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也是东北春夏秋的主要蔬菜之一,那么豇豆如何种植呢?下面一起来看看豇豆高产种植技术吧!
豇豆的生育发育特征
豇豆的个体发育,以蔓性种来说,自播种至豆荚成熟或种子成熟,可分为四个时期、种子发芽期、幼苗期、抽蔓期和开花结荚期。
1、种子发芽期。自种子萌动至第一对真叶开展的过程为种子发芽期。子叶出土,不进行光合作用,靠贮藏养分在发芽时分解使用,至第一对真叶开展,便可进行光合作用,独立生活。
2、幼苗期。自第一对真叶开展至具有7~8复叶为幼苗期。幼苗期节间短,茎直立,根系也逐渐开展。以后节间伸长,不能直立而缠绕生长,同时基部腋芽开始活动,便转入抽蔓期。
3、抽蔓期。有7~8片复叶至植株现蕾为抽蔓期。这个时期主蔓迅速伸长,基部开始多在第一对真叶及第2~3节的腋芽抽出侧蔓,根瘤也开始形成。
4、开花结荚期。植株现蕾后至豆荚采收结束或种子成熟,一般为50~60天,从单花来说,开始分化至花器形成约需25天,现蕾至开花约5~7天,开花至豆荚商品成熟约9~13天左右,至豆荚生理成熟还需4~10天,因品种和栽培季节而不同。
豇豆的种植技术
1、良种选择:豇豆在无锡地区春夏秋均可栽培,生长季节长,必须根据各季节的气候条件,选用适当的品种,一般地我常用的品种为之豇系列、扬豇系列、南京星光系列、燕带豇、七寸豇、八寸豇、地豇豆等。
2、栽培季节和播种期:早春豇豆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即可在大棚等设施内播种育苗,4月中旬以后可地膜直播,4月底至5月上旬后即可露地直播。春夏豇豆播种期可一般延续至7月上中旬。秋 豇豆在7月至8月上旬播种,以七寸豇和八寸豇为主。
3、整地作畦和施基肥:豇豆忌连作,需轮作两年以上,否则容易发生病害。前作收获后深耕20~30厘米,亩施基肥3000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草木灰或砻糠灰50~75千克或硫酸钾10~20千克。酸性土壤可适当增施石灰75~100千克,然后将土打碎耙平,作成畦宽连沟1.3米的高畦。
4、合理密植:早春豇豆由于气温低,雨水多,提倡育苗移栽。幼苗出土后,第一对真叶尚未展开时就应定植,定植要掌握栽小、栽旱的原则。栽植时每穴栽二株。夏秋豇豆多采用直播,每穴播种量少则3~4粒,多至4~5粒,出苗后每穴间留至二株。播种密度为行距0.8~1米,株距0.26~0.33米。
豇豆的种植环境
1、温度。豇豆耐高温,不耐霜冻。发芽适温为25~35℃,生长发育适温为20~25℃,高于35℃或低于15℃,生长结荚即受影响。接近0℃时,植株会受冻害。
2、光照。豇豆对日照长短的反应不敏感,只有少数品种对日照长短要求严格,适于在短日照季节生长。一般来说,短日照可以加速生长发育,提早成熟。豇豆喜阳光,在开花结荚期间,如果光线不足,会引起落花落荚。
3、水分。豇豆是消耗水分量中等的蔬菜,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土壤水分过多,易导致发芽率降低,烂根死苗和落花落荚,也不利于根瘤菌活动。土壤水分不足,会抑制生长发育,影响产量。
4、土壤。种植豇豆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最为理想。最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PH6.2~7。豇豆要求氮、磷、钾全面肥料,由于豇豆的根瘤菌远不如其它豆科植物,应适当增施氮肥。同时增施适量磷肥,可以促进根瘤菌活动,增加产量。
豇豆种植的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前期要适当控制水份,进行蹲苗,促进生殖生长,以形成较多的花序。春季栽培的,前期肥水要适当控制,待第一花序座荚后,逐渐增加肥水,促进生长、多开花、多结荚。豆荚盛收开始,要连续重施追肥。每隔4~5天追肥1次,连续追3~4次,可每亩穴施普通复合肥40~50千克或人粪尿1000千克,施肥后浇水。秋季栽培的则应一促到底。地膜覆盖的春豇豆,因根系发达,吸肥力强,追肥次数少,故需增施基肥。
2、植株调整:当蔓长到17~30厘米时,需搭人字架引蔓。当植株长至一定大小时,需进行整枝,即将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侧芽全部抹除,主蔓第一花序以上的侧枝,留一叶摘心,以促进开花结荚。当主蔓长到1.3~1.7m时打顶,使养料集中多结荚。
3、设立支架:5~6片真叶时应设立支架。初期应按逆时针方向将蔓牵引上架并用绳子固定,一般在晴天中午或下午进行;后期缠绕能力很强,无须人工协助。
4、温度和水分管理:喜温暖,生长适温20~30℃,15℃以下生长缓慢,5℃以下产生冻害,耐高温,35℃时仍能开花和结荚,但品质不佳。较耐旱而不耐涝,前期应适当控水,当主蔓上约有一半花序开始结荚时,要充分浇水以保证土壤湿润。
5、整枝摘心:当主蔓长出第一个花序时,花序以下的侧枝应全部摘除,花序以上的侧枝要进行摘心,基部留2片叶子;当主蔓攀爬满支架时打顶,以促使下部侧枝萌发花芽。
豇豆的采收留种
豇豆采收时,注意不要损伤其余花芽,更不要连花序一齐摘掉。豇豆系陆续采收的作物,要及时在种子膨大以前采收。留种豇豆,于豆荚成熟时进行株选和果选。种株要及早摘心,于主蔓中下部第3~4个花序选发育良好的果实留种,待种荚转黄松软时采收。
豇豆的病虫害防治
蚜虫主要在苗期危害,并能传布豇豆花叶病毒病,用40%乐果每7~10天喷一次。豆野螟一般于7~8月间(夏秋豇豆)大量发生,危害豆荚。花期用敌敌畏800倍每6~10天喷一次,南方夏秋季雨水多时,常会引起豇豆煤霉病危害。发生初期,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喷2~3次即可防治,而豇豆锈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共2~3次。
猜你喜欢:
1. 豇豆如何高产节水种植
2. 南方蔬菜种植时间表
3. 豆角怎样种植高产
4. 长豆角种植管理技术
5. 豆角种植时间和管理技术
菜豆,也称芸豆、二季豆。豆科菜豆属植物。属短日性蔬菜,但多数品种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四季都能栽培,故又有"四季豆"之称。南北各地均可相互引种。本文将为你简单介绍菜豆的种子种植方法。
菜豆种子怎么种一、整地作畦
菜豆根系发达入土深,故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有排灌条件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未种过豆科作物,以葱蒜类或根菜类、白菜等为好,中性至微酸性土壤为宜。前作收获后进行深翻晒垡,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30公斤,硫酸钾15公斤作底肥,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后即可作畦,一般畦宽0.9--1米,沟宽30厘米,沟深30厘米,每畦播2行。
二、适时播种
播种前应精选种子,选择籽粒饱满、有光泽的种子,剔去发芽、病残、虫蛀和机械混杂的种子,进行晒种1-2天。菜豆一般采用穴播法进行直播,蔓生菜豆每畦播两行,行距55-60厘米,穴距30-40厘米(冬菜豆宜稀,春菜豆宜密),每穴播种3-4粒,每亩用种量2.5-3公斤;矮生种行距40厘米,穴距30-40厘米,每穴播种3-4粒,每亩用种量3.5-5公斤,播种后盖土2-3厘米。
三、田间管理
菜豆从移栽到开花前,以控水、中耕促根为主,进行适当蹲苗,促进开花结荚;座荚后,要充分供应肥水,促开花增结荚。
植株开花结荚以后,一般追肥2~3次,每亩每次追尿素5~15kg或腐熟人粪尿750~1000kg;
采收盛期,随水追肥一次,可亩施二胺25kg或磷酸二氢钾25kg。合理整枝,适当选留侧蔓,选留生长健壮,发生第1花序早的侧蔓,其中在主蔓中部以上长出的侧蔓,抽出第1花序后留4~5叶打顶,以增加花序数,并促进花序良好发育。
四、病虫防治
主要害虫
1.豆荚螟
主要以幼虫蛀入荚内取食豆粒,荚内蛀孔外还堆积排泄的粪粒。可为害菜豆、扁豆、豇豆、碗豆及大豆等。
老熟幼虫体长13-18毫米,紫红色,前胸痛板中央有人字形黑斑,两侧各有1-2个黑斑。老熟幼虫入土越冬,翌年羽化产卵于豆株上,孵化后为害。旱年害虫发生重于雨水多的年份。
防治方法
调整播种期,使荚期避开成虫盛发期。在成虫盛发期和卵孵化盛喷药,可用90{bf}晶体敌百虫700-1000倍液或青豆一遍净乳油2000倍液或20{bf}杀灭菊酯3000-40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蚜虫
主要寄主有蚕豆、豇豆、吸取斗液,引起植株生长势减弱,严重时停止生长,还传播病毒病。
防治方法
以药剂防治为主,常用药剂有40{bf}乐果乳油1500倍液,10{bf}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bf}避蚜雾3000倍液,连喷2-3次。[5]
主要病害
1.细菌性疫病(叶烧病)
可为害多种豆类,主要为害叶片、茎蔓和豆荚。叶上有渍状斑点,病斑边缘有**晕圈,干燥时病部半透明,后穿孔,最后全叶干枯似火烧状。茎部病斑红褐色,长条形,稍凹陷,后干裂。豆荚病斑近圆形,稍凹陷,潮湿时病部可溢出**菌脓。
高温多雨、缺肥、杂草多、虫害重的田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选用耐病品种。消毒种子。田间始发病时用抗菌剂401 20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或80{bf}代森锌可湿粉剂800倍液,7天喷雾一次,53{bf}金雷多米尔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或72{bf}克露800倍液。连喷2-3次。
2.炭疽病
主要发生在近地面的豆荚上,初由褐色小斑点扩大为近圆形斑,病斑中央凹陷,可穿过豆荚侵害种子,边缘同心轮纹。叶片病斑多叶背沿叶脉呈多形扩展,由红褐色变褐色,潮湿时病斑分泌红色粘稠物,茎部上病斑稍凹陷,褐色。
炭疽病是真菌性病害。温暖、高湿、多雨、多雾、多露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发病。重茬、低洼、栽植过密、粘土地、管理粗放者,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实行轮作。种子消毒。增施磷钾肥。发病初用1:1:200波尔多液,或50{bf}多菌灵,或80{bf}代森锌可温性粉剂800倍液,或炭枯宁800倍,或25{bf}施保克1000倍液,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3.锈病
主要为害叶片、茎和荚,以叶片受害最重,初期为黄白色小斑点,后渐成为黄褐色凸起的小疱,病斑表皮破裂,散出铁锈色粉末。后期产生较大的黑褐色凸斑,表皮破裂,会露出黑色粉粒。
高温、高湿发病严重。露水多的天气蔓延迅速。
防治方法
轮作倒茬。发病后用25{bf}粉锈宁2000倍液或40{bf}敌唑酮4000倍液,或无锈园1000倍液,2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五、采收
菜豆的采收标准是嫩荚充分长大,两侧缝线粗纤维少,荚壁肉质细嫩,纤维少,含糖量高,种粒大小只占荚宽的1/3左右。采收时期因利用方式而异,以嫩荚供食用的,可在开花后10天左右采收;供速冻保存和罐藏加工的,为了满足统一的形状大小规格,在开花后5~6天就采收嫩荚;以种子供食用的,则在开花后20~30天,种子完全成熟时才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