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登革热没有有效的疫苗能够预防,也没有特效药供有效治疗。目前登革热的治疗以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具体措施如下(摘自《传染病学(第7版)》P101):
1.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防蚊隔离至完全退热。对于重症患者应加强护理,注意口腔与皮肤清洁,保持排便通畅。
2.对症治疗
(1).高热者应先采取物理降温,慎用解热镇痛药(以防部分患者诱发急性血管内溶血)。高热不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内小剂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2).多汗、呕吐或腹泻者,应及时口服补液,非必要时不滥用静脉补液,以免诱发脑水肿。
(3).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卡巴克络、酚磺乙胺、维生素C、维生素K等一般止血药物;出血量大时,可输新鲜全血或血小板;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冰盐水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给予奥美拉唑。
(4).脑型病例应及早使用20%甘露醇250-500ml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呼吸中枢受抑制者应及早使用人工呼吸器。
发热、头痛......就一定是感冒了吗?不!一!定!很有可能是患了登革热,而罪魁祸首就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
感染登革热后,轻者可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严重的可出现大量出血、迅速休克、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症状,所以我们要提高警惕,及时预防,避免登革热找上门。
一、清
首先,要把伊蚊的孳生地清理干净。因为登革热是由携带登革病毒的雌性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花斑蚊)叮咬而感染的。
花斑蚊喜欢在水里产卵,因此,首先就要把积水清理干净。积水较多的地区有沟渠,洼地,下水道,阳台等,要重点进行清理。其次,户外废弃的瓶瓶罐罐和轮胎等能够储水且潮湿的地方也要进行彻底的清洁。
另外,如果家中有盆栽,应该每3天换一次水,洗一次瓶和根须,还要及时清除花盆托盘中的积水。只要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就可以彻底清除花斑蚊的孳生地,让它们无处繁殖,这也是一种根本性的办法。
二、杀
1、放养食蚊鱼
在池塘、莲花池中放入小型食蚊鱼,它们可以自动捕杀伊蚊,对周围的环境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2、化学药剂杀虫
在户外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或热烟雾剂法;而在室内选用滞留喷洒,或蚊香、电热灭蚊片、电蚊拍、瓶装杀虫气雾剂等方法。
三、防
“花斑蚊”主要是在白天“作案”,高峰时期是在上午8点到9点,下午5点到6点钟,成蚊最爱待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因此,最好不要到这些地方,尤其是早晨8点到9点,下午5点到6点钟。
可以在家中安装纱窗,使用蚊帐,在室内点燃蚊香。在登革热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时,须穿浅色的长袖衣物和裤子,并在裸露的肌肤和衣物上涂抹驱蚊药物。在“花斑蚊”活动频繁的早晨和傍晚,尽量不要在树荫、草丛、凉亭等室外徘徊。
只有足够谨慎,才能远离登革热的侵害,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以上三点:清、杀、防,如此才能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