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种旱秧苗种旱秧苗的过程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3 06:25:22
字号:

床培肥的实质是提高苗床内腐殖质的含量。因为腐殖质不仅能使土壤形成较好的团粒结构,使苗床疏松通气,而且由于腐殖质分解释放出的铵态氮,在土壤内分布均匀,浓度低,肥效长,能使秧苗叶片保持较高的含氮浓度,长期维持较高的同化能力。因此,培肥的方法是施大量的稻麦秸秆和有机肥。

怎样种旱秧苗种旱秧苗的过程

床土培肥以在秋冬季节施用充分腐熟而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农家肥最为理想。特别是对于新选定的苗床,尤其是在最初的2—3年,应提倡在每年的秋冬季节培育床土。

目前有一种三段(期)培肥法,分别在秋冬季、春季和播种前分三次对苗床进行培肥。秋冬季培肥用秸杆培肥,春季培肥用有机肥料,播种前培肥是在前两期施足有机肥料的基础上再次施用化肥。

秋冬季培肥的具体方法为:

首先,在床地四周开好深沟(50厘米以上),以利于排水。在床地面积大时,除围沟外,还应在床地中间设置排水沟,以使雨后床地内不易积水。

其次,在初秋至晚秋将肥料(每亩苗床约用3000千克稻麦秸秆、1000—1500千克畜栏肥及150千克过磷酸钙)分3次按下列作业方式混入到床土中:施肥一翻地一施肥一翻地一施肥一翻地。在施肥前,将稻麦秸秆先切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使用的畜栏肥要求充分腐熟,并且在翻施混合过程中要求床土与肥料充分混合均匀,肥料混入的深度在10—15厘米左右。

培养2—3年后,培肥床土所需的肥料用量可适当减少到每亩用稻麦秸秆与畜栏肥各1500千克左右及60千克过磷酸钙。培肥作业完成后可在苗床地上种植冬季养地作物作绿肥,在开花期将其翻入床土中,但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除草,不能把杂草种子留在床内。在水稻育秧期外,也可在床地上种植蔬菜等,以提高苗床地的利用率及有利于床地的固定使用。

1、选用良种与种子质量1.1品种选用品种符合GB/T 17891-1999三级以上优质粳稻谷品质要求。1.2种子质量种子达到GB 4404.1-2008标准中规定的纯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的种子质量要求。

 2、苗床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杂草少、土壤疏松、肥沃、偏酸性的田块作秧田。

 3、苗床准备

 秧田机耕机耙,土打细后,取表层本土过筛,去除杂草、小石子等,使装盘土及盖种土呈颗粒状细土。墒面平整,每栽一亩大田需苗床5-7m2,28个秧盘,营养土70-85千克(每盘需准备营养土2.5-3千克),一般苗床宽1.8m,沟深20cm,沟宽30cm,应保持沟道排水通畅。播前10天按每个秧盘用颗粒细土2.5-3千克加20克进口复合肥(四盘为一个混拌单元,保障充分混拌均匀)配制营养土堆闷备用。

 4、播种

 把2张秧盘横向排列在秧板上,以此连片紧密排列。铺土要严格,盘内底土要均匀,底土厚1.5-2.0cm。均匀播种,每盘播种150-180g,可分3次播种。播好种子后,立即均匀盖土,一般厚度为0.5cm,做到种子不见天。播种后开始上水,使盘内营养土吸水呈饱和状态即可;上好水后,将秧田水放到半沟为止,以便于调节秧田湿度,有利于苗齐苗全。播种后每隔2-3cm放1根1.4cm长芦竹(防止地膜紧贴地盘面造成缺氧烂芽)后铺膜,铺膜结束后,应及时盖稻草,达到遮荫、降温、保湿的作用。

 5、秧田管理

 1叶1心前建立平沟水,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调节水气,以利于盘根;2-3叶勤上跑马水,移栽前5d控水炼苗。及时揭膜,齐苗后(播后5-6d)1叶1心揭膜。及时追肥,断奶肥于揭膜炼苗1d后,上水施尿素90kg/hm2,施后及时洒水,防止烧苗,在移栽前5d施好出嫁肥,施尿素150kg/hm2。秧田期主要病虫有稻瘟病、灰飞虱、稻蓟马、螟虫等,秧苗在二叶期后期应密切注意,及时用药防治;草害主要采取一些茎叶处理剂为主要除草剂,如秧田一次净等。但注意不要超量使用,以免产生药害。

 6 栽插准备

 6.1施足基肥。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结合。有机肥每亩大田施农家肥(30-40)担或秸草还田200kg,复合肥每亩施用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20-25)kg,尿素10kg、硫酸锌1kg。

 6.2精细整地

 一是掌握翻土适宜深度,一般大田耕翻深度掌握在(10-15)cm;二是田面平整,无残茬、高低差不超过3cm;三是田面整洁;四是待沉实后移栽,土壤类型为沙土的上水旋耕整平后需沉实(1~2)天,粘土一般要待沉实(2~3)天后再插秧。

 6.3适时栽插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要做到适时栽插。一是适龄移栽。秧龄掌握在(15-20)天,叶龄f3~41叶,苗高f12-18)cm。二是正确起运。起秧时小心将秧块卷起,运送时堆叠层数(2~3)层。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做到随起随运随插。三是合理密植。行距30cm,株距11.7cm、13.1cm或14.6cm,亩栽(1.8-1.4)万穴,穴苗数(3~5)株左右,(6~9)万基本苗。四是清水淀板,薄水浅插,水层深度(1-2)cm,不漂不倒,一般以入泥(0.5-1.0)cm为宜。

 7、田间管理

 7.1水浆管理:机秧秧苗个体水,机插后应及时灌水护苗,防止日晒伤苗;既不能断水,也不能深水淹苗。机插秧苗分蘖起步迟,来势猛。因此,当总茎蘖数超过适宜穗数的1.1-1.2倍时,就要排水晒田,控制分蘖。晒田要先轻后重,分次进行,以确保中期稳长。其余时间均可采用浅水与湿润交替的间歇灌溉方法。后期要严防过早断水,以免影响粒重和产量。

 7.2施肥:秸杆还田,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以650-700公斤的亩产量指标,亩纯氮施用量在12-13公斤,N、P、K比例应为1:0.5:1,目前推广的“沃津”牌配方肥就比较适合机插秧施用,在栽前亩施30公斤配方肥的基础上搞好套餐追肥,栽秧后25天左右(分蘖期)亩用8-10公斤尿素施分蘖肥,圆杆期、孕穗期、各施一次壮杆肥和穗粒肥。其底肥、分蘖肥、拔节肥、穗肥的比例分别是30:10:10:10。由于机插秧密度较大,必须施好拔节肥和穗肥,并以P、K肥为主。应采用“攻前、保中、稳后”的施肥策略。底面肥和分蘖肥要重施,

 7.3化学除草

 机插水稻行距宽,苗体水,前期群体发展慢,有利于杂草生长,因此特别需要做好化学除草工作。亩用“沃津”牌植保套餐1包药分别在移栽后7-10天内除草,并保持3-5厘米的水层,保证有水6-7天。

 7.4综合防治病虫害

 圆苞期及齐穗期亩用40%菌核净100克或20%井岗霉素100克兑水60千克均匀喷雾防治稻曲病两次;5%破苞及齐穗期亩用75%三环唑60克兑水60千克均匀喷雾预防穗瘟;6月中旬亩用15%金好年(吡虫啉+丁硫克百威)30-40毫升或50-70%砒虫啉3-5克,兑水60千克均匀喷雾防治稻飞虱。在白叶枯病常发地区,孕穗期用叶枯宁预防,水淹没的田块及暴风雨袭击过的田块,水干及天晴后及时用叶枯宁预防。

 8、适时收获

 从稻穗外部形态看,谷粒全部变硬,穗轴上千下黄,有70%枝梗已干枯,达到这三个指标时,要及时收割,实现增产。

 (作者单位:154603黑龙江省曙光农场)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03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