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估测大树的树龄,最好有公式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5:23:34
字号:

一般在不破坏树木本身的情况下 有一下几种

如何估测大树的树龄,最好有公式

1 树高和树干 着得凭经验

2 树枝的分叉多少 小树一般1年分一次支

3 看树上疤痕的多少

4 除了知识外还要靠经验!!!!!据国家有关部门对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操作的规定,树龄的测定有三种方法。一是依据文献、史料及有依据的传说确定树龄,称作真实树龄;二是只有传说,却无据可查的年龄,叫做传说年龄;三是在调查走访的基础上根据各地测定的参照数据类推估计的年龄,叫作估测年龄。在工作中有一种根据树围估算树龄的做法,即在树木距地面1.3米处量出树的胸围,除以2.5厘米,所得出的数算作该树的树龄。由于不同的树种生长速度不一样;同一树种在不同的气候、土壤、海拔高度其生长速度的差别也会比较大,故此方法得出的数据有误差,只作为一种参考。

城市园林绿地的技术经济指标应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城市现有的绿地状况。科学、合理的指标定额又是新建城市和旧城改造时,园林绿地建设的标准和依据。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全面、统一的园林绿地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特别是缺乏有关价值指标,用以指导和考核园林绿地建设工作及其效益。现行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城市绿化覆盖率

城市绿化覆盖率指市区各类绿地覆盖面积总和与市区总面积的比率。上式中绿地覆盖面积为各种乔木、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重叠部分应予剔除。若以各类绿地 占地面积代替,则应称作城市绿化用地比例。

城市绿化覆盖率主要反映城市普遍绿化工作的成果,说明城市绿化的环境效益,在市区总面积一定的情况下,依靠群众广植树木,尽量减少裸露地面,城市绿化覆盖率指标就会相应提高。反之,当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市区面积有所扩大时,忽视绿化工作,满于现状,固步自封,城市绿化覆盖率就会下降。利用上述指标原理,还可计算、考核各类城市用地的绿化水平,这对促进各类绿地的增加,也是十分重要的。

城市绿化覆盖率目前只能由专业人员通过抽样进行估算,方法复杂且不准确。随着航测和遥感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使用,及时、准确地掌握各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已为时不远了。

(二)人平公共绿地面积

人平公共绿地面积,指城市市区居民共同使用公共绿地时的平均占有量。计算公式是:市区公共绿地面积除以市区总人口。

这个指标反映了城市园林绿地的质量及其提供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不断建设以扩大公共绿地面积,积极控制城市人口规模,是提高人平公共绿地面积的两大途径。

为了计算简便,市区公共绿地面积可按其占地总面积计算。公共绿地范围内的水面,不论面积大小,均计入绿地面积;依傍公共绿地的水面,则根据是否起到公共绿地的游息作用,是否由园林部门管理,全部或部分折算为绿地面积.另外,市郊风景区中的游览区,可供游息的街心花园,桥头及立交绿地,对公众开放的花圃和专用绿地中的庭园等,可以计入公共绿地面积。目前由于对 “公共绿地”所辖内容尚未统一认识,各地填报数据可比性较差·,故国家常以 “人平公园面积”进行考核。

(三)苗圃拥有量

苗圃拥有量,指市界范围内单位建成区所拥有的育苗用地面积。按以下公式计算,城市苗圃总面积除以城市建成去种面积。

该项指标是考核城市绿化苗木自给情况的重要指标。式中城市苗圃总面积包括城市范围内用于培植各种树苗、草皮、花卉的生产性绿地;城市建成区面积指城市内非农业生产建设面积的总和。

我国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暂行条例》规定:近期内凡有条件的城市,要把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0%:公共绿地面积达到每人3-5平方米。本世纪末,城市中一切可以绿化的地方都要绿化起来,做到“黄土不露天”;公共绿地面积达到每人7-11平方米。城市新建区的绿化用地,应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30%;旧城改建区的绿化用地,应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25%。要重视城市园林苗圃建设,逐步做到苗木自给。园林苗圃面积应为城市建成面积的2-3% (即苗圃拥有量为30-45亩/平方公里)。上述规定为我国不同时期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指出了应该达到的定额标准和水平。

当然,不同城市由于城市性质、规模、自然条件、园林绿地现状等具体情况不同,可以在上述定额指标的指导下,根据本市的具体条件酌情增减,确定适宜的定额指标。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26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