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什么时候开花,这与气温和日照有很大关系,另外,湿度、土壤、地形(背北风面朝阳)等也对开花有直接的影响。不同的年份因气候原因,开花的时间也并非完全致的。肥料以速效复合肥为主,适当增加氮肥比例。根据树体大小和壮旺情况,每株施复合肥0.5一1.0斤左右即可,树势偏弱的,可加尿素0.2一0.3斤左右。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春季,虽然春梢生长与柑橘花所需要的养分有很大一部是上年积累下来的养分,但是今年的情况又与往年不同,今年很多柑橘卖得比较迟,甚至到了三月上中旬,果树已小年树的修剪:由于上年结果多,养分大量消耗,致使抽梢少,树势衰弱。修剪应少去叶,主要短截和缩剪结果后的不带叶果枝,并剪去那些生长衰弱,叶片少,纤细过长的荫蔽枝。
我们要修剪好枝条,以此来平衡柑橘树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对于已经成年的柑橘树,我们要保留一定数量的营养枝,这样既能保持当年的产量,也能为第二年的产量打下基础。柑橘挂果少的原因:在我们当地,去年冬天下了几场雪,天气比较寒冷,到了今年春天,温度升高以后,为了促进果树尽快恢复,大多数的果农会给果树施氮肥,造成柑橘枝叶旺长,养分/调节剂:柑橘采摘后就及时施肥恢复树势,满足花芽期树体所需的养分,开沟施肥+淋水肥,埋商品有机肥/腐熟农家肥+平衡复合肥+中微量元素/钙镁磷,淋平衡复合肥+海藻发现一定要及时喷药,不然很容易造成整个果园都这样,花蕾期的时候一定要防治的是花蕾蛆,他会吃掉花蕾,要是没有花蕾,那么怎么进行受粉无法授粉的话,挂果肯定是不可能的。
在柑橘的种植栽培过程中,容易发生多种病虫害,要注意随时观察果树发病症状并及时喷洒农药。
1.柑橘炭疽病
柑橘炭疽病在我国柑橘产区是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其病原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当树体在其他不良因素导致衰弱而丧失抗病力时,如干旱、积水和冻害或有机质缺乏、酸性大的土壤等,才引起发病。故又称次生病害或“弱寄生”病害。
药剂保护。一般在春季花期、幼果期、每次新梢抽出期和冬季,根据树势壮弱和原来炭疽病的发生情况,在每个时期及时喷药保护1~2次。有效药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30O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O倍液,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喷布0.3~1.0波美度石硫合剂(依季节、气温确定不同的浓度),亦可使用0.5∶ 0.5∶100波尔多液喷布,茶枯粉加井冈霉素(用荼枯粉1~1.5千克加水2.5升煮沸,冷却后过滤,再加47.5升水和加入50克井冈霉素及2克食盐,充分溶解,发病初期和采果前1个月使用)。
2.柑橘树脂病
树脂病在我国柑橘产区均有发生,因症状、受害部位和时期的不同又有蒂腐病、砂皮病、黑点病等名。
药剂防治。在春梢萌发期、花落2/3及幼果期各喷药1次防治叶和幼果上的病害,可用0.5%~0.8%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对已发病的枝干,采用纵刻病部,涂药治疗,涂药时期为4~5月和8~9月,每周1次,共涂3~4次,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O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O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100倍液。也可用8%~10%冰醋酸或树脂净原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20倍液,1∶4浓度的食用碱水,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涂抹。
3.黑腐病
黑腐病又称黑心病,对宽皮柑橘危害重。病菌由伤口和果蒂侵入。通常有两种症状:一是病斑初期为圆形黑褐斑,扩大后为微凹的不规则斑,高温、高湿时病部长出灰白色绒毛状霉,此为心腐型;二是蒂腐型,果蒂部呈圆形褐色、软腐、直径约1厘米的病斑,且病菌不断向中心蔓延,并长满灰白色至墨绿色的霉。
防治方法。一是病菌来自田间,应加强田间防治。发病多的果园可在4~5月份用0.5%~1%波尔多液喷布;二是其他防治方法:适时采收,精细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