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诗赏月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着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水果和药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
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提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三人对必有我师
苏轼与小妹、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看是四字联,中间却各空一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成为五言联句。黄庭坚抢对为:轻风舞细柳 , 淡月隐梅花。小妹则填: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轼略一思索,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扶细柳 , 淡月失梅花。纵观三人对联,苏轼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从前,某县有个年轻秀才,二十多岁了,尚未娶妻。这秀才仪表非凡,文才又好,是当地有名的才子,不少人家愿意和他结亲,都被他一一拒绝。秀才择偶倒不论门第,却一定要找个才貌双全的女子。这小县城的女子不是无才便是无貌,才貌双全的又有几个?因此,秀才的婚事便拖了下来。
有一天,秀才出城访友,来到一个小镇,镇里有个小药铺,他走得口渴,便去讨碗水喝。铺中有一少女正在煎制膏药,秀才见她容貌端正,便有爱慕之意,只不知她是否有才,便上前试探道: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岂可吃?
少女闻声抬头,见他是个秀才,知道是在索对,心想秀才都有些酸脾气,我何不如此对答!于是一笑对道:
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秀才见少女应对巧妙,很是高兴,心想再试她一试,抬眼看到门外药圃之中长有芍药,张口又吟道:
春暖带云锄芍药;
不想,少女张口即对道:
秋高和露种芙蓉。
此时,秀才对少女已是倾心爱慕,但是素不相识,又不便开口,只得怏怏而去,心中却一直放此女不下。朋友见秀才一直心神不定,问明缘由,笑道:“兄台果然好眼力,此女一心想嫁个才子,至今尚未许人。以兄台人品,此事包在小弟身上。保管一说便成。”后来,朋友果然出面做媒,少女见过秀才,心中也自愿意。秀才终于如愿以偿,了却终身大事。
一日中午,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佛印正忙着做菜,刚把煮好的鱼端上桌,就听到小和尚禀报:东坡居士来访。
佛印怕把吃鱼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门迎接客人。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
佛印说:“居士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苏东坡有意开老和尚玩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
佛印连忙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
苏东坡笑了笑说:“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佛印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怎麽这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馀。”
苏东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长老明示磬(庆)有鱼(余),就请让我就来大饱口福吧!” 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我出上联,你出下联,对对对错没关系
兄唱前句,弟唱后句,曲曲曲调有乾坤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作琵琶路当丝,哪个能弹.
苏轼和佛印的谑联--苏轼见一只狗在河边啃骨,遂出: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从容把写有苏轼诗句的扇往河上一扔对日:
水流东坡诗(尸).
2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3解缙小时家贫,家对地主的一片竹林,于是作了副对联;
门对千杆竹,家藏万卷书.
地主不爽,把竹子砍短,解缙又改成:
门对千杆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地主更不爽,把竹子全砍了,解缙又改:
门对千杆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4解缙在皇帝身边作侍读,想回乡探亲又不敢说,皇帝看出来,要他对出他的联就放他假:
十口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解缙悠悠对来: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5弥勒佛的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知世间可笑之人
6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亦颇有才貌.一日佛印去看苏轼,不巧撞到苏小妹在床帐中偷懒未起,遂取笑:
烟笼芍药.
苏小妹想起那天看见他在河边洗头的样子,笑对:
水漂葫芦.
7饥鸡盗稻童筒打;鼠暑梁凉客咳惊.
意思是鸡饿了偷吃稻被小孩用竹筒来打;老鼠在梁上乘凉被客人的咳嗽惊跑.妙在同音叠字.
8王羲之的字太好,除夕门外要贴对联,写了N副对联都被人偷走.于是写了一副: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这么不吉利,当然没人敢偷了.
岂料快到子时时他叫儿子献之在后面各添了三个字,遂成妙联一幅:
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9刘伶饮尽不留零;贾岛一醉非假倒.--拿名人的名字作的趣联.
10秀才进京赶考,盘缠用尽,店老板要他对出联就可以免费,见秀才吃的是米粉,出:
八刀分米粉
秀才对:
千里重(中)金锺.(中金锺是上榜之意哦.锺是钟的古体.
这是一副拆字谜, 自己慢慢看吧.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饮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拿壶酒来
不典不经格外文章圈外句
半真半假水中明月镜中天
横批是“中和且平”
十分有趣的对联
1苏轼和佛印的谑联--苏轼见一只狗在河边啃骨,遂出: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从容把写有苏轼诗句的扇往河上一扔对日:
水流东坡诗(尸).
2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3解缙小时家贫,家对地主的一片竹林,于是作了副对联;
门对千杆竹,家藏万卷书.
地主不爽,把竹子砍短,解缙又改成:
门对千杆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地主更不爽,把竹子全砍了,解缙又改:
门对千杆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4解缙在皇帝身边作侍读,想回乡探亲又不敢说,皇帝看出来,要他对出他的联就放他假:
十口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解缙悠悠对来: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5弥勒佛的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知世间可笑之人.
6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亦颇有才貌.一日佛印去看苏轼,不巧撞到苏小妹在床帐中偷懒未起,遂取笑:
烟笼芍药.
苏小妹想起那天看见他在河边洗头的样子,笑对:
水漂葫芦.
7饥鸡盗稻童筒打;鼠暑梁凉客咳惊.
意思是鸡饿了偷吃稻被小孩用竹筒来打;老鼠在梁上乘凉被客人的咳嗽惊跑.妙在同音叠字.
8王羲之的字太好,除夕门外要贴对联,写了N副对联都被人偷走.于是写了一副: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这么不吉利,当然没人敢偷了.
岂料快到子时时他叫儿子献之在后面各添了三个字,遂成妙联一幅:
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9刘伶饮尽不留零;贾岛一醉非假倒.--拿名人的名字作的趣联.
10秀才进京赶考,盘缠用尽,店老板要他对出联就可以免费,见秀才吃的是米粉,出:
八刀分米粉
秀才对:
千里重(中)金锺.(中金锺是上榜之意哦.锺是钟的古体.
这是一副拆字谜, 自己慢慢看吧.
有趣的对联
从前,有个“孤寒鬼”打算开个酒店,于是出了三两银子,征求人为新店写一幅对联。
有个秀才去应征。“孤寒鬼”对他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
那秀才大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下联是: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披是:人多病少财富
秀才摇头晃脑地念了一遍,“孤寒鬼”听了非常高兴,但脸上却不露声色,还耍赖地说:“对联好坏,还需听众人意见。”就这样把三两银子也赖掉,不给秀才了。
到了新店开张的那天,当着许多前来看热闹的人,秀才大声地把对联念成:
“人多病,少财富。”
“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孤寒鬼”一听,大骂秀才,看热闹的人却哄堂大笑。
请你猜猜看,原先“孤寒鬼”听了为甚么非常高兴呢?
答案:因为秀才念成:
“人多,病少,财富”
“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有的对联,借助文字的拆分拼合或者重叠,能够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的奇妙效果。
一副描写初见恋人情态的对联,颇为传神:
“一颗心,上上下下,忐忐忑忑;两只手,分分合合,掰掰搿搿 。”
济南趵突泉,有这样一副对联:形象地刻画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的神
韵,让人如临其景。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地理趣味对联
上联 下联 横额
京广线纵贯南北 陇海路横穿东西 四通八达
长江似蛇东海去 黄河如几西天来 大江东去
四海五岳山河壮 七洲四洋气象新 人类家园
长夏无冬海南岛 冬长夏短黑龙江 幅员辽阔
华北瑞雪冬麦旺 江淮梅雨稻谷香 丰收在望
桂林山水甲天下 九寨美景冠人间 伟哉华夏
天涯海角隆冬暖 青藏高原盛夏寒 景观各异
秦岭山横亘东西 大运河南北分流 山河壮观 气流受阻 贯通京杭
波巴布指示非洲 大袋鼠可知澳大 世界真奇妙 热带草原 利亚景观
“师徒”对“父子”
清朝担任过四库全书馆总纂官纪昀,字晓岚,平生博学多才,思路敏捷,擅长对对子。一天,他的老师请他去喝酒,席上有父子两人,都是在戊子年(1768)科举考试时同榜中式的举人。酒过数巡,喝得兴高采烈的老师忽然对纪昀说:“晓岚,你很会对对子,现在我出上联,如果你能即席对出下联,我将以一方百金古砚相赠,要是对不上来,就罚酒三大杯!”纪昀微笑点头答应。
于是,老师指着那两个同榜的父子说:“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上联刚出口,在座的其他客人都立即感到,这个下联是极其难对的。因为“父子”和“戊子”,下字相同;上字一为“父”一为“戊”,虽非同字,却是谐音(“父”音fù,“戊”古音mào,但清代已读如wǔ音)。全句两“父”三“戊”,五个“子”字,要对得字字工稳,实在比登天还难哪!
可是,再难的对子也难不倒纪昀。他看了老师一眼,立即想到师徒两人的官职:老师现任户都尚书,自己现任户部侍郎,是一正一副的户部长官,而古代管领全国户口簿籍的长官叫司徒。因此,后世也将户部尚书和侍郎俗称为司徒。于是一句妙不可言的下联顿时冲口而出:“师司徒,徒司徒,师徒司徒。”
全堂掌声雷动。满面春风的老师亲自把价值百金的古砚送到了纪昀的手上。
嘲康有为联
1898年戊戌政变后,康有为亡命日本,组织保皇党,反对民主革命,逐步走向反动。1900年维新志士唐才常在汉口组织自立军,准备起兵勤王,事败被杀。当时传说,自立军未能按时起义与康有为贪污华侨捐款有关。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康有为回国出任孔教会会长,主张以孔教为国教,坚决反对共和。1917年张勋复辟时,康有为心急火燎地赶到北京出版社任溥仪小朝廷的弼德院院长,复辟失败后,又仓皇出逃。时人十分看不起他,有人撰联云:
国之将亡必有,
老而不死是为。
此联上句出于《礼记?中庸》:“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下句出自《论语?宪问》:“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副对联,用屐足格,将康有为大名嵌于上下联末字,集经典名句又采用了歇后语的方式,即骂康有为是妖孽、是贼。
从前,有一个进士老爷,专横跋扈,不可一世,有年春节,他为了炫耀,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幅对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正巧,镇上有一个穷秀才,路过进士的家门,看见了这幅对联。他先是露出鄙视的神态,接着,又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到晚上,他见四下无人,就悄悄地在对脸上加改了一些笔画。
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了大堆看热闹的人,他们有说有笑,议论纷纷,大家都称赞:“改得好!改得好!”
门外的吵嚷声惊动了进士老爷,他连忙打开大门,一看,立即昏倒在门前的台阶上。
原来,进士门前的对联,已被秀才改成了这样: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从这个故事中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得意别忘形,别把老百姓不当回事,张扬引来的就是麻烦,还得夹着尾巴做人。我始终坚信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自视太高,此种想象叫做“骄傲”,这可以说是一种疯狂症,因为他张开眼睛做梦,仿佛它能够作出他想象中能做到的一切事情,因而认为这些事情为真实,并且引以为乐,因为他不能想象出任何事情足以排斥他们的并在其中限制其活动的力量。所以骄傲乃是由于一个人自视过高而引起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