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症施药:要根据病虫的为害特点,选用不同作用的药剂,做到对症施药,才能收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为此,一是要了解和掌握常用农药的作用特点、剂型、防治对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是要分清防治对象,确定发生的是什么病或哪些害虫。如发生的是刺吸害虫,要选用内吸剂和触杀剂;若为咀嚼口器害虫,要选用胃毒剂。防治白粉病,要选用硫制剂。如果是种苗传播的病害,应采取种苗处理,浸种或拌种;如为空气传播的病害,则应采取喷雾法防治;如为土传病害,需用土壤消毒剂。
三是要注意新老农药交替使用,尽量减缓防治对象抗药性的产生。
四是要尽可能选用对天敌杀伤作用小的农药品种。
2.适时施药:防治病虫害需要适时。即选择病虫生长发育最薄弱的环节和最有利于大量杀伤的时机施药,才能提高防治效果。一般病害在整个侵染循环或生活史的不同阶段,对农药的反应和敏感程度有显著的差别。
在发病初期或病菌孢子萌发侵入寄主阶段,是它的生活史中最薄弱的环节,此时对药剂较为敏感,抗药力最弱,因此是防治的有利时机。害虫的不同发育期,对药剂的敏感程度不同。一般害虫以3龄为分界,3龄以前抗药力弱,3龄以后抗药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卵孵化期和幼虫的蜕皮期抗药力最弱,是防治害虫的最佳时期。
但防治介壳虫和钻蛀性害虫则不同,介壳虫类害虫要在若虫孵化盛期进行防治,钻蛀性害虫要在钻蛀之前或刚刚蛀入时施药防治效果最好。
3.严格掌握施药量:任何一种农药的使用量和浓度都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施用,不能任意增减。如随意提高用药浓度,增大药量,不仅易导致病虫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杀伤天敌,而且还会出现大面积药害。
反之,任意降低使用浓度,就会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为此,一方面要准确掌握每种药剂对某种防治对象的使用浓度;另一方面还要掌握每种农药的药效期。根据农药的有效期长短和防治对象的生活习性选择药剂和确定施药次数。
4.轮换用药:在一个地区长期连续使用单一品种农药,容易使病虫等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特别是一些菊酯类杀虫剂和内吸杀菌剂,连续使用数年,防治效果就会大幅度降低。
因此,轮换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品种,是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5.合理混用农药:合理地混用农药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延缓病虫等产生抗药性并可兼治不同种类的病虫。目前有两种混用方法,一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原药混配加工,制成复合剂,便可直接施用。二是防治人员现场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农药混合在一起施用。
但现场混合不能随意组合,而应坚持先试验后混用的原则。混用的主要原则是:混合后必须增效,混用不能增加对人、畜的毒性,混配有效成分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变化。如遇碱分解的有机磷杀虫剂不能与碱性强的石硫合剂等混用;又如混合后会引起药害的农药不能混用,如波尔多液与石硫合剂混合后会产生多硫化铜,能引起植物药害;杀虫脒与代森锌混合后也会出现药害等。再如混合后若出现分层、沉淀现象的农药也不能混用。
如乳油剂型的农药不能与含钙、镁的农药混用,因为钙、镁能破坏乳化剂;可湿性粉剂与其他农药或肥料混用,若出现絮状沉淀的也不能混用等。混配时要随用随配,不宜久存。
(一)喷雾法
用喷雾器械将液态农药喷洒成雾状分散体系的施药方法,是农药最常用的使用方法。药液的雾化原理可根据雾化所需的力分为4种。
1.压力雾化法
利用1种压力迫使药液通过特殊构造的喷头或喷嘴雾化喷出的方法。采用的喷雾工具主要有压杆背囊式喷雾器(工农-16型等类似型号)和552-丙型喷雾器2种。压杆背囊式喷雾器是在喷雾作业时连续加压,所以这种喷雾器喷出的药液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压力水平,从而使雾滴的细度前后比较均匀。552-丙型是间歇式加压,喷雾过程中压力降低较快,所以在喷雾过程中雾滴由细变粗现象比较严重。
2.气力雾化法
利用高速气流把药液粉碎而实现的1种雾化法。雾化的细度决定于气流的强度和流量及药液的表面张力和粘度等。目前使用的主要品种有WFB-18A型等。雾化性能主要决定于风机的转速,如果低于额定转速,雾化程度就会受影响。
3.离心雾化法
利用喷头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使药液分散成细雾滴的方法。雾化细度取决于喷头转速和药液的表面张力及粘度。
4.静电喷雾法
通过高压静电发生装置使雾滴带电喷施的喷雾方法。可分为雾滴充电、带电雾滴碎裂和带电雾滴在靶标表面沉积3部分。优点是可把农药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雾滴在靶标上分布均匀,防治效果好。
喷雾法根据施药液量大小可分为5类:①高容量喷雾法,每667m2喷液量40升以上。②中容量喷雾法,每667m2喷液量在13.3升~40升。③低容量喷雾法,每667m2喷液量3.3~13.3升。④很低容量喷雾法,每667m2喷液量0.33~3.3升。⑤超低量喷雾法,每667m2喷液量在0.33升以下。喷雾法具有喷洒均匀,药液粘着力强,不易散失,药效持久,药效好等优点。
(二)喷粉法
利用鼓风机械所产生的气流把农药粉剂吹散后沉积到作物上的施药方法。粉剂属于干制剂,使用时不需对水,所以使用方便,但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粉粒飘移到敏感作物上和污染环境。
喷粉按施药手段可分为3类:①手动喷粉法是用人力操作简单器械进行喷粉的方法。如手摇喷粉器,适宜小块农田和温室、大棚等病虫害防治。②机动喷粉法是用发动机驱动的风机产生强大的气流进行喷粉的方法。适于大面积农田中采用。③飞机喷粉法,适用大面积农田、森林、大面积水生植物等场所。
影响喷粉防治效果的因素主要有:①粉粒的细度。在胃毒剂中,粉粒小易被害虫吞食;在触杀剂中,粉粒越小,单位重量粉剂覆盖面积越大,与虫体的接触面积就越大。对杀菌剂来说,更需覆盖全面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粗粉粒不易沉积,即使落到叶面上,也很容易抖落。②粉粒的流散性。良好的粉剂喷撒后能很好地散开形成良好的粉浪,这样的粉剂易形成均匀的沉积和覆盖。③喷粉机具。要求药箱不漏粉,额定转速和风力要足。④喷粉技术。不论以那种机具和方式进行喷粉,要求喷粉必须均匀周到,植物体表面有少量露水,利于粉剂的沉积和粘附,可提高防治效果。刮大风(风速每秒超过1米时停止室外田间喷粉,以免药粉飘移。
注意:微粉剂(粉尘)只适宜温室、大棚中使用。
(三)熏蒸法
利用熏蒸剂或容易挥发的药剂所产生的毒气,在密闭空间防治病虫害的施药方法。目前常用的有仓库熏蒸法和土壤熏蒸法。熏蒸法的效果与气温成正相关,温度高则防治效果好。
(四)熏烟法
利用烟剂农药产生的烟来防治病虫害的1种方法。熏烟法的特点是烟以微粒状悬浮在空气中,在气流的扰动下能扩散到更大的空间和很远的距离,沉降速度缓慢。在温室、大棚、仓库等病虫害防治中有很好的效果。
(五)种子处理
是通过浸种或拌种的方法来杀死种子所带的病菌或处理种子保护幼苗免受病虫为害。
(六)农药混合使用方法
2种或2种以上农药混合在一起的使用方法,简称混用。混用有2种形式:一是农药生产厂直接混合好的产品,购来可直接使用;二是在作业时现用现混。
1.混用主要目的
(1)扩大防治谱。如杀虫谱不同的杀虫剂混用扩大了杀虫谱。
(2)兼治不同的防治对象。如杀虫剂和杀菌剂混用,即可治虫又可防病。
(3)提高防治效果,延长药剂持效期。
(4)延缓抗性产生。如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混用。
2.农药混用应注意的问题
(1)药效不减退,不使作物产生药害。
(2)毒性不增加,最好是毒性有所下降。
(3)不破坏药剂的物理性状。如悬浮性、乳化性等。
(4)酸性农药和碱性农药不能混用。
合理混合使用农药可以同时兼治几种病虫草害,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使用浓度和用药次数,防止或延缓抗性产生。但农药混用是一门比较复杂的科学,绝不能随心所欲,随意混用,否则,会产生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