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艾饼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12:10:31
字号:

艾饼,一种盛行于湛江地区的食品,听说茂名亦有。然而,当地大多写作艾(米乙),又因其多用一种树叶包着,亦有写作“木叶挞”。

如何做艾饼

艾饼,顾名思义,与艾有关。即用冬季长在田埂边或稻田里的田艾花籽,选其棉质,打碎熬汁,并伴以糯米粉,做成面团,进而作为饼皮。颜色墨绿,据说这些艾饼有“去泥”的功效,“去泥”究竟具体是何所指,则不得而知了。

以往家中过年前,爷爷奶奶在世时,奶奶一再嘱咐要做饼,说是“有钱人家才做得饼,没钱人家才会穷得连饼都做不起。”这样,做饼这一过年习俗,倒是延续了好些年。只是,做艾饼的工序颇为繁琐,况且忙过年卫生年货的活儿不少,于是渐渐地遭到我和弟弟的极力反对,终于在一年又一年的反对中,做艾饼终于退出了我家的过年生活。

做艾饼,还是保持着传统的做法,工序从头到尾几乎是一家包办。先是购买材料,甜馅有冬瓜糖、红枣、蜜枣、椰子、白芝麻;咸馅有花生、白芝麻、虾米粒、腊肠粒。各家依据喜好而材料不同,但大约仅是增减而已,我家的馅料便如上。估计甜馅最为传统,但却最讨人嫌,不大好吃,所以家里做了艾饼之后,大家大多先挑咸的吃,留下甜的。幸好甜的,好存放,十几天都没问题,也许这也是它的好处吧。

买了材料之后,便一样一样地加工。椰子要刨丝、再而炒香;剪冬瓜糖粒、红枣蜜枣丝;切腊肠粒、爆炒香;花生、虾米炒香研粒。但是材料粗加工,就颇费周章。至于做饼皮的糯米粉,尚需从市场上买来,晚上洗净,晾得半干,翌日拿去打粉;而包裹的树叶,也需早先摘好洗净晾干。

待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后,便开始正式开工。先是用红糖熬出浓浓的糖浆,伴以艾籽,再而用力搓匀成面团,甜馅的饼皮就成了。咸的一般伴以一种胭脂红的食用色素,饼皮粉红粉红的。做饼时,捏一小团面粉,在手中摇得滚圆,双手合扁,继而将扁面团捏成薄圆,放在手上,手心微凹,再是舀上馅料,将圆扁的饼皮对折一合,密封成半月形,便成一个肥鼓鼓的艾饼。最后包上木叶,排起来放在蒸笼里,蒸熟便可。

刚刚蒸熟的艾饼,倒是味道不错。可惜过得一两天,饼皮由于是糯米粉,便会发硬,即使重新蒸软,觉得味道总是不如以前。

田艾饼(艾饼)艾饼,又叫艾馃,田艾饼,是一种客家小吃,主要盛行于广东南方客家人聚集的地方,比如梅州和湛江等,以梅州丰顺和湛江雷州的最为有名。一般是选在清明及农历七月十四的鬼节才做。

艾饼的做法

客家煎艾饼的原材料:

艾味200克、糯米粉500克、熟猪油50克、食油30克

客家煎艾饼的制作方法:

一、将艾味洗净,过沸水后切碎。

二、将碎艾叶、糯米粉和猪油放在一起,加入适量清水,用力搅拌均匀后,用手捏成饼状,入锅蒸熟。

三、锅上火,倒入油烧热,放入蒸熟的艾味饼,煎至两面皆呈金**时取出即可

编辑本段

七月十四吃艾饼的风俗

在梅州的丰顺县客户家聚集的地方,每年到了农历七月十四日,很多村寨到了这一天,都要制作这种绿油油的艾饼吃,当地风俗说是吃了可以驱病消灾,运离鬼怪。

南方在清明节前,会采艾草之嫩头,捣烂与米粉和之,做成饼,馅有笋,肉,酸菜,干子,也有甜芝麻糊等等。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55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