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方法:
1、挑选秧苗。应挑选那些在大容器中生长的、具有健康的绿色叶子和结实构造的秧苗,检查是否有结实、育良好的根系,而避免选择那些被忽视、细长而虚弱的或长得太大的秧苗。
2、首先在菜园中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地方,然后在早春开始种植。整个夏天您都要一直耕种,这样才能不断收获新鲜可口的蔬菜。
3、浸泡种子,这样可以使它们在应季时节发芽。种子发芽前,需要有充足的水份,这和在春雨中被灌溉是同一个道理。待种子饱满后,里面的胚芽将会开始生长。
4、用注水的圆锥形帐篷罩住刚刚栽种的稚嫩蔬菜,以防寒冷侵袭。还可以购买廉价的连有管子的塑料薄膜,注入水时,它会在秧苗周围形成一道自我支撑的墙。太阳光可以穿透这道明亮的墙壁,照射到里面的秧苗,而经阳光加热的水可在夜间保持温暖。
5、最后不要直接播种,而应该在窗台上种植较大的秧苗或从苗圃中购买,以求快速成熟。特别是在寒冷的气候中。此方法可以种植诸如番茄和辣椒一类的稚嫩蔬菜,因为它们通常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成熟。
扩展资料:
垂直种植可节省空间。可以让菜豆、黄瓜、西瓜和南瓜的枝藤沿着棚架或藤架向上爬,而不是让它们在地面蔓延。用爬有菜豆和豌豆藤的锥形帐篷为蔬菜园增加高度。这种空间节省装置和棚架的原理一样,但外观不同。
使用蔬菜园肥料为一些长季节作物如无限生长型番茄、茄子和辣椒进行侧施肥料,使其能够结果子。第一次收获后,沿植株的周围撒一些肥料颗粒,然后将其轻轻地埋入土壤,最后再浇适量的水。这样新增的养份便可以促进植物开出新的花朵,随后即可长出果实。
参考资料:
种植蔬菜--百度百科
蔬菜的进价与买价比例是多少。也就是说进价3元一斤买卖价是多少钱一斤。比例是多少
大白菜地膜覆盖种植是在普通种植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种植模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采用。地膜覆盖不仅能提高土壤温度和保持湿度,还能促进大白菜株高、叶数、叶面积和根系的发育,还能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除草次数,节省劳动力和成本。既然大白菜地膜覆盖有这么多优点,下面就详细说一下。大白菜地膜覆盖的相关技术可以。
1、品种的选择
春季,大白菜一般选择早熟品种60天左右,抗寒、抗抽薹性强的品种最好。具体品种可从王春霞、日本春大疆、绿春白1号、阳春、管春、正春白1号中选择,一些秋播大白菜中早熟品种只要鳞茎生长快、冬性强,可作为春大白菜品种种植。
2.种植时间的选择
大白菜对播种时间有严格的要求。如果种植时间过早,温度较低,容易通过春化造成早抽薹;种植过晚,由于后期温度高,容易影响大白菜结瘤,容易产生病虫害,影响产量和质量。所以适时播种大白菜是春季获得大白菜高产优质的基础。所以我们经常在春季大白菜3月上半月进行露天地膜覆盖种植,也可以在大白菜的出苗过程中根据实际温度适当覆盖保暖。
3.塑料薄膜覆盖
大白菜种植塑料薄膜时,要求整地起垄时土壤特别细,表面平整,必须彻底清除前茬作物的残茬等杂物。大白菜种植后,宽度为90~95 cm的塑料薄膜垄底不覆盖;覆盖塑料薄膜时,需要拧紧盖子,使塑料薄膜靠近脊面。塑料薄膜应在田埂底部用土压实,田埂顶部两米左右的空隙应覆盖土,以防止塑料薄膜被强风撕破。由于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地面温度进行快速出苗,出苗后应及时剪苗,避免中午地膜下温度过高烫伤幼苗,放白菜苗后注意及时封堵破口,以保证地膜的保温保湿效果。地膜破损时,应及时压紧。
4.田疃管理
对于大白菜地膜覆盖播种,幼苗有2~4片叶时应分两次间苗,有7~8片叶时应定苗。春季大白菜定苗时气温较低,地膜覆盖后地面蒸发水分相对较少,缓苗前一般不浇水或少浇水,便于提高地温,促进缓苗。换苗后温度逐渐升高,植物对肥水的需求也在增加。之后要追到最后,弥补。缓苗后第一次浇水应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氮肥。可以选择每亩施15~20公斤尿素,然后每隔5~7天浇水。白菜见白菜心,第二次追肥,每亩选用磷酸二铵或三元复合肥40~50公斤。之后根据大白菜的生长状况,每隔15~20天施肥一次,施肥量同上。在大白菜覆核初期,不可能习惯传统的流尾水感习惯。由于地膜覆盖的土壤不易缓解,能始终保持疏松,所以浇水要求均匀,时间间隔基本相同。一般浇水量比不覆膜种植少1/3。种植大白菜应在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
5.收获
大白菜包裹的时候温度已经很高了,收割太晚很容易造成抽薹。同时,叶片过紧的鳞茎在高温或雨水中容易腐烂。所以春季大白菜,抱芯率达到7-80%的时候要陆续采收,最好是完全成熟的时候采收。春季大白菜销售季节的高温不利于贮藏,应随收随卖。收获后,旧叶可以去除。
毛利润在30%左右,大概比例要看该蔬菜市场上卖的多少,在乡下、工业区等偏僻的地方,一般加价1块,在城里一般加价1.5~2块。如果进价3元的话那么卖出价格可以考虑5元左右。
其实只要是买卖,总归逃不过成本与利润的话题,很多人以为菜的价格是由菜农调控的,其实不然,菜的价格是根据市场的供给调控的,蔬菜越来越少,成本越来越高,才是蔬菜涨价的原因。
扩展资料
蔬菜的最基本的成本就是蔬菜本身,就是蔬菜批发商从农户手里或者从种植基地拉上车的价格。这个价格的变化是很大的。
在行情好的时候,收购价能比平常年份高出两倍,这主要是因为种植量突然变少,比如大面积的虫害或者灾难性的自然天气,这种情况下,因为供应量的罕见减少,价格自然很高,卖菜的看起来赚了不少,但是从农户手里的收购价,也显著的提高,真实的利润率并没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