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栖菜、灵芝、银杏、紫苏的药用价值是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3 05:16:24
字号:

羊栖菜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羊栖菜、灵芝、银杏、紫苏的药用价值是什么

来源:中草药 2000年第11期第31卷 综述 作者:许忠能 王朝晖 孙立 更新:2005-10-14 查看:38

关键词: 羊栖菜 药用价值 药理作用

摘 要 归纳羊栖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介 绍近年来羊栖菜在临床上的应用实例,为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中药“海藻”专指马尾藻科的羊栖菜 Sargassum fusiforme (H arv.) Setch. 和海蒿子 S. pallidum (Turn.) C. Ag.,而分类学 中“海 藻”是指包括超过 2 万个物种的一类生物,但有文献叙述中药“海藻”药理作用时将两者 混淆〔1〕。羊栖菜是多年生大型海藻,在我国沿海均有生长,还分布于日本和朝鲜 沿海。该藻在《本草纲目》草部水草类海草条中记有软坚散结、利水泄热等功效。笔者对羊 栖菜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

羊栖菜含粗蛋白 7.95%,灰分 36.0%〔1〕。除常见的脂肪酸与氨基酸外,作为褐 藻分类的特征物质,羊栖菜含有叶绿素 a、c、β-胡萝卜素、墨角藻素 (fucoxant hin)、叶黄素 (xanthophylls)、褐藻淀粉 (laminaran)、甘露醇 (mannitol)、纤维素 (ce llulose)、褐藻酸 (alginic acid) 及褐藻多糖硫酸酯 (fucoidan, FCD)〔2〕。其 中甘露醇与褐藻酸含量较多,分别占 10.3% 和 20.8%。

在全藻中还可分离出羊栖菜多糖 (sargassum fusiforme polysaccharides, SFPS)。钱浩等 从羊栖菜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 3 种甾醇化合物,鉴定其中 2 种分别为岩藻甾醇 (fucostet rol) 和 saringosterol〔3〕。

范晓等测定了 1989 年 3 月在广东遮浪采集的羊栖菜化学成分。维生素 (Vit) 在羊栖菜中 的含量 (μg/100 g干重) 为:B1 72,B2 60,B5 300,B6 300,B120.005, E 8.20,D 0.050,K 0.005,C 6.2。矿物元素的含量 (占干重%)为:钾 0.98,钠 2 .85,钙 1.39,镁 1.08,硒 0.10。微量元素含量(占干重%)为:铜 98.7×10-7 ,铅 0.12×10-7,锌 130.10 × 10-7,锡 0.27×10-7,铬 3. 29×10-7,镍 8.15×10-7,铁 2.55×10-7,锰 1.40×10-7 〔4〕。

2 药理作用

2.1 水煎剂及粗提物: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对抗肉毒毒素及抑制肿瘤的作用。

中药“海藻”水煎剂能明显增加小鼠的脾及胸腺指数,增加正常小鼠单核巨噬细胞 (MΦ) 对刚果红的廓清功能,同时可明显增强绵羊红细胞所致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5〕 。羊栖菜煎煮浓缩液饲喂豚鼠 30 d,能降低甲状腺微粒抗体 (TMA) 和甲状腺蛋白抗体 ( TGA) 含量,减轻它们对甲状腺细胞的杀伤作用〔1〕。

肉毒毒素 A 是毒性极强的神经毒,以 1.7 LD50 剂量给小鼠供毒 1 h 后,用 1 mg /kg 体重的羊栖菜水提物对抗,96 h 后存活率达 73.3%〔6〕。E 型肉毒毒素中毒 小鼠,用羊栖菜 70% 醇提取物以 1 000 mg/kg 体重剂量治疗后,存活率为 60%,而未治 疗的对照小鼠全部死亡;羊栖菜乙醇提取物对小鼠 S180 肉瘤抑瘤率为 28.6%~48. 8%,对 EAC 腹水瘤抑瘤率为 12%~38.5%〔7〕。

2.2 SFPS: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

SFPS 使白血病 L615小鼠的存活时间延长 30.58%,显著降低 L615 小鼠全血 及肝脏脾脏内脂质过氧化物 (LPO) 的含量,增加过氧化氢酶 (CAT)、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 ) 的活性,提示 SFPS 能清除 L615 小鼠体内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8〕。

红细胞免疫在免疫调节中有重要地位,癌细胞与红细胞相遇的机会较多,有学者认为红细胞 免疫在肿瘤免疫上起很大的作用。肉瘤 S180A 小鼠、艾氏腹水瘤 EAC 小鼠、白血病 L 615 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腹腔注射 SFPS 10~40 mg/(kg*d) 的上述 3 种 病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强于未用药组〔7〕。另外,SFPS 使红细胞 膜封闭度恢复,提高唾液酸 (sialic acid) 的含量,以恢复和促进红细胞免疫功能〔9 〕。

2.3 褐藻淀粉及其硫酸酯 (laminaran sulphate, LAMS):褐藻淀粉的总糖含量为 60.4%,主要成分为 β-1,3-葡聚糖 (β-1,3-glucopyranside),分子量约 40 000; 而 LAMS 是褐藻淀粉的磺化产物,总糖含量为 31.1%,分子量约 80 000〔2,10〕 。

褐藻淀粉有增强免疫功能、降脂、抗辐射等作用。褐藻淀粉能减轻小鼠因环磷酰胺引起的白 细胞减少症状,并能促进红细胞凝集;用 100 mg/kg 体重的剂量对小鼠腹腔内注射 7~8 d,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血清中溶血素含量明显增加,同时血清中的胆固醇 下降 27.14%,并使经总剂量为 0.206 4 Gy/kg 的60Co γ射线照射过的小鼠 30 d 内死亡率减半〔10〕。

LAMS 具有降血脂、提高免疫力、抗凝血、抗肿瘤等作用。LAMS 可显著降低小鼠由高脂饲料 所致的血脂水平升高;增强体液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对抗由环磷酰胺引起的白 细胞下降;明显延长凝血酶元时间 (thrombinogen time)、缩短优球蛋白 (euglobulin) 溶 解时间,表明有抗凝血作用〔1,10〕。LAMS 在体外直接抑制鼠 RIF-1 肿瘤细胞的 增殖;在体内抑制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附着和 bFGF 依赖性细胞增殖,使肿瘤组 织血管生成受阻〔11〕。

2.4 FCD:FCD 以前称为墨角藻多糖、岩藻多糖或褐藻糖胶,其主要成分为 L-岩藻糖与硫酸根〔12〕。FCD 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在体外,浓度 为 3.75~240 μg/mL 的 FCD 能激活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巨噬细胞经不同浓度 FCD 作 用 48 h 后,白细胞介素-1 (IL-1) 样活性物质的分泌明显增加;脾细胞培养液中加入 1 5~120 μg/mL 的 FCD,均可诱导产生丙型干扰素 (INF-γ),以 60 μg/mL 的诱生作用最 强。在体内,每日用 FCD 0.25~10 mg/kg 体重连续给小鼠皮下注射 9 d 后,小鼠脾细胞 对刀豆凝集素 A (Con A)、植物血球凝集素 (PHA) 及细菌脂多糖 (LPS) 这 3 种丝裂原的 增殖反应敏感性增强,并且 5~10 mg/kg 的剂量可促进脾细胞产生白介素 -2 (IL-2),同 时观察到 10 mg/kg 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 IL-1 样活性物质增多;给小鼠进行绵羊红 细胞免疫注射前或后给予 FCD 5 mg/(kg*d),均能促进小鼠产生抗体〔13〕。

2.5 褐藻酸衍生物:褐藻酸主要是以 β-1,4 键结合的 D-甘露糖醛 酸聚合物,有的部分由甘露醛酸与古罗糖醛酸交替而成;其钠盐为褐藻酸钠,商品褐藻胶主 要成分为褐藻酸钠;藻酸双酯钠 (polysaccharide sulfate, PSS) 是在褐藻酸钠分子的羟 基及羧基上分别引入磺酰基及丙二醇基所形成的双酯钠盐;甘糖酯 (propylene glycol man nurate sulfate, PGMS) 是在 PSS 基础上研制成的一种新型类肝素药物〔14〕。

褐藻酸可作为片剂的崩解剂,优于淀粉,与不同离子、基团结合而具有多种功效。

褐藻酸钠 (sodium alginate) 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通便、抑制肿瘤、增加免疫功能和抗 辐射的作用。按 25~50 g/餐定量服用褐藻酸钠,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尿糖水平,并 使高血脂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β-脂蛋白 (β-lipoprotein) 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 对正常血脂者,降脂作用却不显著〔15〕。褐藻酸钠对肿瘤 S180 有一定抑制 作用,能对抗因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下降,增强腹腔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及 红细胞凝集,对60Co γ射线所造成的损伤有保护作用〔1〕。当放射性锶未 被肠壁吸收以前,服用褐藻酸钠可以阻止放射性锶在小鼠体内的吸收〔16〕。

PSS 有明显的抗凝、降压、降脂、扩张血管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14〕。另外 PSS 还 可降血糖、刺激前列腺素合成、对大鼠肝脏纯化的 A、B 型蛋白激酶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对大鼠被动型 Heymann 肾炎具预防作用,对家兔心肌梗死缺血性操作有保护作用〔1 〕。

PGMS 对红细胞变形能力 (ED) 及全脑再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7,18〕,并通 过改善微循环减轻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19〕。另外,PGMS 能抑制体外培养的大鼠 晶体上皮细胞与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20,21〕。

2.6 其他成分:岩藻甾醇 (fucosterol) 具有类雌激素的作用,并且用岩藻甾醇喂饲雏鸡 能明显降低血中胆固醇〔16〕。

对于矿物元素、维生素缺乏症,羊栖菜中的矿物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有相应的补充 作用。

3 临床应用

羊栖菜除可作为多类有效成分的药源外,临床上一般采用全藻入药与其他药物组成方剂。方 剂的“海藻”可用羊栖菜入药。

羊栖菜组方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声带小结、淋巴结核、乳腺及前列腺增生、男性乳房发 育症、肿瘤、高血压、乳糜尿、黄体功能不全、中耳炎和痤疮等〔7〕。

另外,根据较新的资料显示,羊栖菜组方还有其他治疗功效:

3.1 慢性咽炎:400 例慢性咽炎患者用利咽疏关胶囊(由郁金、枳壳、海藻、苏木、红花 等组成)口服治疗 2 周,总有效率达 96.3%〔22〕。

3.2 类风湿性关节炎:250 例患者口服加减玉壶丸 (由海藻、昆布、海带、独活、连翘等 组成) 每日两次,每次 1~2 丸,治疗 60 d,总有效率为 96%〔23〕。

3.3 泛发性寻常疣:泛发性寻常疣患者 68 例,采用软坚除疣汤(黄芪、当归、红花、三 棱、海藻等)内服外涂 30 d,总有效率为 88.2%〔24〕。

3.4 艾滋病:13 例 HIV 感染、3 例艾滋病患者服用 XQ-9302 (大黄、黄柏、黄连、海 藻、昆布等),每天 4 次,每次 6 粒,15 d 为一个疗程。2~3 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基本消 失 ,CD4 淋巴细胞数目增加,3 例艾滋病患者血浆 HIV-1 核酸 (HIVRNA) 含量明显下降 〔25〕。

3.5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37 例患者服用自拟腮腺炎合剂(板蓝根、大青叶、海藻、蒲公英 、连翘等),4 d 后全部治愈〔26〕。

3.6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62 例患者经自拟抗炎通管汤 (赤芍、丹参、三棱、海藻、莪术 等)灌肠,1 个月为一疗程,3 个疗程后,45 例痊愈、10 例好转、7 例无效〔27〕 。

3.7 胆囊息肉:36 例门诊病人经口服清胆消息汤(柴胡、黄芩、苦参、海藻、皂剌等), 两个月为一疗程。2~3 个疗程后,治愈 29 例,5 例有效,2 例无效〔28〕。

3.8 高脂血症:60 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服用益寿调脂片(黄芪、丹参、海藻 、泽泻、枸杞等)治疗组和服用舒降之(辛伐他汀)对照组,治疗组服用益寿调脂片每日 3 次 ,每次 4 片,对照组服用舒降之,服药前及服药后 60 d 测定患者血脂。结果显示,益寿 调脂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3%,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29〕。

4 小结

羊栖菜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是有很大开发潜力的药源。 但藻类的生长及化学组成与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而所含的成分的差异直接影响到药效,故 不同环境下羊栖菜药效成分的变化尚待研究。

另外,用羊栖菜组方,其在方剂中的作用可否及如何用其他药物替代?这除了用传统中医药 理论解释外,笔者认为,有效成分是量化研究药效的物质基础,若可从全药及单味药中主要 药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和含量去评价方剂的药效及单味药对方剂的贡献,将得到更有价值的信 息,可为质检与辨证用药提供参考。

综述灵芝的药用价值

发布日期:[2005-6-1] 共阅[68]次

灵芝被我国历代医药学家誉为扶正固本的“瑞草”。对灵芝子实体和菌丝体的药理作用已有大量研究,其灵芝多粮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被认为是灵芝扶正固本的物质基础。灵芝孢子荟萃了灵芝的精华,各种有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高于灵芝子实体和菌丝体。

灵芝孢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多肽、多糖、萜类、生物碱、维生素和有机锗等成分。民间也历来用它治疗多种疑难杂症。中国药栓所的试验表明,灵芝孢子不是直接抑制组织中自由基生成,而是通过增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加快自由基生成,而是通过增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加快自由基的消除,而达到搞衰老作用;并能降低高血脂动物的血脂动物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和降血清中CPK的升高,并使肌肉炎症变性减轻;临订试用于治疗皮肌炎、硬皮病等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效果较好。章灵华等试验指出,继芝孢子粉在体内能抑制小鼠的迟发型过敏反应和对绵红细胞的初次搞体应答以及鸡线细胞诱导的环搞体水平;在体外可抑制有丝分裂原刺激小鼠细胞的混合培养反应。灵芝孢子粉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是其用于治疗自身免疫与过敏么应有和关疾病有效的免疫学基础。

灵芝孢子中的多糖具有双向调节人体免疫力和抗肿瘤及护肝等作用,有机锗可诱导人体产生,激活NK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参与免疫调节作用;各种生物碱具抗炎镇痛作用;萜类和醌类具有理气化瘀及安气益神等功效有关。灵芝孢子中必需氨基酸尤其是异亮氨酸含量丰富,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萎缩性肌强直等具有明显的疗效。另外,灵芝孢子粉还具有止血、排毒、抗氧等作用。

临订床应用证明,灵芝孢子粉对肿瘤、肝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神经衰弱、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特别对癌症病人减轻化疗损伤,提出高机体免疫力有很好的作用。用NIH小鼠呼吸加快或减弱,动作迟缓或惊厥,精神萎靡等异常变化,7天内未见死亡。因此小鼠口服灵芝孢子的(),该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灵芝孢子对人体无害,临订应用也表明,灵芝孢子无任何毒副作用。

灵芝子实体的药理研究报道很多,最近的研究表明,灵芝热水提取的子实体多糖对LEWIS 癌、结肠癌的足趾接种和皮下接种均显示出良好的抑瘤作用。对LEWIS肮癌足趾接种型抑制率达53.54%-59.13%,皮下接种型为36.43%-42.76%;对结肠癌足趾接种型抑制率达42.47%-49.14%,皮下接种型为29.43%-32.09%用热水、冷碱和热碱提取的灵芝多糖对肉瘤S-180的抑制率分别为97.9%、59.6%和10.9%,多糖的分枝度分别为1/3.1、1/16.85和1/23.0,用热水提出取的灵芝多糖具有显著的搞肿瘤活性,与具有非常高的分枝度有关。而乙醇提取的灵芝多糖能抑制EHRLICHs皮下肿瘤生长达60%。灵芝浸提出液能有效清除和降低自由基对有机体生物大分子的损伤反应。0.3mg/ml灵芝浸出液显著减少离体大鼠工作心脏全心停灌一再灌注产生的室性早捕(PVC),但对再灌后心功能的变化,未见有显著性影响。

灵芝提取物对试验鼠显示有止痛活性。从子实体中分离的苷能抑制枢中抑制神经、减少自发机械活动,提高痛阈,延长咖啡因导致的死亡时间,松驰骨骼肌肉,且对搞鼠肝环死和肝炎更有效。灵芝子实体提取物对离体蛙心和戊巴比妥钠抑制的心脏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静脉注射提取物中分离出的生物碱,增加猫、狗心脏冠状动脉血流和减少冠状动脉阻力,以及心肌氧消耗,并显著增加对低气压和正常气压下缺氧的耐受性。

药理试验也证明,灵芝子实体多糖有降血糖、降血压的功能;三萜类化合物能抑制鼠细胞组胺释放,刺激肝功能;腺嘌呤核苷等有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

灵芝制剂对慢性支气管炎症有肯定的疗效,并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对失眠及神经衰弱有较好的疗效。用灵芝制剂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服用前白细胞平均数为3917/M2 ,服用后为5345/m,比对照增加了1428/m。除了增加白细胞之外,也有报告指出,灵芝制剂能增加血色素、网络红细胞及血小板,这可能与灵芝制剂促进红细胞再生机能有关。

上海医科大学和日本和汉生药研究所协作,研究了灵芝热水提取物的免疫药理作用,证明灵芝对淋巴细胞增殖、搞体形成细胞有一定的影响,对世噬细胞吞噬及碳粒清除,NK细胞活性、白介素-1、-2的产生,以及对受损肝脏的保护和造血系统都有作用。灵芝可以作用于免疫系统,它对于免疫细胞、免疫因子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该作用与机体状态,免疫系统功能水平,免疫细胞激活程度,以及所用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有关。

总之,随着灵芝药理学研究的深入,灵芝这一我国传统的药用真菌将对提高人人们的健康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银杏叶,是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又名白果叶。据《食疗本草》记载,银杏叶可用于心悸怔忡、肺虚咳喘等病症。本世纪60年代,西德即开始了银杏叶的研究。他们发现,银杏叶中以黄酮为主的有效成分,具有保护毛细血管通透性、扩张冠状动脉、恢复动脉血管弹性、营养脑细胞及其它器官的作用,而且还有使动脉、末梢血管、毛细血管中的血质与胆固醇维持正常水平的奇特功效。

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银杏叶中不但含有黄酮类物质,而且还有萜内酯类、酚类等化合物,它们卓越的药理作用已被人们逐渐认识。

临床观察证明,银杏叶有下面几种功效。

1、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止动脉硬化。对中老年人轻微

活动后体力不支、心跳加快、胸口疼痛、头昏眼花等有改善用。

2、通过增加血管透性和弹性而降低血压,有较好的降压功效。

3、消除血管壁上的沉积成分,改善血液流变化,增进红细胞的变

形能力,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流通畅,可预防和治疗脑出血

和脑梗塞。对动脉硬化引起的老年性痴呆症亦有一定疗效。

4、银杏叶制剂与降糖药合用治疗糖尿病有较好疗效,可用于糖尿

病的辅助药。

5、能明显减轻经期腹痛及腰酸背痛等症状。

6、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也有较好疗效。

7、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减少雀斑,润泽肌肤,美丽容颜。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银杏制剂有“片剂、冲剂、茶剂、口服液等剂型,片剂居多。无论是哪神剂型,都要按规定剂量服用,超大剂量服用,偶有食欲减退、恶心等消化道反应,极个别病人出现过敏性皮疹。因此,治疗过程中不可急于求成,随意加大剂量。如出现血压下降太快、心绞痛加重等症状,特别是心功能不全加重时,应及时减量或改用它药。英发现服银杏与人参可提高记忆力过去曾有研究表明,只要服用一剂银杏,人的认知能力就可能得到提高。最近,英国研究人员又有新发现,银杏和人参具有加速人的反应能力、提高记忆力和集中精力的功效,并且只要服用一剂,即可见效。

研究人员给受试者服用这两种草药,结果表明,服用银杏最为有效的剂量是360克,仅服用400毫克的人参就可以增强人的记忆力。研究还表明,银杏可用来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这些草药的提取液可能还具有其他医疗作用,例如有助于病人从局部麻醉中恢复过来。

紫苏是国家卫生部首批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六十种植物之一,在我国已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四卷中有这样的记载,”紫苏近世要药也,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入血分;性舒畅,行气如血,发散风气,清利上下,治上气啖逆,除寒温中,研汁煮粥入食令人肥白香身。调中,益五脏,治霍乱,呕吐反胃,补虚痨,肥键人,利大小便,破症结,消五膈,消痰止啖,润心肺,治肺气湍急,治风逆气,利膈宽畅,安胎、助眠。”

紫苏嫩叶营养丰富,除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外,还含有紫苏醛薄荷酮,丁香油酚,与苏烯酮,紫苏素,二烯萜,松节油萜,腺萜,精氨酸,丁香烯,紫苏醇,柠檬烯,芳樟醇,紫苏酶,左旋柠檬烯,沉香醇,柠檬醛,α-蒎烯、α-亚麻酸、β-香油烃(石竹烯)毛地黄黄酮等。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每100g紫苏的茎叶中含:

维生素 A 4800IV 维生素 D 3.1mg 钙 200mg 维生素 B1 0.12mg 蛋白质 3.8mg 钾 470mg

维生素 B2 0.32mg 铁 21.6mg 硒 110mg

维生素 C 55mg 磷 65mg 钠 1mg

另外,紫苏中含有的多种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被人体吸收后,具有多种功效,如可降低血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治疗效果。

紫苏主要是通过对胃、肺有保健作用。另外,α - 亚麻酸对人脑的保健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人经常食用,可提高人的智商,患老年痴呆症的机率也大幅降低。

经常用有紫苏叶烧的开水洗脸能美白面部肌肤,洗脚能起到安眠作用。

目前,日本已开发出紫苏茶、紫苏饮料、紫苏酱油、紫苏增白霜等系列产品。

全世界120种以上

属中文名:蒲公英属

属拼音名:pugongyingshu

属拉丁名:Taraxacum

描 述:Taraxacum Weber. 蒲公英属,菊科,120种以上,大部产北温带,少数产热带南美,我国近100种,其中如蒲公英T. mongolicum Hand.-Mazz.入药,橡胶草T.koksaghyz Rodin. 的根含橡胶6-28%,新疆、甘肃、陕西等地有栽培。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倒向羽状分裂或琴状羽状分裂或有时近全缘;头状花序生于花茎之顶,花全部舌状,两性,**或白色;总苞片2列,外面的较小而广展或下弯,内面的直立而狭;花序托秃裸;瘦果纺锤形,有棱,顶部延长成一喙,喙端冠毛丰富。

部分物种:

阿尔泰蒲公英

白花蒲公英

白缘蒲公英

白缘蒲公英(原变种)

斑叶蒲公英

苍叶蒲公英

藏蒲公英

策勒蒲公英

长角蒲公英

长锥蒲公英

朝鲜蒲公英

川甘蒲公英

川西蒲公英

垂头蒲公英

葱岑蒲公英

葱岭蒲公英

大刺蒲公英

大头蒲公英

丹东蒲公英

滇北蒲公英

东北蒲公英

东天山蒲公英

短喙蒲公英

堆叶蒲公英

多裂蒲公英

多毛蒲公英

多葶蒲公英

二色蒲公英

反苞蒲公英

绯红蒲公英

粉绿蒲公英

光苞蒲公英

光果蒲公英

寒生蒲公英

和田蒲公英

黑柱蒲公英

红果蒲公英

红角蒲公英

华蒲公英

荒漠蒲公英

灰果蒲公英

尖角蒲公英

角苞蒲公英

芥叶蒲公英

拉萨蒲公英

丽江蒲公英

林周蒲公英

参考资料:

植物通网

蒲公英

蒲公英

蒲公英学名:Taraxacum officnala

蒲公英英文名:Dandelion

蒲公英拼音名:Pu gong ying

蒲公英拉丁名:Herba Taraxaci

蒲公英科别:菊科 Compositae

蒲公英别名: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凫公英(《千金方》)、蒲公草、耩褥草(《唐本草》)、仆公英(《千金翼方》)仆公罂(《本草图经》)、地丁(《本草衍义》)、金簪草(《士宿本草》)、孛孛丁菜、黄花苗、黄花郎(《救荒本草》)、鹁鸪英(《庚辛玉册》)、婆婆丁(《滇南本草》)、白鼓丁(《野菜谱》)、黄花地丁、蒲公丁、真痰草、狗乳草(《纲目》)、奶汁草(《本经逢原》)、残飞坠(《生草药性备要》)、黄狗头(《植物名实图考》)、卜地蜈蚣、鬼灯笼(《草木便方》)、羊奶奶草(《本草正义》)、双英卜地(《贵>>民间方药集》)、黄花草、古古丁(《江苏植药志》)、茅萝卜(《四川中药志》)、黄花三七(《杭州药植志》)

蒲公英花期-3~8月

使用部位-花、叶、茎、根

蒲公英介绍

蒲公英又称尿床草,对于利尿可是有非常好的效果,它具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及矿物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另外叶子还有改善湿疹、舒缓皮肤炎、关节不适的净血功效,根则具有消炎作用,可以治疗胆结石、风湿,不过在没有专业医师指导下还是不要擅自使用为佳,花朵煎成药汁可以去除去雀斑,可说是非常有用的一种香药草,新鲜蒲公英要选择叶片干净、略带香气者,干燥蒲公英则选颜色灰绿、无杂质、干燥者

蒲公英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25cm,含白色乳汁。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无毛蔌有蛛丝状细软毛。花茎比叶短或等长,结果时伸长,上部密被白色珠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长约3.5cm;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淡红色或紫红色,先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珠丝状毛;舌状花鲜**,先端平截,5齿裂,两性。瘦果倒披针形,土**或黄棕色,有纵棱及横瘤,中产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先端有喙,顶生白色冠毛。花期早春及晚秋。生于路旁、田野、山坡。产于全国各地。

蒲公英药材

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圆柱形,多弯曲长3-7cm,棕褐色,根头部有茸毛,叶破碎,完整叶片为倒披针形,暗灰绿色或绿褐色,边缘浅裂或具有羽状缺刻,基部下延成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花葶1至数条,头状花序顶生,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多数具有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气微,味微苦.

药用部位 干燥的全草。

性味功能 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 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应用参考

1.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鲜蒲公英捣烂敷患处。2.慢性骨炎:蒲公英15克,酒酿1食匙,水煎混合饭后服。3.痈疖疔疮: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地丁草各30克,水煎服。

花语

蒲公英:有着充满朝气的**花朵,花语是“停不了的爱”。

紫蒲公英:呈淡紫色的蒲公英,花语是‘传说的紫色’,属性暗。

飞箭蒲公英:冠以飞箭之名的蒲公英,花语是‘瞄准弹珠’,属性风。

----------------------------------

蒲公英茶

材料:

干燥蒲公英75克、水1000cc

作法:

1.将蒲公英洗净,放入锅中,加水淹过蒲公英

2.大火煮沸后盖上锅盖,小火熬煮一小时

3.滤除茶渣,待凉后即可饮用

----------------------------------

蒲公英、公英、鲜公英、黄花地丁。

蒲公英中药配伍:

配夏枯草:清热;配地丁:清热解毒;配金银花:消痈化疡;配决明子:清热泻火。

蒲公英药性说明:

甘寒清解,苦以开泄,功专解毒消肿,为治乳痈要药。兼有利湿之功。

蒲公英功效:

1.清热解毒 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消痈散结 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蒲公英用途:

1,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疮痈。 a.实火热毒上攻,目赤咽肿,口舌生疮。 b.热毒疮疡,乳痈肿痛,疔毒内攻。 c.肺痈咳吐脓血,肠痈腹痛发热。 2,利湿:可治热淋涩痛,及湿热发黄。

蒲公英主治:

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蒲公英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l两(大剂2两);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

蒲公英临床应用:

1.用于烧伤合并感染:以鲜蒲公英捣烂,加入少许75%酒精调敷患处。(《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5):301) 2.治疗胃痛:蒲公英20~30g,丹参25~30g,白芍15~30g,甘草10~30g,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疗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2):33) 3.治疗急性胆道感染:蒲公英30g,柴胡10g,郁金12g,川楝6g,刺针草30g。水煎服。(《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33页) 4.治疗腮腺炎:以鲜蒲公英30g捣碎,加入1个鸡蛋清中搅匀,加冰糖适量,捣成糊状,外敷患处。日换药1次。(《中药现代临床应用手册》1993;12) 1.急性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各12g,水煎服。 2.乳腺炎、阑尾炎、疮疖疗肿:蒲公英、金银花、连翘各15g,山甲、当归、赤芍各10g,水煎服,或单用其鲜品捣烂局部外敷。 3.目赤红肿:蒲公英30g,黄芩10g,水煎,熏洗患眼。 4.尿路感染:蒲公英30g,萆解、生蒲黄、木通、车前子各10g,水煎服。

注意事项:

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1.用量过大 常规用量煎服后,偶见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轻度泄泻。大剂量(30g/kg)灌服煎剂3天,可见实验兔子肝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浊肿,肾小管变窄,其它无明显改变。小鼠和兔亚急性毒性试验,尿中可出现少量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 2.过敏反应 服用蒲公英煎剂、蒲公英酒浸剂后,个别人会出现荨麻疹、全身瘙痒等过敏反应。蒲公英注射剂静脉滴注后,亦偶有寒战、面色苍白、青紫或精神症状。 3.药不对证 主要是寒热不分,不加辨证而滥用蒲公英治疗各种感染。临床上所见的感染多数为热证,用蒲公英一般不会有不良反应。但少数感染属于阴寒证,无热象,病程多较长,病人体质虚弱。笔者普见有人用大剂量蒲公英治疗阴寒证,结果病人出现食欲减退、倦怠、疲乏、出虚汗、面色苍白。感染灶并无好转之象。将蒲公英清热解毒的作用简单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滥用,会产生不良反应。

来源:

为菊科多年生草木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的全草。

蒲公英产地分布:

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蒲公英化学成分:

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胆碱(Choline)、菊糖(Inulin)和果胶 (Pectin)等。同属植物药用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的根中含蒲公英醇(Taraxol)、蒲公英赛醇(Taraxerol)、φ-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β-香树脂醇(βAmyrin)、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胆碱、有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葡萄糖甙以及树脂、橡胶等。叶含叶黄索(Lutein)、蝴蝶梅黄索(Violaxanthin)、叶绿醌 (Plastoquinone)、维生素C50~70毫克/100克和维生素D5~9毫克/100克。花中含山金车二醇(Arnidiol)、叶黄素和毛莨黄索(Flavoxanthin)。花粉中含β-谷甾醇、5α-豆甾-7- 烯-3β-醇(5α-Stigmast-7-en-3β-ol)、叶酸(Folic acid)和维生素 C。绿色花萼中含叶绿醌。花茎中含β-谷甾醇和β-香树脂醇。又本品含考迈斯托醇(Coumestrol)、核黄素 1.43 微克/克和胡萝卜素7.7~8.8%。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蒲公英素(taraxo- cerin)、蒲公英苦素(taraxicin)、菊糖、果胶及胆碱等。

蒲公英制剂:

对金**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杀灭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卡他球菌等亦有一定杀灭作用;对某些病毒,真菌以及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此外,尚有利胆、利尿及苦味健胃、轻度泻下等作用。

蒲公英采收:

春、夏开花前或刚开花时连根挖取,除净泥土,晒干。

加工炮制:

拣去杂质,洗净泥土,切段,晒干。原药拣净,抢水洗去泥屑,捞出摊开晾干,切1-1.5mm段片,晒干,筛去灰屑。

蒲公英储藏:

放箱内或其他容器内,置干燥处,防霉蛀。

来源考证:

出自《唐本草》; ①《唐本草》:“蒲公英,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啖之。” ②《纲目》:“地丁,江之南北颇多,他处亦有之,岭南绝无。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茎叶花絮并如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③《本草新编》:“蒲公英煎膏,尤胜于生用。煎冒之法,每次须百斤,石臼内捣烂,铁锅内用水煎之。一锅水煎至七分,盛于布袋之内,沥取清汁;每大锅可煮力‘斤, 十次煮完,俱取清计,入于大锅内,再煎至浓汁;然后取入砂瓶内盛之,再用重汤煮之,侯其汁如蜜,将汁倾在盆内,用中皮膏化开入之,搅均匀为着,晒之自干矣。大约浓汁一厅,人中皮膏一两,便可成膏而切片矣。一百斤蒲公英可取膏七斤,存之药笼中,以治疮毒火毒最妙。凡前药内该用草一两者,止消用二钱,最简妙法也。无鲜草可用干草,干则不必百斤,三十斤便可熬膏取七斤也。”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97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