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杂草野慈姑的防治技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5:00:57
字号:

随着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耕作制度改变,野慈姑在水稻田内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有的稻田中野慈姑能达到半米甚至达到一米高。野慈姑发生较多之后,会遮蔽水稻,并且会竞争营养水稻严重减产。那野慈姑的防治技术有哪些呢?

稻田杂草野慈姑的防治技术

(一)采用农艺措施防控野慈姑

野慈姑的生长对水的依赖性较强,因此采用现代水稻节水栽培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野慈姑的蔓延发生和危害。在水稻幼苗期以干湿交替灌溉为主,在水稻分蘖盛期后,排干田水搁田;在水稻进入生殖生长期,以浅水和湿润灌溉为主;单季稻和双季晚稻成熟后应立即排水烤田,把田水的供应量控制在水稻生长所需要的量,避免全生育期水层淹灌。

野慈姑发生严重的田块,在单季稻和双季晚稻收割后,实行秋翻,这样能够把一部分野慈姑地下球茎翻到土表,通过干旱、日晒,野慈姑地下球茎将失去发芽和繁殖能力,达到翌年降低土壤中野慈姑球茎数量的目的。

水旱作物轮作是控制野慈姑的一项有效措施。在多年种植水稻后改种旱作物如大豆、玉米、棉花等。在旱作物田里野慈姑地下球茎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而失去发芽能力,不久枯死。当土壤中的野慈姑球茎大幅度减少后,可轮作水稻。

(二)使用化学除草剂防除野慈姑

1.采用二次使用除草剂技术防除野慈姑第一次施药,在水稻移栽前5~7天,每667米2使用10%吡嘧磺隆20~30克,药土法拌细润土3~5千克,手工或机械撒施(或喷雾法,加水40升喷雾),施药时田水层3--5厘米,保持5~7天;第二次施药,在水稻移栽后15~20天,每667米2使用10%吡嘧磺隆10~15克+30%莎稗磷微乳剂60毫升;或每667米2施用10%吡嘧磺隆10~15克+so%丙草胺(不含安全剂)乳油60毫升;或每667米2施用10%吡嘧磺隆10--15克+50%苯噻酰草胺可湿性粉剂70克,现混现用。

2.使用茎叶处理除草剂防除野慈姑秋翻春整地,泡田后水耙一次整平。5月15日手工插秧。于7月5日每667米2用48%灭草松水剂200毫升,加水40升喷雾;10天后再用48%灭草松水剂200毫升,加水40升喷雾,对野慈姑的防效接近100%,且对水稻垦鉴稻6号的安全性良好,增产显著。

三系杂交是指配制一个优良杂交种所需要的特定的三个系,包括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其中雄性不育系雄性器官发育不正常,花粉不育,但是雌性器官发育正常,可以接受正常花粉,受精结实。雄性不育保持系的细胞质基因正常可育,具有可育花粉,能够自交结实繁殖,并且给不育系品种授粉后产生的杂交品种,同样为不育。雄性不育恢复系具有能够恢复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核基因,与不育系杂交后产生的杂交品种,正常可育。

一、三系法杂交水稻

三系杂交是指配制一个优良杂交种所需要的特定的三个系,包括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具体如下:

1、雄性不育系

(1)雄性器官发育不正常,花粉不育,但是雌性器官发育正常,可以接受正常花粉,受精结实。

(2)雄性不育现象由细胞质基因控制,并且目前只有少数水稻存在可以修复这种不育性的核基因。

2、雄性不育保持系

(1)细胞质基因正常可育,具有可育花粉,能够自交结实繁殖。

(2)保持系的核基因型与不育系的核基因型相同,不能够修复由细胞质基因所控制的不育性,因此在给不育系品种授粉后产生的杂交品种,同样为不育,主要用于繁殖不育系。

3、雄性不育恢复系

具有能够恢复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核基因,与不育系杂交后产生的杂交品种,正常可育,并且具有杂种优势。

二、三系法杂交水稻的原理和种植技术

1、原理

(1)保持系授粉给不育系,用于繁殖不育系,后续不育系与恢复系进行杂交,得到正常可育的水稻品种。此时如果该杂交品种有优势,即可用于生产。

(2)保持系依靠自交进行繁殖,不育系依靠保持系授粉来进行繁殖,恢复系依靠自交进行繁殖。

2、种植技术

(1)整地

精细整地,保证畦面平整(高低差不超过3cm),没有杂草,排灌通畅。畦宽4-6m,畦沟宽0.6m,深0.1m。

(2)种子处理

1播种之前,将混在种子中的瘪粒筛选出来。

2使用1%石灰水浸种3-4天左右,期间换水2-3天。浸种结束后,将种子捞出洗净,催芽播种(催芽温度为30-35°C)。

(3)播种

1当气温稳定在10-12°C以上的时候,进行露天播种。如果温度低于10-12°C,应当采取保温措施后,再进行播种。

2如果是旱床,每平方米播种150-200g。如果是湿润秧田,每平方米播种10-20g。

(4)施肥管理

1结合整地,将有机肥施入稻田之中,同时将30%的氮肥,50%的钾肥以及全部的磷肥一起施入稻田中,作为基肥。

2分次追肥,遵循“少吃多餐,追肥要勤,每次用量要少”的原则。

3返青分蘖肥:插秧后的5-7天左右,将25%的氮肥施入田中,然后保水5天。

4补肥:在有效分蘖末期的时候(6月25日左右),将25%的氮肥以及50%的钾肥施入田中。

5穗粒肥:在7月20日左右,将20%的氮肥施入田中,但是具体需要根据水稻的长势以及土壤是否脱肥来决定。

(5)灌水管理

1秧苗移栽至缓苗期间,保持4-5cm深水层。

2分蘖前期,保持3cm浅水层。

3分蘖中后期,干湿交替灌溉,等到总茎数达到预定指标的时候,排水晒田。

4拔节孕穗前期,保持湿润即可,后期适当建立浅水层,尤其是抽穗前5-15天内保持浅水层,其余时间以间歇灌溉为主。

5抽穗开花期间,间歇灌水。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24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