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属于什么茶种,白茶的种类有哪些(什么品种好)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4 11:06:16
字号:

白茶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微发酵茶,传统工艺采收、凋亡、烘干,不需要杀青揉捻,主要有四种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白茶也称不落地茶,茶本身不干燥,不加任何杂质。白色茶种也有很多种,主要是福鼎大白、福鼎大毫、福安大白、政和大白、福云六号、菜茶等。

白茶属于什么茶种,白茶的种类有哪些(什么品种好)

白茶是一种采收后,仅杀青,不揉捻,再经晒或文火烘干加工的茶。白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在一般地方并不常见。

白茶属于什么茶种

白茶是中国茶叶中特有的一种名贵茶叶。由于花芽多为成品茶,满布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是中国六大茶叶之一。一般,白色茶芽形态完整,满身披毫,无杀、捻捻,味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我们国家地广人稀,白茶的产地很多,主要的产地是福建福鼎、政和、柘荣、武汉新洲旧街、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区。

白茶分为哪几种

白茶分为白牡丹、白毫银针、寿眉、贡眉、福鼎白茶等种类。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福鼎白茶了。

1、白毫银针:白毫银针的标准长相是“一旗一枪”。旗,就是芽头旁边的小叶壳;枪,就是硬挺的芽头,通体白毫,白雪皑皑。

2、白牡丹:白牡丹是一芽一叶、二叶,芽头略饱满,满披白毫,叶片细窄娇嫩,茶梗细嫩短。

3、寿眉:寿眉是一芽三叶、四叶,芽头秀长,白毫丰富,叶片较白牡丹的叶片稍大一些,茶梗略长且有白毫。

白茶养生功效

1、护眼养眼

白茶叶富含维他命A原,当它被人体吸收后,可以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可以防止夜盲症和干眼病。

与此同时,白茶还具有抗辐射的功效,所以在看电视或使用电脑时喝些白茶,有助于保护眼睛,保护身体。

2、美白护肤

白茶具高效抗氧化作用,能增强肌肤的抵抗力,防止外界环境对皮肤的刺激引起的不适,延缓皮肤衰老,使肌肤保持光亮。

白茶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以提高身体的排毒功能,促进皮肤美白排毒。

3、防暑解毒

白茶多酚是一种非常丰富的氨基酸,其性寒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夏天小口喝白茶,很少发生中暑症状。

4、降血脂

长时间喝白茶,能明显提高人体内脂酶活性,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延缓葡萄糖的吸收,分解血液中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对于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福建福安特产是什么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 饮茶 的国家,茶树的栽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想要 种植 好茶树却不是这么简单。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茶树的种植 方法 ,希望能帮到你。

茶树的种植方法

 温度

 (1)生长起点温度

 引起茶树萌芽的平均温度称之谓生长的起点温度,在生物学上称此温度为最低温度。多数茶树品种日平均气温需要稳定在10℃以上,茶芽开始萌动。但也有少数品种或者由于其生态环境的不同,在不到10℃时已开始萌动,如浙江的碧云,龙井43,江西婺源早芽等茶芽萌动的起点温度是?6℃,这类属早芽品种,开采期可比其他品种提早。

 (2)最适温度

 茶树

 茶芽萌发以后,当气温继续升高到14-16℃时,茶芽逐渐展开嫩叶。茶树生长最适温度是20-30℃之间,若在此范围之内,则茶梢加速生长,每天平均可伸长1-2厘米以上。我国大部分茶区自 清明 (4月上旬)至 霜降 (10月下旬)以前,日平均气温都在20-30℃之间,正是茶树生长最适温时期,也是茶叶的采收季节。

 在茶树生长季节生物学有效温度(日平均气温10℃以上)累积值,称之谓有效积温。茶树生长适宜的有效积温在4000℃以上。我国茶区的年有效积温一般在4000-8000℃之间,有效积温越多,年生长期越长。我国南北各茶区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别,茶树生育期也就各不相同,多数茶区茶树的全年生育期约为8-9个月,而可采期为7-8个月。

 (3)低限温度

 我国大部分山区,进入12月以后至次年2月一般平均气温低于10℃,茶芽停止萌发,处于越冬休眠状态,甚至有时出现严重的低温霜冻,对茶苗、幼树或抗寒性差的品种还会受到冻害。茶树能忍耐的绝对最低温度,因品种、树龄、器官、栽培管理水平、生长季节而异如当气温降到-2℃时,茶花大部分脱落而死亡;气温下降到1-2℃时萌发的茶芽也会枯焦,而茶树的枝梢忍耐低温的能力较强,乔木型大叶种能忍耐-5℃左右;灌木型中、小叶种能忍受低温的能力更强一些,一般在-10℃左右,若处于 大雪 覆盖,则可忍受零下15℃左右的低温侵袭。又如,不同品种茶树的抗寒能力固然不同,但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表现也不一样,如政和大白茶在福建能忍耐-7℃低温,而生长在皖南茶区却能忍受-8至℃-10℃的低温。一般说来,低于茶树所?忍耐?的低温度限度时,就会产生冻害。茶树发生冻害的程度,除与温度高低直接有关外,与低温持续时间、风速、冻结时间也有密切关系。据浙江气象局在浙江嵊县的调查,茶树越冬期间,当气温降至-6℃左右,连续冻结6天,西北风风速每6-8米时,当地的茶树品种嫩梢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当最低温度降至-8℃连续冰冻12天以上更会引起严重冻害,使茶嫩梢冻死老叶变黄。一般来说,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低温和土壤冻结时间愈长,加上干燥的西北风或早春气候转暧后突然降温等,都会使冻害程度加重。

 温度过低固然会使茶树遭受冻害而损伤,温度过高也会引起茶树的热害,但遇到的机会不多。如当日平均气温到35℃以上时,生长便会受到抑制,日极端最高气温到39℃,在降雨量又较少的情况下,有的茶树丛面成叶出现灼伤焦变和嫩梢萎蔫,这种现象为茶树热害。通常是新梢和嫩叶比老化的枝条更容易受到这种逆境的危害。

 抗寒性强的品种有祁门种、黄山种、茗洲种、柿大茶、安徽1号、安徽3号、安徽7号、皖农95、乐昌白毛茶、恩施大叶茶、鹤峰苔子茶、高芽齐、白毫早、宜兴种、茴香茶、宁州2号、紫阳种、顾渚紫笋、藤茶、水古茶、龙井43、龙井长叶、碧云、苔香紫、迎霜、青峰、浙农113等。

 寒性较强的品种有杨树林783、黄荆茶、波毫、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建水仙、本山、大叶乌龙、福云6号、福云10号、碧波茶、铺埔白叶、五岭红、临桂大叶茶、都匀毛尖、黔循601、信阳种、信阳10、宜昌大叶茶、云台山种、蓝山苦茶、江华苦茶、君山种、储叶齐12、锡茶5、锡茶11、赣茶1号、青山大有、台茶13号、苹云、眉峰等。

 病虫防治

 茶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要根据病虫害与茶树、耕作制度、有益生物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地制宜地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结合进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的策略,将病虫害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重点是控制病虫基数,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

 1.合理密植。一般采用单行条植法,行距1.5米,丛距0.33米,每丛3株,每亩栽苗4000株。根系带土移栽,适当深埋,以埋没根颈为度,舒展根系,适当压紧,使植株生长健壮,发育良好,抗病虫能力相应提高。

 2.加强管理。一是平衡施肥,按产定量。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少施化肥,尽量控制氮肥施用量。二是适时修剪和清园。每年都要适时修剪,剪去病虫枝叶,清除枯死病枝;轻修剪深度为3~10厘米,中剪枝为现有树高的一半,深修剪离地面20~30厘米,台刈为离地面5~10厘米。将病虫枝深埋或火烧处理,以减少轮斑病、茶枯病的越冬菌源,减少茶蚜、茶毛虫、茶黑毒蛾的越冬虫卵块和茶小卷叶蛾、蚧类的残留基数。三是中耕培土。这项 措施 不仅能改善土壤墒情,有利于茶树根系生长,而且能破坏病虫越冬场所,杀灭土壤中茶尺蠖等的越冬幼虫,深埋枯枝落叶,减少病原基数。四是及时分批留叶采摘。这样可以除去新枝上茶小卷叶蛾、小绿叶蝉等害虫的低龄幼若虫和卵块,减轻茶枯病危害。五是诱杀害虫。对一些有趋性的害虫,用灯光、毒饵、色板诱杀。此法大面积应用效果更明显。

 A.生物防治 这是一项对人畜安全、对茶叶和环境无污染且能降低成本的重要防治措施。

 1.加强对寄生性和捕食性昆虫的保护。在茶园周围保留一定数量的植被,重视生物栖息地的保护,保护好赤眼蜂、茶园蜘蛛、红点唇瓢虫等害虫天敌。

 2.利用昆虫激素等生物代谢产物治虫。例如,对茶小卷叶蛾发生危害的茶园,可连片采用性引诱剂诱杀成虫。生产实践中还可利用有益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

 B.化学防治 严格按防治指标用药,不能见虫见病就急于用药。对虫口密度、病情指数超过防治指标的茶园,如茶跗线螨被害芽占5%或螨卵芽占20%,茶毛虫每亩7000~9000头,茶小绿叶蝉百叶虫量10~15头时,根据国家无公害茶的生产标准,安全合理使用药剂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如甲胺磷、甲基对硫磷,氰戊菊酯、三氯杀螨醇等。用药时,应选准农药品种,注意使用方法、浓度及安全间隔期。如用Bt制剂300~500倍液防治茶毛虫、茶尺蠖、茶黑毒蛾和茶小卷叶蛾,安全间隔期3~5天;用0.2%苦参碱水剂1000~1500倍液,防治茶毛虫、茶黑毒蛾、茶小卷叶蛾,安全间隔期5天;辛硫磷安全间隔期10天。注意轮换用药,每种农药在采茶期只能用1次。这样既可以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又可以减少残留。

茶树花的价值

 出身于茶叶世家的徐纪英女士,首次发现茶树花营养成分丰富,活性成份极高,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经过20多年的开创性研究,投入数千万元的研发经费,经过几十家科研单位的检测化验,先后经过38次专家论证会,得到中国国际营养协会和中国自然医学会的推荐,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的肯定和支持?徐纪英 总结 出茶树花产业开发一整套系统完备的研究资料。

 2001年《茶树花的开发利用》项目通过了中国林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和评审;2003年《茶树花加工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在40多个国家申请了同族国际专利,在全球注册了《茶树花》服务商标和37个类别的商品商标;40多个茶树花产品配方成功问世,即将获得国家新资源应用证书;2004年《中国茶树花产业发展 建议书 》呈报国务院审批;2005年茶树花产业发展项目得到国家和各个相关部委领导的多次批示,同年徐纪英被列入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人之一,被业界称为?茶树花之母?。

 茶树花的开发利用价值

 全国可采集鲜花300多万吨,可制成干花原料50多万吨。茶树花是一种无需重新栽培、储量丰富、年年可再生的天然资源。

 茶树花内含有效成份与茶叶基本相同,只是花与芽叶的生长作用不同而成份含量各有差异。花朵因承担生命遗传任务所以其蛋白和糖类物质含量较芽叶高。为此,茶树花是一种难得的天然复合型原料。

 利用茶树花的加工工艺技术对花鲜花进行深加工提取和分离纯化,使其形成各种类别型号的产品中间体原料。由于茶树花的抗氧化性强、免疫能力高,中间体原料添入到食品饮料、药品、日用化妆品和妇女 儿童 卫生等产品中,可增加产品的功能性和新颖性。

 茶树花的社会经济效益

 1.茶农利用冬闲收花,每亩可增收400-500元。全国茶区可增收100多亿元。

 2.翌年茶叶可增产30%,还可提高茶叶的质量和食用安全性。

 3.用茶树花原料进行深加工,价值可增加数倍。

 4.不仅让上亿茶农(中国的茶农人口1亿多)直接受益,还能创造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就业、创业、转业岗位。

茶树冻害的预防措施

 1.选用抗寒能力强的品种。栽植茶树时,如果选用抗旱力强的品种,那么栽植后茶树在冬季的抗寒能力也就较强。

 2.加强茶园的培肥管理,有利于茶树生长健壮,积累有机物质,增强抗寒能力。在秋、冬季,施足暖性的农家肥,有提高土温的作用,施肥时配合施一定比例的磷、钾肥。

 3.进行行间铺草,并做好树冠面的覆盖。

 4.灌溉喷水,根际培土。入冬前,要在茶园喷灌一次水,当气温降到地面出现结冰时就不能再灌水。结合秋、冬施肥,做好茶树根际培土,将行间土培到茶树根部,至第二年春季再将培土扒开。

 5.利用地形,营造防护林。茶园在开垦前应选择有利于越冬的地形,如朝南背风向阳的山坡,在山顶风大的地方及茶园四周营造防护林,以降低风速,阻挡寒流。

 6.茶园薰烟。冬季在茶园薰烟能起到防止夜间热量散失的作用。

 7.进行合理采摘和修剪。应提前进行采摘和修剪,以免茶树大量消耗养分,使其衰弱而受冻。

 8.喷洒化学药物。入冬前,在茶园喷洒药剂,以促进新梢成熟,加强木质化程度,使茶树及早进入休眠。

 9.进行行间套种绿肥。冬季在茶园行间套种绿肥,有利于提高土温,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用高秆作物阻挡寒流。

猜你喜欢 :

1. 茶叶种如何种植

2. 怎样种植油茶树

3. 茶树秋季管理技术

4. 茶叶种植对自然环境的要求

5. 茶花的种植方法及养护

福建福安特产是什么

 福安市是中国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的水陆交通枢纽和闽浙赣内陆地区的重要疏港通道,也是闽东北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那么福建福安特产是什么?一起来了解吧~

 福建福安特产是什么

  1、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原产于白云山下清虹溪畔的坦洋村。条型肥壮紧秀,香高味浓,鲜爽甘醇,叶底红艳。该茶于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由福安坦洋村民胡福四试制成功。地域范围福安是我国著名的茶叶之乡,是全国第二大茶叶主产市(县)、最大的绿茶、花茶主产区和红茶原产地。但说起当地的茶叶品牌,福安人必称“坦洋工夫”。“坦洋工夫”的辉煌历史,是所有福安茶人心中的骄傲和光荣,也是梦想的起源。 特定品质 坦洋工夫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 --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者,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后因茶类布局的变更,由“红”改“绿”,坦洋工夫尚存无几。近年来,经有关部门的努力,坦洋工夫又有所恢复和发展。 文化典故坦洋工夫分布较广,主产穆阳、福安及屏南北部等地。

  2、福安穆阳水蜜桃

 穆阳水蜜桃是我省水蜜桃名品,闻名省内外。当地土壤优良、气候环境适应,生产出的水蜜桃形成了果大、核小、味甜、外形美观、色泽鲜艳、肉质柔软多汁等风味特点。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穆阳水蜜桃,产地总面积2002亩,年总产量约2000吨,销往福州、上海、厦门、广州、深圳等地,产值800多万元。( 福安)福安市位于闽东沿海,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南方桃品种最适宜栽培区之一。全市现有水蜜桃15000多亩,每个乡镇均有分布,其中以西部的穆云、穆阳、康厝、溪潭及南部的赛岐、溪柄等乡镇最为集中。目前,全市“穆阳水蜜桃”栽培总面积已近万亩,不同的海拔地区品种形成了早、中、晚三个成熟系,年产“穆阳水蜜桃”约5000吨,产值1500万元,产地主要以我市西部地区各乡镇为主,其中穆云乡栽培面积最大,约占一半。

  3、福安葡萄

 “北有吐鲁番,南有闽福安”,福安地理条件独特,所产的葡萄商品性能良好,被誉为“南国葡萄之乡”,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葡萄产区。据了解,目前福安葡萄种植面积达5万亩,产量5.6万吨,年产值4.6亿元,产量和面积占福建省的60%,是我国东南沿海面积最大、规模连片、生产规范的县(市)级葡萄生产基地。产品畅销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并进入沃尔玛超市专供。

  4、溪塔刺葡萄

 穆云乡葡萄产业带.以溪塔刺葡萄沟为主产地,遍及虎头村、玉林、高岭等16个村,面积1200多亩,年产量逾1500多吨。其中虎头村的刺葡萄苗产业最好。畲族群众在种植野生刺葡萄中,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和具体情况,沿溪边种植,在溪面搭架,充分利用溪面空间,让刺葡萄藤交叉穿插,形成独具特色,绵延近5公里的南国“刺葡萄沟”,沟上绿荫蔽日,沟下流水潺潺,两边设置的砂石小路,别具一番情趣。穆云畲族乡近年来以溪塔刺葡萄沟为示范点,引导果农将刺葡萄种植向茶园溪、秀溪延伸,由河边种植拓展到庭院、园地、水田,形成一派畲乡田园风光。农业观光旅游 ?溪塔葡萄沟农业观光旅游,把葡萄生产与旅游业结缘,开发葡萄沟观光游,以增加农民收入。因其独具特色的刺葡萄沟和深厚的畲族风情,被评为国家A-景区,大批游客慕名前来旅游观光,品葡萄、赏美景。

  5、福安芙蓉李

 福安种植李果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其中芙蓉李(方言称粉李,因芙蓉李果面的果粉特别多而得名)明朝期间开始栽培,距今已有180多年。据明万历年县志记载:“李(麦李、蜜李、御李、粉李、黄蜡鹅、黄胭脂等李。)”,说明福安明朝就已种植李树。清光绪十年版《福安县志物产卷》记载:“有粉李、麦李、白李、黄蜡李、胭脂李、红腹,皆佳品”。说明福安清朝种植多个品种李树。福安农业志记载“清道光二年(1832)福安便有粉李、白李、黄蜡李、麦李、胭脂李等佳品。清宣统二年(1910)城关南湖坂已成片种植芙蓉李。”福安芙蓉李是我市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名优水果,是在长期的风土适应过程中培育出的地方优良品种,素有“李中珍品”的美称,具有果粉多、颗粒大、果肉厚、果核小、不粘核、耐储存、甜酸适中等综合性状极佳的品质特性,不仅可以鲜食,更是加工供出口的上乘蜜饯原料。

  6、福安绿笋

 绿笋是我国南方优良竹种----绿竹的幼芽,因形似马蹄而笋肉洁白,故又称马蹄笋、白玉笋绿笋产于夏季,质地脆嫩味道清爽,深受人们喜爱,它长于泥土中,是无污染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且富含粗纤维,可溶糖及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和维生素A、B、B2、磷、铁、钙等物质,具有生津消署,降脂降压,清除体内垃圾,增强消功能的作用,是夏季理想的保健食品,尤其在福安独特地理气候条件作用下,福安绿笋更以其可口美味而闻名海内外。

  7、穆阳线面

 穆阳线面,已有680年历史,一直保持着纯手工制作的工艺,经发、捶、挤、搓、拉等9道工序精作而成,年产量30多万担,产值1亿多元。日前,穆阳线面成功获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穆阳线面是福安特产,其生产和加工的历史悠久,可追溯至680年前。数百年来,穆阳线面一直保持着纯手工制作的工艺,经发、捶、挤、搓、拉等九道工序精作而成,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有着不同的配方。与福州等地的线面相比,穆阳线面更具色泽洁白、线条细匀、质地柔润、落汤不糊,拉开可长达数米,细如发丝亦柔韧有余的优点。 ?穆阳线面的包装更是蕴含着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据介绍,其成品制出后,要分成一绺一绺,不能切断,收成大约0.6米的长度,然后用红丝线扎住“头部”称为“只”,一公斤分为八“只”,这就是传统的“红头线面”。

  8、福安巨峰葡萄

 福安巨峰葡萄是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的特产。福安已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葡萄产区,目前,巨峰葡萄面积达5万亩,产量5.6万吨,产量和面积占福建省的60%,是海峡西岸、东南沿海面积最大、规模连片、生产规范的县(市)级葡萄生产基地。“福安巨峰葡萄”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巨峰葡萄属中熟类品种,该品种属四倍体。穗大、粒大、单粒重10克左右。8月下旬成熟,成熟时紫黑色,味甜、果粉多,有草莓香味,皮、肉和种子易分离,含糖量16%,适应性强,抗病、抗寒性能好,喜肥水。平均穗重400-600克,平均果粒重12克左右,最大可达20克,果皮厚,紫红色,有果粉,果肉较软,味甜、多汁,有草莓香味。上世纪八十年代,福安引种巨峰葡萄取得成功,打破了南方不适合种植葡萄的'神话。经过30年的发展福安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被誉为“南国葡萄之乡”。

  9、福安水蜜桃

 推荐9

 福安水蜜桃是福建宁德福安的特产。福安市位于闽东沿海,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南方桃品种最适宜栽培区之一。全市现有水蜜桃15000多亩,每个乡镇均有分布,其中以西部的穆云、穆阳、康厝、溪潭及南部的赛岐、溪柄等乡镇最为集中。

  10、福安油茶油

 由福安市油茶协会负责申报的“福安油茶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通过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这是该市继“福安绿竹笋”、“福安巨峰葡萄”、“穆阳水蜜桃” 等之后,再增一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 ?油茶是该市的特色产业,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盛产期可达50年以上,茶油品质高,是目前唯一可以与橄榄油媲美的木本食用油料,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同时油茶还是优良的工业原料,可广泛用于日用化工、医药、造纸等领域,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该市特意把油茶产业发展列入实施现代农业工程的项目,高度特别重视油茶特色农业发展,先后出台了《油茶产业发展2009~2020年总体规划》等意见措施,明确了油茶产业发展目标、规模与布局,制定了建设技术标准,力争把油茶打造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计划用五年时间筹集资金3000万元,建设油茶丰产林基地5万亩。

;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32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