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生产安全月的活动总结范文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5:00:47
字号:

#活动总结# 导语六月为安全生产月,在这期间要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和培训,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下面 考 网就给大家分享下养殖生产安全月的活动总结范文,欢迎阅读!

养殖生产安全月的活动总结范文

篇一:养殖生产安全月活动总结

 20xx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构建安全生产支撑保障体系,保持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全面完成安全生产各项履职目标任务。现将我局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真落实。

 我局高度重视农业行业安全,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原则,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安全工作由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牵头,各分管领导对分管范围内安全工作负责的“一岗双责”安全工作机制。局党委对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将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安全监管工作。4月25日制定下发了《xx县农业局关于做好20xx年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全县400多名种养殖业、初加工企业、投入品经营、屠场业主进行全面培训,制定下发了《xx县农业局关于开展农业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积极开展了安全月宣传活动。

 二、农机安全。

 按照市县有关部门的要求,积极配合抓好全县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动员、深入乡(镇)村组,一对一地与拖拉机车主、驾驶员签订书326人。从3月1日起对全县农用运输车、拖拉机进行了年度检验,共检车305辆(台),占应检车辆的96%,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326份,参检入保率100%。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利用现已建立5个农机安全联组,组织全县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学习24次,参训、参会人员71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对驾驶员进行宣传教育,牢固树立安全重如泰山的思想,做到警钟长鸣。会同公安交警部门,路运综合大队对农用运输车,拖拉机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对发现的问题通知车主进行了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抄告相关部门。

 三、农村沼气生产使用安全。

 按照农村沼气池“谁拥有、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落实沼气池管护主体责任,制定了《xx县巩固退耕还林农村沼气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对管护主体、管护原则、管护办法和综合利用作了明确规定。针对农村群众沼气安全知识缺乏等特点,我局还专门印制了《农村户用沼气安全警示》,要求沼气使用者严禁在沼气池附近用火,严禁在沼气池导气管口和出料口点火试气。日常维护揭开活动盖时,不得在沼气池周围点火吸烟,只能用手电筒照明或镜子反光照明,禁止向池内丢明火,烧余气,严防引起池子爆炸等。县局印发了《关于做好汛期农村沼气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对全县的沼气安全进行安排落实。对全县的沼气使用进行了大排查,共出动人员250人次,检查沼气360个。对沼气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及时纠正。

 四、农业生产安全。

 今年以来,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乡镇畜牧兽医站等负有监管责任的单位,分别对屠宰加工企业、养殖大户、安全检验检测站的安全隐患等进行了仔细排查。执法大队多次对xxx公司的涉氨冷冻仓库进行了检查,从责任落实、制度建设、操作规程、防范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加强对检测站所涉及的危化品管理、职工安全防护、消防等的管理;乡镇畜牧兽医站对所辖的养殖业大户进行了全面排查,重点检查沼气池、防洪、用电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截止目前,没有发现重大安全隐患。

 五、动物防疫安全。

 认真落实市政府“一头双线九责”防疫目标责任体系,抓好动物常态化免疫和基础免疫,免疫牲畜181万头份,家禽465万羽份,采测动物免疫血清2560份,免疫结果达到农业部规定指标,开展圈舍场地消毒245万㎡,全年无重大动物疫病流行。

 六、防汛及机关安全。

 加强防汛工作,严防洪水、雷电等给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企业造成新的危害,加重企业的负担及时成立了由总畜牧师李xx和大队长吴xx任队长的两个防汛工作应急小分队,为增强抗灾能力,积极筹备资金增添防汛物资,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坚持汛期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由局办公室负责机关的水、电、气和车辆的管理,全年末发生机关安全事故。

篇二:养殖生产安全月活动总结

 在市农林局的正确领导下,根据溧农发[20xx]111号《关于做好农业生产安全大检查的通知》及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镇实际养殖情况,我单位近期对全镇养殖场开展了“8月安全生产月”活动和“畜牧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行动,现将我站开展畜牧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我站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全镇各养殖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专项整顿。一是成立了安全生产工作小组,成员为陶xx、吴xx、吴xx,及时下乡了解情况,和养殖户做好沟通,指导养殖户做好安全生产养殖;二是发现隐患及时告诫,有的养殖户搭建简易棚进行养殖,存在一定的风险,告诫养殖户注意台风、雨雪天气。

 二、明确责任,切实强化安全生产监管

 通过检查,我站认识到做好畜牧业安全生产工作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的大事,帮助养殖户树立大局意识、防范意识。认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增强主动防灾意识,切实履行职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指挥到位、措施到位,克服麻痹侥幸心理,认真落实畜牧业安全生产各项措施。

 三、加强养殖环节监管

 (一)规范建立养殖档案

 指导和规范养殖户做好养殖档案的建立,要求及时完善登记养殖场的饲料、添加剂、兽药的购进和使用记录,出栏时应及时向我站进行报检,并做好台帐,病死畜禽应严格执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并做好台帐记录。

 (二)严格实施程序化免疫

 各养殖场都按照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要求严格实施免疫,免疫密度达100%,但都没有结合养殖场防控实际条件,制定适合本场实际操作的免疫程序。

 (三)加强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养殖场都具备相应的消毒设施,平均每周消毒一次,强化高温季节消毒工作。在无害化处理上都严格执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进行深埋或化尸池处理。

 截止目前,我站协助养殖户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187头。

 (四)规范投入品的使用

 各养殖场都能规范合理使用兽药,做到不使用违禁药品、严格执行兽药休药期,但在兽药和饲料的台帐记录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五)强化畜禽养殖房舍及设备安全

 我站工作人员对全镇养殖场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排查,发现大部分畜禽养殖场内都不存在危房,但2家鸽场的养殖用房是简易棚,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屠宰加工环节监管

 规范屠宰检疫,切实把好屠宰检疫的“五关”。

 一是把好动物进场检查关。对进场的动物,检疫人员严格查验检疫证明,核准耳标,并实施必要的临床检查;

 二是把好待宰准宰关。检疫人员对待宰的动物认真实施宰前检疫并出具准宰单;

 三是把好宰后检疫关。检疫人员与屠宰过程同步实施检疫,严格按照检疫技术规程进行操作,对屠宰过程检出的动物疫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是把好无害化处理关。对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人员严格按规定出具无害化处理通知单,监督场方进行无害化处理。屠宰检疫率、出证率达100%。

 五是把好“瘦肉精”检测关。对定点屠宰场的生猪实施“瘦肉精”检测,每批次按5%的比例抽检,按比例折算不足1头的至少要抽检1头,并做好检测结果等相关记录。

 截至目前,全镇共检疫生猪2200头、家禽899羽,屠宰检疫14879头,检出不合格猪11头,不合格猪肉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瘦肉精检测854份。

篇三:养殖生产安全月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落实全国第十五个“安全生产月”活动,按照县安委会(xx安(20xx)3号文件)精神。结合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县水产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霍邱行”活动,作为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具体体现,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认真贯彻

 此次活动,县水产局高度重视,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局相关股室、局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霍邱行”活动领导小组,印发了《xx县水产局20xx年“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霍邱行”活动实施方案》。6月3日上午班子成员扩大会召开了领导小组专题会,会上安排部署了此项工作,会议强调要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霍邱行”活动,进一步巩固前阶段安全生产大检查成果,要树立责任意识,坚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通过“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安全知识。通过“安全生产霍邱行”活动,提升安全责任和素质,强化“红线”意识,为有效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促进渔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会上明确局班子成员要亲临一线,精心组织,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将各单位参与活动情况作为年终工作目标考核、评先评优和表彰的重要依据。

 二、广泛宣传,认真贯彻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水产局通过会议、培训、微信平台、宣传栏、标语、宣传资料、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落实“安全生产月”宣教活动。

 1.开展安全主题宣讲活动6场次。由局班子成员分别带队组织到重点养殖区、场宣讲安全发展主题,共有100多人次参加此项活动。

 2.举办现场咨询。按照全县统一部署,6月16日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在县车站广场进行的“安全生产月”现场咨询宣传活动,精心制作3安全生产宣传展板,发放安全生产宣传材料500余份。回答了民众渔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应急救援等方面知识,接受群众咨询100多人次。

 3.通过渔业预警信息平台发布安全信息3条,接收安全信息人员达2000余人次。

 4.在重点渔区、企业挂安全宣传横幅4条,设安全警示牌6面,制做宣传栏4面,大力营造宣传的浓厚氛围。

 5.认真组织本系统人员56人次积极参加xx市组织的“守护生命”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

 6.在水产局网站开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专栏2篇幅。

 7.在《xx日报》头版进行渔业安全专题栏目的宣传。

 三、认真推行“安全生产霍邱行”活动

 1.开展安全责任专题行15场次,6月中旬开始,水产局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深入一线开展送安全到基层的行动,班子成员与15家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或者渔民等谈心对话,以强化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让生产经营单位和广大渔户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凝聚安全发展共识,深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组织安全演练,在我县重要渔区、渔船集中停靠区分别在6月12和6月24日组织渔民开展灭火自救演练,针对演练中暴露的问题,分析原因,进一步充实完善应急预案。

 3、突出重点、加强检查、认真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行动。水产局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按照“四不两直”的要求,针对当前我县进入主汛期渔船安全等重点,对我县15家重点安全生产监管单位一个不漏的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活动,提出安全生产建议建言26条、发出整改通知5份。

 4.开展非法捕捞专项行动,从源头上治理安全隐患。非法捕捞不但违法,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电捕鱼行为,容易造成人身伤害。水产局成立2个专项工作组,对非法捕捞行为进行专项治理,查处非法捕捞行为6起,收缴违法工具10余套,并在县、市、省等媒体上进行了公开曝光宣传。

 5、6月14日结合全县水产业务会议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典型经验专题行。在会议上,对渔业行业好的安全生产典型,经验,做法进行了通报、交流。对部分单位安全生产问题进行了曝光。

新手怎么养殖水产?

合理利用养殖水域和自然资源,保护养殖水域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是水产养殖业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改变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保证水产品均衡上市:

1、改变鱼种的投放结构。首先,根据轮捕轮放的要求,每年冬季投放一定比例接近上市规格的鱼种,以便能够在水产品销售旺季投入市场;其次,按大品种以小规格上市、小品种以大规格上市的要求,投放不同规格的鱼种;再次,增加草鱼、鳊鱼和鲫鱼的投放量,减少鲤鱼、鲢鱼、鳙鱼的投放量。

2、囤养成鱼。冬季成鱼池干池后,将一部分成鱼囤养在鱼种池内,春天再上市销售。

3、在池塘中设置网箱。将平时捕获的鲜活特种水产品放入网箱中暂养,当市场价格升高时可随时起捕上市。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以上几种方法,保证全年都有鲜活水产品供应,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二、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推广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品种的养殖: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需求出现了两大特点:一是对高质量的水产品需求量增加;二是由季节性需求转变为常年需求。因此,以市场为导向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推广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品种的养殖是适应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1.养殖优质品种

开发利用好现有的水产养殖品种(如草鱼、鲫鱼、鳊鱼等)的同时,应到具备苗种生产资质且信誉好的苗种场购买良种,选择经多代选育、性状优良、遗传稳定的更新品种替代原有品种。

2.养殖新品种和特色品种

引进水产养殖新品种(如罗非鱼、黄颡鱼、鲇鱼、鲟鱼、淡水白鲳、罗氏沼虾等)。水产特色品种较常规品种销路好、售价高。经营方式除向市场供应外,还可以通过推销给附近的酒店、景区和开发休闲渔业来进一步拓宽销路。特别是冷水鱼类虹鳟的养殖利润折合成亩计算,是鲤鱼等常规品种的百倍。虹鳟属于冷水鱼中的“低值”品种,如能充分开发利用冷水资源养殖,利润则更为可观。

3、对养殖周期长、市场价格高、深受群众青睐的水产养殖品种(如野生甲鱼、黄鳝等),可因地制宜发展,逐步形成规模化生产。

三、开辟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

饲料成本占整个水产养殖成本的70%左右,广泛开辟饲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1、种草养鱼。

主养草鱼等草食性鱼类,可以种植黑麦草、苏丹草和水生植物作为饵料。春、秋季青饲料占投饲比例的1/4,夏季占1/2。

2、投喂动物性饲料

主养鲶鱼、乌鳢等肉食性鱼类,可结合投喂一些切碎的野杂鱼和畜禽下脚料。投喂动物性饲料要注意水质变化,每天及时捞除残饵,防止败坏水质。主养青鱼、河蟹,可结合投喂一部分轧碎的螺蛳、蚌、蚬,每隔20~30天分批投放池中。动物性饲料可全程投喂,也要结合全价配合颗粒饲料进行投喂。

3、渔牧结合

根据养鱼用肥的需要,保持适度的养猪、养禽规模,采取鱼畜结合、鱼禽结合等综合养殖模式,逐步建立起良性生态循环。这样,既能增加水产品产量又能节粮降本,大大提高水产养殖的综合经济效益。

4、推广全价配合饲料养鱼,缩短水产养殖周期,达到高产高效的生产目的。

四、创新养殖经营模式:

1.养殖特大规格鲢鳙鱼

大水面水库、大湖养殖鲢鳙等无须投饲,鱼种费算是养殖成本中的大头。水库养殖回捕率一般在70%左右,也可进行网箱养殖、库湾拦网养殖和池塘养殖。

2.稻田种养结合

应充分发挥稻田资源优势,利用种间的互利作用,开发稻田养鱼、养鳅、养蟹,实现降本增效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双重目的。

3.一年养两茬鱼

要想在有限的空间增加产量,提升效益,可通过一年养两茬鱼来实现。以鲫鱼为例,4 月末放养大规格的鱼种,同时套养同规格的草、鲢、鳙,6 月末可起捕上市。因6 月末市场商品鱼短缺,售价可较秋季高出1~2 元/千克。清塘后放养鲫鱼夏花,搭配同规格的鲢鳙夏花,越冬后出售鱼种。全年每亩利润可达近7000 元左右,该模式比“一年养一茬鱼”的亩产和利润均达到了翻番的效果。

4.开发“渔家乐”等休闲养殖经营模式

以“渔家乐”的经营模式,垂钓鱼和餐厅用鱼价格均可提高。可按斤称重或按天收费。现全国各地涌现大批“渔家乐”提高了经济效益,带动了地方经济。

一、养殖场地选择

四大家鱼的成鱼养殖通常选择5~10亩左右长方形或多边形鱼塘。养殖青鱼、草鱼最适水深1.5~2m,鲢鱼、鳙鱼1.4~1.6m。鱼塘最佳走向为东西向,通风向阳,进水口与出水口呈对角分布,底部略高于出水口,坡比为1∶100,便于自然增氧。鲢、鳙鱼池池底需有20cm深淤泥,青、草鱼池池底则可以不含淤泥。

二、四大家鱼种苗的识别

刚孵出的仔鱼,一般叫水花,按季节分为“春花”和“夏花”两种,通常春花成活率高于夏花。“四大家鱼”水花识别可归纳为“青驼背”“鲢灰身”“草桔红”“鳙暗黑”。具体识别方法是:青鱼头较尖,身体和鳍为灰黑色,鳞片不明显;鲢鱼体色银白,头比鳊鱼小,胸鳍尖端仅达腹鳍基部;草鱼体色淡黄,吻端钝圆,鳞片清楚;鳙鱼体色黑而稍带**,头大,胸鳍尖端越过腹鳍基部。四大家鱼水花长至一寸时称为寸片,可以用作鱼种。

三、种苗的选择和放养

1.鱼种选择

成鱼养殖中,通常应选择色泽鲜艳、肌肉丰满、个体重无病伤、规格整齐、游动活泼的鱼种,反之如果体色暗黑、鱼种瘦弱、游动缓慢则不应作为养殖鱼种。

2.鱼种放养前准备及具体做法

(1)放养前准备 放养鱼种的鱼塘分为精养塘和粗养塘两类。没有养过成鱼的粗养塘,要全面清塘和消毒后才能投放鱼种。养鱼一年以上的精养塘要全面清淤,为鱼种提供适宜生活环境。

(2)具体做法 如果主养鲢、鳙鱼,清塘消毒1~2d后即施放底肥,投放磷氮比例一般为5∶2,即每亩养殖池塘投放50kg过磷酸钙、20kg碳酸氢铵,25kg左右的草木灰来培肥水质,如果主养草鱼在清塘7d后方可投放鱼种。如池塘为精养塘,应彻底清淤后再施肥,且仅限于施少量磷肥和草木灰。冬季放养鱼种池水深度不低于1.8m,便于保温越冬;春放时,如有可靠水源,初次注水不应超过80cm深,以便水温迅速升高,促进鱼群摄食饵料。

四、种苗搭配及放养

1.鱼种放养及搭配

鱼种的放养需根据主养鱼种进行不同搭配,在无流水养殖条件下,投放密度不宜加大,以免影响商品鱼规格和品质而降低养殖效益。如果主养草鱼,一般需按16∶7搭配鲢鳙鱼苗(即每亩投放800尾草鱼苗搭配350尾鲢鳙鱼苗)以便收获时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鱼种的放养时间

四大家鱼的放养方式和具体放养时间主要由水温确定,在南方一般采取春放模式,即3月5日-3月15日投放鱼种,此时水温为6~10℃,四大家鱼活动能力较弱,容易捕捞,操作过程中可减少鱼体损伤。

五、成鱼养殖池塘管理

1.清塘、去杂。放养四大家鱼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清塘、除杂、培肥水体,同时搭配好主养鱼种和其他品种放养比例。

具体操作步骤为:抽水—去杂—清淤—播撒生石灰消毒—注水—施肥—投放鱼苗。即先抽干池水,清除野杂鱼及部分污泥,每亩泼洒150kg生石灰。7d后,可注入0.8m深池水,并施250~300kg/亩腐熟粪便作底肥,晾晒12d左右再投放鱼苗,促进鱼苗早开食或增加摄食。

2. 早施饵肥。主要目的是迅速满足

成鱼营养需求。当水温达到6~8℃时,鲢、鳙亲鱼池必须抓紧施肥,以便饵料生物迅速繁殖生长,培肥水质。同时可根据水色,适当追肥。养成“看水色、看天气、看鱼的活动情况”决定施肥数量的好习惯。

①看水色,关键在于掌握四字原则:即水体的“肥”“活”“嫩”“爽”,首先看水色是否为鲜嫩的淡黄绿色,透明度是否高于25cm,水体颜色是否会在1天中出现多次变化,如出现一日三变或多变就表示水体为鱼种生存的最适养殖水体,就不应再投放饵肥;②看天气,指看是否可能出现闷热或暴雨天气,是否会发生气温突变,避免水温骤变引发鱼群感冒;③看鱼群活动,指观看鱼群是否出现浮头或萎靡不振,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饵料投放

1. 投饵量及投饵计划

(1)投饵量一般可通过公式计算。即全年投饵量=池塘的鱼产量×饲料百分比×饲料饵料系数×鱼塘面积,计算公式:

Q=PrKA式中:

Q-某种饲料全年的用量(kg);

P-池塘的鱼产量(kg/亩);

r-该种饲

料的搭配比例(%);

K-该种饲料的饲料系数;A-鱼池总面积(亩)。

(2)投饵量确定。一年中各月的投饵计划,主要是根据水温、鱼类生长情况和饲料供应情况来制定。鱼类摄食量通常与水温变动成正相关,与饵料系数及鱼类的体重成反相关,即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摄食量越大,鱼类生长明显,反之超过或低于适温,则必须减少饵料投放。主要需遵循“早开食”“晚停食”“抓中间”“带两头”的投喂规律,即精青饲料放在鱼类摄食旺盛、生长最快的季节投喂。南部属于亚热带气候,鱼类的适温季节为5月下旬-9月下旬,5月份以前及10月份以后投喂饵料的比例应相应减少,1-3月份则不应投喂饲料。每日投饵量,应根据季节、天气、水色和鱼类摄食情况而定,具体做法:①颗粒饲料投喂量以鱼群20min内吃完为佳;糊状饲料投喂量以鱼群1h内吃完为最佳;青饲料则应当天吃完,以免污染水质;如果投放青鱼饲料(如螺蛳、蚌、蚬、蛤等)则没有数量和时间限制,以下次投饵前吃完即可。②根据天气确定投饲量:如果水温为适温,天气晴朗且水中溶氧量高,应适当多投;反之则应少投或不投,以免污染水质。③根据水质好坏确定投饲量:如果水体气味清新,清爽,透明度高,且鱼类活动积极应适量多投;反之则应少投或不投。如水质已被污染,应立即捞出腐败物,开动增氧机,补充新鲜水,以便水质变好。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24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