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柘叶、榆叶、莴苣叶、无花果叶、生菜叶、婆罗门参叶、蒲公英叶、榆木叶等等来代替桑叶。
桑蚕介绍:
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蚕蛾科,学名Bombyx mori Linaeus。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桑蚕属寡食性昆虫,除喜食桑叶外,也能吃柘叶、楮叶、榆叶、鸭葱、蒲公英和莴苣叶等,桑叶是蚕最适合的天然食料。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其中幼虫期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自孵化至吐丝结茧需要22-26d,一头蚕一生约食下桑叶20-25g,一般经四次眠和蜕皮,至生长极度时,体重约增加1万倍。末龄期的食桑叶量占其总食桑叶量的85%以上。桑蚕结的茧可以缫丝,蚕丝是优良纺织纤维,是绸缎的原料。桑蚕的蛹可食用,蚕蛾和蚕粪均有综合利用,是多种化工和医药工业的原料。蚕砂枕有祛风降湿、健脑明目等功效。
第一:新疆地区偏远荒凉,由于当地贫穷闭塞,很多人衣不裹体、食不裹腹,放眼望去是黄沙白骨、异常凄凉,想要种植其他树木难上加难,而桑树的生命力较强,在同等的种植条件下,桑树不用占据耕地,可以在角落、墙头、屋角等各种地方种植生存,节约了空间、提高了存活率!
第二:桑树的“一树两用”,桑树可以种桑养蚕,养蚕可以解决当地百姓的穿衣问题,也可以将多余的蚕丝远销外地,获得经济收入,左宗棠希望把“桑树业”当作经济产业在新疆发展,既提高了绿化率,也增加了当地收入!
第三:左宗棠的“专业所长”,左宗棠擅长农业,对于种桑养蚕颇为擅长,经过研究,新疆种植桑树合适不过,他组建团队开始了“桑树”种植,收获了颇为不错的成果!
左宗棠1877年击溃阿古柏侵略势力,收复新疆。同时,动员军民在丝绸之路沿线实施植树造林,改善西北生态环境。这种努力起到巩固官道路基,防风固沙的作用。以后,人们把出关中去新疆沿途的柳树,称为左公柳。实际上,左宗棠栽种最多并不是柳树,而是桑树。他在西北,大力提倡种桑养蚕,引进桑种和丝织技术。尤其对新疆蚕桑业,进行了颇具规模的振兴。一百多年前,左宗棠让新疆蚕茧和丝绸远销欧美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