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是营底栖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水草丛生、底泥细软的静水或微流水中,遍布于湖泊、江河、水库、池塘等水域内。时常潜于水底层,以摆动其胸鳍来维持身体平衡。黑鱼对水体中环境因子的变化适应性强,尤其对缺氧、水温 和不良水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当水体缺氧时,它可以不将头露出水面。借助在鳃腔内由第一鳃弓背面的上鳃骨和舌颌骨伸展出的骨片组成的鳃上器,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即使在少水和无水的潮湿地带,也能生存相当长时间。乌鱼的生存水温为0—41℃,最适水温为16—30℃。当春季水温达到8℃以上时,常在水体中上层活动;夏令季节活动于水体的上层;秋季水温下降到6℃以下时,游动缓慢,常潜伏于水深处;冬季水温接近0℃时,则蛰居在水底泥中停食不动。黑鱼具有很强的跳跃能力。当天气闷热、下雨涨水时,乌鱼往往会跃出水面,沿塘堤岸逃逸;在有流水冲击时也会激起鱼跃而逃跑。若其生活的池塘饵料不足时,亦会向他池转移,转移时其身体似蛇形,缓缓向前移动。
食性特征
黑鱼为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且较为贪食。捕食对象随鱼体大小而异。体长3厘米以下的苗种主食挠足类、枝角类及摇蚊幼虫等,体长3—8厘米以下的苗种以水生昆虫的幼虫、蝌蚪、小虾、仔鱼等为食,体长20厘米以上的成鱼则以各种小型鱼类和青蛙为捕食对象 (小型鱼类主要指鲫鱼、餐条、赤眼鳟、泥鳅及各种家幼鱼)乌鱼的游动速度快,但捕食一般不追赶猎物,而是隐藏于水草或其他隐蔽物附近,并高度注视四周的动静,一旦发现有鱼类等适口活饵游经附近时便迅速出击,一举捕获。乌鱼的摄食量大,往往能吞食其体长一半左右的活饵,胃的最大容量可达其体重的60%上下。据解剖,一条500克重的乌鳢,在较短时间内吞食10厘米长的草鱼种8尾。乌鱼还有自相残杀的习性,能吞食体长为本身三分之二以下的同类个体。其食量大小与水温有密切的关系。夏季水温高时相当贪食,摄食量大;当水温低于12℃时即停止摄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当动物性饲料不足时,也能以豆饼、菜饼、鱼粉等人工配合饲料为食。
年龄与生长
黑鱼生长速度相当快,但不同地域、不同的环境中,乌鳢与斑鳢的生长速度不尽相同。 黑鱼当年孵出的鱼苗,年终平均体长可达15厘米,体重50克左右.根据在太湖采集的标本,各年龄组体长和体重为:1冬令鱼体长14.2—19.2厘米,体重115—428克;2冬令鱼体长24—28厘米,体重350—760克;3冬令鱼体长32.厘米,体重605—1000克.斑鳢各年龄生长速度为:1冬令鱼体长19.0—39.8厘米,体重95—760克;2冬令鱼体长38.5—45.0克米体重625—1395克;3冬令鱼体长45.0—59.0厘米,体重1467—2031克在人工养条件下,当年个体重可达250克,翌年达500—1000克。
生殖习性
黑鱼的产卵季节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异.在华南地区为4月中旬至9月中旬,5、6月最盛;中地区为5—7月,以6月较为集中.繁殖水温为18℃—30℃,最适水温为20 ℃—25℃。黑鱼性成熟年龄,在不同的地区也略有差异.在华南地区通常体长为20厘米以上的1冬令鱼性腺已成熟,而长江流域一带则需要2冬令和体长30厘米左右才能产卵。乌鳢能在池塘、河沟及水库等水域内自然繁殖,产卵场一般分布在水草茂盛的浅水区。怀卵量、产卵量与亲体个体大小有关。乌鳢的怀卵量通常每公斤体重约为2—3万粒.0.5公斤重斑鳢产卵量一般为0.8—1万粒,个别可达1.1—1.2万粒。产卵方式是营造巢类型.产卵前,性成熟的雌雄亲鱼成对地游动在产卵场地,共同用口御取水草、植物碎片及吐泡沫营筑略呈环形、直径约0.5—1米、漂浮于水面的鱼巢.巢筑成后,在风平浪静的早晨日出前,雌、雄鱼相互追逐、发情,然后雌鱼在鱼巢之下接近水面处,腹部向上呈仰卧状态,身体缓缓摇动而产卵于巢上.与此同时,雄鱼以同样姿态射精于此。鱼分多次产卵。产卵后亲鱼守于巢底,保护鱼卵,免受侵害。黑鱼的卵金**,有油 球,为浮性卵,卵径2毫米左右。鳢黑龙江亚种卵径略小,约1.5毫米。精卵的孵化时间与水温有关:水温较低时,孵化化时间较长;水温较高,则孵化时间短些.刚孵出的鱼苗全长3.8—4.3毫米,体遍布黑色素细胞,胸鳍原基出现,油球和卵黄囊使体部明显膨大,外形象蝌蚪,常侧卧漂浮于近水面,运动能差,依靠吸收卵黄而生。苗全长达6.1—6.2毫米时,胸鳍、鳃裂和口均已出现,卵黄内油球位置移至腹部,常呈仰卧状态于水面,并能向下作短程垂直运动.开始摄食,亲鱼随群保护.全长达7.4—7.5毫米时,全身黑色,卵黄囊消失,集群游动,开始摄食,亲鱼随群保护.全长达15.5毫米时,体呈**,奇鳍末端呈黑色,背鳍、胸鳍和臀鳍已具鳍条,腹鳍则始现鳍条,开始分散游动,亲鱼亦停止护幼。
捕食特点
黑鱼是一种肉食性凶猛鱼类,它与鳡鱼一样,以鱼、虾等为食。但它的捕食方法与鳡鱼不同,从不主动追赶猎物。乌鳢常潜伏在水浑浊、水草丛生的浅水地带,若在水质清澈、水流缓慢或平静的地方,则多隐蔽在水草下面或静止的水层中。在捕捉食物时,它从不借助强健的身体快速游泳能力追捕小鱼,而是辅以狡猾的手段达到追捕食物的目的。当它发现小鱼时,便在附近水草中隐蔽起来,静静窥视,等待对方松弛警惕,游动至它的附近时,突然冲向前,以突然袭击的方式,一举咬住小鱼吞食。生活于北美河流中的雀鳝的捕食手段更为狡猾。当它发现小鱼群时,先向着鱼群悄悄游过去,全身就象一根浮木,全神贯注着猎物,当它的长吻伸到距小鱼适当位置,用头部急剧、激烈而痉挛地横掠过来。先把猎物咬住,再把小鱼在口中慢慢调整到适合于吞食的位置,最后把小鱼吞下肚里。
保护幼鱼
黑鱼的亲鱼有着护幼的习性。每当繁殖季节来临,雌雄亲鱼将产卵地点选择在沼泽、湖泊、水底、小河的水草丛中的岸边,或是长有芦草的浅水滩中。产卵前,雌雄亲鱼共同衔取水草或植物碎片构筑鱼巢。巢的大小视其个体大小而定,巢略呈环状,卵产于巢中。产卵后,一对亲鱼或仅雄鱼潜伏于鱼巢中,或巢的附近守护鱼卵,不让别的鱼类或蛙类靠近,以免受其伤害。刚孵出的仔鱼,卵黄囊使其身体前段显著膨大,而侧卧于水面轻轻浮动,亲鱼则守护于仔鱼下方。随着仔鱼的发育,卵黄囊的消失,幼鱼能作垂直游动,但只限于鱼巢附近。这时亲鱼的防御活动更为强烈,若有其它鱼类或蛙类企图对幼苗偷袭,亲鱼将全力以赴驱赶之,幼苗长至10-30毫米时,活动能力加强,行动活泼,活动范围也随之扩大,此时亲鱼与幼鱼群集于一起,穿梭在鱼苗周围,加强保护。直至幼苗至40-50毫米时,鱼体体色由黄绿转成墨绿,各鳍出现鳍条,有较强游泳能力,这时幼鱼开始分散营独立生活,雌雄亲鱼到此时也就结束其一年一度的护幼生活,离开鱼巢,寻找自己的栖息环境。
养殖现状
中国的鳢科鱼类共有7个种,它们分别是乌鳢、斑鳢、月鳢、宽额鳢、纹鳢、线鳢和长身鳢。其中只有乌鳢是一个广布种,分布于全国各大水系,产量也最大,斑鳢、月鳢和宽额鳢仅分布在华南地区,包括台湾省和海南省;而纹鳢、线鳢和长身鳢则相当少见,分布区十分狭窄,仅见于云南省的怒江、澜沧江水系,经济价值小。人们习惯于将鳢科鱼类通称为乌鱼、黑鱼(北方和华东地区)、才鱼(湖北、湖南)、生鱼(广东、香港地区)、乌棒(西南地区),此外还有斑鱼、孝鱼、蛇头鱼、文鱼等地方名。乌鳢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无论是湖泊、水库、河川、溪沟、塘堰还是水田、渠道,甚至连一般鱼类难以生存的沼泽、积水潭、洼凼等都能生长、繁衍。它们的生长速度也比较快,符合“头年鱼种、二年成鱼”的生产要求。乌鳢的含肉率高,又无肌间细刺,是老少皆宜的鱼品之一。据测定,每100克鲜鱼肉中,含蛋白质19.8克、脂肪1.4克、糖1.2克,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据医籍记载,乌鳢还有去瘀活血、滋补壮阳、收肌生津、怯寒调养等药理作用,在东南亚及我国两广、港澳台地区一向被视作佳肴兼补品,故而身价不凡。此外,与其他鱼类不同,乌鳢离水后不易死亡,死后肌体也不易腐败变质,所以更便于长途运输与加工。
养殖技术
黑鱼为淡水名贵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称,是一种营养全面、肉味鲜美的高级保健品,一向被视为病后康复和老幼体虚者的滋补珍品。当前,黑鱼养殖效益显著,已成为水产养殖热门之一。
一、池塘条件池塘应选择采光良好、通风,进、排水方便,池水pH值宜中性或弱碱性,透明度为30厘米左右,水深1.5~2米,进、排水口须设防逃网,池底部为泥质,面积2~4亩塘。
二、鱼种选择黑鱼养殖应投放大规格优质鱼种,规格在10-15厘米左右,每亩投放2000~2500尾,并可套养200~300尾大规格花白鲢鱼种。
三、投饵技术1、鲜饵料:黑鱼为肉食性鱼类,养殖初期,对于规格较大的野杂鱼经切碎后投喂,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总重量的5%左右。2、人工配合饲料:黑鱼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其配方为:绞碎的杂鱼虾糜70%、豆粉20%、酵母粉5%,余下的为多维素矿物盐、促生长剂和抗菌素。投饵要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日投饵2次,即上午、下午各一次,摄食旺盛时,傍晚可再投喂一次。
四、日常管理1、巡池:每天早晚要巡池,细心观察黑鱼摄食和活动情况,注意水质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换水:一旦发现剩饵过多或水质老化,可注入新水,排放老水,保持池水清新,促进黑鱼的正常生长。
五、病害防治1、鱼种入塘前10~15天进行清塘消毒。干法清塘消毒时,一般每亩用生石灰60~75千克;带水清塘消毒时,一般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20-150千克。2、鱼种消毒,如在集市上购买鱼种,下塘前必须消毒,可用2.5%~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15~20分钟。3、定期对食台进行消毒,可使用漂白粉溶液进行泼洒。4、黑鱼虽然抗病力较强,但在高密度养殖后,也容易发生疾病,主要是出血病、腐皮病、疥疮病等,治疗以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每半月每亩用二氧化氯100克对水全池泼洒,内服恩诺沙星等。
烤烟是特殊的叶用经济作物,是卷烟的主要原料,烟叶品质好坏与卷烟的品质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然而影响烟叶品质的因素较多,如生态因素、社会经济条件和栽培因子等,其中土壤、温度、水分和光照等生态因素是影响烤烟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形成的重要生态因子。烤烟有其自身生长发育规律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品种不同要求也不同,如能满足品种适宜的种植生态环境,并提供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和配套技术,就会有较好的烟叶产量和质量。
一、云南生态环境及烤烟种植与分布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境内地形环境复杂、立体气候明显,气候类型繁多,生态类型各异,具有独特多类型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和气候区域差异、垂直变化显著、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降水充沛干湿分明的气候特点。这些气候特点营造了云南得天独厚而有利于烤烟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形成的地理、土壤、气候等优越农业生态环境。这一优势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方的烟草品种均可在云南找到适生区,这对云南烟草良种的选育、引进、筛选利用较为有利。
云南种烟历史悠久、种烟经验丰富,是中国最大的主产烟区,年种烟面积和烟叶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生产的烟叶品质优良、清香醇和。烟叶生产遍及全省各地州。2004年全省种烟地级单位有昆明、玉溪、曲靖、楚雄、大理、昭通、红河、文山、保山、丽江、临沧、思茅等12个,种烟县达91个,种烟面积达33.53万公顷,其中海拔1800米以下的种植面积占72.03%,海拔1800米以上的种植面积占27.97%。烟叶收购量1238.73万担,上等烟率达45.72%,中等烟率43.79%。面对如此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强大的种烟阵势,如何充分利用我省生态资源,更好地发挥我省优良品种的增产增质潜力,是提高烟叶品质、丰富卷烟原料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云南烤烟主要推广种植品种及其种植状况
优良品种是烤烟生产发展的重要生产资料,是获得优质烟叶的内在因素,是增产增质增收较为经济有效的措施。卷烟生产需要多区域、多品种、多风格的卷烟原料,而不同的烤烟品种对不同的生态区域有不同的适应性,生态条件的变化对不同烤烟品种的烟叶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云南地域辽阔,气候各异,具有生产不同风格特点烟叶的独特优势和条件,因此在烤烟生产中,合理进行品种布局和区域化生产,是充分利用云南品种和自然资源,丰富卷烟原料、提高烟叶品质,稳步发展烟草生产的重要措施。随着云南烟草品种选育和品种区域化布局研究工作力度的加大,烤烟新品种不断涌现,品种布局日趋合理,品种单一、结构失调,品种布局和种植不适应卷烟工业对原料多样性的需求的现象得到缓解。近年来云南烤烟主要推广种植品种已达11个,它们是K326、G28、红花大金元、NC82、V2、云烟317、云烟85、云烟87、RG11、RG17和K346。2004年云南烤烟种烟面积达33.53万公顷,其中 K326品种种植面积占34.50%、云烟85占34.20%、云烟87占21.40%、红花大金元占7.20%、V2占1.39%、K346占0.70%、NC82占0.60%、其它品种占0.01%。研究表明:烤烟品种各有其特定的适应区域和利用价值,只要将它们的特性与当地的有利生态条件结合起来,进行合理布局利用,均能充分发挥它们的增产增质效应。 三、云南烤烟主要推广优良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 根据云南省烟草品种区域化田间布局研究,云南11个主要推广种植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强弱排序为:K326﹥云烟87﹥云烟85﹥G28〉K346﹥V2﹥RG17﹥NC82﹥云烟317﹥RG11﹥红花大金元(表1)。各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如下:
1.K326:该品种烟株长势长相较好,需肥量较高,产量、上等烟率、产指较高,品种效应较大,品种和地点互作方差及其变异度较小,品种适应性较强,适宜在滇东北、滇中、滇西、滇东南等大部烟区种植。
2.云烟87:该品种株式塔型,农艺性状好,较耐肥,抗逆力强,产量、产指、上等烟率及品种效应高,品种和地点互作方差及其变异度较小,品种适应性较强,在滇东南、滇中、滇西、滇东北等大部烟区均可种植。
3.Speight G28:该品种株式塔形,农艺性状好,需肥量中等,抗逆性强,产量、上等烟率、产指中上,品种效应较小,品种和地点互作方差及其变异度较小,品种适应性较强,适宜在保山市隆阳区、武定、元谋、洱源、丽江、文山、祥云、石林、宣威等地种植。
4.云烟85:该品种株型及农艺性状较好,较耐肥,抗逆力强,产量、产指、上等烟率及品种效应高,品种和地点互作方差较大,变异度中等,品种适应性较强,在滇东南的红河、文山,滇中的玉溪、昆明、楚雄,滇西的大理、丽江、保山,滇东北的曲靖、昭通等大部烟区均可种植。
5.红花大金元:该品种株型和农艺性状较好,烟株生长整齐,需肥量中等,产量、产指、上等烟率较低,品种效应差,品种和地点互作方差及其变异度较大,品种适应性较差,只适宜在双柏、元谋、大姚、祥云、宾川、弥渡、南涧、晋宁、丽江、永胜、马龙、宣威、麻栗坡、江川、通海、澄江等县种植。
6.NC 82:株式筒形,烟株长势长相较好,上等烟较多。该品种产量、产指中下,品种效应较小,品种和地点互作方差和变异度较大,品种适应性较弱,适宜在保山市隆阳区、石林、云县、文山、广南、双柏、武定、元谋、洱源、弥渡、祥云、嵩明、晋宁、丽江、永胜、凤庆、曲靖市麒麟区、宣威、宾州等地种植。
7.V2:株式塔形,需肥量中等,烟株长势长相较好。该品种抗逆性强,产量、产指、上等烟率、品种效应中上。产量、产指变异系数和互作方差偏大,品种适应性较差,适宜在楚雄市、双柏、武定、石林、丽江、马龙、宣威、禄丰、元谋、洱源、永平、弥渡、嵩明、云县、陆良、富源、沾益、邱北、昭通市昭阳区、鲁甸等地种植。
8.云烟317:该品种株式筒形,较耐肥,产量、产指及其品种效应中下,上等烟率低及其变异系数和互作方差较大,品种适应性中下,适宜在元谋、祥云、弥渡、宾川、南涧、凤庆、麻栗坡、峨山、华宁、新平、马龙、宣威、禄丰、永平、丽江、西畴、江川、昭通市昭阳区、威信、富源、沾益等烟区种植。
9.RG11:该品种株式塔型,较耐肥,产量、产指、上等烟率及品种效应较低,品种和地点互作方差及其变异系数较大,品种适应性较差,适宜在元谋、大理市、祥云、永平、丽江、江川、鲁甸、腾冲、大姚、东华、姚安、永胜、邱北、玉溪市红塔区、新平、昭通市昭阳区、马龙、晋宁、禄劝、嵩明等地种植。
10.RG17:该品种株式塔型,产量较高、上等烟率、产指较低、品种和地点互作方差及其变异系数偏大,品种适应性较弱,适宜在通海、江川、巍山、祥云、宾川等地种植。
11.K346:株型塔型,产量、产指、上等烟率较低,品种和地点互作方差和变异度及品种效应中等偏上,品种适应性较强,适宜在保山市隆阳区、禄丰、武定、洱源、祥云、南涧、广南、昭通市昭阳区、石林、晋宁、宾川、丽江、富源、西畴、邱北、麻栗坡、澄江、峨山、通海、江川等地种植。
四、云南烤烟主要推广品种适宜种植区的划分
烟草既有广泛的适应性,又对环境相当敏感。云南烟草品种区域化布局研究表明品种效应、地点效应以及品种与地点互作效应具有显著的差异。说明参试点虽同属于云南烟区,但试点间的生态条件如土壤类型、耕作制度、总体生产管理水平、气象条件等各不相同,因此须对参试品种的参试点进行生态相似区及适宜种植区的划分。
(一) 云南烤烟主要推广品种适宜种植区的划分
依据云南烟草品种区域化布局研究参试点参试品种的产质聚类分析,将我省11个烤烟推广品种的参试点划分成6个相似区。用同一品种不同试点间的平均产量、产指反映总体生产水平,用上等烟率、总糖、还原糖、烟碱等指标反映烟叶品质,以优质烟对产质的要求衡量各相似区烟叶的产质构成因子,综合评价各相似区烟叶的产质特点。分析11个品种6个相似区的产质构成因子及生态条件可知,相似区间产质差异明显、相似区内试点间烟叶产质、生态条件具有相似性,即同一品种不同相似区之间,烟叶的总体生产水平及产量品质差异明显,不同的相似区有不同的产量品质特点及不同的适种程度。由此分别将参试品种的6个相似区划分为4级适宜种植区。
(1)红花大金元:
一级适宜种植区:包括双柏、元谋、大姚、祥云、宾川、弥渡、南涧、晋宁、丽江、永胜、马龙、宣威、麻栗坡、江川、通海、澄江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适中,烟叶化学成份协调,品质较好。
二级适宜种植区:包括腾冲、保山市隆阳区、武定、洱源、永平、石林、嵩明、禄劝、宜良、曲靖市麒麟区、邱北、文山县、华宁、新平、玉溪市红塔区、昭通市昭阳区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品质较好,化学成份协调,产量、产指低。
三级适宜种植区:包括楚雄市、姚安、大理市、峨山、易门、元江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较高,碱偏低。
四级适宜种植区:包括禄丰、师宗、陆良、砚山、马关、巍山、富源、西畴、广南、云县、凤庆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低产、低糖、高烟碱。
(2)K326:
一级适宜种植区: 包括双柏、祥云、宾川、宣威、西畴、澄江、江川、通海、峨山、保山市隆阳区、洱源、永平、丽江、邱北、元江、新平、易门、腾冲、施甸、南涧、石林、嵩明、禄劝、晋宁、富源、文山、广南、麻栗坡、华宁、玉溪市红塔区、昭通市昭阳区、凤庆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适中,化学成份协调,品质较好。
二级适宜种植区: 包括禄丰、宜良、马龙、永胜、云县、陆良、曲靖市麒麟区、师宗、沾益、砚山、马关、镇雄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偏低,碱偏高、化学成份基本协调,烟叶品质较好。
三级适宜种植区: 包括大姚、楚雄市、武定、姚安、元谋、巍山、大理市、弥渡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较高,糖偏高,碱偏低,成分不协调。
四级适宜种植区:包括永平厂街1个试点。该种植区烟叶产量适中,产指较低,糖碱偏低,品质较差。
(3)云烟85:
一级适宜种植区: 包括禄丰、元谋、永平、宾川、洱源、丽江、云县、富源、马龙、师宗、陆良、曲靖市麒麟区、元江、昭通市昭阳区、镇雄、禄劝、宜良、施甸、祥云、弥渡、凤庆、宣威、邱北、麻栗坡、通海、新平、易门、威信、鲁甸、晋宁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适中、产指较高,烟碱高,烟叶品质较好。
二级适宜种植区: 包括双柏、武定、南涧、永胜、马关、澄江、玉溪市红塔区、峨山、鲁甸、嵩明、楚雄市、姚安、大理市、巍山、砚山、江川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适中,糖偏高,化学成分基本协调。
三级适宜种植区: 包括沾益、西畴、文山、华宁、盐津、彝良、石林、嵩明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品质较好,产量、产指低。
四级适宜种植区: 包括腾冲、保山市隆阳区、大姚、广南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低产、低碱、糖碱比不协调。
(4)云烟87:
一级适宜种植区: 包括元谋、宾川、永平、南涧、腾冲、新平、凤庆、宜良、曲靖市麒麟区、陆良、姚安、通海、邱北、麻栗坡、宣威、富源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高产高碱高产指,化学成分协调,烟叶品质好。
二级适宜种植区: 包括大姚、楚雄市、双柏、祥云、弥渡、巍山、大理市、丽江、峨山、西畴、文山、广南、砚山、马关、昭通市昭阳区、鲁甸、盐津、石林、禄劝、嵩明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较高、产指适中,糖偏高,碱偏低,化学成分基本协调,烟叶品质较好。
三级适宜种植区: 包括禄丰、易门、玉溪市红塔区、威信、镇雄、晋宁、沾益、武定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适中,产指较高,碱高,糖碱比不协调。
四级适宜种植区: 包括施甸、保山市隆阳区、华宁、澄江、元江、江川、马龙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偏低,产指中等、糖高碱低,成分不协调。
(5)Speight G28:
一级适宜种植区:包括保山市隆阳区、武定、元谋、洱源、丽江、文山、祥云、石林、宣威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适中、产指较高,品质较好。
二级适宜种植区:包括大姚、双柏、弥渡、晋宁、禄劝、邱北、禄丰、嵩明、凤庆、富源、陆良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适中、产指偏低,成分协调,品质较好。
三级适宜种植区:包括永平、云县、师宗、沾益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偏低,糖偏低,品质一般。
四级适宜种植区:包括楚雄市、姚安、大理市、西畴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及糖较高,烟碱含量低,品质差。
(6)NC82:
一级适宜种植区:包括保山市隆阳区、石林、云县、文山、广南、双柏、武定、元谋、洱源、弥渡、祥云、嵩明、晋宁、丽江、永胜、凤庆、曲靖市麒麟区、宣威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偏低,化学成分协调,品质较好。
二级适宜种植区:包括宾川、禄劝、西畴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及烟碱高,化学成分基本协调,品质较好。
三级适宜种植区:包括大理市、永平、腾冲、大姚、楚雄市、姚安、马龙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较高,碱低,成分不协调。
四级适宜种植区:包括禄丰、砚山、马关、陆良、富源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低,成分不协调,品质差。
(7)V2:
一级适宜种植区:包括楚雄市、双柏、武定、石林、丽江、马龙、宣威、禄丰、元谋、洱源、永平、弥渡、嵩明、云县、陆良、富源、沾益、邱北、昭通市昭阳区、鲁甸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适中、产指较高,糖碱比协调,品质好。
二级适宜种植区:包括姚安、大理市、祥云、西畴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较高,尼古丁低。
三级适宜种植区:包括彝良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偏低,糖碱比不协调,品质较差。
四级适宜种植区:包括保山市隆阳区、大姚、凤庆、曲靖市麒麟区、师宗、文山、盐津、镇雄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及糖含量低。
(8)云烟317:
一级适宜种植区:包括元谋、祥云、弥渡、宾川、南涧、凤庆、麻栗坡、峨山、华宁、新平、马龙、宣威、禄丰、永平、丽江、西畴、江川、昭通市昭阳区、威信、富源、沾益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较高,化学成份协调,品质较好。
二级级适宜种植区:包括广南、砚山、文山、玉溪市红塔区、易门、镇雄、盐津、石林、晋宁、禄劝、宜良、曲靖市麒麟区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内在品质较好,化学成份协调,产量、产指偏低。
三级适宜种植区:包括腾冲、保山市隆阳区、大姚、东华、双柏、武定、姚安、祥云、永平、永胜、澄江、通海、鲁甸、陆良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较高,尼古丁偏低,化学成份不协调。
四级适宜种植区:包括云县、马关、邱北、嵩明、大理市、元江、彝良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低产、低糖、高烟碱。
(9)RG11:
一级适宜种植区:包括元谋、大理市、祥云、永平、丽江、江川、鲁甸、腾冲、大姚、楚雄市、姚安、永胜、邱北、玉溪市红塔区、新平、昭通市昭阳区、马龙、晋宁、禄劝、嵩明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较高,化学成分协调,烟叶品质较好。
二级适宜种植区:包括保山市隆阳区、武定、洱源、文山、广南、峨山、通海、易门、元江、华宁、鲁甸、威信、盐津、镇雄、石林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品质较好。
三级适宜种植区:包括施甸、双柏、宾川、弥渡、南涧、麻栗坡、曲靖市麒麟区、宣威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适中,烟碱含量高,品质较差。
四级适宜种植区:包括禄丰、云县、凤庆、西畴、马关、砚山、澄江、陆良、富源、宜良、彝良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偏低,烟碱含量高,化学成分不协调,品质较差。
(10)RG17:
一级适宜种植区:包括通海、江川、巍山、祥云、宾川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高,化学成分协调、品质好。
二级适宜种植区:包括峨山、元江、新平、弥渡、南涧、丽江、保山市隆阳区、施甸、镇雄、昭通市昭阳区、鲁甸、盐津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适中,烟叶化学成分协调,品质较好。
三级适宜种植区:包括西畴、文山、广南、砚山、马关、凤庆、威信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偏低,碱高,化学成分不协调。
四级适宜种植区:包括易门、玉溪市红塔区、华宁、大理市、永平、腾冲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低产低碱,化学成分不协调,品质差。
(11)K346:
一级适宜种植区:包括保山市隆阳区、禄丰、武定、洱源、祥云、南涧、广南、昭通市昭阳区、石林、晋宁、宾川、丽江、富源、西畴、邱北、麻栗坡、澄江、峨山、通海、江川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适中、产指较高,化学成分协调,品质好。
二级适宜种植区:包括楚雄市、双柏、姚安、元谋、马龙、宣威、新平、鲁甸、大理市、永平、易门、鲁甸、威信、彝良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较高,糖偏高,碱偏低,烟叶品质较好。
三级适宜种植区:包括腾冲、大姚、弥渡、陆良、文山、玉溪市红塔区、元江、华宁、禄劝、嵩明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低,化学成分基本协调,烟叶品质一般。
四级适宜种植区:包括施甸、云县、凤庆、曲靖市麒麟区、沾益、砚山、马关、镇雄、宜良等县区。该种植区烟叶产量、产指低,低糖高碱。
(二)云南省主要种烟县(区)适宜种植品种
由于受云南独特立体气候的影响,我省不同的烟区对品种的选择性有较大的差异,有的地方适宜种植的品种较多,而有的地方较少。分析归纳得到云南各县(区)适宜种植的品种于表2。表2表明我省烤烟的主栽品种是:云烟85、云烟87和K326,搭配种植品种是K346、G28、花大金元,云烟317、V2、RG11等品种只是局部烟区的搭配种植品种。
五、云南烤烟品种选择与布局
1.云南地形复杂,海拔悬殊,气候类型多样,烟区与品种适应性密切相关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生产水平极不均衡,随着烟区种烟环境条件的改变,特别是经济条件、种烟水平和烟农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品种的适应性和适种程度也会发生变化。
2.影响烟叶生产的生态因子十分复杂,形成多维空间,而品种产质性状是多个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表现,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选择布局种植品种时须将品种特性与其所需生态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生产潜力,生产出符合卷烟工业所需的优质烟叶。这是选择烟草品种最佳生产基地的首选方法。
3.在一级和二级适宜种植区,烟叶总体生产水平较高,生态条件较适宜种植品种的发挥,因此种植的品种有望获得较高产质的烟叶和丰厚的经济效益,这类种植区应继续提高总体生产水平,充分发挥品种效应,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在三级适宜种植区,生态条件基本适宜种植品种的发挥,但由于总体生产水平偏低,品种的特性不能充分发挥,因此烟叶产质一般,经济效益不高,这类种植区的关键是要提高生产种植水平,调整烟叶的产量和品质结构,增加经济效益。在四级适宜种植区,烟叶产质低下,因此选择适宜的品种在这类地区更为重要。
4.烤烟品种田间布局,以云烟85、云烟87和K326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K358、K346、G28和红花大金元品种,局部烟区搭配种植云烟317、V2、RG11等品种,以适应我省卷烟工业配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