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倒病是蔬菜育苗期常见的一种病害,不打药,如何有效防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7:14:01
字号:

猝倒病是蔬菜育苗期常见的一种病害,不打药,如何有效防治?

在蔬菜育苗期,猝倒病是经常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茄果类蔬菜以及瓜类蔬菜育苗期更为常见。发生猝倒病的秧苗在与基质接触的位置发生缢缩,并以一个侵染源为中心向四周扩展蔓延并成片倒伏,如果不及时防治,将对蔬菜安全疫苗在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猝倒病是蔬菜育苗期常见的一种病害,不打药,如何有效防治?

在生产过程中,许多农民一般选用喷洒药物的办法来防治猝倒病的发生,但实际上猝倒病的发生跟周边环境中的湿度温度标准立即有关,因而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即便是不打药,也可以有效地防止猝倒病的发生。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好以下3点。

1加强光照和通风

染病的秧苗一般是免疫能力较弱,抵抗性弱的植物,因而,跟人一样防止得病很关键一点就是为了加强增强免疫力,使本身健硕,对秧苗而言,能通过加强光照来提升营养物质的累积,通过增加通风,能使秧苗的机构肝纤维化水平提升,进而提升抵抗工作能力。

2温度控制方面

重点是做好晚间环境温度的操纵。在幼苗期,环境温度尽可能操纵在15度之上。依据猝倒病发生的规律性,通常苗越小发病概率就越大,伴随着苗龄的逐步变大,猝倒病的发生占比会慢慢降低。所以对大部分茄果类和瓜类蔬菜,在两叶一心以前,晚间环境温度不适合小于15℃,特别是湿度较大的前提下。在管理上能通过盖上小拱棚或者是房间内增温等方法来提升环境温度。

3湿度管理很关键

更关键一点就是控制好湿度。如果湿度超过80%之上的时,猝倒病的发生概率会大大的提升。操纵湿度的关键方法第一就是加强通风,可是在初春育苗的情况下,受外部环境温度限定,不适宜对育苗自然环境大通风。在此刻严控浇水对抑制猝倒病的发生就至关重要。

苗期必须注水的时,要挑选好要注水的时长,一般为大晴天的下午以前比较适合,九点到十点中间更为适合。浇完水之后,可以立即在外部较高的环境温度前提下,运用中午时较高的环境温度加强通风,土壤表面的环境温度得到有效的流失。

还有就是做好在浇水之后可以在土壤的表面通过撒施草木灰或者是干沙来进行压湿,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基质表面的湿度。当湿度不满足发病条件时,则变得发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抑制。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35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