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打造我县中国生态厨房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7:17:51
字号:

为了推动该县农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全面准确掌握县情民情,切实增强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工作的主动性和可行性,采取查阅资料,个别访谈和数据对比等形式,对该县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作如下浅析。

如何做好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打造我县中国生态厨房

一、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现状分析

(一)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使用和监管

去年,该县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和农技人员的教育培训,努力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严格执行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做到专款专用,建立资金使用专账,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确保项目资金全部用于项目建设,较好地保障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该县产业发展。

(二)农技推广项目实施管理

该县农业实施了粮食高产创建、生物发酵床自然养猪技术示范推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等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为了抓好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出成效。该县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管理指导。农技推广项目量多面广,按照分级负责、分工落实的原则,切实加强管理,指导做好项目实施工作。严格按照项目实施的有关要求,加大对项目的管理、监督、检查、考核等,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开展项目检查,确保顺利实施。大部分项目进入实施关键阶段后,为了确保实施进度及质量,对农技推广项目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检查采用先自查、再抽查的方式,内容包括资金到位情况、项目进展情况、已取得的成效等。

3.搞好项目总结,实施绩效评价。按照《管理办法》要求,项目实施完成后,由县级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考评,并对项目实施总体情况、成效、考评情况等进行总结。

4.认真总结成效,加强典型宣传。该县高度重视项目实施工作,成立项目领导实施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部门、具体责任人,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落到了实处,发挥应用示范带动作用。挖掘和总结典型,利用各种媒体广泛进行宣传,扩大影响。

二、主要成效和经验

(一)高投入带动大发展。2011年该县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投资达581万元,其中种植业450万元、水产业6万元、畜牧业125万元,较好地保障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县主导产业发展。去年,优质稻产业持续增长,全年种植水稻面积47.1万亩,其中优质稻(含米粉专用稻)种植15万亩,早稻22.4万亩,中稻1.4万亩,晚稻23.3万亩,全年粮食总产达18.56万吨,比去年增长2%。

1.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县生猪存出栏数比上年大幅度增长,今年生猪出栏达到45.1万头,同比增长22.5%;生猪存栏17.5万头,同比增长8.5%,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1万头,同比增长9.5%。肉牛出栏18576头,家禽出笼518.12万羽,山羊出栏6026头,肉兔出笼18915头。全县有生态养殖示范小区11个,生态养殖户达5031户。

2.烤烟产业再创历史新高。全县烟叶种植面积2.86万亩,同比增长37%;收购烟叶9.45万担,同比增长62%;烟叶种植面积、收购量、收购金额和税收再创历史新高。跃居全省第三,全市第二。

3.蔬菜生产成效显著。全县新增连片百亩以上规模保障性商品蔬菜生产基地8个,新增大棚设施面积300亩。其中城区保障性基地3000亩,乡镇保障性基地5000亩,商品蔬菜基地11000亩。涌现出了一批种菜能手和种植大户。

4.水产养殖业稳步增长。全县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3.43万亩。水产品产量达1.47万吨,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预计为1146吨,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增。

5.特种养殖业蓬勃发展。从福建引进槐猪母猪50头建立槐猪养殖示范推广基地3个,从外地引进绿壳蛋鸡5000多羽建立绿壳蛋鸡示范养殖场;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竹鼠、养蜂、贵妇鸡、山羊等特种养殖,使一大批农民走向致富之路。

6.休闲观光农业成为新亮点。近年来,我县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全县休闲农业经营业主有现代农业科技园 3个,规模以上休闲园区3个,休闲农庄12个,采摘园4个,水上活动中心1个,休闲食品加工企业6个,大小农家乐30多家。休闲观光农业覆盖了粮食、烟叶、制种、生猪、特色养殖、脐橙、油茶、毛竹、水果、蔬菜、花卉等多个特色主导产业,呈现出6大类型,目前不同类型的休闲观光农业已成为我县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我县已向上申报了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项目。

(二)新技术催生新活力。2011年扎实抓好新品种展示,粮食高产创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等工作,不断扩大新技术推广应用范围。

(三)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该县积极做好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将试验示范成果在全县推广应用。

(四)培训提升发展速度。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各类农业技术推广宣传活动。2011年开展了送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开展各类适用技术培训班20多期,培训农民4500多人次。通过培训全面提升了农民素质,浓厚了全县农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一)部分乡(镇)对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重视不够。传统的基层科技服务体系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虽经多年改革得到较好发展,却并未突破原有体制框架,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仍由乡镇以上国家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支撑。乡镇涉农站所未能充分发挥作用。部分乡镇领导存在重工业、轻农业的思想,对实施“科技兴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农技人员经常被抽调从事非农技服务工作,被安排在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非农技推广业务工作岗位。

(二)农技推广设施落后,设备简陋。乡镇普遍只有部分省、市项目配发的农技推广设备,大部分还是采取“鉴定靠目测、推广凭经验、服务靠嘴巴”的原始推广方法和服务手段,难于科学地开展地力监测、作物养分分析、种子、肥料、农药质量检验等科技推广服务。

(三)农业技术推广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虽然采取了大量措施,加大了推广力度,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差距依然还存在,很多工作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在宣传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上,还比较单一,停在点上,留在面上,没有建立很好的宣传长效机制,操作性还不强,大部分的宣传教育还是集中培训、发放技术资料、媒体宣传等,对不同层次的农民宣传教育方式的探讨还不够,制约了全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深度和广度,影响了现代农业发展。

(四)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目前,从事基层科技推广服务的人员一般一个乡镇3—4人,多的也就5人,但大多是管理人员。而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趋少,其中相当一部分年龄偏大,知识老化,获得培训的机会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理念缺乏,不懂得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主要靠经验从事经营和服务,因而无法提高服务质量。另外,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专业技术的日新月异,特种养殖种植,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农业、网络技术等专业人才严重匮乏,致使农民想要的技术信息服务得不到。

针对我县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更新发展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基础产业。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是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根本选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进一步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采取各种形式,广开各种渠道,向农民进行科普宣传,向农民提供科技信息,不断完善和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落实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充实和加强农技工作力量,搞活运行机制,为农民群众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提供良好服务。

(二)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农民既是推广农业科技的主体,又是农业科技的直接受益者,只有把他们的科技素质提高起来,农业才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因此,要在巩固以前的科技培训的基础上,把科技培训的重点向科技入户方面转变,变集中培训为入户培训,变课堂说教为现场答疑,通过手把手、面对面的传授技术方法,逐步形成专家带动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科技群体模式。同时要重点培养核心户、典型户和示范户,通过重点户的示范带动,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做得到。续继发挥科技示范园的载体作用,依靠园区的示范效应,为农民带来最直观的科技成果鉴定,逐步形成县有示范区、乡有示范地、村有示范户的科技示范链。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健全农技推广队伍

基于目前乡级财政困难的实际,对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建立农技培训专项资金,每年对现有从事公益服务的农技人员进行分层次、多内容的继续再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此外,应选拨一批优秀中青年农技人员赴农业院校进行脱产或半脱产进修学习,加速培养一批高级农技人才,使其成为基层农技推广带头人。

一是增加科技服务设施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公条件,购置必备的设施(设备),改变农技推广工作“一张嘴、两条腿”的局面。二是继续开展科技入户工程建设。农技人员要身体力行,把各项农技推广技术讲给农民听、教给农民学、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使一批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和较强科技应用水平的科技示范户,在当地真正能起到农业技术载体和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体农民开展科学种田,形成农业科技推广的长效机制。三是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对现有农业科技人员,要真正做到专职专用,并给予相应职权,对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的人员要保证一定的工作经费。大力引进人才,鼓励他们流向基层、流向农业生产的第一线、领办、创办各类农业科技推广实体。

(四)创新推广理念,改进推广方法。要从农民的需要出发,以帮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积极探索农技推广新方式。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县电视台覆盖面广的优势,免费发布农情监测预报及施肥、用药技术等,直观、快捷地向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培训等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率和入户率,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

什么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主体是谁投资,主要需求哪些仪器?

数字引擎澎湃潮涌“新三农”

摄像头一刷脸,一页数据就弹出来:种了几亩地、买过哪些药、用过多少药;打开手机浙农优品APP可以清晰地看到农事记录以及瓜果蔬菜的长势;走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示范车间可以看到自动化管理,实现订单生产不受季节影响养殖;蔬菜大棚内,各类传感器成了“电子管家”……在“数字浙江”建设大背景下,作为国家、省数字乡村试点市,平湖市持续推动数字信息技术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在平湖,数字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

智慧的“服务师”

走进平湖数字乡村体验馆,在云观体验区可以看到平湖数字乡村一张图,图上清楚展示出平湖的产业分布、区域规划、农机作业轨迹、植保病虫害智能监测等。随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这张图可以为他们政府部门实现精准监管、优质服务提供更全面的数字化支撑。平湖市的农户也都通过“浙农补”拿到了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往年这样的补贴线下发放都要个把月。

平湖市将信息化作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依托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市创建、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县和省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县建设,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实践,打造了金平湖“1+1+N”数字乡村“大脑”,即建立“1”个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1”个数字农业发展先行区以及“N”个应用场景,实现平台贯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赋能农业产业、乡村治理和农民生活,让越来越多的农户成为农业农村数据采集的“传感器”,实现数据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为了将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农户,平湖市还开发了多个应用场景:创新“浙农补”,梳理政策清单48项,打通跨部门系统8套,大幅缩短补贴到账时间、精简补贴申领程序,累计完成发放8467.09万元、涉及农户4.8万户;“善治宝”数字化依托“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模式,推动乡村自治精准化、智能化,行政村全覆盖、注册人数6.9万,子栏目“善治贷”用信4594户,户均贷款11.5万元,最低利率3.85%;“浙样施”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农业投入品“进—购—用—回”闭环管理,发生订单28万单、总金额4200万元。

精控的“生产师”

来到位于林埭的大印数字农业工厂,只见大棚里各类瓜果蔬菜生机勃勃。工厂负责人介绍,公司通过计算机对植物生长的温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进行自动控制,实现一年四季连续生产。满负荷运行,工厂可实现年产蔬菜10万斤。大印数字农业工厂今年也被推荐为省级数字农业工厂候选。不过,像大印数字农业工厂这样动动手指就是“农忙”,在平湖市早已不是稀罕事。

让传统农业、养殖业实现工业化生产,通过数字农业平台实现数据互联,让生产管理者精准掌控全局,只是平湖市打造数字乡村的冰山一角。眼下,平湖市正着力构建“数字乡村大体系”,通过建好“一朵云”、画好“一张图”、织好“一张网”,强势推动平湖市农业农村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同时在“双强”数字赋能下,平湖市还不断推进农业数字科技,围绕优质稻米、绿色蔬菜、精品瓜果、高档花卉、生态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累计培育数字农业示范园区6个、建成数字农业工厂8个、完成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48家,新建省级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2个,实现智能化生产和管理。与此同时,还积极推进智慧农机建设,建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的农机综合服务中心1家、高标准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2个,安装北斗农机管家464台、联网植保无人机285台;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率90.8%。

鲜活的“开拓师”

“桑葚1.6斤,番茄4斤,小黄瓜4斤……”在九龙生态农场内,通过手机小程序,按需求将农产品包装好。包装袋上贴有取货人姓名、电话等信息的小标签,一会儿就送到指定的提货点。很多农产品都销不出去,但是用的小程序“本家鲜”这个方便居民买菜的电商平台,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有了‘本家鲜’,居民们在家点点手机就可以完成下单。在“本家鲜”小程序上,上面都是本地基地直采的商品,东西多,而且品种齐全,就像是将线下的菜场搬到了线上。“平湖的哪种农产品销量好,哪个农场更招人喜欢,一目了然。”市农业农村局数字中心主任说,通过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可实时查看农产品的销售情况、增长趋势、基地实况等。其实,平湖市正通过打造“浙农服”“金平湖鲜到家”“本家鲜”等不断为农户打通渠道,精准营销,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刚刚从田里采摘的金平湖品牌农产品。“金平湖鲜到家”“本家鲜”小程序自运营以来,累计销售额500多万元。

数字赋能,拉近了农户与买家的时空距离,也有利于建立从生产到流通到金融的智能化区块链体系,从而优化供应链流程。平湖市建成的金平湖农产品智慧流通物联中心(中转仓)+产地仓+消费仓的全智慧仓储体系就是能自动识别农产品的大小、形状、重量、甜度等参数,自动删选,自动包装,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分拣,对“进、存、销”环节全记录,实现一键清点和结算,实现了动态定位、线路优化、货物感知、智能交付、节能减排等方面全面提升,监管物流过程,降低流通损耗,提高农产品运输效率,保障农产品新鲜度。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是由国家投资的,需要的仪器给你大概列下吧。

名称

型号

制造商

单位

数量

性能简介及推荐理由

仪器用途

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

TPY-III

托普仪器

1

可测氮,磷,钾,有机质,还可输出施肥指导配方

可测量土壤养分含量,准确的了解土壤养分含量可以指导农民正确测土施肥,精确的施肥不仅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有效地避免了由于过量施肥而导致的环境问题。

TPY-IV

托普仪器

1

可测氮,磷,钾,有机质,还可输出施肥指导配方,带充电功能,交直流

TPY-6

托普仪器

1

可测氮,磷,钾,酸碱度(定量),有机质,含盐量,带充电和打印,交直流

TPY-6A

托普仪器

1

推荐理由:除测试氮磷钾,酸碱度,有机质,含盐量功能外,还可输出施肥指导配方,为指导农业生产带来便利,带主机存储功能,打印功能,交直流两用,可在田间地头直接出结果,直接给土地现场测土并按需出配方。

TPY-6PC

托普仪器

1

具备TPY-6A所有功能,可连接计算机并通过计算机配肥并打印出配方施肥表

TPY-7PC

托普仪器

推荐理由:除了具备TPY-6A的所有功能外,再增加一个土壤水分传感器,可七种参数同时检测并可连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配肥并打印出配方施肥表,一款仪器多种功能

土壤墒情速测仪

TZS

托普仪器

1

可直接测出土壤水分值并可连接计算机导出数据。

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作物的生长、节水灌溉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GPS定位系统掌握土壤墒情的分布状况,为差异化的节水灌溉提供精确地依据,同时精确地供水也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TZS-W

托普仪器

1

可直接测出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两种参数,并可连接计算机导出数据。

TZS-II

托普仪器

1

推荐理由:可直接测出土壤水分值并带GPS定位功能,可连接计算机导出数据经纬度,土壤水分值,设置超限值自动变色示警,软件具有多种分析功能。

TZS-3X-G

托普仪器

具备TZS-II所有功能,并增加了空气温湿度检测指标。

TZS-ECW-G

托普仪器

1

推荐理由:具备TZS-II所有功能,并增加了土壤原位盐份测试功能,传感器可直接插入土壤,GPS精确定位,可连接计算机导出数据经纬度,土壤水分值,设置超限值自动变色示警,软件具有多种分析功能。

农药残留速测仪

NY-1D

托普仪器

1

直流供电,便携式可带出野外,液晶汉字显示,USB接口,直接显示抑制率并将数据导入计算机储底。

农药是把“双刃剑”,对促进农业增产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药本身固有的化学性和对其使用不当,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危害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该农药残留速测仪可以快速检测水果、蔬菜中的农药残留,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农药的使用量。

NY-5D

托普仪器

1

推荐理由:8通道液晶汉字大屏幕显示,直接显示是否合格并可直接打印,SD卡可将数据导出,软件具备自动分析功能。

NY-8D

托普仪器

1

推荐理由:8通道全彩色手触摸屏,可定性显示抑制率,也可定量直接显示农药含量,将数据导出,软件具备自动分析功能。

NY-16DL

托普仪器

1

推荐理由:16通道提高检测效率,液晶汉字大屏幕显示,直接显示是否合格并可直接打印,SD卡可将数据导出,软件具备自动分析功能。

病虫测报灯

TPCB-Ⅱ-C

托普仪器

1

推荐理由:省时省力,8个接虫盒自动转仓,红外杀虫,自动烘干,光控雨控,液晶显示,时段自控制。

应用于蔬菜、园林、果园等领域。为虫情的可视化、在线实时监测提供支持。

TPCB-Ⅲ-A

托普仪器

1

太阳能供电,光控雨控,药薰处理,一层接虫盒

TPCB-Ⅲ-B

托普仪器

1

太阳能供电,光控雨控,药薰处理,三层接虫盒

病虫调查统计器

TPTJ-1

托普仪器

1

推荐理由:自行设定分类科目和种类,一次记录100种病虫数据,可将数据导入计算机。

对采集的病虫进行调查统计。为测报,预警提供依据

TPTJ-2

托普仪器

1

具备TPTJ-1所有功能,增加2型工具箱,使工作更方便

TPTJ-3

托普仪器

1

具备TPTJ-1所有功能,增加3型工具箱,使工作更方便

孢子捕捉仪

TPBZ1

托普仪器

1

固定式孢子捕捉仪,定点观察特定区域孢子种类及数量,风速可调。

可检测随空气流动、传染的病害病原菌孢子及花粉尘粒,主要用于监测病害孢子存量及其扩散动态,为预测和预防病害流动、传染提供可靠数据。

TPBZ2

托普仪器

1

车载式孢子捕捉仪,便于流动监测孢子。

TPBZ3

托普仪器

1

便携式孢子捕捉仪,手提即可,充电电池,随时随地监测孢子。

双目显微镜

XSP-2CA

上海

1

400-1600倍,检测孢子,可与孢子捕捉器配套使用

病虫病理检测,孢子检测,用于基层可指导用药及了解作物虫情病害情况

放大镜

3-7X

市购

1

3-7X

用于室外基础的检验

电子天平

JY10001

上海

1

交直流两用,室内室外均可用,最大称重;1000g,精度:0.1g

用于基础称重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35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