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长果桑介绍及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5:29:21
字号:

中文名称:

台湾长果桑介绍及

长果桑?长果桑-叶?

英文名称:

Himalayan?Mulberry,Long?Mulberry?

学名:

Morus?macroura?

科名:

桑科(Moraceae)桑属(Morus)?

别称:

紫金蜜桑、奶桑、光叶桑?

原?产?地:

喜马拉雅山海拔?1000~1300?公尺之河谷或热带雨林。?

分布:

台湾全岛低中海拔向阳之地。?

用途:

1.食用:果实甜度高,可当鲜果生食用,亦可制果汁蜜饯等食品,也能当纯粹清凉饮料。2.?养蚕用:桑叶可养蚕。3.园景树用:可作绿篱、庭园美化、盆栽;单植、行植或列植均可。4.?造纸原料及绳索:取树皮内皮纤维部份,可作造纸纤维和编制绳索的材料。5.药用:枝叶煎服可以解热、消炎、水肿、吐血骨折、毒蛇咬伤等。性味:叶、根或皮:辛、甘、寒。效用:叶:清热解毒。治感冒咳嗽;根或根皮:泻肺火,利尿。治肺热咳嗽,水肿。?

茎:

落叶中乔木,株高?6~12?公尺,树皮厚,灰褐色,有浅纵裂纹,皮孔密布;冬芽红褐色,卵形,芽鳞覆瓦状排列,被柔毛。?

叶:

叶互生,宽卵状圆形至卵形,先端渐尖至尾尖,基部圆形至浅心形,边缘锯齿细密,纸质,两面无毛,幼时脉上疏生柔毛;叶柄具柔毛;托叶披针形,早落。?

花:

雌雄同株或异株,葇荑花序,单生或成对腋生;雄花序下垂,长?4~8?公分,花绿白色,花被片?4?枚,卵形,密被微柔毛,花丝在开花时伸出花被片外,花药球形,**;雌花序狭圆柱形,下垂,长?6~12?公分,花绿白色,花被片?4?枚,倒卵形,外面和边缘被毛,两侧紧抱子房,子房无花柱,柱头?2?裂,里面有乳头状突起。花期四至五月。?

果实:

聚合果狭圆柱形,长?7~15?公分,直径?0.5~0.9?公分,成熟时红色或紫黑色,果肉糖度可达?22?度,较一般桑椹甜,可鲜食。果期五至六月。?

特性:

落叶中乔木,株高?6~12?公尺,树皮厚,灰褐色,有浅纵裂纹,皮孔密布;冬芽红褐色,卵形,芽鳞覆瓦状排列,被柔毛。叶互生,宽卵状圆形至卵形,先端渐尖至尾尖,基部圆形至浅心形,边缘锯齿细密,纸质,两面无毛,幼时脉上疏生柔毛;叶柄具柔毛;托叶披针形,早落。雌雄同株或异株,葇荑花序,单生或成对腋生;雄花序下垂,长?4~8?公分,花绿白色,花被片?4?枚,卵形,密被微柔毛,花丝在开花时伸出花被片外,花药球形,**;雌花序狭圆柱形,下垂,长?6~12?公分,花绿白色,花被片?4?枚,倒卵形,外面和边缘被毛,两侧紧抱子房,子房无花柱,柱头?2?裂,里面有乳头状突起。聚合果狭圆柱形,长?7~15?公分,直径?0.5~0.9?公分,成熟时红色或紫黑色,果肉糖度可达?22?度,较一般桑椹甜,可鲜食。花期四至五月,果期五至六月。

更多资料:?应绍舜?台湾高等植物彩色图志?第三卷(增订一版)?1.台湾桑?p325?民850315

果桑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

桑果以其鲜美的口味、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传统桑树品种是以采叶养蚕为主,结果晚,桑椹小而且少,难以作为水果开发利用。我国农业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终于成功选育出桑椹大、结果早、产量高、口感佳、效益好的果桑系列新品种,使果桑作为一种新兴水果种植成为现实,种植果桑已成为一部分有眼光的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项目。现将果桑栽培的最新技术介绍如下:

一、建园标准

先挖定植沟,沟深、宽各50厘米,沟底铺一层厚20厘米左右的稻草,上覆10厘米左右表土,表土上再施鸡粪、复合肥,然后回填。每亩共施稻草1500公斤,鸡粪2000公斤,复合肥150公斤。定植密度一般采用株行距1×2米,亩栽333株,山地、丘陵、滩涂等地0.8×1.5米,亩栽555株。(简单的方法是像种小麦、玉米一样施肥、犁地、耙平就行)定植时注意将根系理顺使其向四周伸展,然后培土至嫁接口上方1厘米处踩实,根据土壤墒情适量浇水。

二、整形修剪

定植的苗木一般在株高25厘米处已短截定干,发芽后每株即可萌发新梢5-6个,新梢长至15-20厘米时摘心,以促发侧枝,增大树冠(若一次摘心发枝太少,可反复摘心2-3次,确保当年抽出结果母枝10-15个, 这是保证第二年丰产的关键,务必高度重视。但白玉王长势弱,不宜摘心)。第二年5月底或6月初,当桑椹成熟采收后,结合整形进行夏季修剪,所有的结果母枝均留2-3芽短截,促进其萌发新梢,作为下年的结果母枝。短截的时间宜早不宜迟,以保证新梢的充足时间生长,积累营养进行花芽分化。每年都在桑椹采收后短截,逐步形成低干树形。冬季修剪时将夏季萌发的过弱小枝、腐虫枝全部从基部剪除,并将保留的结果母枝适当短截,一般剪去枝梢顶端15-20厘米生长不饱满不充实的部分。

三、抹芽摘心

两年生以上投产树,抹芽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抹除主干上萌发的不定芽、结果母枝基部的弱小芽。当枝条顶部有6片新叶左右时摘心,摘心时间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此时有利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果实)生长,增强阳光照射,提高果实品质。(此项工作可做可不做)

四、水肥管理

果桑需水期主要是春季萌芽期和夏剪后萌芽期,如果这两个时期出现干旱,有条件应及时补充水分。每年冬季于定植行中间开20厘米深的沟施肥,施肥量及施肥方式同“建园标准”(或多施农家肥减少化肥);夏剪后亩施碳氨50公斤或尿素20公斤;始花期和幼果期分别叶面喷施一次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子正反两面都要喷施,双子叶植物的叶片反面吸收率是正面的5倍),以提高果实含糖量,促进早熟,使桑椹果大色艳,稳产增产。

五、及时采收

一般桑椹于5月上旬成熟,当桑椹刚刚由红变黑(白色品种果梗由青绿变黄白),且晶莹明亮时表明桑椹已成熟,应及时于清晨采收,注意轻拿轻放,不要碰破表皮,先用小塑料盒包装,再装入纸箱,一般每箱重10-15公斤,即可运往市场销售。

六、病虫防治

危害果桑的害虫主要有桑毛虫、桑尺蠖、菱纹叶蝉、桑天牛等,病害主要有褐斑病、炭疽病、白粉病、菌核病等。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①每年冬季将修剪的枯枝落叶焚烧后结合深翻土壤及施肥深埋。②萌芽前用3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对枝条及全园进行消毒。③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分别喷一次75%百菌清8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间隔7天。④若桑椹感染菌核病,应摘除病果,带出果园焚烧并深埋。⑤6月下旬至7月中旬对枝干半木质化和木质化的部位进行涂白,预防桑天牛;如发现桑天牛危害枝干,幼虫可采用蛀孔注药或药签塞入,发现成虫可人工捕捉。⑥7、8、9月份高温多雨期,每隔10-15天(应勤观察,间隔天数和喷药次数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不必完全照搬),喷一次40%氧化乐果1200倍加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敌杀死2000倍加75%百菌清800倍液,或敌杀死2000倍加75%百菌清800倍液,两种组合最好交替使用,以防治桑毛虫、褐斑病等病虫害。

果桑早期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我们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新栽果桑园“三次摘心法”,成功达到当年栽树当年挂果,第2年亩产500~800公斤桑果的早期丰产栽培目标,第3年以后稳定在亩产1500-2500公斤以上。

早期速成丰产果桑园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栽果桑苗333~555株,株距为0.8~1米,行距为1.5~2米,品种以高产优质的大10、红果2号、8632、台湾长果桑、台湾四季果桑等为主。采用三次摘心法,抑制顶端优势,促使桑苗的腋芽生长,增加侧枝数量,扩大树冠面积,以利花芽分化,使果桑园建立当年即可形成足够的结果母枝,这是果桑早期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第一次摘心:5月10~20日。新栽果桑苗新梢长到15~20厘米时,即有叶片5~6片时,实地观察单株生长的情况,先后分3~4批摘心,一般摘去枝梢顶端2~3厘米。采取长得快的先摘,长得慢的后摘。第一次摘心后,一般单株能长出6~10根新梢。

第二次摘心:6月10~20日。这时新梢高度约为35~50厘米,摘心程度根据新梢长势强弱决定,长势强的一般摘去3~5厘米,长势弱的摘去6~10厘米。摘心后新梢高度30~45厘米。第二次摘心后,一般单株条数可增加到9~15根。

第三次摘心:7月10~20日。再分3~4批对单株生长势特别强的枝条进行摘心,长势弱的不再摘心,以促使枝条平衡生长。

三次摘心后,单株果桑可发出结果母枝15~18条,多的可达20条以上。再经过2个多月的生长,到10月中下旬果桑停止生长时,每667平方米桑条达5000~6000根,总条长约6000~7000米 ,树冠面积占整个果桑园的60%左右,为第2年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早期速成丰产果桑园的培育,必须以适宜的肥水做保障。每次摘心后,根据果桑苗长势及时施肥,一般亩施尿素5~10公斤,趁自然降雨后施入效果好,若降雨不及时或遇长期干旱,则应在施肥后的傍晚浇一遍透墒水。病虫害防治同正常管理。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27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