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砒霜
砒霜(arsenic),即三氧化二砷,俗名称砒霜或信石,三氧化二砷的纯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升华。微溶于水,较难溶于酸中,但又会溶于盐酸中,生成三氯化砷或其他砷化合物,易溶于碱。不纯的砒霜往往带有红色或红**的块状结晶或颗粒,其中含有少量的硫化砷,俗称红砷。
二、毒性及作用机理
砒霜的毒性很强,进入人体后能破坏某些细胞呼吸酶,使组织细胞不能获得氧气而死亡;还能强烈刺激胃肠粘膜,使粘膜溃烂、出血;亦可破坏血管,发生出血,破坏肝脏,严重的会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
急性砷中毒症状表现为两种:
1、胃肠型,最为常见。发作时间随量的大小及胃内充盈程度而不同,快的15-30分钟,慢的可4-5小时,一般为1小时左右。开始咽头有灼热感、口渴、恶心,接着出现剧烈腹疼与呕吐,最初吐食物,继之吐黄水,同时剧烈腹泻,初为普通粪便,随后呈米汤样。尿量减少,体温、血压下降,虚脱、昏迷,最后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2、神经型,较为少见。如一次服用大量砷,可引起重度循环衰竭、血压下降、脉搏快弱、呼吸浅表、中枢神经麻痹。其症状为头晕、头疼,肌肉疼痛性痉挛,迅速不省人事,继而呼吸麻痹,1小时内可死亡。
三氧化二砷中毒量为0.005-0.05g,致死量为0.1-0.2g。也有人服入大量砒霜(3g)而不死;这是由于砒霜对胃的强烈刺激,引起强烈呕吐,将服的砒霜未经机体吸收便吐了出来,因此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三、急救措施
1.发现有人误食砒霜中毒,要尽快催吐,以排出毒物。催吐方法是让病人大量喝温开水或稀盐水(一杯水中加一匙食盐)。然后把食指和中指伸到嘴中和舌根,刺激咽部,即可呕吐。最好让患者反复喝水和呕吐,直到吐出的液体颜色如水样为止。洗胃可用温开水、生理盐水、1 :2000~5000的高锰酸钾液或1%碳酸氢钠液,每次200~ 300毫升。催吐、洗胃应反复多次进行。洗胃后可给予0.5% 活性炭悬液200~300毫升(或用烧焦的馒头未溶液),以吸附去胃内残余的砷化剂。
2. 催吐、洗胃后,应予导泻,可用蜂蜜水或硫酸镁20 ~30毫升等。
3.防风一两,研成碎末,用水调服既可。
4.冷水调石青解砒如神。
5.可把烧焦的馒头研末,让病人吃下,以吸附毒物。也可大量饮用牛奶(3-5瓶)、蛋清(4-5个)以保护胃粘膜。
6.砒霜中毒后,能否作适当的急救处理,这是决定病人生与死的关键。而后应快速送往医院,因为现代医学对砒霜中毒已有了特效解毒剂──二巯基丙醇,它进入人体后能与毒物结合形成无毒物质。
7.民间解砒霜中毒方有:①经霜过的胡萝卜缨1000 克,煎汤饮。②绿豆150克捣碎,鸡蛋清5个,调后服下。③ 甘草、绿豆粉各50~100克,水煎,洗胃后饮服。④硫黄12 克、绿豆粉15克,共研为细未,冷水调服,缓缓服之。 中毒症状严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抢救。
剧毒农药有砒霜、对硫磷、甲拌磷、内吸磷、苏化203、氧化乐果、甲基异硫磷、磷化铝、磷化锌、氰化物、乙基大蒜素、溴敌隆、毒鼠强、氯化乙基汞、2-氟乙酰苯胺、灭蚜磷、地虫磷等。
保管、贮藏剧毒农药注意事项:
1、存放剧毒农药的库房要远离住房、学校和工厂。库房结构应牢固、门窗要严密。农药堆垛不能过高,以防倒塌。绝对不能同食物、种子饲料及日用品混放在一起,也不能接触碱性物质。
2、农药出仓应包装完整,并要有剧毒品的标记。装过剧毒农药的空包装,必须定期回收、集中消毒处理。
3、液体农药要存放在比较通风、阴凉的仓库里,库内温度不能超过35℃。堆垛之间要留空隙,便于通风散热,堆码农药时,要注意箱口朝上,不可倒放,也不能与木炭、纸屑、碎木和氧化剂如硝酸等存放在一起。
4、要加强对包装物的检查,瓶盖、瓶塞要拧紧盖牢,发现破瓶及时换装。改装时不要用金属容器和工具。严格管理火种和电源。绝对不能把火种带进仓库,仓库电灯要经常检修,以防漏电短路。挥发性的农药,要推陈储新,以免过期失效。
5、在装卸、运输、保管中如发现包装破裂、渗漏、松劲等,应立即改装整理。被污染了的包装,工具及场地应及时消毒处理。
注意问题
1、农药的选择。
市场上的农药品种繁多,农药质量参差不齐,防治对象也有很大差异,因此,一定要根据所要防治的对象选择农药,做到对症用药,避免盲目用药。
2、农药的配制。
农药的配制虽然不难,却经常由于粗心或操作不当出现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一要准确称量药量和对水量;二要先对成母液再进行稀释;三要注意人员及环境安全。尤其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浓度非常敏感。
3、农药使用适期。
任何一种病虫草害,都有它的防治适期,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不能盲目用药,用药过早或过晚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正确选择防治适期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不同的病虫草害防治适期一般情况可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的预测预报来确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剧毒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