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与“养猪”的两个段子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10:05:32
字号:

昨天晚上,有朋友发一个视频,视频中以讲故事的方式分享了两个段子。在此基础上,我适当添油加醋,以飨读者。

“养老”与“养猪”的两个段子

段子一:

某县,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良好家风,促进家庭和睦,提升当地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开展了“中华好风尚某县孝顺儿媳妇标兵”评比。

其中,一名村妇三十年如一日精心侍候公爹,评为十大标兵。其公爹当时已经90多岁,早年是公家人,有退休工资,退休后回老家颐养天年。

6月底,值《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施若干年纪念日前夕,举行表彰大会。获奖者披挂红色绶带,手捧鲜花,现场锣鼓喧天,一派喜庆。

宣读获奖者名单、领导致辞,不在话下。

议程中,十大标兵都要发表获奖感言。轮到村妇发言,她是这样说的:

说罢,众人哗然。有人想笑,但在这个场合不能失态,只能掩口。

段子二:

李大爷进入耄耋之年,无儿无女,老伴也离世,典型的“空巢”老人。

八十多了,自理能力越来越差,行动多有不便。

以前的老战友古道热肠,通过家政市场物色了一个丧偶的六十挂零的农村老太从事居家保姆。

老太手脚麻利,家务活也是一把好手,把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条,把李大爷服侍得舒舒服服。

一来二去,两个老人萌生感情。那些战友开始撮合彼此,一场黄昏恋就此修成正果。

身份不一样,角色不一样,老太太不再精心侍候了。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李大爷毕竟年事已高,身体机能每况愈下,行动迟缓,往往是问东答西、丢三落四。如果生病,就难免卧床不起。老太年岁也不小,日复一日干着买汏烧的活儿,时不时还要端屎端尿,就会产生怨言。

李大爷想,你吃我的喝我的,还那么多话。加上李大爷年轻的时候做过军人,脾气也急躁,处于生病状态时情绪也差。所以,在老太唠唠叨叨不停的时候,李大爷就常常回怼,说说伤人的话,还甩甩脸子。

本来在结婚之前互相客客气气的,没想到在成为一家人之后反而出现了嫌隙。矛盾就这样激化了。如此反复发作,心结就越来越解不开了。

李大爷的老战友又出场了,就开始轮番做老太的思想工作。

老战友:“老李是老革命,你照顾老同志应该觉得是很光荣啊!”

老太:“我这天天倒屎倒尿的,烦都烦死了。你们觉得光荣,你们来光荣光荣?”

老战友:“老李身上可是有三处枪伤呢。”

老太:“那关我什么事?”

老战友:“那可是打太原的时候留下的。”

老太:“那就到太原治啊!”

李大爷的老战友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可是老太就是油盐不进,听不下去。老战友想着关键时刻为老李两肋插刀,使出浑身解数,把过去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也搬出来,结果却是拳头打在棉花上。

这个时候,隔壁的王大妈出场了。

王大妈早年也是农村的,后来一个什么机缘巧合就进城了。看到李大爷在即将走到生命的终点的时候不能休养生息,还要听很多闲言碎语,就开始为李大爷打抱不平。王大妈找到老太,开口就说:

“妹子,你喂过猪吗?”

老太农村来的,脱口而出:“喂过呀。农村人,谁没有喂过猪呢?”

王大妈:“一头猪 喂下来,一年收入多少?”

老太:“几百块吧。”

王大妈继续说:“妹子,姐跟你算一笔账。在俺们农村,一头猪一年收入就几百块。你看看李大爷,离休干部,一个月就一万八,一天就是六百,也就是两个猪崽。这是钱啊!老爷子多或一年,多少钱?一个月多少钱?你想过没有?”

老太一听,如梦方醒,大腿 一拍,快人快语,马上说:“姐,你别说了,俺明白了。”

心态一变,行动马上就变。

于是乎,老太与李大爷重归于好。

几点感悟:

——做思想工作,讲大道理有时候是对牛弹琴、隔靴搔痒,必须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适应对象的思想特点与心理行为规律并回应对象的关切。

——两个段子都是拿“养老”与“养猪”做比较,算的是经济账,打的只是个人的小算盘。虽然通过疏导可能达成扭转行为的目的,但其行为动机的激发依靠“牛肉”和“面包”等物质层面的因素予以刺激,往往在效果上是不持久的。

——两个段子中的老人均有不菲的养老金,相比特定对象,其价值高于这些对象的诉求,故而有一定的激发对方行为动机的作用。假设是收入微薄的老人,尤其是农村没有或只有极少养老金的老人,又或者虽然收入不菲但对象要价不低,这种方法就归于无效,不足以邯郸学步。

——两个段子中的特定对象都是“村妇”,有脸谱化的嫌疑,在一定程度上,是低估了农村中公序良俗的水平,也是对农村整体家庭美德的误读与歪曲。

成都一高校学生寝室养猪被通报,你在宿舍养过哪些宠物?

提起养猪,在农村那可是家喻户晓的事,曾经谁家里不养一两头猪,剩饭剩菜全招呼它,天蒙蒙亮,就听到猪贩子吆喝“谁卖猪...”。

三哥也赶快起来了,只要三轮车的声响一停,看过猪、议过价,猪就不是哼哼的声音了,而是嗷嗷叫个不停。

你扯耳、他拽尾、他又抬腿,一二三、咣铛一声,猪就变安静了,也算是农村生活的一道“风景线”,可是如今,这种现象少见了。

难道养猪不挣钱?不尽如此,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养猪在什么时候都不会消失,现在养猪依然可以挣钱,只是挣钱的难度变大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农村成年人的选择性更多,别说什么养猪了,田地都不怎么种了,那么问题来了。

对于2023年养猪的农村人来说,今年养猪还能挣钱吗?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挣大钱不容易,挣个小钱还是完全可以的。

养猪环境,发生了大的改变,想挣钱要顺势而为。

一个就是养猪污染环境,不管是规模养猪场,还是小型养猪场,都会有污染。

这个是在“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背景下,环境保护一定要重视,否则要被关闭,还会影响乡里亲邻的关系。

对于农村养猪户,由于年龄、身体等方面的原因,选个大家能理解的位置,一批养个几头、十几头猪,然后再还粪于田,就没啥大的问题。

另一个就是规模化已成趋势,农村养猪户在“夹缝”中求生存,就不要盲目攀比了,养猪肥田多增收,一举三得多幸福。

降本增效,专心养好育肥猪,挣取属于自己的钱。

有人说自繁自养挣得多,不必再多花买猪崽的钱,可我想说的是,你说得对,但并不是谁都能把母猪养好。

对于农村养猪户来说,就发挥自身的优势,专心养好育肥猪,结合乡村的优势条件,降低饲养成本,挣到属于自己的钱就可以了。

养猪归根结底拼的还是“成本”,什么萝卜、白菜、红薯等等,还有农村非常多的农作物下脚料,只要你不懒,都是廉价喂猪的好食料。

总之,农村养猪户在人工成本低、喂猪用料成本低、环保要求相对低、肥猪相对更好养等优势条件下,养大猪,挣点钱,还是完全可以的。

瞅准市场,不光能把猪养大,还能把猪卖个好价。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光靠养好猪,就能挣到钱,仿佛已经过去了,你不仅要养好猪,还要会卖猪。

由于信息渠道有限,卖猪不能准确把握市场行情,那就提前按往年经验简单推测下,买猪崽后五六个月的行情,预订个合适价格,到了就择机出售,不到再多喂几天,挣个合理的钱就行。

再说养猪若是不挣钱,也能肥了田,多收粮食和蔬菜,什么纯天然、有机蔬菜,也能帮你多挣钱,何乐而不为呢?

总的来说,对于处在农村的一些人来说,有热爱养殖的兴趣,又想使生活多点色彩,仍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地养猪。

不求挣大钱,但求挣个零花钱,既打发了时间,也有个增收项,这样的日子才会越过越有味,越过越滋润。

写作是一种修行,渡人亦渡己。

我愿执笔乡间,只为热爱乡村和浓厚乡情的你,让我们一起收藏乡村事,感悟乡村的独特魅力。

成都高校女生养猪的新闻很是让我回忆了一番大学岁月。

女生对于可爱宠物的抵抗能力基本为零,但是在家里有时候父母是不允许养宠物的,所以很多女生在上了大学、脱离了父母的管束之后,开始在寝室养宠物。

我们寝室的宠物:兔子。

我大一下学期的时候,开学返校。晚上和寝室姐妹们一起去学校旁边的美食街吃饭庆祝,回寝室的时候看到路边有卖小兔子的,还赠送粉红色的小笼子,当时立刻就被俘虏了。姐妹们一商量AA制,每人拿了5元钱,买了一只身上雪白,只有两只大耳朵是黑色的小兔子,据商贩说是母兔。当天抱回寝室,大家你抢着抱一会,我抢着喂一个菜叶的,不亦乐乎。最后通过表决,一致给小兔子起名‘九妹’(我们寝室姐妹八人)。

大家还分工,每人一天轮值,领兔子出去遛弯吃草,当然没碰到成都女生的问题,因为兔子小,所以查寝室的时候没被发现。直到两个月后,小兔子变成了大兔子,而且满寝室拉臭臭、尿尿,气味非常难闻。最后经过寝室会议,把‘九妹’送到了二姐郊区的家。周末的时候我们还去看过,二姐的父母照顾得也很精心,只是大三的时候‘九妹’跑丢了,为此我们几个还哭了鼻子。

对面的姐妹寝的宠物:小笨狗。

大二的时候,对面寝室的大姐从家里带过来一只小狗,据说是他家邻居家的狗刚刚下的。我们都很兴奋地跑去看,一只巴掌大的小黄狗,可能刚刚睁开眼睛。看到这么多人,有些害怕,身体不停地发抖。我把盒装的牛奶拿过来给它喝,因为太小,小狗不会喝,只是闻着牛奶不断地叫。后来对面寝大姐跑到药店买来针管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是小狗实在太小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越来越虚弱。对面寝大姐只好把它带回家说是给邻居看能不能养好,后来这只小狗就再也没来过寝室,不知道怎么样了。

不过有过在寝室养宠物经历的我,现在却不赞成这一行为。实在是在寝室无法给小动物们提供好的生活环境,也会因为照顾他们影响学生的学习。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48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