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药混用顺序
1、农药混配次序要精确,叶肥与农药等混配的先后顺序一般为:微量元素肥料、水溶性肥料、可湿性粉剂、水分离粒剂、粒剂、微溶剂、水溶剂、液剂、乳油,先后添加(正常情况下农药混配不必超出三种),每添加一种既充足拌和搅拌,随后再添加下一种。
2、先放水后投药,开展二次稀释液混配时,提议先在喷雾机中添加大半桶水,添加第一种农药后搅拌。随后,将余下的农药用一个塑料瓶子先开展稀释液,稀释液好后倒进喷雾机中,搅拌,以此类推(想药力好,就千万不要懒惰)。
3、不管混配哪些药物都应当留意“现配现用、不适合久放”。药水尽管在刚配时都没有反映,但不意味着能够随便久置,不然很容易造成迟缓反映,使药力逐渐减少。
二、农药混用标准
1、不一样毒死体制的农药混用
作用体质不一样的农药混用,能够提升防治效果,减缓害虫形成耐药性。
2、不一样毒死作用的农药混用
灭虫剂有触杀、胃毒、蒸熏、内吸等作用方法,杀菌剂有维护、医治、内吸等作用方法,假如将那些有着不一样预防作用的药物混用,能够相互填补,会形成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3、作用于不一样虫态的灭虫剂混用
作用于不一样虫态的灭虫剂混用能够消灭田里的各种各样虫态的虫害,除虫完全,进而提升防治效果。
4、具备不一样时效性的农药混用
农药有的类型速效性防治效果好,但持效期短;有的速效性防效虽差,但作用时间长。那样的农药混用,不仅喷药后内效好,并且还可具有长期性预防的作用。
5、与增效剂混用
增效剂对害虫虽无立即毒死作用,但与农药混用却能提升防治效果。
6、作用于不一样病害的农药混用
几类病害与此同时出现时,选用这种方式,能够降低打药的频次,降低上班时间,进而提升作用。
三、农药混用的常见问题
农药混用虽有很多益处,但切勿随便乱混。不科学地混用不但无利,并且会造成相对的实际效果。农药混用须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更改物理学特性
即混合后不可以出现漂油、絮结、沉积或掉色,也无法发生发烫、造成气泡等状况。假如同是颗粒剂,或同是片剂、烟剂、烟雾剂,一般都可以混用。
2、不一样制剂中间
如可湿性粉剂、乳油、浓溶剂、胶悬剂、水有机溶剂等以水为媒介的液剂则不适合随意混用。
3、不造成化学反应
①包含很多药物不可以与酸性或酸碱性农药混用,在波尔多液、氧化乐果等偏碱情况下,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灭虫剂,异菌脲、代森环等二硫代氨基苯甲酸类杀菌剂易出现水解反应或繁杂的化学反应,进而毁坏固有构造。
②在弱酸性情况下,2,4-D醋酸盐、2甲4氯醋酸盐、双甲脒等也会溶解,因此减少药力。
③除开酸碱度外,许多农药种类不可以与含金属离子的药品混用。
④二硫代氨基苯甲酸酸盐杀菌剂、2,4-D类灭草剂与铜中药制剂混用可转化成铜盐减少药力。
⑤甲基硫菌灵、硫菌灵可与碘离子络合作用而丧失活力。
⑥去除铜中药制剂,别的含重金属离子的中药制剂如铁、锌、锰、镍等中药制剂,混用时要非常谨慎。
⑦氧化乐果与波尔多液混用可形成有毒的硫化铜,也会提升可溶碘离子成分。
⑧敌稗、丁草胺等无法与甲基对硫磷、氨基甲酸酯灭虫剂混用,一些化学反应很有可能会造成肥害。
4、具备互动抵抗性的农药不适合混用
如杀菌剂三唑酮、甲基硫菌灵具备互动抵抗性。混合用不仅不可以具有减缓病原菌发生耐药性的作用,反倒会加快耐药性的造成,因此不可以混用。
5、微生物农药不可以与杀菌剂混用
很多农药杀菌剂对微生物农药具备破坏力,因而,微生物菌种农药与杀菌剂不能混用。
这应该看是什么微肥,什么农药。
其实叶面肥与农药混用是有很多非常好的例子的,比如说在小麦生长期的“一喷三防”技术就是农药和叶面肥混用的典型代表,小麦一喷三防使用的杀菌剂(戊唑醇、烯唑醇、己唑醇等),杀虫剂(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等),磷酸二氢钾都是酸性农药,所以混合使用起到了简单省事,防治目标多,防治效果好的效果。
但是如果盲目混用,则也有可能出现药剂之间出现化学反应,导致药效下降、沉淀、络合、甚至出现药害等现象,所以在准备混用时一定要详细阅读农药使用说明书,尤其是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比如先正达生产的嘧菌脂中就明确表明了不能和乳油混合使用,还有一些碱性农药(如石硫合剂)就不能与酸性农药混合使用。
还有就是一些生物农药不能与化学肥料或者杀菌剂混合使用,比如BT或者苏云金杆菌等农药不能与尿素,硝酸钾混用,因为生物菌农药中的一些活性菌可能会被化学肥料或杀菌剂影响活性,降低农药的效果。
但是有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可以和多数农药混合使用的,比如复硝酚钠,复硝酚钠与农药按量混合使用不仅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还能提高药效,同时还能缓解药害,但是稀释倍数要严格按照说明,因为复硝酚钠具有少促多控的效果,用少了促进生长,用多了会抑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