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骨、大白穴为董氏奇穴二二部位(手掌部位)之要穴,为董氏常用的重要穴位。灵骨位于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
解剖 :浅层分布手背静脉,桡骨神经浅层。深层分布正中神经的固有掌侧指神经、肺支神经、心及肾神经。
归经 :入心肺、大肠经。通经活络,清调肺气,通降肠胃,通气清瘀。
灵骨穴在临床上的应用, 主治 :坐骨神经痛、腰痛、脚痛、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骨骼胀大、妇女经脉不调、经闭、难产、背痛、耳鸣、耳聋、偏头痛、经痛、肠痛、头昏脑胀。
针刺法 :直刺一二寸。针感:局部酸胀麻木感。孕妇禁针,因此穴有强烈收缩子宫作用,会导致流产的可能。
平时的保健养生,按摩即好,有酸胀痛感即达到养生效果。
大白穴也就是大肠经的三间穴。
三间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常用俞穴之一,出自于《灵枢·本输》,别名少谷。位于手背第二掌骨桡侧,掌骨小头后方凹陷处,握拳取穴。布有桡神经浅支,手背静脉网和第一掌背动脉的分支。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痛,胸腹满,气喘,热病,手背红肿等病症,直刺0.5~0.8寸。
在董氏选穴配方中,大白穴很少单独应用,除用三棱针针刺放血治疗小儿气喘、发高烧及急性肺炎外,大多作为灵骨之倒马针(倒马针即指同经邻近两穴一起下针之意,有加强数倍效果之作用)。
按摩保健可用对侧的大拇指掴大白穴,酸痛感比较明显。
灵骨、大白两穴配合应用效果极佳。灵骨、大白穴组合对于 补益气血 有大作用。大白主上焦,灵骨主下焦。通调上中下三焦。
所谓肺机能不足即指“气虚”,本穴组补气作用强,所有的“气虚”之病皆可治之。效果绝不逊于足三里、气海、膻中等穴。除补气外本穴组合搭挡温阳作用亦极强。临床上常以灵骨穴单用治脊骨痛、小便痛、小便次数过多(均取双侧),配肾关穴效果更佳。治肘痛、脚跟痛、关晕等症亦有特效。
金银花人工烘干技术
1 烘干房的建造
1.1 流水作业烘干机:特点是自动化程度高,设有传送装置,自动控制温、湿度,烘干速度快,质量好,但投资大。一般日烘干500kg的流水线,需投资30~50万元。适合集体建造,工厂化运作。
1.2 火地龙烘干房:房外烧火(一般为烧煤),房内为火地龙,高烟囱排烟。特点是室内面积大,1次烘干数量多。缺点是温、湿度变化慢。适合农民联户使用。
1.3 简易烘干房:可利用现成的灶房、黄烟烤房、闲置房屋改建而成。特点是:可大可小、因陋就简、简便易行、投资小、见效快、一房多用。新建简易烘干房以平房为最佳,建设面积以9平方米为宜(大小可视生产情况而定),一般在2×3×1.8m左右,在背后向阳面留0.9×1.7m的小门,门侧留一处小窗,安装温、湿度计,墙体内外用黄泥抹严,上面用高粱秸及柴草盖顶,用黄泥封实,留1~2处烟囱排气孔即可。
2 烘干房所需的设备
2.1 普通蜂窝煤炉:加装排烟筒后可作热源使用,不过烟筒要加大,最好在房内适当拐弯,以提高热能利用率,煤炉多少以烘干房面积大小而定,一般每3m2一个最佳。
2.2 烘干架:一般可由木材、角铁制作,高1~1.8m为宜,可设计成4~8层,层与层之间高20~30cm。
2.3 烘干摊撒筐:以木框、金属网底最好,长、宽依烘干需要而定,一般为1.8×1m。
3 烘干技术要点
3.1 适于烘干的鲜花一般以二青期、三青期金银花为最佳,过青则变黑,大白针金银花则变黄,一般筐摊撒鲜金银花2~3kg,1次可烘干10筐。3.2 烘干房内初温一般在40~45℃,烘3~4小时,定色、定型后,温度升到50~60℃,直至烘干,一般需24小时。在烘干的过程中应掌握好湿度,不可忽高忽低,提温过快可能形成速干,金银花变色;过低则影响了烘干量。要每隔2~3小时换1次煤球,并挪动筐子,不可局部过热。
4 储存
烘干后取出金银花,放在室温下晾5~10分钟,待热量散尽后,装袋待售。烘干的金银花以淡青色、手搓成粉末为最佳。
如果您满意的话,请采纳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