;在重粘土中生长的,球茎小,不整齐;在腐植质过多的土中生长的,肉粗汁少,皮厚色黑,缺乏爽脆清甜的风味。马蹄忌连作,如连作时球茎不易肥大,产量低,病害多,同时不易收获。一般与席草、慈姑、茭白、水稻等实行2~3年轮作。

2 栽培季节

马蹄喜高温湿润,不耐阴,宜在无霜期生长,全生长期为210~240d。气温15℃以上时开始萌芽,25℃~30℃时植株分蘖分株生长最快;球茎形成又需要干燥冷凉的环境,以平均气温10℃~20℃较好。冬季地上部枯死,球茎在土中越冬。根据马蹄的生物学特性,在广西马蹄的栽植时期比较机动,从清明到小暑间随时都可移栽。但要获得马蹄高产,宜在清明到小暑间开始育苗,以早栽为宜,移植时间最迟不超过处暑。使植株能在夏至到大暑期间发生分蘖和分株,10月下旬开始采收,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为盛收期。

清明至谷雨开始催芽的称早水马蹄;夏至前后开始催芽的称伏水马蹄;小暑至大暑开始催芽的称晚水马蹄。

3 整地施基肥

小满前后,大田进行耕耙,一般耕耙3~4次,使田土成糊状,最后一次耕耙时,施入基肥。马蹄较耐肥,要求施足迟、速效肥搭配的基肥,一般每667m2施氨基酸有机无机复混肥80公斤,地王8~10公斤,3+1亮肥2~3公斤。

4 育苗及苗期管理

4.1 品种选择

马蹄用球茎繁殖,田间越冬的留种马蹄不宜过早挖取,一般于催芽育苗时才挖取,播种前逐个选取种性好,球茎较大,种形高墩,顶芽侧芽健全,无病虫害,无烂伤的球茎作种。每667m2大田需种量:伏水马蹄和晚水马蹄75~100kg,早水马蹄只需15~20kg,因栽植时期不同而异。

4.2 育苗

培育矮健、粗壮的壮苗是马蹄丰产优质的基础。一般于清明至谷雨间育苗。因早春气温较低,出苗慢,应在定植前30~45d催芽育苗,马蹄种在春分萌芽前挖起,于室内催芽后,一般在露地旱秧田进行育苗。也可在露地水秧田进行育苗。

室内催芽的方法:播种前用36%菌真清二号药剂500倍液浸泡种荠12h进行种子消毒,杀死表面病菌。然后在地面铺湿稻草,将种荠交替叠放3~4层排列于稻草上,顶芽朝上,上面再用稻草覆盖,每日浇水2~3次,保持湿润,10~15d后,开始冒青,芽长1.5cm时,除去覆草,继续浇水保持湿润,20d后,叶状茎开始生长,并有3~4个侧芽同时萌发时,即可栽植于秧田。

4.2.1 秧田准备

秧田必须选择无“三废”污染、排灌方便的地方,旱秧田一般设在房前屋后及菜园地的空隙地,先铲光略整平地面,把土锄细,深10cm,四周筑土做成池埂,外围开浅沟,以利保水和排水。然后向床内灌水,使土成泥糊状态;水秧田的做法与水稻田相似,畦宽90~120cm,畦面平整,四周做好围埂,床底层先铺一层谷糠灰或浇一层烂泥,厚约1.5cm,畦沟深24~30cm,沟内灌水。

4.2.2 排播

将催好的球茎,一个个排入秧池,并将球茎按入泥中1cm,种距6cm×6cm,要求芽头高低一致,排好,晒半日,使土表结皮。夏季育苗,苗床容易干燥,排播后,需搭棚遮荫,防止幼苗晒枯,搭棚后,再浇泥浆1~2次。露出芽尖上面盖稻草保持土壤湿润。10~15d后苗高10cm,短缩茎上长有新根时,去掉遮荫物,逐渐锻炼幼苗,约20d左右,苗高100~150cm并有5~6根叶状茎时即可定植。

4.2.3 秧田管理

种荠在催芽育苗时,苗床内只需保持湿润,移栽育苗的秧田,要保持1.5~3cm的浅水,促发分株。

5 定植

定植前先拔秧。拔苗时小心将秧苗连球茎挖出,剔除叶状茎簇生而纤细的秧苗,此种苗栽植后,不易发生分株,俗称雄马蹄。如果秧苗育苗时间长,已产生分株,可将其与母株分开栽植。秧苗挖起后洗去泥土用36%菌真清二号药剂500倍液浸根1~2h,减少大田病害发生,然后再定植。如果秧苗过高,可在叶状茎30~35cm处剪去末梢,以防栽后风吹摇动植株而影响扎根或招风吹折。栽植深度,栽植带球茎的秧苗以球茎入土中9cm深,根系搭着泥为适。过浅,分株发生少,结球少;过深则发生棵慢,结荠深,不易挖取。栽植不带球茎的分株苗时,先将根株埋齐,然后插入土中,深12~15cm。栽植密度,株行距30cm×50cm左右,667m2栽植4 000~5 000穴。

6 田间管理

6.1 灌溉

一般在栽植时,田间应灌浅水;定植成活后,逐渐加深灌水。在分株和分蘖期间灌水深1.5~3cm,秋分到寒露,球茎成熟后,于采收前2周排水,如春季采收,则冬季田间仍需保持湿润,以免土壤开裂。

6.2 追肥

早水马蹄,以施有机肥作基肥为主,追肥量宜少;伏水马蹄和晚水马蹄以速效肥为主,一般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3次。第1次追肥在大暑前进行,每667m2施地王25kg。白露到秋分结马蹄时,若植株还未封行,应在第2次追肥10d后,再追施入黑金宝或者冲施钾宝300倍液500kg,作为结荠肥,每次追肥时,放浅田水,使肥吸入土中,而后灌水至原来深度。

6.3 中耕除草

从栽植到植株封存行,中耕除草2~3次,时间应在第一、第二次分株期间进行,每次除草及耘田之后,追肥1次。

7 综合防治秆枯病、球茎灰霉病及白螟

7.1 秆枯病防治方法

实行3年以上轮作,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子消毒,加强管理,做到排灌分开,避免串灌或漫灌,注意田间调查,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防止病虫传播蔓延。

发病初期用36%菌真清二号药剂500倍液喷雾,每隔10d喷1次,连喷2次。

7.2 球茎灰霉病防治方法

田间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用嘧霉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加36%菌真清二号药剂1000倍液,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若遇雨天,要及时补喷。

7.3 白螟防治方法

白螟发生为害较短(一般在八月中下旬至九月上中旬),可用金主力1500倍液喷杀。

8 采收

球茎成熟后,地上部枯死,从霜降开始到翌年清明,随时可以采收。采收前1天排水,保持土壤烂软,便于挖取。霜降前后早期采收的马蹄,肉质嫩,味不甜,皮老未全部转红,皮薄不耐贮藏;冬至前后,球茎变红褐色,淀粉转为糖分时采收最为适宜。球茎内含糖最高期为冬至到小寒,以后随着球茎本身对养分的消耗,含糖量逐渐减少,表皮加厚,品质不断下降,故越冬后采收的马蹄,品质不如冬前采收的好。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48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