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期农药喷施原则,具体都有哪些?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10:35:19
字号:

雨季每天查看天气预报,在不下雨的时候喷洒农药。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喷洒时要灵活。一般来说,雨后施用农药的效果是好的。因此,可根据天气情况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段,以提高控制效果。根据害虫活动规律选择施药时间。例如,卷叶蛾等蛾类害虫在夜间活动,应在夜间进行施用。

雨季期农药喷施原则,具体都有哪些?

在雨季,最好选择保护剂、吸入剂和抗冲刷剂,其次是微生物杀虫剂。杀菌剂在病原体感染前喷洒在植物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即使病原体再次出现,也不能感染植物。如波尔多液、富美、代森类等有机硫杀菌剂。高效农药具有很强的接触杀灭和熏蒸作用2该害虫可在约小时内被杀死,可有效避免因雨水侵蚀而降低药效。

吸入性杀虫剂可以通过作物的根、茎、叶和其他部分进入植物,并被输送到其他部分5几个小时后,它可以被作物吸收80%,活性组分作用时间短,受降水影响小。病原菌侵染植物后施用杀菌剂,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发育甚至死亡,减轻植物的危害程度,甚至恢复健康。具有经典防治效果的农药杀菌剂多为内生剂,如多菌灵、美托洛尔、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中生菌素等。内吸收杀菌剂如甲霜灵、三乙基膦酸铝与向基具有双向内吸收和传导功能,在防治方面发挥了特别优越的作用。

雨季要注意适当改变农药的使用方式。例如,在使用吸入性杀虫剂时,应在害虫发生前将其混合到细土中,然后施用到作物附近的土壤中。让植物吸收农药,让害虫吸收农药而死亡。该方法是雨季使用的比较方法之一。同时,根据害虫的活动规律,合理选择施药时间。例如,对于一些夜间活动的害虫,应在晚上使用,而日出害虫应在早上使用。

在雨季时,农药的喷施原则是什么?

雨季施药应适当增加农药的浓度,防病、治虫、除草的果才有保证。如某种农药常用浓度为1000~1500倍液,雨季可用800~100倍液。喷雾法一般要求喷雾的质量雾滴分布均匀,覆盖率高,以湿润植株表面不流滴为宜,这样就要求使用的喷雾器雾化效果好,减少药液的浪费。

夏季不仅仅是高温,还有高湿、天气变化快等特点,具体应该如何喷施药剂和肥料呢?

一、选择正确的打药时间

1、避开正午高温强光时喷药

因为此时药剂挥发性强,极易造成施药人员中毒。而且大部分害虫都躲于阴凉背光处,喷药不易击到靶上。同时农药分解快、挥发损失大,防虫效果并不理想。

2、选择无雨的阴天喷药

如果是晴天,应抢在日出后上午8-10时或日落前无露水下午5时以后、此时害虫活动正旺时喷药。而风力较大时,应停止喷药,否则会造成喷药不均匀,也容易引起药害。

二、选择合适的药剂

1、速效性农药

如杀虫剂中的敌敌畏、叶虫净、杀螟松、敌杀死、快杀灵、溴氰菊酯等农药,具有很强的触杀和熏蒸作用,施药后1~2小时或4~5小时后便可将害虫杀灭。

2、内吸性农药

内吸性杀虫、杀菌剂如久效磷、呋喃丹、氧乐果、甲胺磷、乐果、磷胺、稻瘟净、灭线威、叶枯净、多菌灵、三唑酮、溴氰菊酯等。

施药后4~5h便有80%的有效成分能通过植株的根、茎、叶等吸收进入到组织内部发挥药效,施用后4~5小时便有80%的有效成分被作物吸收到组织内部,较少因雨水淋洗而丧失药性。

3、微生物活性农药

常用的有青虫菌、白僵菌等微生物农药,在高湿条件下更有利其孢子体的萌发和繁殖,阴雨天施用这类农药,更能充分发挥其灭虫作用。

4、耐冲洗农药杀菌剂

中井冈霉素和灭病威、速克灵等具有较好的耐雨性,施药1~5小时后即使遇到阵雨,也不会被淋刷而影响药效。

三、正确的使用农药

1、按农药的毒性确定喷药的安全间隔期

一般高毒农药的残效期为1个月以上,高效低毒农药的残效期为7-10天。无论粮食、油料、瓜类作物和果树,在采收前均应按规范停止用药,以防止发生人畜中毒。

2、忌随意提高药液浓度

有的农户为提高工效,或者出于增强防治效果考虑,常增加农药用量,减少农药稀释倍数,随意提高药液浓度,即使在盛夏高温季节仍然如此。

由于烈日高温下水分挥发很快,如果喷施的农药浓度过高,很容易对植物叶片造成药剂伤害。

雨季施药应适当增加农药的浓度,防病、治虫、除草的果才有保证。如某种农药常用浓度为1000~1500倍液,雨季可用800~100倍液。

3、增加增效剂

在水剂、可湿性粉剂农药中加入黏着剂、水剂、可湿性粉剂农药的黏附力差。配制农药时,每100千克药液中加入100-150克大豆粉或洗衣粉做增效剂,可提高农药的使用效果。

4、按农药的毒性确定喷药的安全间隔期

一般高毒农药的残效期为1个月以上,高效低毒农药的残效期为7-10天。无论粮食、油料、瓜类作物和果树,在采收前均应按规范停止用药,以防止发生人畜中毒。

5、改进施药方法。

施药之前要用光滑的长竹竿轻轻擀掉植株上的水珠,然后施药。

打药时改传统的前行为退步行走,这样走延边刚刚喷在植株的药液就不会因人的走动而被扫掉。后退行走施药,步子要均匀,喷药须仔细,切不可漏喷或反复重喷。

有条件的地方,雨季可选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喷施。这种喷雾的雾粒均匀、细密,易被植物叶片、茎秆粘住而不流失。

5、注意喷雾质量

其实作物在进行药剂喷施时,作物叶片表面能够附着的农药雾滴是有限度的,当喷洒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叶片上的细小雾滴会凝聚成大雾滴而滚落、流失,反而使叶片上附着的农药量降低。

喷雾法一般要求喷雾的质量雾滴分布均匀,覆盖率高,以湿润植株表面不流滴为宜,这样就要求使用的喷雾器雾化效果好,减少药液的浪费。

同时要注意喷药全面,尤其一些害虫喜欢在叶背的产卵为害,喷施药剂时要尤为注意。

总听一些种植户反应,多雨季节施药预防疾病杀虫作用差。而多雨季节也是病害的多发期,在施药预防时需要把握技术应用,才可以提升防治效果。为提升多雨季节农药的使用作用,在施药时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看天气择时巧施药

一般来说,下完雨后施药作用好些于施药后雨天或边施药边雨天。因而,要留意天气状况,尽量挑选天气晴朗时间段喷施,以提升防治效果。

挑选合理的药剂

多雨季节采用内吸性、速效性、耐雨性及微生物菌种农药作用不错。

1、内吸性农药。内吸性农药可根据农作物的根、茎、叶等位置进到植物身体,并传至别的位置,在较短的时间内起功效。如三唑酮、三唑酮、叶枯净、粉锈宁、托布津、灭病威、久效磷、呋喃丹、甲胺磷、乐果、氧化乐果、磷胺等除菌灭虫剂,使用后4~5钟头便有80%的成分被农作物消化吸收到机构内部,偏少因降水渗滤而缺失药效。

2、速效性农药。如灭虫剂中的杀虫双、速杀灭丁、久效磷、杀螟松、敌杀死、快杀灵、速灭威、抗蚜威、菊酯类等农药,具备较强的触杀和毒死功效,施药后1~2钟头或4~5小时后便可将虫害消灭。受梅雨季节危害较小。

3、耐清洗农药。农药杀菌剂中井冈霉素和灭病威、三环唑、速克灵等具备不错的耐雨性,施药1~5小时后即便 碰到阵雨,也不会被淋刷而危害药力。

4、微生物菌种活力农药。常见的BT―781、青虫菌、白僵菌等微生物菌种农药,在高低温标准下更有益其孢子体的萌生和繁育,下雨天使用这类农药,更能充分运用其杀虫功效。

药水中添加粘着剂

在药水中适当的加肥皂粉等粘着剂,能提高农药在农作物及虫害虫体上的粘合力,进而提升防治效果。

方式是:每50KG药水里加肥皂粉剂50~75克,搅拌均匀后立即喷施。留意最好是现配现用,不能久置。

顺风喷施农药

要顺丰快运方位喷施,避免逆风翻盘方位喷施农药落在地面上失效,或导致施药工作人员中毒了。

以上就是雨季时农药的喷施原则,大家看完有什么想法可以评论区留言~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50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