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污染、缺氧、鱼病引起的死鱼现象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3 03:51:54
字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和城市产生的污水大量增加,渔业污染事故发生的频率大大增加,给渔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尤其是一些水产养殖户对污染事故造成的死鱼现象和因缺氧或鱼病引起的死鱼现象判断不准确,延误了抢救的最佳时机,造成了更大的经济损失。本人从事渔政和渔业技术推广工作多年,调处过多起渔业污染事故,现将其判断方法介绍如下,供广大水产养殖户参考。 一、发生的原因、途径不同 1. 污染引起的死鱼:污染引起的死鱼必须有污染源,而且污染源的有毒物质通过一定的途径排放到了养殖水体。 2. 缺氧引起的死鱼:造成水体缺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天气、水体中鱼的密度、饵料的投喂、水体水质的好坏密切相关。 3. 鱼病引起的死鱼:由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通过水体、饵料、苗种、鱼具等环节的传染,使鱼发病,并且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二、死鱼的季节和时间不同 1. 污染引起的死鱼:一年四季,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与天气、气温和水温的关系不密切。 2. 缺氧引起的死鱼:多发生在春末秋初或夏季天气炎热,气压较低时,大多数发生在午夜和黎明前后。 3. 鱼病引起的死鱼:一般由春天开始,夏季和秋季容易发生,气温和水温较高时,容易发生。 三、死鱼的品种、个体大小和死亡速率不同 1. 污染引起的死鱼:不同品种的鱼对有毒物质的敏感性不同,但当有毒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各品种的鱼短期内都会死亡,小个体的鱼尤其是仔鱼比大个体的鱼先死,有明显的个体大小选择性。 2. 缺氧引起的死鱼:当水体缺养时,最先浮出水面的是花白鲢,然后是草鱼、鳊鱼、鲫鱼、鲤鱼。但是当水体极度缺养时,所有品种的鱼短期内都会死亡,一般个体大的鱼先死亡。 3. 鱼病引起的死鱼:鱼从发病到死亡都有一个过程,有明显的前兆,不同的鱼病引起不同品种的鱼死亡,死鱼时没有个体大小、前后之分,鱼是逐步死亡的,不会在短期内大批死亡。但是一些地区的爆发性鱼病例外。 四、死鱼时鱼的行为反应不同 1. 污染引起的死鱼:在水面上能看到大量的鱼,受惊吓后不会沉入水中。中毒初期,鱼一般表现为跳跃、冲撞、上下翻滚、快速游动等。中毒中后期,鱼大多表现为乏力、失去平衡、然后慢慢下沉。 2. 缺氧引起的死鱼:在水面上能看到大量的鱼,缺氧不十分严重时,受惊吓后会沉入水中。鱼呈浮头状态,在水面上吞咽空气,缓缓游动,鱼在池塘中比较安静,不会有冲撞、跳跃等行为。 3. 鱼病引起的死鱼:在水面上一般不会有大量生病的鱼,鱼表现为活动迟缓、离群独游等。 五、死鱼的行态特征不同 1. 污染引起的死鱼:污染物不同,死鱼的行态特征也不同。受到重金属污染时,鱼的鳃部分泌出大量粘液,形成絮状物,鳃部受损害明显,甚至鳃叶部分脱落;受到黄磷污染时,则鱼眼球突出,鳞片竖立;受到余氯污染时,则鱼体色、鳃丝发白;受到碱污染时,则鱼体表有大量粘液。受到污染的鱼一般会带有污染物的特殊异味。 2. 缺氧引起的死鱼:因缺氧死亡的鱼的胸鳍向前伸展,鳍条发白,在鳃部及体表一般不会有污染附着物。 3. 鱼病引起的死鱼:许多鱼病都具有其特殊症状,如出血病、打印病、水霉病等,它与鱼受到污染而死亡的形态有许多地方是不同的,但也有相近似的地方,应仔细观察分析。 六、养殖水体中其它的水生生物特征不同 1. 污染引起的死鱼:被污染的养殖水体中浮游动物的数量和品种会大量减少,污染严重时其它的水生生物如螺、河蚌、泥鳅、水草等都会死亡。 2. 缺氧引起的死鱼:水体中的螺、河蚌、水草等和其它的水生生物一般都不会死亡。 3. 鱼病引起的死鱼: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水生植物和螺、河蚌、泥鳅、水草等都不会受到伤害。 对于有一些死鱼现象,仅仅凭肉眼难以判断出死亡原因,这就需要通过实验室检验和分析的手段,对水体进行水质检测,以便对死鱼原因进行科学的诊断。(信息来源:指导员之窗)

如何区分污染、缺氧、鱼病引起的死鱼现象

我爸家里是养鱼的,但是他懂一些养鱼的小知识。我来帮你解答一下夏天鱼容易死的原因,告诉你如何防止夏天养鱼容易死。

1.夏季鱼病频发的原因

1.水质控制问题

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养殖水中有机物超标,导致水质变差。如果将颗粒饲料用于水产养殖,会加重水体的有机物污染,使养殖水体缺氧,亚硝酸盐、氨氮等有害物质含量增加,鱼病增多。

⑷不合理用药

在鱼病防治中,通常采用“先杀虫,后杀菌,有病预防,有病治疗”的方法。在集约化养殖和夏季高温的情况下,这种方法不仅不切实际,而且往往会导致水质恶化,这也是水产养殖管理中的一个误区。杀虫剂、消毒剂会杀死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使水质变清,水体透明度增加,溶解氧含量降低,导致缺氧泛滥或亚硝酸盐、氨氮含量上升,不吃就会发生鱼中毒或鱼病暴发。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89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