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苗种植,南北方的适种植时间不同。北方更适合春季种植,而南方甚至大多数通常是深秋移植。一般来说,种植果树的最佳时间是秋天。
秋植果树先长根,春植果树先发芽,所以,秋季移栽比春季移栽树木成活率会更高一点。
秋季比较适宜果树栽植,秋天土壤的温度还比较高,果树的根系还在继续生长,果树的根系生长量大,吸收能力强,养分回流还没有完全的彻底;根系在移栽时所受的损伤极易愈合,短时间就可以全面恢复,且能促发新根增加吸收面积,促进吸取和积累营养,其吸收合成的营养,主要储存于树体,直接影响果树的抗病、抗冻能力,果树在第二年春天的时候,才能及时的吸收水分和养分,提早的发芽生长。
秋末冬初气温较低,树叶已落,树体停止生长,树液也不再流动,不会大量的消耗养分。此时移栽,受伤的果树根系所吸收的有限的营养物质,无需大量的供给输入树体,而主要用于供应根部伤口愈合的需要,同时也能积累一些养分。漫长的一个冬季,正是果树根系受伤愈合的最好时机。待到次年春暖花开之时,果树根部的伤口已经完全愈合,即可及时投入正常的吸取输送工作,为树体提供输送源源不断的营养物质。
落叶果树最好在冬天移植,休眠期对植物损伤最小,如果在开春移植,树液已经开始活动,对于树体营养损失较大。也可以选择在冬季落叶后至春季发芽前移栽,但也有个别树种如柿树移栽应该在4月中下旬快发芽时移栽成活率高。
我国幅员辽阔,在选择移栽的季节时,我们要根据果树生长发育习性及地域气候条件合理选择。
比如东北三省移栽果树最佳栽植季节就是春季,最好是春季解冻后栽植,如若秋季栽植很容易发生冻害,影响果树下一年生长。同时北方冬季低温风大,果树枝条很容易被风吹得风干失水,导致果树死亡。在北方,春季解冻后,无论什么果树品种,芽体萌动时栽植都是最佳时期。
当然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除了那些怕遭受冻害易死的果树品质外,秋末冬初才是栽植果树的最佳季节,而且秋季栽植的果树苗木要比春季栽植的苗长的好,成活率高。
为确保果树的成活率,果树移栽的时候应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1、选用优质苗。栽种果树,要选用无病虫害,未发生早期落叶的苗木,根系必须完整。不栽带病苗、瘦弱苗、老化苗。
2、起苗要护根。把好起苗、运苗关。果树起苗前1周左右,苗圃地要灌1次水,避免起苗时伤根,起苗时尽量少伤侧根,保护好须根,尽量保持根系完整;较远运输的苗木,应用泥浆蘸根,包装运输。
3、树坑要有规格,挖50-80厘米见方的栽植坑,坑底要平,深度与直径都要大于根系,防止栽苗时窝根。挖的时候生土和熟土分开,熟土拌上有机肥,然后进行回填。
4、底肥要施足。选用优质的有机肥,每穴施入10公斤左右,肥料与表土混匀后,一半回填穴中,另一半留于穴边,再与坑土混拌待用。
5、树苗要浸根。栽植前,将苗根浸入生根剂稀释液,或随蘸根栽植,吸足水后再种植,苗根愈合快,促其春季萌发。
6、灌好封冻水。一般操作时间在土壤封冻前进行。因新植苗的根系已断离原来的深层土壤,栽后在浅层土壤中维持生存,如不浇封冻水容易风干,影响成活率,所以此时灌水要充足、灌透,这样果树就算移栽好了。
7、防寒措施。在苗干上包草或苗木基部培土,土堆高度30-40厘米,用秸秆、树叶、杂草等覆盖果树树盘,保墒防寒。有条件的最好覆盖地膜,这样可以把保墒防寒做得更好,提高地温,加快根系愈合速度。
8、加强栽后管理。苗木移栽后,入冬之前要对苗木进行定干,剪去苗木上部不充实的部分,定干高度要因果树品种而异,果树一般定干高度为70-80厘米。剪口处涂抹铅油,防止水分蒸发而抽干。
9、第二年春天清明以后,将土堆或塑料薄膜取出,浇一次发芽水。浇水后,应及时犁松土壤,提高土壤水分和地温,促进苗木发芽成活和幼苗萌发。
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因叶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枇杷种植要求较高的温度,年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正常生长,但进行经济栽培的年平均气温应在15~17℃,且无严寒天气,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看一下枇杷的种植条件有那些吧!
温度
枇杷原产北亚热带,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正常生长,但进行经济栽培的年平均气温应在15~17℃,且无严寒天气。枇杷花期在冬末春初,冬春低温将影响其开花结果,可以提前做好防冻措施喷施翠姆矿质磷酸二氢钾和安碧解。气温-6℃时对开花、-3℃时对幼果即产生冻害;10℃以上花粉开始发芽,20℃左右花粉萌发最合适。开花时,只要中午有很短一段时间达到花粉发芽所需温度,花粉管即能伸长和受精,故华南枇杷产区,开花所需气温常能得到满足而结实良好。过高气温也不适合枇杷生长,35℃以上嫩叶边缘干枯,枝叶和根系生长滞缓,幼苗生长不良;果实发育中后期,高温干燥天气,易发生日灼病。此外,过高气温使糖分不易积累,果实含糖量较低。
光照
枇杷原产于针阔叶混交林的荫蔽森林环境,故幼苗仍保留着喜欢散射光的习性,育苗时应搭棚遮荫。但成年树要求足够光照,以利花芽分化、果实发育、着色和提早成熟。其层生性强的特性也说明要充足的光照。但树干受烈日直射易造成灼伤,使枝叶枯萎。
水分
枇杷喜空气湿润、水分充沛的环境,要求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且分布较均匀。早春果实发育期和新梢生长期,要求水分较充足,春旱对生长及结果不利。但果实成熟期多雨则易发生裂果,着色差,味淡,成熟迟。夏末初秋则要求较少雨量和干燥气候,使生长减缓,利于花芽分化。
风势
枇杷树冠高大,枝叶浓密,透风性差,且根系分布较浅窄,抗风力弱。沿海地区常有大风、台风袭击,择地建园需加防范。
地势
山地的南向和东南向平缓中下坡,土层深厚,水分充足,冷空气不易积聚,最适宜枇杷种植,则植株根系发达,寿命长,寒冻害轻,产量高,品质好。西坡易发生旱害和日灼病。无寒冻害地区北坡也适宜。低丘陵山地也可栽培,但沿海丘陵区的红壤和赤红壤土层浅薄,秋冬季容易发生旱害,引起落叶,树势衰退,宜择土层较深厚者建园。
枇杷最忌积水,平地栽培要防积水烂根,宜选地下水位较低者,种前起墩或挖深沟,做好排水工作。
土壤
枇杷对土壤选择不严,一般的土壤均能正常生长结果,但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质、砾质壤土或粘土为佳。枇杷对土壤酸碱度适应范围广,从红壤pH值5.0到石灰土pH值7.5~8.5均能生长,但以pH值6.0左右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