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稻田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3 07:02:46
字号:

云南镇雄旅游景点有哪些

云南稻田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云南镇雄有以下旅游景点:

母享镇风光

母享镇休闲景点以堰沟村千亩茶园为主,冬春花开时节,茶花林丛翠缀红,繁花似锦,艳丽非凡。另外,羊耳大山连绵2公里,铺满深没膝盖的蓑衣草,宛如一张巨大的绿色地毯。仙人洞在集镇以东1公里左右,主洞宽约20平方米,洞内钟石林立,千奇百态,是炎热夏季纳凉休闲的好去处。4千多亩连片稻田也为母享增姿添彩,冬田如层层明镜,串连十里;夏秧则绿波荡漾,映山映水;秋稻象黄金满地,香气扑鼻。

罗甸风光

民居河畔,勤于耕织,村落庭院,竹木参差,绿荫满地。当春暖花开时节,桃红柳绿,花香扑鼻,人们聚于河岸两旁,制作水车,龙骨车,车水灌田,耕锄于田地间;当金秋之际,稻谷飘香,果实累累,载歌载舞,喜庆丰盈。

躲军洞

躲军洞在镇雄县翟底河西岸中屯,南距县城20公里。翟底河古名直料河,是乌江的支流。源出贵州赫章古牛车山脊,由西向东折南流。上游称溜沙河,下游称热水河,翟底河居其中段。河流两岸,青山苍翠,绿草茂密,林泉幽深。相传,溜沙河原经高视槽北向流人长沟,罗英秀才(滇东北民间传说中的智者)至此,指河改道,斧劈山峰,削壁千切,于峰峦绝壁间开出数十里渠道,溜沙河即倾泻东南。流水如玉带,玉带若灵蛇,绕右岸崖壁上的躲军洞婉蜒流过,直下七星关。如斯,俯临翟底河的躲军洞便另有一个美妙的名字——玉带天宫,成为一方名胜。

躲军洞有上下两个洞口。从上洞口进,石壁上有佚名者题壁诗数首,显然是躲军避祸者所书。既有沉郁悲枪,怨天尤人的控诉,守善不报、家破人亡的悲凉,也很有几首故作旷达,自嘲、自诩的调侃、反讽之作。诸如:“避难在山园,谁人似我闲?家乡久抛别,非仙更似仙。”再如:“天心虽已去,人力可回天,内省原无疚,何化与惧焉。”人洞,沿右侧石壁行,有一平行走道,宽丈余,中高数文,穹顶,有钟乳石悬垂。

躲军洞曲折幽深,洞中有洞,景中成景,奇峰异石,相辅相成,相互陪衬,相互辉映,造出万千气象。洞中有暗河伏流,不时闻喧声震耳。“暗河生风六月爽,空山幽静听涛声”,别有情趣。玉带天宫,幸而一游,真让人有人于洞天,飘飘欲仙的感受。

“十一”游云南,不可错过的景点是这些

十月的云南

阳光恬静温馨

这样的天气

正适合外出赏景

云南这些地方的秋色

格外动人

快带上家人、朋友

一起来谱写秋日最迷人的记忆

香格里拉

十月的香格里拉是上帝推翻的颜料盘,美得如梦似幻,碧云蓝天、枝头嫣红、落叶秋黄,连绵的群山和无际的草地都被这撩人的秋色穿上了新衣。

普达措国家公园

当秋风开始吹遍香格里拉的时候,也时而吹皱属都湖和碧塔海的一片秋水。黄、绿、红相间的远山便暗自摇曳在水中。当公园外的一些草甸被成片的狼毒花染成红色的海洋时,公园内却被成片的大果红杉、桦树、柳林开始染成金色的世界,那是连兀自划过水面的鸟儿也忍不住浅尝秋意阑珊的美妙。

小中甸

小中甸的高山草甸在每个季节都能呈现出绚烂的色彩。尤其是在秋天,碧空如洗的天幕下,火红的狼毒花将秋日下的高原渲染成了朝气蓬勃的火红色。这原本属于春天的颜色在高原的秋天呈现,那份炽烈更“胜春朝”。

塔城

行至塔城,迎面而来是一片片的稻田,环绕在山谷之间。维西塔城是中甸的主要稻产区,秋季的稻田,稻浪翻滚。小而别致的民宿,开窗便是片片稻田。在加姆壳村,天域塔城正对着腊普河,稻田顺着河流的方向蜿蜒流向下一个村寨。坐在小院,稻香扑面。一杯小酒,耳畔蛙声、虫鸣,又是丰收年。

大理

“风花雪月”这个词虽不是因大理而生,但却被大理诠释得淋漓尽致,即便在深秋,大理依旧色彩鲜明,美得很有质感。

喜洲

秋日的喜洲,墙外稻田遍地金黄,美丽的白族姑娘、三五成群的游客,搭上绝美的稻田风景,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秋景引闲步,山游不知疲。”逢此节气,草木染黄,雁字横秋,万山红遍,告别初秋的淡雅,迎来深秋的斑斓,正是出游好时节。午后悠长,不如来一杯下午茶,阳光钻进手心,伴随眼前的绝美稻田,享受惬意时光

洱源

“秋分气爽伊风起,镰到丰收满野忙。”洱源稻谷金黄,金谷飘香,稻菽千重浪,丰收正当时。十月的洱源,在一片金黄包裹中,翻起稻浪,尽显大气磅礴之势。稻田、云雾、山川、城市、河流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河画卷。

宾川

东山脚下,太和村旁,大地褪去了一夏的翠绿,连片的稻谷在秋风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金浪。“赢穗压弯三尺秆,黄芒布满埂棋间。”规整的田畴间,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摇曳,此起彼伏,浓浓稻香扑面而来,广袤的乡野大地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在远山和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犹如一幅肆意张扬的油画,将这一抹秋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西双版纳

也许你觉得银杏染黄、金桂飘香、满山红叶的秋天别有韵味,但西双版纳似乎执拗于它的骄傲,不仅不肯以黄叶示人,反而用一城的绿意与秋天抗衡......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

如果说云南是“动植物王国”,那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就是植物王国凤冠霞帔上最璀璨的绿宝石。它是中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迈入它宛如进入爱丽丝仙境,这时你才知道,原来翠绿如洗,也可以是秋天的另一个名字。

傣族园

傣族园位于西双版纳橄榄坝,景区内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五个傣族自然村寨。经年不变的村寨群落,积淀千年的民俗风情,旖旎的亚热带庭院风光,神奇的佛教文化,花果飘香的世外桃源,素有“孔雀羽翎”之美称。一砖一瓦都是 历史 的记载,在秋天的氛围里,这种 历史 的承载感更为强烈。

原始森林公园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地处昆洛国道旁,哪怕到了秋天,公园内依旧热带植物遮天蔽日,龙树板根、独木成林、老茎生花、植物绞杀等植物奇观异景随处可见,峡谷幽深、鸟鸣山涧、林木葱茂、湖水清澈,让你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

腾冲

逢秋风,遇瑟雨,世人皆以落寞为调,不吝笔墨,肆意抒怀。可此季的腾冲,风是多姿的,雨是多彩的,它褪却夏日闷热里的浮躁,尽显秋日温润下的静美

银杏村

在“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的深秋里,银杏村宛如天堂的静谧秋景,每到深秋,村落房前屋后,黄叶纷飞,异常美丽。珍贵的百年银杏树让这个小村庄显得古朴和深邃。你可以尽情地在天堂里撒欢,让灵魂在金黄之间自由飘逸,看**的叶片慢慢落下,满地秋叶搭配上凉爽的天气,漫步村中小巷,不经意间银杏叶洒满一身,与夕阳的余晖融为一体

北海湿地

十月的湿地,浸润在半绿半黄的状态中,给人一种既有春天的生机勃勃又有秋天的金灿灿的感觉,宛若春天遇上了秋天。湿地上成群的白鹭翩然起舞,成群的麻鸭从水面上忽然消失,又在不远的水面冒出来,如诗一般的画面。徐霞客曾经形象的描写湿地的神奇“海子大可千亩,中皆芜草青青,下如草浮结而成者,亦有溪流间流贯其间不能起。”

和顺古镇

和顺古名“阳温墩”,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取 “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和顺的古建筑与民居都是依山傍水而建,秋日的古镇随处可见王维笔下“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田园景色,相比王维的诗句,和顺因为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显得更具诗意和情怀。这里的 历史 不是一块沧桑的化石,不是在以它静默的面孔幽怨地诉说那些已经逝去的硝烟与辉煌,而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向人们讲述着它的传承与发展。

昭通

昭通有很多名号,但哪个称呼似乎都不如“秋城”这个名字来得贴切,正如名字所示,昭通的气候不同于云南其他城市,这里四季分明,入了秋的昭通也格外实在。

大山包

秋天到,金风起,秋天的到来也为大山包带来了新的生机,这时山上的各类野花竞相开放,芳草地成块成片,层层叠叠,色彩斑斓,把苍凉的大山包点缀成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梦幻世界。如若遇到阴雨天,大山包上就被浓浓的云雾笼罩,站在高处一眼看去,云海翻腾、云雾弥漫,如若运气好,还会遇到大山包的精灵——黑颈鹤,它们在云雾中行走、翱翔,如梦如幻,仿佛人间仙境。

小草坝

每至秋季,秋风就如被打翻的调色盘,将小草坝点缀得如同仙境。满山遍野的树木,或红、或黄、或紫,多种颜色互相交融、点染映衬,让小草坝绵延繁茂的原始丛林变成了一个个五彩缤纷、摇曳多姿的色彩世界,宛若一幅幅景色各异,精美绝伦的天然油画。小草坝的秋天是热烈的,也是唯美的。

昭通渔洞

当秋天抵达昭通,渔洞的秋意逐渐浓起来,在细雨和阳光的交替感染中,绿色的树叶慢慢染上颜色,道路两旁的银杏树静立,银杏叶一不小心就变得金黄,**与绿色交融,形成了一道银杏长廊,充满着秋天的韶光,宛如世外桃源,让人沉醉其中

时光恰好

秋风轻吟

十一黄金周来云南

邂逅温柔的秋色

温馨提示

安全出游

别忘防疫

安全防护要做足

在您进入景区、景点前

请带好口罩、出示行程码、 健康 码

积极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

编辑 童文文

本期责编 张灵洁 李元

审核 马波 刘丽

佤寨·秘境—稻田庄园佤族村寨

佤寨秘境是云南首例稻田泳池庄园式酒店,稻田泳池与原始森林中的高原湖 泊"龙潭湖"相互映衬,勾勒着一副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稻田代表的是一 个非常古老的农业耕种方式,是人和自然最早的一种融合方式。用稻田景观 来代替当前流行的豪华景观,增加了人与其赖以生存的土地之间的联系,是 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生态地产和新农建设的创新探讨。佤寨秘境希望通 过程田泳池引爆中国南方的生态景观。

云南佤寨秘境是 探索 “人类童年露天展馆之旅”的佤寨博物馆,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是最融入当地原住民生活文化的佤族村寨式度假村,是四季如秋的 养生 养老天堂。有村寨牛头广场、寨心桩、火塘窝朗房、木鼓房、《阿佤人民唱新歌》纪念碑、佤寨水田、“月光女神”茶叶泳池。佤寨秘境建筑、环境与人文风情都处处体现着一个原始佤族村寨的再创生 、处在现代 社会 的人们到了这里依然可以看到一个原始佤族村寨的身影

因屋内可设火塘而得名,建筑材料使用当地红毛树,风格采用佤族窝朗房形式,三边的床榻可容纳一个家庭。这里是佤族生活体验馆,处处蕴含着民族气息,远处的湖光山色、近处的稻田泳池连城一片。下沉式的木制小庭院,可以在这里荡秋千、烧烤、露营、妙趣横生

湖景佤族吊脚楼有视线可直接透过玻璃观赏美景的卧室,有独立的超大露台,身处露台视线穿过芒果树林,观赏到云南首例稻田泳池,极目远眺还有龙潭湖景、远山云海尽收眼底,开阔的视线,优美的景观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都可领略到佤寨秘境独特的魅力。湖景别墅的建筑风格取自佤族特色民居,材料选自当地特色龙竹,室内装饰巧妙的将其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以佤族布艺加以点缀,独具特色。同时小复式的设计增加了住宿情趣,丰富了建筑设计感

佤族民间故事,小鸟引领佤族人民走出司岗里,小鸟是佤族人的吉祥物,因此佤族早前的建筑物中也总能见到类似于鸟巢的建筑物,屋顶边缘有小鸟装饰。鸟巢别墅悬空式的建筑设计,结合佤族当地的建筑风格,远观悬吊于树梢之上,铸就了鸟巢别墅这一特色建筑

凌驾于溪水之上,栖身于峡谷之中;雨季,听瀑布之声;夜晚,赏星空之景;静谧时,细听丛林虫鸟种立的落台;有独具特色的屋顶天窗观望星空的“佤山之眼”,还可在露台上体验雨林沐浴

睁开眼睛四周都被阳光包围,开启温馨暖暖的一天,夜晚可以在玻璃顶的超大露台上围着火塘看星星困了躺在柔软的大床上,在漫天星斗下入睡,还有什么事情是比这更美好的呢?

这是一个躺着就能享受美景的房间,透过落地玻璃窗,近处的“月光女神”茶叶泳池、远处的《阿佤人民唱新歌 》纪念碑和云雾缭绕的佤山尽收眼底。超大的浴缸和圆床,给人带来最惬意浪漫的时光。门外还有一个靠着原始森林的超大露台,可以尽情呼吸新鲜的空气。

以佤族粮仓的形式来建造的这栋别墅,再次对佤寨秘境是深度融入佤族文化的村寨式酒店做了一个更好的诠释。它坐落在小龙潭湖边上,早晨起来在湖边的草地露台上泡上一杯清茶,随着茶香四溢这一整天将都会变得美好!

民族团结楼背靠原始森林,每个房间都有独立的大阳台,站在阳台上犹如站在原始森林里,带给人一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民族团结楼的每个房间分别代表着云南少数民族中的26个民族,预示着各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云南什么地方的稻田多

元阳梯田啊,这里在整个中国梯田界哩都是很有名的了,很壮观,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稻田,还有好几坡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云南本身是很不适合种植稻子的,为了种植稻子,也只好开发梯田了

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去了一问大家都知道

扶贫日是几月几号

忙肺山古树茶特点:滋味滑甜,回甘持久,茶气厚足,且鲜爽厚重,微有涩感。

1、地理上来看,忙肺并不在比较有名的勐库镇,而是在临沧另一个县永德,清末,从双江引入了勐库大叶种,但是这里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大叶种的生长,所以,在永德只有忙肺最为出名。

2、口感上来看,有一句话可以概括,香似冰岛,甜似易武,韵似昔归。多么牛的赞美!我喝后总体感觉没那么复杂,就是滋味厚,茶气足。

3、数据上看,忙肺的确是大叶种中的极品,3.97%的咖啡碱含量,47.04%的水浸出物,再加上6.73%的酯型儿茶素。还有5.93%的游离氨基酸,保证了茶叶的鲜爽度,虽没有明显的苦涩味,但回甘好,生津快。

忙肺古树茶产地介绍:

忙肺村隶属于云南省永德县的勐板乡,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乡道路为水泥硬板路,交通方便,距县城德党48公里;东邻勐板村,南(西)邻镇康县,北邻水城村;海拔1380米,年平均气温18.7℃,年降水量1,168.0毫米。

永德县被称为“世界茶文化博物馆”和“世界茶树演化变异中心”,是世界茶树起源地中心之一,被称为“江东走廊”、“茶马驿道”。

永德古茶树种、资源、生长形态齐全,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树茶类型多,规模大,栽培时间长,显示了从野生型到栽培型的进化过程,是茶叶栽培史的缩影。经国内专家考察鉴定,认为永德古树茶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种群密度最大的能制茶饮用的野生古茶树群落,部分树龄在千年以上。

扶贫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扶贫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我国一直在组织开展各种扶贫工作,到目前中国的扶贫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设立扶贫日主要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加关注社会上的贫困问题,动员大家积极参与扶贫工作。下面带大家看看扶贫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扶贫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1

2014年8月1日,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起,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具体活动由扶贫办商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设立“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扶贫开发构成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对于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格外关心,所以设立“扶贫日”是继续向贫困宣战的一个重要的举措,也是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

节日设立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扶贫开发以来,中国的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扶贫开发为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和社会和谐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全球的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贫困地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贫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一是贫困人口多,按照国家的标准,到2013年底还有8200多万贫困人口,如果参考国际标准,还有两亿多人。二是贫困程度还比较深,贫困人口不仅收入水平低,一些地方还面临着吃水、行路、用电、上学、就医、贷款等诸多困难。三是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大部分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自然灾害多、基础设施落后的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方的贫困问题是难啃的硬骨头,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短板,所以必须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齐心协力打一场新的扶贫攻坚战。

扶贫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2

节日目的

设立扶贫日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核心内容是学习身边榜样,宣传凡人善举,动员广泛参与,培育良好风尚。

社会意义

设立“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格外关心,对于宣传党和政府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和友善互助核心价值观、加强扶贫理论政策研究交流,对于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 推进扶贫开发的工作格局,动员全社会力量继续向贫困宣战,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成功因素

减贫作为国家重要发展目标,正式列入国家发展规划

1986年起,中国开始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设立了扶贫开发专门机构,评定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制定与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扶贫开发方针,并于1994年、2001年、2011年分别制定了扶贫规划纲要,明确了阶段性扶贫开发目标,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经济持续高增长,成为大幅度减少贫困人口的决定性因素

1979年到2011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9%,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4.6%,为中国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创造了必要条件。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农村地区“四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民工城镇化)是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的根本原因。

不断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

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多种农业补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扶贫资金。中国减贫战略的核心是对贫困人口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发展能力、扩大发展机会。

创新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机制

自力更生、地方为主、国家支持、社会捐赠、对口支援、市场驱动、国际援助,7个机制组成了政府主导、多元投资、相互补充、激励相容、广泛参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扶贫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3

喝上放心水、住上安全房、用上小康电

过去五年,七星关区干部群众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战天斗地的精神与时间赛跑、同贫困较量,兴修水利、筑桥修路、发展生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贫困发生率下降1.42%。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七星关区委、区政府坚持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把“精准”落实到脱贫攻坚全过程和各环节,聚焦脱贫牵引点、支撑点、突破点、关键点,助力19万余名贫困群众撕掉贫困“标签”。

面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决胜脱贫攻坚两项“大考”,七星关区一手抗疫情,一手抓生产,向绝对贫困发起最后总攻。

当前,七星关区仍有未脱贫人口18594人,涉及522个村(社区)。他们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居民吴晓勇在扶贫车间编织吊篮

七星关区委、区政府按照“全覆盖、督死角、查问题、抓整改”的要求,采取定点督战和巡回督战的方式,对全区38个乡(镇、街道)开展挂牌督战,重点督“两不愁三保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推进情况。

近日,笔者走进七星关区经济开发区华耀服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紧张赶制订单,一派忙碌景象。

骑车10多分钟上班,负责裁剪和熨烫,每月将近3000多元收入陈美芬对家门口的这份工作很满意。

陈美芬的这种“稳定感”,得益于七星关区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贫困群众就近就业的这一重大举措。

七星关区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多措并举推动贫困群众返岗复工,精心定制“就业扶贫套餐”,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

去年,七星关区放珠镇播乐沟村种植了800余亩刺梨。贫困户唐福江把自家的5亩地流转给村里的刺梨种植合作社,他和老伴到合作社务工,夫妻俩每个月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

在唐福江家对面,贫困户陈大军刚入住新房。去年,陈大军从福建回到村里种花椒,并申请2.4万元特惠贷资金,养了两头牛。今年年初,他把土地流转给村合作社种刺梨,收入比往年更高。

贫困户致富有望,增强了播乐沟村党支部书记罗中华对全村脱贫的信心:“村里的贫困户都搞起了产业,内生动力被激发了,年底脱贫希望很大。”

贵州华亨麻业有限公司亚麻纺织项目

今年,七星关区立足产业化、商品化、特色化,围绕“532”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坚持“一乡一品”“一村一特”,大力推进刺梨、茶叶、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在生态畜牧业方面,通过引进新希望六和集团、广州越秀集团、贵州凤集生态农业公司,全面推进生态畜牧业“211”工程,发展生猪、家禽、肉牛养殖产业。

一张简单的木床,一张陈旧的办公桌,摆放有序的锅碗瓢盆对坡镇嘎木社区办公楼里不到10平方米的隔间就是驻村第一书记刘联益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忙完贫困户陈明通危房改造、劳务输出,又忙香菇产业基地建设,从担任嘎木社区党支部驻村第一书记起,刘联益就不停奔忙,民情日记上写得满满当当。

换上胶鞋,扛起背包,与群众“攀亲戚”“结对子”。今年,七星关区301名驻村第一书记和1163名驻村帮扶干部组建“突击队”和“尖刀班”,继续深入一线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持续对未脱贫户、档外监测户、边缘户、疑似问题户进行分析研判。

自4月3日,七星关区召开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以来,七星关区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在“急”的一线增强应变能力、在“难”的一线增强协调能力、在“险”的一线增强驾驭能力、在“重”的一线增强执行能力,让精准帮扶更有温度、政策落实更有速度。(张广为 林全举)

威宁自治县发展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近年来,威宁自治县围绕产业革命“八要素”,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之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脱贫攻坚。

迤那镇双营村受地理气候条件的限制,村民过去只种植传统农作物,经济效益低。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帮扶引导下,双营村走以养殖为主的经济发展路子,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近日,笔者来到双营村,看到很多农户家的牛棚里均有三四头牛。一名村干部告诉笔者,现在牛价俏市得很,一般的牛每头售价都在2万元左右。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07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