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地区农业大县如何发展饲料加工业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4:19:28
字号:

“十二五”期间,饲料工业抓住规模养殖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开源节流优化原料供应,健全制度规范生产经营秩序,强化科技、人才与资本支撑,提升企业素质,饲料产量实现稳定增长,产品质量和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皖北地区农业大县如何发展饲料加工业

(一)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15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 2亿吨,比2010年增长 23.5% ,保持世界第一。受规模养殖快速发展推动,2015 年配 合饲 料 产量 达 到 1.74 亿 吨,比 2010 年 增 长34.1% ,浓缩饲料1961万吨,比 2010年减少 25.9% 。从不同品种看,2015年猪、肉禽、水产、反刍饲料产量分别为8344万吨、5515万吨、1893 万吨和 884 万吨,比 2010 年分别增长 40.3% 、16.5% 、26% 和21.4% ,蛋禽饲料3020万吨,与2010年持平。

(二)质量安全状况稳定向好。“十二五”期间,全国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5% 以上,2015年达到 96.2% ,比 2010年提高2.3个百分点。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连续 5年组织开展专项整治,“瘦肉精”等违禁添加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及时发现苯乙醇胺 A 等新型非法添加物,消除了问题隐患。铜、锌等微量元素类饲料添加剂超量使用情况受到严格管控,2015年配合饲料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9.2% 和99% ,分别比2010年提高2.8和5.9个百分点。

(三)饲料添加剂生产和原料开发能力稳定提高。2015年,全国饲用维生素产量28万吨,占全球的 68.5% ,分别比 2010年增长1.5倍和 22.5 个百分点;饲用氨基酸产量 152 万吨,占全球的38.7% ,分别比2010年增长1.1倍和9.6个百分点。其中,蛋氨酸产量超过10万吨,改变了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2013年公布新版《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有机矿物元素、酶制剂、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新型饲料添加剂共计 97种,比 2008年版增加 36种。饲料生产企业积极利用小麦、高粱、大麦等原料替代玉米,加快开发发酵豆粕等新型优质蛋白,能量饲料原料多元化和鱼粉替代取得明显进步。秸秆饲料化利用稳步推进,饲用量稳定保持在2亿吨,占秸秆资源总量的24.7% 。

1、提前进行防范。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预防应急预案。加固养殖大棚、生产用房,检修增氧机、水泵、柴油发电机等生产设备。备好池塘养殖应急型化学增氧剂、防涝拦鱼网片、钢绳、竹竿、救生衣、手电筒等应急物资。疏浚池塘进排水口、周边渠首及渠道,加固池埂和防逃网,防范鱼虾蟹漫塘逃逸。

2、严防缺氧泛塘。暴雨前气压低,水中缺氧,容易引发泛塘。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开启增氧机,根据池塘水质情况及时加注新水。每天早、中、晚三次巡塘,仔细观察水质变化及水产品活动情况,特别是天气由晴转雨时要加强巡塘,发现缺氧立即紧急增氧。

3、科学投喂饲料。根据天气、池塘水质、水产品体重体质等情况确定每日的饲料投喂量,杜绝过量投喂造成水产品消化不良和免疫力下降。定期在饲料中拌入乳酸菌、多维、免疫多糖等,提高水产品抗应激和免疫能力。投喂时间改为早、晚投喂,投喂时间要适当延长。遇短时间强降雨天气时,要少量投喂或者不投喂。

4、加强水质调控。暴雨期间,水体浑浊,各种病原微生物滋生繁殖,容易引发鱼病。要定期用漂白粉、强氯精、生石灰、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碘制剂等药物进行养殖水体消毒,杀灭致病细菌。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21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