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坐果率怎么提高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8:17:03
字号:

荔枝坐果率怎么提高

文本介绍提高荔枝坐果率的方法,包括放蜂、人工授粉和用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教你学习掌握荔枝管理方法,知道荔枝坐果率怎么提高,有效提高荔枝产量。

一、通过放蜂或人工授粉提高荔枝坐果率

一般于4月23~25日气候条件较好的时机,放蜂或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坐果率。

1、放蜂传粉:每亩要求放蜂0.5~1箱,蜜蜂应在开花前3~5天进园,每20~30株荔枝树要有一群中蜂。

2、人工辅助授粉:可增加雌花营养,达到降温增湿、延长有效授粉的目的,明显提高授粉受精率,增加结实率,是荔枝花期遇高温低湿条件的应急措施。

3、摇树:遇晴雨相间天气,可于上午雨后摇树,摇落花穗上的雨水,使花穗叶片更快晾干,便于蜜蜂采粉传粉。

4、喷水增湿降温:雌花盛开期遇高温或强东北风天气容易脱落,可喷水增湿降温,或结合进行人工授粉。

二、应用生长调节剂提高荔枝坐果率

1、在雌花盛开后10~12天,通过根外追肥保花保果:每50千克水加硼砂50克、尿素100克、磷酸二氢钾50克、防落素1~1.5克进行喷施,喷后6小时内不下雨有效。

2、在雌花盛开后25~27天,荔枝幼果种胚败育落果前,采用每50千克水加尿素100克,磷酸二氢钾50克,防落素1~1.5克,硫酸镁50克,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等,进行根外追肥保果。

3、在果粒开始长肉时(一般在5月25日前后),采用每50千克水加尿素100克,磷酸二氢钾50克,防落素1~1.5克,赤霉素20毫克/千克,敌百虫50~100克等进行保果,可有效减少落果。

4、在荔枝果实由青转黄(俗称勾头)时,采用每50千克水加尿素100克,磷酸二氢钾50克,赤霉素20毫克/千克,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防落素1~1.5克等,进行保果催果。

三、补施花前肥和幼果肥

即在开花前多施磷钾肥,增加荔枝花果的抗逆性。

1. 补施花前肥:荔枝开花前20天左右,对褪黄荔枝树,每株施三元复合肥500克,或每50千克水加过磷酸钙1千克、氯化钾500克,抽穗多的树多施,浓绿树、抽穗少的树等花后再施。

2. 补施幼果肥:具有结果25~50千克能力的树,每株施三元复合肥0.25~0.5千克或人粪尿25~50千克,可减少种胚败育落果和生理落果,从而增加结果量。

3、雨天做好果园排水:幼果期荔枝园应挖好园地的后沟,以利雨季排水,减少疫霉病发生,还可避免因土壤积水通气不良而引起的落果。

四、通过控制夏梢萌发提高荔枝坐果率

坐果较少的植株萌发夏梢,由于夏梢抽生和幼果互争养分,幼果养分亏损,加剧了落果,故挂果少的树应少施或不施氮肥,以抑制夏梢萌发。

若发现夏梢抽生,应及时进行人工摘梢,以减少养分消耗,增加坐果量。

荔枝要如何保鲜?

答案:(1) 控制冬梢和促进花芽分化。对可能萌发冬梢或已长出冬梢树的处理方法有: ①深锄断根法。 ②露根法。 ③环割法。 ④缚扎铁线法。 ⑤人工摘除或短截冬梢法。 ⑥药物控梢法。 ⑦螺旋环剥法。 (2)保花保果。 ①促花保花壮花。 ②提高花称的质量。 ③促进授粉受精 ④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荔枝专用保果剂。 ⑤环割或螺旋环剥。 ⑥及时摘除新梢。 ⑦套袋保果。 ⑧土肥水调控和及时防治病虫害。 ⑨减轻裂果。

荔枝保鲜贮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常温贮藏。荔枝若不加任何防腐剂,一般5—7天就全部褐变。目前常温贮藏一般都要结合药物的防腐作用来达到贮藏的目的,可推广的防腐剂有苯来特、苯菌灵、多菌灵、灭菌威、乙磷铝、特克多、扑海因等等。大规模生产性常温贮运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鲜效果,保鲜期也只有1周左右,适用于5天左右的短期贮运。

2、低温自发气调贮藏。此法要求贮藏过程中温度无剧烈波动,二氧化碳不超过10%。聚乙烯薄膜加上纸箱包装,每箱5公斤,在温度1—3℃、相对湿度85%—90%以上,可保鲜20—30天。新鲜荔枝用0.24—0.25毫米厚的聚乙烯袋密封包装,每袋装果15公斤,在1—5℃条件下,可贮藏30—40天。7—8成熟的荔枝,在塑料薄膜袋中,5℃下可贮藏47天。

3、低温贮藏。选取成熟度一致,无病虫害的荔枝果实,经防腐处理后,用塑料小盒包装封在低温下贮藏。在5℃下贮藏贮藏30天好果率为85%—88%,但荔枝在冷藏中易发生冷害,1℃下贮30—35天会遭受不可逆冷害;5℃下贮30—30天引起的冷害可逆,移回常温后可恢复果实品质。在冷藏中要特别注意库温的恒定和在采收到入库的时间不要超过12小时,且要用小包装,在贮藏过程中不宜打开小包装。

4、泡沫箱加冰。整个过程要求操作仔细,动作迅速,轻拿轻放,从采果至装车要求在4-6小时内完成。采用泡沫箱加冰的荔枝贮运保鲜技术,一般经3昼夜运输后,荔枝仍保持原来的鲜红色,风味不变,好果率达93%以上,水分损失不超过3%。但很容易导致果实出现二氧化碳伤害而带有异味,因而只适于3—4天短途运输使用,以确保到货后有2—3天的销售时间。

5、化学药物处理。

①熏硫浸酸:硫处理及浸酸复色,能有效地防止荔枝褐变,保持果皮红色。南非、以色列等出口荔枝到欧洲市场使用此技术,我国有些产区也开始使用该技术。以0.6%的二氧化硫熏蒸15分钟,果肉硫残留为6PPM,再经酸处理30秒,可恢复荔枝果皮红色强度,提高果实的裂果率及贮藏过程中的失水率。

②常规杀菌剂:在荔枝上以抑霉唑、施保克、施保菌、特克多、乙磷铝等杀菌防腐效果较好。杀菌剂防腐处理,能有效地减少采后腐烂;杀菌剂热药液处理能提高防腐效果,但热药处理需要特定设施,目前生产上尚未普及。

6、热水及酸浸处理。利用98℃的热水处理荔枝3秒,只有外果皮受到影响,而中果皮内层和内果皮不受影响,再经过pH0.5的HCI处理,可以使荔枝果皮恢复红色,但色泽与天然颜色有一定差别,且货架期较短。采用100℃沸水烫漂7秒钟,可以使荔枝果皮活性较对照降低约5倍左右,再使用3%柠檬酸处理,可使果皮显现鲜红颜色。采用46.5℃的10%柠檬酸与0.2%苯甲酸钠混合液浸泡20分钟,4℃下贮藏18天后保持较好的外观和硬度,但风味下降;而采用10%柠檬酸加0.2%苯甲酸钠处理10分钟,贮藏后果实硬度和风味较好,但颜色稍差。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40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