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斗鸡的生长繁殖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3 03:10:46
字号:

和其它斗鸡品种相比,中华斗鸡表现出斗性猛、繁殖率高、易饲养、耐粗饲等优点。中华斗鸡早期生长较快,三个月体重可达2公斤以上,年产蛋在160枚左右,主食五谷杂粮,用普通饲料加青草、菜叶即能达到其营养需求。中华斗鸡体质健壮,抗病力极强,在-20~30℃均能正常生长繁殖,三伏盛夏仍能正常产蛋。在饲养过程中,只要按程序做好免疫和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即可,而且饲养管理方法也比较简单,既可圈养、笼养,又可散养,适合大规模集约化养殖。 一般每户只养1~2只雄鸡,4~6只母鸡。这种饲养方法,可保证后代血统纯正,也有利于雄鸡的单独训练和管理。人所共知,斗鸡的战斗水平高低,主要在于日常的饲养和训练。

中华斗鸡的生长繁殖

其要点如下:小鸡孵出后,一般第1天不喂饲料,供给清水,环境温度如同一般雏鸡;第2天开始饲喂开水浸泡过的小米及熟鸡蛋,也可饲以少量水浸泡过的芝麻;第3天开始饲喂熟鸡蛋、开水浸泡过的小米及青鲜菜类为主的饲料,并可适当喂给少量昆虫和杂粮。此时仍需注意保温、适当的运动量及阳光,有利其生长发育。30日龄后,适当增加昆虫和杂粮的饲喂量,同时增加露天运动的时间及阳光照射,有助于雏鸡正常的成长。

因各地喜于早春孵化育雏,故需注意育雏期间的保温及天气的变化;为了雏鸡顺利成长,民间还有夜间增加光照的,以延长雏鸡取食时间,有利加速成长。 雏鸡45日龄,体重可达0.5千克,公母雏鸡已易于分辨,此时开始需雌雄分群饲养,有利成长。75日龄开始,雏鸡生长迅速,尤其增长骨骼更需在饲料中增加矿物质饲料(骨粉)及昆虫,民间习惯饲喂蝉、土元及蝗虫等。此时开始雄性雏鸡进入成长阶段,为免于斗伤影响成长,需单只笼养,民间多选用荆条编制的较宽大的罩笼圈养,每天定时于早、午、晚、共3~4次放出笼外自由活动,但需严格控制不得与母鸡交配,也需防止雄鸡间较强的争斗。270日龄的幼鸡,羽毛生齐,体格基本成长定型,可以开始进行初斗训练。斗鸡育雏须注意五点近几年来,养殖的特禽新品种斗鸡以其巨大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青睐,养殖日渐升温。要养好斗鸡,育雏环节最为重要,必须注意以下五点:一、消毒。 育雏工作开始前应将墙壁用10%生石灰乳剂刷白消毒,房舍内可连同育雏用具进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15毫升福尔马林、7克高锰酸钾进行熏蒸2448小时,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排出有害气体后待用。二、育雏方式。斗鸡一般有地面育雏、网上育雏和小床衣雏三种,尤以小床育雏为最佳,其做法可因陋就简,不拘规格,好的良雏方式可使雏斗鸡疾病发生率大为降低。三、实验表明,雏斗提早一食,能促进卵黄的吸收,有利于将来的生长发育,开食前,先给雏斗鸡饮2-3小时的清洁饮水,最好给5%左右的葡萄糖水,然后在平铺的干净塑料布上撤饲料,小米、粉料或配合饲料均可,粉碎的玉米面有利于消化,也能防止雏鸡拉稀糊肛门,饲喂最为适宜。给料采取少喂勤添的办法。昼让所有雏斗鸡都能吃上饲料。随着日龄的增长雏鸡食量的增加,可以每隔2-3小时给料一次,但最好让其自由采食。四、温度。 适宜的温度是保证雏鸡成活率的重要条件,温度要严格控制,切忌忽高忽低。温度适宜雏鸡活泼好动,采食积极。参考温度如下:1周龄33?35摄氏度、2周龄30?摄氏度、3周龄27-30摄氏度、4周龄24-27摄氏度、5周龄21?24摄氏度、6周龄19-21摄氏度。温度由高而低,平衡过渡。雏斗鸡相对温度以55%~70%为宜。五、光照。 雏斗鸡视力较弱,每日光照23?24小时,每15平方米鸡舍,第一周龄用1个40瓦灯炮即可,悬挂于离地面2米处,逐渐过渡到自然光照。 养好雏斗鸡,除上述几个重要的环节外,养殖密度斗鸡舍通风等环节也不容忽视。 多年来,人们对斗鸡品种的特性及其打技等皆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来说,一只好的斗鸡,不仅在外貌上要求它英姿雄武,体格健壮,同时对其血统和战斗性能都有着十分复杂的讲究和严格的要求,这是其它任何鸡种难以相提并论的。现将斗鸡选拔的一般要求略述于后,以供爱好者参考。 斗鸡必须毛短而稀,减少鸡毛被对方咬住的机会。头小而直眼睛要深,皮厚脚大而且直挺,鸡距发达。举止稳重,不乱动。

这样的斗鸡胜面大。 斗鸡多从天性好斗的赤毛鸡驯养得来。品种分类 中华斗鸡主要有三大毛色:青(黑)、红(紫)、白,另有:芦花、柿黄等其它杂色。

一般来说,一只好的斗鸡,不仅在外貌上要求它英姿雄武,体格健壮;同时对其血统和战斗性能都有着十分复杂的讲究和严格的要求,这是其它任何鸡种难以相提并论的。现将瑞泽斗鸡选拔的一般要求作简单介绍,供斗鸡饲养爱好者参考。

1、斗性:好的斗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亲斗(即主动找对方进攻),尤其在后盘(即战斗的最后阶段)要亲斗,要打卧鸡,残盘(双方已完全筋疲力尽),要卧而不走,宁死不屈,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战斗到底,进攻中不允许有退逃表现,不能有三心二意的进攻姿态,进攻要坚决主动。 2、骨骼:根据斗鸡的特殊性格和战斗的需要,其骨骼一定要坚实,各部位的骨骼长短,粗细比例要匀称,过于细长或短粗都不利于战斗。 3、体型:前胸要宽,羽毛要紧凑,身架要侧落,站相要杠脯柱尾,所以,喂斗鸡的行家有句口头禅说:“小头大身架,细腰线爬爪”。并以此选择鸡的体型。螃蟹盖身型及枣核身的体型不受欢迎。 4、体重:斗鸡体重一般分三种级量,大号斗鸡体重为四公斤左右,中号斗鸡为三点五公斤左右,小号斗鸡为三公斤左右,公鸡超大型者有五公斤左右者,由于体躯笨重,动作缓慢,不利于战斗,所以超大型鸡很少有人喂养。斗母鸡体重较公鸡小,大号母鸡三点五公斤以上,中号三公斤左右,小号母鸡二点五公斤,漳州斗鸡是中型斗鸡。 5、毛色:斗鸡爱好者,对斗鸡的羽毛色泽非常讲究。一般以青、红、紫、皂为上色。青色即乌黑色的毛羽,正面带有青绿色的亮闪,底线为白色,并有白沙尾。有些地方把青鸡称作“乌云盖雪”。红色即项背为红色毛,群边毛为灰褐色,尾为黑色或带白沙民,红鸡出壳后的绒毛为白色,故开封的爱好者常把红鸡称之为”白绒”。紫色即项背的羽毛为深红或黑红,有青紫和白绒紫两种。皂色即全身羽色均为黑色,黑如皂布无亮光。以上四种毛色为上品。其它白色、芦花、柿黄毛为下色。斗鸡行家常说:”只喂青、红、紫、皂,不喂白、柿、花毛”,各种羽色的要求色正、光泽好,有白沙尾,带白边翅。 6、头部:相对来说,头小脸皮紧薄细致为好,耳环要小,不能有重冉,脑门要宽厚,眼窝要深大,冠要小而正直,五官长的要谐调。嘴形要求既粗直又长尖、尖而利,弓形嘴不受欢迎。过细过长(俗称竹签嘴)者也不可取。嘴色要纯净,一般只有黄白两种,成鸡嘴色不能带有黑色。鼻翼要外扇,鼻孔要大而长。眼色:眼色一般分白、黄、红三种,其它还有菊花、变蛋、三级等;但以纯白色为上品。两眼要有神,目光要锐利,同时眼窝要深,眼眶要大,眼球要小。冠形一般分平顶与花冠两大类。平顶又称顶头,顶头中又有窄面、宽面、鹅顶,柿饼冠之分;花冠又有翘花冠、小花冠、大花冠、寿星冠、麦穗冠、开山斧之分。根据战斗要求,以小而细者为好。西双版纳斗鸡以三条平直的冠立于头顶,因此称之为红三冠。 7、腿爪:腿分大腿与明腿(小腿)。大腿与明腿的弯曲度要大,俗称“大腿弯”,弯度大,弹跳力强。大腿要粗,明腿要细,肉要长在大腿上,明腿要皮包骨头,不要有一点肉。有一种“七瓣腿”亦为优等长相(七瓣腿者即腿面有三路瓦面,视其一段形似七星瓣,成七片花瓣,故名),两腿间的间距要大,即裆口要宽,爪片要大,爪要细而要长,趾间的角度要大,即所谓的“十字大爬爪”,间距小的“粪叉爪”的爪子弯曲度大的”盘爪”不可取。后小爪要向后展,以便于站落稳当。

价值

中华斗鸡不但有重要的观赏娱乐价值,同时还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其肉质鲜美细腻,具有浓郁的野味特色,有补肾、壮阳、滋补强身的功效,是当代理想的食疗佳品。据测定,斗鸡肉质中各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同等饲养条件下其它鸡种。中华斗鸡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珍禽品种。

斗鸡养殖前景如何

1、选育良种:要求公斗鸡体大骨壮,颈粗有力,腿粗而高,胸肌发达,鸡冠

鲜红呈平瘤状,眼大有神,羽毛贴身,姿态雄伟,体重3.5公斤以上,母斗鸡结

构匀称,发育良好,活泼好动,眼大有神,体重2.5公斤以上。 

2、搞好防疫:只有使斗鸡保持健康的体态,才能有利于驯养和繁殖,因此在

春季要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必须保持圈舍清洁,每周可用百毒杀或灭菌灵(1:

1000倍)喷雾消毒一次,消毒液可以喷到斗鸡身上,食槽、水槽每天用0.1

%的高锰酸钾溶液刷洗一次,并做好新城疫的预防接种工作。

3、科学配料:斗鸡生长发育快,活动能力强,能量消耗大,因此营养成份应

全面,粗蛋白23%以上,必需氨基酸要齐全,青年斗鸡的饲料配方为:玉米5%

、豆饼16%、高粱5.5%、鱼粉8%、贝壳粉2%、骨粉1.5%、食盐0.5

%、添加剂0.5%,并搭配些菜叶等青绿饲料。 

4、饲养管理:每天定时供水供食,经常保持充足清洁的饮水。要定时驯跑驯

斗,驯跑时可在腿上绑上50—100克的沙袋,每天要坚持驯斗2小时,驯跑1

小时,这样才能驯出动作敏捷,具有顽强的作战能力的斗鸡、、、

 自2009年开始,开封斗鸡中的典型代表?澳博?斗鸡作为品牌运作推广的斗鸡品牌开始走向世界,未来养殖斗鸡的市场会怎么发展呢?下文是斗鸡养殖前景,欢迎阅读!

斗鸡养殖前景分析

 中原斗鸡平均生长期为6个月出栏,公鸡平均体重可达3公斤左右,母鸡平均体重2.2公斤,公、母鸡平均体重2.5公斤。按回收合同价每公斤24元计算,平均每只鸡可收入60元。6个月生长期进行出栏,饲料喂养分阶段进行计算为;

 第一阶段:1~50日龄为脱温育雏期,每只需全价料32克/天,共计1.6千克,市场价2.4元/千克,合计3.84元。

 第二阶段:51~110天为青年期平均采食56克/天,共需3.4千克全价料。每千克市场价格为2.2元计,60天共需饲料费7.48元/只,第三阶段;110~150日龄为生长发育期。

 40天共需自配饲料3.3千克,其主要以玉米、豆粕、草粉、小米糠为主料等。每千克市场价为2元。40天共需饲料费6.6元/只。

 第四阶段;150~180日龄快速育肥期,每天每只采食量为146.7克。每千克市场价1.9元计,30天共需饲料费8.36元。斗鸡种苗费12元/只,防疫费0.3元/只,医药费1.2元,鸡苗死淘率按百分之七计算百只鸡折算成本为0.84元。水电取暖费0.5元每只。

 180天出栏共需费用41.13元/只,可获利润=60元收入--41.43元成本=18.87元/只纯利润。若林下再辅以种植牧草,让斗鸡自由觅食,可代替部分饲料,整体效益又高一层,平均纯利润可达15~20元/只。

 如果按1000只/人饲养规模计算,一个饲养周期6个月。获纯利可达15000~20000元。一年可获30000~40000元左右的利润。实际每人可饲养管理1500~2000只,利润更可观,养殖斗鸡的确是一个致富的好项目。

斗鸡养殖该注意什么

 1、选育良种:要求公斗鸡体大骨壮,颈粗有力,腿粗而高,胸肌发达,鸡冠鲜红呈平瘤状,眼大有神,羽毛贴身,姿态雄伟,体重3.5公斤以上,母斗鸡结构匀称,发育良好,活泼好动,眼大有神,体重2.5公斤以上。

 2、搞好防疫:只有使斗鸡保持健康的体态,才能有利于驯养和繁殖,因此在春季要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必须保持圈舍清洁,每周可用百毒杀或灭菌灵(1∶1000倍)喷雾消毒一次,消毒液可以喷到斗鸡身上,食槽、水槽每天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刷洗一次,并做好新城疫的预防接种工作。

 预防免疫后,要随时观察鸡群免疫后的反应。如鸡新城疫疫苗免疫后仍不断出现新城疫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后呼吸道症状反而加重了,这说明免疫失败了。应尽快从多方面查找原因,采取积极补救措施。

 3、科学配料:斗鸡生长发育快,活动能力强,能量消耗大,因此营养成份应全面,粗蛋白23%以上,必需氨基酸要齐全,青年斗鸡的饲料配方为:玉米5%、豆饼16%、高粱5.5%、鱼粉8%、贝壳粉2%、骨粉1.5%、食盐0.5%、添加剂0.5%,并搭配些菜叶等青绿饲料。

 4、饲养管理:每天定时供水供食,经常保持充足清洁的饮水。要定时驯跑驯斗,驯跑时可在腿上绑上50~100克的沙袋,每天要坚持驯斗2小时,驯跑1小时,这样才能驯出动作敏捷,具有顽强的作战能力的斗鸡。

 斗鸡耗料比较稳定,如出现耗料下降,或仅饮水不吃料,可能预示鸡已感染了某些疾病,要尽早查明原因,及早治疗。

斗鸡饲养时的注意事项

 1、有害气体:对斗鸡危害最大的气体是氨气和硫化氢。

 氨气:是一种挥发性和刺激性强的气体,如果鸡舍有大量的氨气产生,一进鸡舍就会首先感知。当嗅到氨的气味时,说明鸡舍内氨气早已超标。

 硫化氢:比重比空气大,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常常积聚在地面,愈接近地面,浓度愈高。如果在鸡舍的稍高处嗅到硫化氢气味,则表明鸡舍内的硫化氢已经严重超标。从这些变化中,可以判定空气中是否含有有过量的硫化氢:铜质器具表面突然变黑。镀锌铁器表面出现白色沉淀物。黑色美术颜料颜色褪色。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味气体,特别是用煤炉保温的鸡舍,应防止人员和鸡的一氧化碳中毒。

 发现这三种有害气体超量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例如适当加大通风量,更换垫料等,以减轻和杜绝对鸡的危害。

 2、温度

 饲养斗鸡,温度至关重要。特别是小雏鸡。看分散度也可以发现温度的高低,斗鸡扎堆,密度高时,说明温度偏低。斗鸡远离热源,到旁边四散,说明温度偏高。查看室内温度计,可以直接发现温度高低。发现温度计上的温度和实际要求的温度不吻合时,要立即采取升温或降温措施,必须把温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3、通风

 通风是否良好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在寒冷的冬季,气温低,往往只注意保暖而忽视了通风。通风良好时,斗鸡只活泼好动,舍内无异味,表现为一种舒爽的感觉。一旦发现斗鸡无病打蔫、呼吸微喘,舍内异味很浓、灰尘弥漫,应立即加强通风换气。通风时,注意冷空气不能直接吹到斗鸡身上。

 4、粪便

 正常斗鸡的粪便稀软,呈淡灰色条状,上面有少许白色尿酸盐。一旦发现粪便颜色变化或者出现有血便,便是发病征兆。传染性法氏囊病与传染性支气管炎可使鸡产生下痢,粪便呈黄白色;斗鸡患新城疫时排出绿色、黄白色水样粪便;舍内出现有血便,说明斗鸡感染上球虫病。当发现以上异常粪便时,应找到排粪的鸡,隔离治疗。

 5、湿度

 湿度也应符合标准。湿度高微生物易存活,如果再伴有温度低,则更加重低温的危害。湿度低则鸡舍干燥,斗鸡易得呼吸道病,尤其是雏鸡。长时间干燥的环境可使雏鸡脱水、衰弱。因此,斗鸡舍湿度的调整也不应该忽视。

 6、死鸡数量

 在斗鸡的生长过程中,无论是雏鸡、育成鸡或产蛋鸡,每天都可能有极少数量的弱鸡由于各种原因而死亡,这是正常现象。正常情况下,雏鸡死亡率应不超过0.05%,育成鸡不超过0.01%,产蛋鸡不超过0.03%。若发现死亡数量过大,就应引起注意。

 7、光照

 除了育雏需要光照外,产蛋鸡也需要补充光照。此外,还要注意光照的强弱。

 8、声音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202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