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如何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 近年来,关于专业化与多元化经营一直是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关注的重点问题,而企业多元化经营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种典型的经营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由着名的“产品――市场”战略大师安索夫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是企业最高层为企业制定的多项业务组合战略,是企业为涉足不同行业环境中的各项业务制定的发展规划,包括进入何种领域、如何进入等。
应该说,多元化发展战略是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多数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企业几乎都采用这种经营战略。从目前看,主要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可以规避风险,实现资源共享,产生l 12的效果,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比如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被认为是跨行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成功典范。GE涉足电力设备、医疗设备、照明电器、广电传媒、金融等多个行业,成为全球最大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另一种认为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会造成人、财、物等资源分散,管理难度增加,效率下降。也许大家都还记得曾经在企业界叱咤一时的史玉柱,也一定不会对那个既造电脑软件、又生产生物制品“脑黄金”的巨人集团表现出过分的陌生。而现在,当年的“巨人”风光却已是悄无声息。“巨人”形象的坍塌与当时正在建设中的大厦有直接关系。而这座大厦却只是个表面原因,其跌倒后再无回天之力的重要原因便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盲目多元化。
企业管理者选择企业多元化发展模式时,一般都有一定的原因,而且常常很复杂。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可能成为多元化的原因。对于企业来说,外部环境是指市场或 *** ,内部是指企业自身。
外部环境的原因:
1.产品需求趋向停滞。任何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容量都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亚当匪姑苤赋觯?谐∪萘肯拗评投?止ぁ>咛宓揭桓銎笠道此担?笠邓?械5奶囟ú?肥谐〉睦投?止さ姆荻钜彩怯邢薜摹3?隽艘欢ǖ南薅龋?笠迪硎苌缁岱止に?斐傻氖找婢突岬菁酢4送猓?魏尾?范加凶约旱纳芷冢?孀啪赫?募泳纾返纳芷谝灿兴醵痰那魇啤5辈?反τ谒ネ似谑保?谐⌒枨笤龀ぢ示突嵬V蜕踔帘湮?菏?2?沸枨笄飨蛲V停?统晌?偈蛊笠刀嘣⒄沟闹匾颉?/p>
2.市场的集中程度。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企业,少数企业在市场、成本等方面占优势,企业要想达到比产业增长率还要高的增长率,只有进入本企业以外的新市场。如果收入的增长抵不上投入的增长,则该企业边际效益为负,就容易在竞争中失败。高市场集中度使企业在本行业提高增长率的成本升高,于是促使企业进人多元化,以谋求在其他行业发展。
3.需求的不确定性。新生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往往不占优势,相反,与新的需求市场相关的老企业则具有更多的优势。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将使企业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增大,从而激励企业追求多元化发展的风险分散效应。
内部环境的原因:
1.企业内部资源潜力。企业积累的未利用的内部资源,是打入新市场的原动力,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开发费用与销售额的比率、广告宣传费与销售额的比率越高的企业,越容易积极从事进行多元化。
2.达不到经营目标或原经营领域收益较差。一般来说,如果企业能够达到既定目标,企业开拓新产业领域、实行多元化发展的动力就不大;反之,企业现有的经营方针、范围与所期望的目标差距越大,采用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可能性就越大。多元化发展不同于一般的经营政策,涉及到进入新的产业,属于企业的方案差距甚大时,才有可能考虑改变原方案,采用多元化发展3.纵向一体化发展中的不平衡。企业在纵向一体化发展中会形成庞大的销售、制造、采购、原料生产、运输和研究开发......>>
问题二:企业多元化战略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多元化经营的好处1,资金充分利用,净资回报,2,行业的对冲可以抵消行业周期带来的波动,使企业经营业绩稳定 缺点1,对职业经理人的要求很高,很可能成本失控,引起企业整体业绩的下降。2,行业周期同步的话,企业的经营危机加倍增加 现在企业都在剥离非主营业务,趋向专业化,像汇丰卖平安的股份,什么苹果,微软,英特尔,京瓷都是专业化。多元化的基础是产业的互补性!就是产业的周期对冲!
问题三:多元化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从发展的角度考察,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企业抵御风险、发挥潜能、增强扩张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一,实施多元化经营能够有效地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
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范围不断扩大,消费欲望也不断增强,需求的变化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将造成企业生产、销售上的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采用单一产品或单一市场的集中经营会加大经营风险。而实施多元化经营可以把企业的经营风险分散于多个产品之中,企业在某一方面经营的损失可以由其他方面的收益来弥补,从而以盈补亏,平衡收益,降低风险。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通过业务组合分散由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经营风险,可以增加企业经营的安全性,实现稳定地发展.
第二,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能够充分挖掘企业经营资源的潜能,获得资源共享带来的好处。
多元化经营能够从整体上优化组合,合理配置资源,做到优势互补,取得整合效应和协同效应。此外,它可以避免专业化经营所面临的机会成本。而战略资源共享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技术共享。企业可以将原有的技术移植到新行业中去,节省了开发和研究费用。(2)可以充分发挥现有机器设备、原材料、副产品的潜力,提高其利用率,减少闲置和浪费。(3)品牌形象和销售网络共享。在企业实行相关多元化经营时,新产品上市可以利用原有的品牌形象和销售网络,降低了市场进入成本,同时,企业也获得了规模效益。(4)人才共享。在相关行业实行多元化,原有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不需培训或只需稍加培训就可以上岗,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5)内部资金流动的好处。在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内,管理人员可以决定不同经营方向之间的资金分配,保证效益好的行业获得充足的发展资金,从而提高资本的效率.。
第三,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能够确定新的经营方向,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当企业现有市场容量达到饱和时,企业只有通过多元化经营才可以实现其成长目标。因为在市场容量饱和的情况下,企业要求得到更高的成长率,就必须要挤占其它企业的市场,这种挤占通常是靠降低价格、开发新产品、支出较多的广告费以及研究开发费用等手段来实现的,但这种行为不仅代价高,而且可能遇到相关行业竞争企业相同手段的反击,从而使暂时取得的优势化为乌有。因此,在现有市场饱和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成长率,就必须在原市场以外的领域发展。
第四,实施多元化经营能够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和领域, 帮助企业实现战略性行为转移。
多元化经营可以使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多个产品、多个市场范围内灵活地调整生产结构和产业安排,从而增强其市场适应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联合、协作与交流,尤其是使企业具有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为当企业从事的现有行业处于衰退期,或者由于企业本身在该行业中竞争力较弱,发展前景不乐观时,企业为了避免被淘汰,就必须进行多元化经营,从而实现战略性行业转移,即通过进入新的行业,使企业逐步从现有行业中撤出,并将生命线建立在新行业领域中。
问题四:企业在选择多元化发展战略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这个问题太笼统
笼统问题的笼统回答是:
要考虑企业资源的有限性和多元战略之间的相关性
1.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资源进行多元化
2.企业能否从多元化战略中获得更多的附加值:当业务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企业可以通过活动共享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目的,比如共同采购、共享渠道品牌声誉等;企业也可以通过核心竞争力的在不同业务之间的转移,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提升业绩,比如富士和柯达都做胶卷,但是传统照相机没落之时,富士果断进入数字影像和医疗数字成像领域,又因为胶卷和胶原蛋白都有“胶”,进入护肤品领域。
因此,多元化战略成功与否,关键看企业能否将现有的资源、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能够有资源支持这些扩张活动。
问题五:企业实现多元化战略的方式有哪些 5分 1、制定愿景和目标: 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现有的核心能力制定明确的发展愿景和目标。
2、梳理和选择目标行业 :大型企业可配置的资源相对充分些,对其多元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往往是“主动型”――围绕自身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主动进行多元化行业的选择和布局。
3、确定业务方案和资源布局 :完成行业梳理和选择之后,多元化战略框架已经走完了大部分,但已经确定的目标行业还只是一个概念。接下来,企业管理层需要糅合企业自身的能力和特点,设计出精细的业务方案,使多元化发展真正落地。
问题六:什么是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多元化战略又称多角化战略,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多元化战略是相对企业专业化经营而言的,其内容包括: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区域的多元化和资本的多元化。
多元化战略的模式
1, 横向多样化
横向多样化是以现有的产品市场为中心,向水平方向扩展事业领域,也称水平多样化或专业多样化。横向专业化由三种类型: (1) 市场开发型,即以现有产品为基础,开发新市场。 (2) 产品开发型,即以现有市场为主要对象,开发与现有产品同类的产品; (3) 产品、市场开发型,即以新开拓的市场为主要对象,开发新产品。 这种战略由于是在原有的市场、产品基础上进行变革,因而产品内聚力强,开发、生产、销售技术关联度大,管理变化不大,比较适合原有产品信誉高、市场广且发展潜力还很大的大型企业。
2, 多向多样化
这是指虽然与现有的产品、市场领域有些关系,但是通过开发完全异质的产品、市场来使事业领域多样化。这种多向多样化包括三种类型: (1) 技术关系多样化。这是指以现有事业领域中的研究技术或生产技术为基础,以异质的市场为对象,开发异质产品。由于这种多样化利用了研究开发能力的相似性、原材料的共同性,设备的类似性,能够获得技术上的相乘效果,因而有利于大量生产,在产品质量、生产成本方面也有竞争力。而且,各种产品之间的用途越是不同,多样化的效果越是明显。但是,在技术多样化的情况下,一般来说销售渠道和促销方式是不同的。这对于市场营销的竞争是不利的。这种类型的多样化一般适合于技术密集度较高的行业中的大型企业。 (2) 市场营销关系的多样化。这是以现有市场领域的营销活动为基础,打入不同的产品市场。市场营销多样化利用共同的销售渠道、共同的顾客、共同的促销方法,共同的企业形象和知名度,因而具有销售相乘的效果。但是,由于没有生产技术、设备和原材料等方面的相乘效果,不易适应企业的变化,也不易应付全体产品同时老化的风险。这种类型的多样化适合于技术密度不高,市场营销能力较强的企业。 (3) 资源多样化。这是以现有事业所拥有的物质基础为基础,打入异质产品、市场领域,求得资源的充分利用。
3, 复合多样化
这是从与现有的事业领域没有明显关系的产品、市场中寻求成长机会的策略,即企业所开拓的新事业与原有的产品、市场毫无相关之处,所需要的技术、经营方法、销售渠道等必须重新取得。复合多样化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 资金关系多样化。这是指一般关系的资金往来单位随着融资或增资的发展,上升为协作单位。 (2) 人才关系多样化。当发现企业内部具有专利或特殊人才时,就利用这种专利或技术向新的事业发展。 (3) 信用关系多样化。这是指接受金融机关的委托,重建由于资本亏本濒临破产的企业或其它经营不力的企业。 (4) 联合多样化。这是指为了从现在的事业领域中撤退或者为了发展为大型的事业,采用资本联合的方式进行多样化经营。
问题七:企业多元化战略的战略实施 企业怎样进入新的经营领域呢?在进入新的经营领域过程中,企业要具体把握好以下四个选择:1)选择好时机。时机不成熟或错过了时机都会造成战略上的被动。过早地进入,会因为企业准备不足而出现问题;进入过晚,会因为延误战机而导致进入失败。2)选择好领域。企业进入新的经营领域,在把握好时机的同时应注意选择好要进入的领域。在新的领域内还应注意选择好新的合作伙伴,如果合作企业风雨飘摇而我们又无力控制,这必将造成以后的分手而浪费企业发展的大好时机。3)选择好次序。这是指企业在进入新的经营领域时应该有一个周密而细致的计划。先进入哪个产业,站稳后再进入哪个产业,应该有一个详细的规划。4)选择好方式。企业进入新的经营领域有许多方式可以采用。是自己设立新的企业,还是并购;是与其他企业结盟还是控股或参股,这决不应该是随意的,企业要根据自己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要求和企业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慎重决策。
问题八:企业多元化战略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因为我上次也不过是帮你从别的地方找来的,下边的东西你看看吧,觉得没有用的话,就看其他人的高见吧:
一。与非相关多元化相比,相关多元化战略有以下优势:
1、可以将专有技能,生产能力或者技术由一种经营转到另一种经营中去;
2、能将不同的经营业务的相关活动合并在一起,降低成本;
3、可以在新的经营业务中借用公司品牌的信誉;
4、以能够创建有价值的竞争能力的协作方式实施相关的价值链活动。
二。多元化经营面临5个方面的风险。
1.来自原有经营产业的风险。企业资源总是有限的,多元化经营的技人往往意味着原有经营的产业要受到削弱。这种削弱不仅是资金方面的,管理层注意力的分散也是一个方面,它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然而,原有产业却是多元化经营的基础,新产业在初期需要原产业的支持,若原产业受到迅速的削弱,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将面临危机。
2.市场整体风险。支持多元化经营的一个流行的说法是,多元化经营通过“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去化解经营风险――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然而,市场经济中的广泛相互关联性决定了多元化经营的各产业仍面临共同的风险。也就是说,“鸡蛋”仍放在一个篮子里,只不过是篮子稍微大了一些罢了。在宏观力量的冲击之下,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资源分散反而加大了风险。一家产品出口公司可通过多元化经营扩大业务规模,然而在面临金融危机冲击的条件下,这家公司却难以在各个经营业务中与最强硬的对手展开竞争,最终落得被各个击破的下场。
3.行业进入风险。行业进入不是一个简单的”买入”过程。企业在进入新产业之后还必须不断地注入后续资源,去学习这个行业并培养自己的员工队伍,塑造企业品牌。另一方面,行业的竞争态势是不断变化的,竞争者的策略也是一个未知数,企业必须相应地不断调整自己经营策略。所以,进入某一行业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很难用通常的投资额等静态指标来衡量行业的进入风险。
4.行业退出风险。企业在多元化投资前往往很少考虑到退出的问题。然而,如果企业深陷一个错误的投资项目却无法做到全身而退,那么很可能导致企业全军覆没。一个设计良好的经营退出渠道能有效地降低多元化经营风险。摩托罗拉当初看好卫星通信业务而发起了”铱星”计划,当最后”铱星”负债数十亿而陨落时,摩托罗拉却因一开始就将”铱星”项目注册为独立的实体而只承受了有限的责任和损失。
5.内部经营整台风险。新投资的产业会通过财务流、物流、决策流、人事流给企业以及企业的既有产业经营带来全面的影响。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业务流程和不同的市场模式,因而对企业的管理机制有不同的要求。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必须把不同行业对其管理机制的要求以某种形式融合在一起。多元化经营多重目标和企业有限资源之间的冲突,使这种管理机制上的融合更为困难,使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战略目标最终趋于内部冲突的妥协。百事可乐的快餐十可乐多元化经营就面临着两个产业在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冲突,最终只好成立两个公司独立经营。当企业通过兼并他人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时候还会面临一种风险,那就是不同企业文化是否能够成功融合的风险。企业文化的冲突对企业经营往往是致命的。
问题九:企业多元化战略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优点:
1分散风险
2获得高利润机会
3更容易获得融资
4找到市场的新增长点
5可以很好的运用盈余资金
6利用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
7获得财务或其他财务利益
缺点
1股东收益可能稀释
2难以产生协同效应(因为你要进入一个新市场,企业集团是收购不会给股东带来额外的利益)
3如果业务失败,可能把原有业务拖下水
问题十: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分类 企业多角化经营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1)同心多角化经营战略(Concentric diversification)。也称集中化多角化经营战略。指企业利用原有的生产技术条件,制造与原产品用途不同的新产品。如汽车制造厂生产汽车,同时也生产拖拉机、柴油机等。同心多角化经营的特点是,原产品与新产品的基本用途不同,但它们之间有较强的技术关联性。(2)水平多角化经营战略(Horizontal diversification),也称为横向多角化经营战略。指企业生产新产品销售给原市场的顾客,以满足他们新的需求。如某食品机器公司,原生产食品机器卖给食品加工厂,后生产收割机卖给农民,以后再生产农用化学品,仍然卖给农民。水平多角化经营的特点是,原产品与新产品的基本用途不同,但它们之间有密切的销售关联性。(3)垂直多角化经营战略(Vertical diversification),也称为纵向多角化经营战略。它又分为前向一体化经营战略(Forward integration)和后向一体化经营战略(Backward integration)。前向一体化多角经营,是指原料工业向加工工业发展,制造工业向流通领域发展,如钢铁厂设金属家具厂和钢窗厂等。后向一体化多角经营,指加工工业向原料工业或零部件、元器件工业扩展,如钢铁厂投资于钢矿采掘业等。垂直多角化经营的特点,是原产品与新产品的基本用途不同,但它们之间有密切的产品加工阶段关联性或生产与流通关联性。一般而言,后向一体化多角经营可保证原材料、零配件供应,风险较小;前向一体化多角经营往往在新的市场遇到激烈竞争,但原料或商品货源有保障。(4)整体多角化经营战略(Conglomerate diversification),也称混合式多角化经营战略指企业向与原产品、技术、市场无关的经营范围扩展。如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电讯,后扩展经营旅馆业。整体多角化经营需要充足的资金和其它资源,故为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所采用。例如,由广州白云山制药厂为核心发展起来的白云山集团公司,在生产原药品的同时,实行多种类型组合的多角化经营。该公司下设医药供销公司和化学原料分厂,实行前向、后向多角化经营;下设中药分厂,实行水平多角化经营;下设兽药厂,实行同心多角化经营;还设有汽车修配服务中心、建筑装修工程公司、文化体育发展公司、彩印厂、酒家等实行整体跨行业多角经营。除了上述分类之外,西方学者鲁梅尔特(R.R.Rumelt)采用专业比率、关联比率、垂直统一比率等三个量的标准和集约――扩散这一质的标准,将多角化经营战略分为垂直型、专业型、本业中心型、相关型、非相关型五种类型。(1)专业型战略。企业专业化比率很高(在95%以上者),称为专业型多角化战略,这是把已有的产品或事业领域扩大化的战略,如超级商场分化为而来的自我服务廉价商店、小型零售店、百货店等。(2)垂直型战略。某种产品的生产,往往只取从原材料生产到最终产品销售整个系统中的一个阶段,而每个阶段都有其完整的生产体系。垂直型战略就是或向上游发展,或向下游渗透。如一个轧钢厂生产各种钢材。采取垂直型多角化战略,进一步向上游发展,投资发展炼钢、炼铁,甚至采矿业。(3)本业中心型战略。企业专业化比率较低的多角化战略(在70%~95%之间),称为本业中心型战略。即企业开拓与原有事业密切有联系的新事业而仍以原有事业为中心的多角化战略。(4)相关型战略。企业专业化比率低(低于70%),而相关比率较大的多角战略,一般来讲,多角化战略的核心是经营资源。实行相关型多角化战略就是利用共同的经营资源,开拓与原......>>
如何预防仔猪下痢,下痢以后怎么办
现将仔猪下痢的综合防制介绍如下:
一、 科学的饲养管理好母猪,防止怀孕母猪地肥或过瘦:
获得活泼健壮的仔猪,必须保证母猪喂全价的配合日粮,一般在怀孕的中期国喂日粮1.8~2.2公斤,后期(产前一个月)喂3~3.5kg。产前一周进行产房,每天减少0.5公斤日粮临产的当天不要喂精料,饮适量麸皮汤(加少量盐),产后第三天再逐渐增加 日粮至5公斤左右,精料宜喂生湿料。科学的饲养管理好怀孕母猪,往往初生仔猪头数高达1.4公斤,活泼健壮,生活力强,可减少下痢等疾病感染。防止因母猪产后不食 面使仔猪下痢。
二、 做好产仔母猪分娩前后的护理与防病
1、 母猪一产前40~42天和15~20天各注射接种一次抗大肠杆菌腹泻菌苗的 987P三价菌苗)。另外,于产前30天、15天各免疫接种一次红痢菌苗。
2、 待产母猪调时产房前,必须对每个产圈彻底的清扫、冲洗和认真的清洁,可选用2%火碱液等消毒,以及水焰喷灯杀灭铁架上的微生物。
3、 母猪进产房后和临产中,皆应用温热的0.1%高锰酸钾液洗涤母猪 乳房、腹部。临产中擦洗乳房时并要按摩,要挤掉奶嘴头2把奶,辅助初生仔猪尽可能吃上吃好初乳,是防止母猪乳房炎和仔猪下痢的重要措施,尤其对头胎母猪更为重要。
三、 抓好仔猪“初生”、“补料”和“断奶”三个关键时期的饲养管理和 下痢措施:
1、 辅助初生仔猪吃足初乳。对于初产母猪或乳房发育不好、产乳少的母猪,可于产后第一天上下午各给“促乳灵”或“催乳快”一包,第二天即可见效 。
2、 加强保温,防冻防压。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1~3日龄为30~32度,8~30日龄为22~25度,31~45日龄为20~22度。
3、 对“初生”、“补料”时期的仔猪下痢,宜选用“调痢生”(约50毫克/ 公斤体重)、“促菌生”、“嗜酸乳酸杆菌”、“干酵母”、“乳酶生”等 态制剂。不仅有使仔猪肠道中正常菌群占优势,抵抗病原微生物侵入和增殖的作用,还可防治下痢,无病防病,且安全无副作用,防止大量或长期用抗生素产生耐药菌株。此方法 在保健、提高饮料利用率促进增重方面更胜一筹。
4、 给3日龄仔猪注射“血多素”或“右旋糖酐铁”、“铁钴注射液(葡聚糖铁钴注射液)”2毫克(含铁100~150毫克),同时注射0.1%亚硒酸钠液1毫升,即可防治营养性血和缺硒引起的下痢。
5、 注意仔猪补料的调教、适应和旺食三阶段。应尽量设法让仔猪多吃优质的全价颗粒料,减少吃奶次数,以下不痢为最好。若下痢,多为消化不良或有过 性的,以助消化促生长酶制剂(调痢生、促菌生、干酵母、乳酶生、胃蛋白酶、稀盐酸液或柠檬酸水、粉剂等)防治为主;必要时,辅助性用药可选苯海拉明、非那根、甲氧卡 地塞米松磷酸盐、恩诺沙星等药物。
四、 抓好断奶是培育健康仔猪的又一关键:
1、 对断奶仔猪,尽量做到维持原窝上网培育,环境条件、饮料和管理皆逐步过渡。断奶后的最初7-10天,仍需保持哺乳料,逐渐地改换成育成猪料。
2、 断奶转群时期,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先减食,充足供给0.05%到0.1%高锰酸钾液饮用1~2天,口服补液盐水数天,逐渐恢复全量日粮,此时期日粮中添加断奶安或柠檬酸1~1.5%,可防治下痢,利于增重,食欲旺体重大的仔猪,应限制料量,以防水肿病。
五、 特殊情况的下痢的防制
1、 产房环境卫生差情况下,对初生仔猪未吃初乳即灌服微生态制剂,无此类药则选用0.5%恩诺沙星液2毫克等抗生素,等2、3天再各灌一次。
2、 有温和型猪瘟情况下,此种拉稀,用本场淘汰的无病伤残或不阴云健康老母猪的自制“多价高免血清”给下痢仔猪按体重2毫克~4毫克/公斤肌肉注射,注射一次约80~90%下痢即可痊愈,少数的需注射2次。尤其对老猪场长期应用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下痢猪,或是疑为仔猪猪瘟初期引起的下痢,疗效更为明显。
“多价高免血清”系用猪瘟苗,大肠杆菌苗和红痢苗分别、先后二次(间隔15~20天)免疫本场健康的淘汰母猪,采其血液自制的血清。只允许给本场病猪使用。
3、 定期检测本场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和药敏试验,为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附(一)仔猪下痢防治处方(仅供参考选用)
1、 链霉素1支(100万单位),用注射用水稀释溶解,按每头口服20~40万单位,日服2次,连用2-3天。
2、 痢特灵,按10~20毫克/公斤体重、次,1日2次内服,连用3日。
3、 调痢生(四川大邑兽药厂生产),每头每公斤体重0.1~0.2g,日服1次,连用3天。
4、 磺胺脒,按0.1~0.3克/公斤体重,分2~3次间隔8~12小时口服一次。
5、 复方磺胺-5-5甲氧嘧啶注射液,首次每公斤体重0.4毫升,以后每次0.2毫箕,肌肉注射,第天1次,连用3天。
6、 土霉素碱0.25~0.5克,次硝酸铋0.25~0.克,一次内服,每天2-3次。
7、 氯霉素10-20毫升/公斤体重、次,每日2次内服,或肌肉注射。
8、 0.5%痢菌净注射液灌服或肌肉注射,每次3-5毫升,每天2次,连用2-3天;痢菌净2-4g混于哺乳母猪饲料中分3-4天喂饲,通过母乳防病。
9、母猪产前4天用左旋咪唑每公斤体重12毫克内服或每公斤体重10毫克肌肉注射,出生后7日龄仔猪每公斤体重10毫克内服或每公斤体重8毫克肌肉注射;发病仔猪每公斤体重12毫克内服或每公斤体重10毫克肌肉注射。
10、二甲硝咪唑片,按每公斤体重32毫克内服,每日二次;连用2-3天。
11、 乙醇50克毫克和腐质酸钠100毫克内服,治白痢。
12、 多粘菌素B硫酸盐8-10万单位(或1-2毫克/公斤体重);1日2次肌肉注射。
13、 硫酸庆大霉素2-4毫克,硫酸阿托品0.25毫克,维生素B50毫克,一次肌内注射,体重3公斤病猪药用量加倍,每日2-3次,连用2天。
14、 醋蒜合剂:大蒜2公斤捣成蒜泥,加入4公斤醋浸泡2-3天,取汁装瓶备用。初生仔猪吃母乳前滴服1毫升,每2天加倍量,每日2次,连喂3天。
15、 矽炭银2-3克,与抗生素(土霉素、痢特灵、金霉素、氯霉素)适量内服。
16、 5%葡萄生理盐水注射液500毫升(加温40度),加入氟美松注射液20毫克、10%维生素C注射液50毫克、5%恩诺沙星注射毫升、硫酸阿托品注射液5-25毫克,混匀,给拉稀病猪腹注射20-40毫升,1-2次/天,一个疗程3-5天。腹腔注射时注意:(1)助手采用提举后肢保定法;(2)术者一手持连接细针头(1.5-12号)的注射器垂直刺入(1.15厘米),注入药液(或连结输液瓶的胶管,进行输液)后,拔出针头,局部消毒处理。(3)硫酸阿托品的量可依据拉稀的程度增减或停用,以防过量而便秘或中毒。
17、 宝康素-M口服喷射乳注,其每毫克有硫酸新霉素50毫克,甲溴东莨碱0.25毫克。可防治细菌腹演,体重5公斤以下,每次服1毫升,5-10公斤重的则服2毫升。
18、 养元百菌消水,1%毫升加入1公斤水饮服;5%的注射液,0.5-1毫升/10公斤体重,肌注,每天1次,3-5天一个疗程。
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但是久治不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环境卫生差:食槽消毒不好,周围环境脏;
(2)治疗方法不当:一些客户在仔猪发病后只打针,不喂药,而事实上内服药物才是治疗肠炎最有效的疗法;
(3)治疗时不注意进行止泻,长时间拉稀,不进行止泻很容易造成仔猪脱水,使抵抗力下降,更加重了病情;
(4)对一些因消化不良引起的拉稀不是用助消化药,而是采用抗生素疗法,结果使消化道的正常微生物菌群受到破坏,从而加重了病情,造成久治不愈。
治疗措施:
(1)在仔猪发生腹泻后,最好分清是因大肠杆菌引起的?还是因为消化不良引起的,如果是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应采取抗菌、消炎、止泻的方法治疗,如果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应采取健胃、助消化、止泻的方法治疗。
(2)在治疗时应主要采取内服药物的方法,如果体温升高,可以同时注射抗生素。并保证有充足的、清洁的饮用水供猪自由饮用。
(3)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适当时期止泻,(饲料中毒引起的除外),防止酸中毒,有脱水症状的应注射补液强心。
(4)平时搞好环境卫生,注意饮食清洁。
一、腹泻发生的原因
1、病毒性腹泻:⑴传染性肠胃炎。本病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临床上以厌食、呕吐、严重腹泻、失水为特征。特别在寒冷季节,能迅速传播各种年龄的猪。10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高达100%,5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很低,成猪几乎没有死亡。康复猪带毒可达10周甚至100多天,在不良环境下重新排毒而导致病的传播。该病原体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此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多发生于冬季和春季,发病高峰为1-2月份。病毒传播可通过猪的直接接触。母猪乳汁可以排毒,并通过乳汁传播给哺乳仔猪,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本病流行有3种形式:流行性多见于新疫区;地方流行性多发生于疫区;周期性地方流行性在疫区。由于母猪具有免疫力,其初乳中的免疫抗体可为哺乳提供保护力,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但在断奶后又成易感猪。本病传播迅速,数日内可蔓延全群。首先呕吐,继而发生频繁水样腹泻,粪便**、绿色或白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极度口渴,脱水,体重迅速减轻,日龄越小越严重,病死率越高。
⑵猪流行性腹泻。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生,小猪易患此病,哺乳仔猪死亡率达50-100%。其特征为呕吐,腹泻。病毒存于病猪的肠绒毛上皮和肠系膜淋巴结,随粪便排出后污染环境、饲料、饮水、交通工具及用具而传染。在寒冷的季节里对断奶前后的仔猪危害最大。
⑶轮状病毒感染。病毒存于易感动物的肠道内,随粪便排出后污染环境,在人和家畜之间可能相互感染。在寒冷、潮湿、不良的卫生条件下,发病率高。病毒经口进入机体能抵抗蛋白分解酶和胃酸的作用,所以能顺利到达小肠,经胰蛋白酶激活而感染小肠绒毛顶部上皮,在其中增殖并使之发生变性、溶解或脱落,绒毛遂缩短变宽。隐窝细胞未及分化成熟就移向感染发病的绒毛上皮,并取代其位置,于是发生吸收不良。双糖特别是乳糖消化障碍,电解质从细胞外液转移至肠腔,从而导致水样腹泻。8周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高,一般为50-80%,若有大肠埃氏菌混合感染更严重。
2、细菌性腹泻
⑴猪痢疾。由猪痢疾密螺旋菌引起的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都发生,7-12周龄猪发病率最高。该病最初在猪群中呈散发性,发病急,继而同群猪陆续发病,病情严重的发生死亡,病愈的猪生长也很缓慢。猪群起初发病时,常呈急性,主要表现食欲废绝和剧烈下痢,严重者发生喷射状水泻,带有血液、血块或粘液。随病程的发展,粪便混有脱落的粘膜或纤维素渗出物的碎片,味腥臭,色灰色或**。发生本病的原因是一些养殖户观念陈旧,认为猪不怕脏,舍内不经常打扫,更谈不上消毒。
⑵仔猪黄痢。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病猪以排**或黄白色水样或浆糊样稀粪和迅速昏死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主要发生于5日龄以内的仔猪。3日龄以内的猪发病率90%左右,死亡率达100%。该病的特点往往是一窝一窝地发病。该病在本县农村散养户中尤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观念,封建迷信思想严重。例如,母猪在产仔后,羊水、恶露污染的垫草必须等仔猪满月后才能清除,这样就给大肠杆菌形成了良好的培养基,导致仔猪发生黄痢和白痢。
⑶仔猪白痢。本病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突然腹泻排出白色、灰白色粥样粪便或糊状粪便,有腥臭味,形状粘腻。病猪表现畏寒,拱背,行动缓慢,脱水,呼吸次数增加,皮肤粗糙无光泽,食欲减少,饮欲增强。病程短的2-3天,长的1周左右,15日龄以上的病猪多能自愈,但多数病例有反复,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
⑷仔猪副伤寒。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因为目前使用的仔猪副伤寒疫苗均为活苗,采用口服或注射法免疫。调查中发现,一些专业户将疫苗稀释后拌在一大盆饲料内,让一群仔猪一起采食,造成分配不均,引起部分仔猪发病。还有的将疫苗用温热水稀释,使疫苗在使用前即失去活性,引起大批仔猪发病。
⑸仔猪红痢。由C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以1-3日龄新生仔猪多见,偶尔发生2-4周龄以下的仔猪。0-3日龄发病率71.1%,4-7日龄为10.5%,第2周为13.2%,第3周为5.3%。死亡率一般在20-70%。发病有一定的规律性,发病仔猪由于肠粘膜炎和坏死以排出红色稀粪便为特征,病程短,死亡率高。该病在本县较偏远的地方,怀孕母猪以散养和放牧方式为主的猪群中发生。
3、寄生虫性腹泻
⑴猪球虫病。在本县散养和规模化的猪群中常有球虫病的发生。主要是由艾美属和等孢子属的球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造成的上皮细胞损伤而引起的腹泻性疾病。球虫在成猪体内寄生,一般只呈带虫状态而不表现临床症状,对7-10日龄的仔猪危害较大。病畜发生水样腹泻,衰弱,脱水,发育迟钝,时有死亡。
⑵线虫病。寄生于猪消化道内的线虫,有猪蛔虫、食道口线虫、毛尾线虫、类圆线虫等,主要侵害仔猪,可引起腹痛、腹泻、粘液性或血性下痢。在散养和规模化的猪群中都有发生。
4、营养性腹泻
主要发生于仔猪。哺乳母猪饲养不良,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不足,影响母乳的数量和质量。如母乳中维生素A不足时,可导致消化道粘膜上皮角化;维生素B不足时,可使胃肠消化机能障碍,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泻。
5、应激因素
断奶期的仔猪对断奶环节没有控制好,加之饲养管理不当,饲料突变,圈内环境卫生条件差,很容易引起腹泻。此外,饲料霉烂变质、误食有毒饲料、饮用污水、天气多变、阴雨连绵、受寒等应激因素都会引起猪发生腹泻。
二、猪腹泻的防治
1、不同年龄不同原因引起猪腹泻的治疗。腹泻由于肠蠕动加强,分泌增多,导致大量肠液、胰液丢失,钾离子、钠离子丢失增多,液体在大肠段的重吸收作用降低或消失而引起脱水、电解质丢失及酸碱平衡紊乱。因此,在消除病因的情况下,采取强心补液、预防脱水、维护心功能、解除酸中毒、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等治疗原则。临床上多用0.9%的氯化钠、5%葡萄糖、氯化钾、维生素C、碳酸氢钠等。
2、病毒性腹泻的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坚持自繁自养,减少疫病的传播。严禁从疫区引进猪种,猪场实行全进全出的原则,按时对猪舍进行严格消毒,杀虫灭鼠,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发病猪场最好全群淘汰,彻底清洁和消毒,空舍2-3个月,再引进健康猪。对发病的猪只,在隔离消毒的前提下,采取对症治疗。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使用,在治疗过程中可使用抗病毒药。
3、细菌性腹泻的防治。对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等引起的仔猪黄痢、白痢和水肿病,应在怀孕母猪产前用大肠杆菌单价或多价灭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通常在母猪产前免疫1次,也可以在母猪产前5-6周和2-3周各免疫1次,以保证初乳中有较高浓度的母源抗体。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调制饲料。做好仔猪饲养管理和防寒保暖工作。对发病的仔猪,首先应选择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做药敏试验后进行治疗。对于仔猪红痢要在母猪产前30天和15天各注射红痢菌苗5-10毫升。对于仔猪副伤寒的防治应先用仔猪副伤寒疫苗接种,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进行防疫。对发病猪应选择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做药敏试验后进行治疗。
4、寄生虫性腹泻的防治。对于球虫病的防治,仔猪与成年猪应该分群饲养,保持圈舍清洁,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治疗可选用抗球虫药,如氢苯胍、莫能菌素、马拉菌素和三字球虫粉等药物治疗。对于线虫的防治,应注意保持圈舍和运动场的干燥、清洁,舍内最好铺水泥地面。及时清扫粪便,堆积发酵。每年春秋2次定期驱虫。药物治疗可用丙硫咪唑、伊给菌素等。
5、营养性及应激性腹泻的防治。对猪群应加强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全价,配方合理,不喂发霉变质、有毒的饲料,注意圈舍清洁卫生。减少一切应激因素,避免腹泻的发生。
仔猪腹泻的原因与综合防治
中国养殖网 2007-9-17 16:57:20 山东畜牧网 齐鲁牧业报
发病原因:
1.哺乳母猪换料或患病:哺乳期间的仔猪主要通过母乳获得营养,哺乳母猪换料和患病会直接影响乳汁的成分和品质,从而影响仔猪健康。
2.仔猪早期断奶:为提高母猪繁殖率,在仔猪三周龄左右时往往就给仔猪断奶,以达到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母猪繁殖率的目的,但仔猪的营养性应激也随之加重。
3.病原微生物:仔猪消化道尚未发育完善,胃腺分泌胃酸机能低,难以有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从而引起肠道炎症导致腹泻。
4.微量元素:仔猪体内微量元素应保持平衡,缺乏铁、硒、锌、铜等元素,会造成仔猪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降,从而出现腹泄。
综合防治:
1.按照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一系列措施:重防母猪早防仔猪,尽量减少应激,增加日粮中的复合维生素含量。
2.对养殖场进行彻底消毒,尽量减少养殖场内的病原微生物。
3.给临产母猪注射大肠杆菌疫苗,使母猪快速的产生母源抗体从而使仔猪获得较高的免疫力(母猪产前40天和15天各注射大肠杆菌疫苗1次)。
4.在仔猪出生3日龄时注射“补血先锋”,5-6日龄补水时加入少量人工盐,7日龄补料促进仔猪消化道发育。
5.仔猪出生后采取3、7、21日龄保健计划:仔猪在3、7、21日龄时肌肉注射“得必安”1ml进行保健预防。
6.治疗方针:抗菌、消炎止泻、母子兼治。
使用“溴乐新”喷服,仔猪体重7公斤以下每次按压泵一次(1ml),体重7-10公斤每次按压泵两次(2ml),每日三次,连用3-5天;如怀疑有病毒感染,可同时配合“菌毒痢康”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仔猪下痢的原因列表
引起仔猪下痢的致病因子:
仔猪下痢种类 致病因子 临床发病率评估:%(仔猪腹泻中的百分比)
病毒传染性 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等 15
细菌感染性 仔猪黄、白痢、红痢、血痢、坏死杆菌肠炎 36
全身感染性 猪瘟、伪狂犬、蓝耳病、仔猪副伤寒等 6
寄生虫性 弓形虫、球虫、鞭虫等 5
中毒性 有机磷、霉变饲料、食盐等中毒 2.3
营养性 VA、VE、VB、VD、I、MN、FE、SE、及饲料中能量,蛋白缺乏症等 4.7
生理活性 胃酸分泌不足及消化酶活力低等 10
母猪异常性 母猪无乳症、乳汁脂肪过高等 3
应激 环境温度变化、断奶、饲料转换、疫苗接种等 18
仔猪下痢是养猪生产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据统计约有20%的仔猪在分娩和断奶之间由于下痢而死亡。仔猪下痢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环境不适宜或疾病等原因而引起。引起仔猪下痢的原因大致有以下15种,任何一种或多种合并时,都能引起仔猪下痢。
1. 母猪分娩时过肥。
2. 母猪产前或产后立即过量饲喂。
3. 在母猪怀孕的最后几天和分娩时突然更换饲料或改变饲养方法。
4. 母猪便秘。
5. 仔猪补料不新鲜或不卫生。
6. 仔猪食槽或水器不清洁。
7. 产房和仔猪栏不干净,环境条件差(通风不良,氨气重)。
8. 母猪调进产房前,未经洗刷消毒,就直接赶入分娩房。
9. 产房寒冷、潮湿、有贼风,仔猪受凉。
10. 仔猪未吃到初乳。
11. 突然改变环境或操作方法,引起仔猪应激,如不宜在同一时间内给仔猪断奶、转换环境和更换饲料。
12. 环境温度或气候突然变化。
13. 母猪发烧。如子宫或乳房炎等,不仅使母猪体温升高,而且会放出毒素,致使仔猪下痢。
14. 仔猪贫血。
15. 在分娩栏内传染疾病,这是造成连续出现下痢得一个主要因素,试验证明,细菌通过对猪的感染会使它的毒力不断增强。在连续分娩的情况下,让毒力不断增强的致病微生物留在栏内,则能使仔猪一旦出生即受感染。所以分娩栏在哺乳结束,母、仔都调出以后,必须认真、严格、彻底的进行冲洗消毒,并空圈数天方可调入另一批临产母猪待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