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专业主要学习家畜育种、繁殖、饲养、管理、防病防疫,以及草地建设、畜产品加工和畜牧经营管理等知识。畜牧和兽医是两个不同的专业,但他们的研究方向基本相同,畜牧专业主要侧重于动物的繁育、养殖。这门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广阔,就业率很高,但工作地点一般都不在大城市里。
一、畜牧专业主要学什么
1、畜牧专业主要学习家畜育种、繁殖、饲养、管理、防病防疫,以及草地建设、畜产品加工和畜牧经营管理等知识。甚至还包括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4个二级学科。
2、畜牧和兽医是两个不同的专业,但它们的研究方向一样。畜牧专业主要侧重于动物的繁育、养殖,培养具备动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可以在动物科学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3、畜牧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广阔,这门专业的就业率很高,但工作地点大部分都不在大城市里,因为一般毕业生更多的是从事销售方面的工作,而这些工作的对象自然都在农村。
二、畜牧技术员干什么的
1、畜牧技术员主要负责现代畜牧养殖技术的研发和革新。他们的日常工作包括种苗筛选、养殖技术、饲料调配、生产流程模式优化、对产品肉质口感的研发,技术员还要对畜禽常见病有一个基本了解,这样才能做好日常防疫治疗工作。
2、畜牧师是畜牧技术方面的职称,畜牧职称一般分为技术员、助理畜牧师、畜牧师、高级畜牧师。畜牧师属于中级职称,这表明了畜牧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力,也标明了该工作人员具有畜牧学术水平或从事部分畜牧工作岗位的资格。
3、畜牧技术员是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流向,基本上每年都有大批的学生选择这个岗位。畜牧技术员的兴盛是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的一面镜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畜牧产品的需求也比较严格,所以也影响了对养殖场技术员的刚性需求。
山区要如何发展养殖业?(最轻巧的养殖业?)
山地鸡养殖技术1.建造农舍。野鸡养殖场应位于干燥、地势平缓、向阳背风的地方。在比较安静的地方,养山鸡鸡舍的要求和家养鸡舍差不多。鸡舍的面积可以根据饲养规模来确定,鸡舍可以使用旧房间。猪圈和牛舍前后多余的地方要重建,三面墙一面开。开放面外应留有一定的操场,约为室内面积的两倍。养鸡场的地面要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地面要平整,最好做成水泥地面,方便清洁。操场周围可建1.8米左右的砖柱,顶部和四周可加挡块,或用铁丝网代替尼龙网。安装砌块时,可在南面建一个30-100厘米高的矮墙底座,然后安装砌块,可加长。操场和鸡舍的总面积要在30只鸡以内,每个摊位150或300只雏,要在100平方米以内。如果场地大,可以分成几笔。因为种鸡在与鸡交配前要分开饲养,所以至少要建两个鸡舍并进行改造。同时,鸡舍内要准备食物槽和饮水槽。水槽可以用木屑制作,一般1米长,5厘米宽,5厘米高。食槽可用大眼铁网或小木片固定,防止鸡进入食槽,食槽可用塑料盆或其他容器代替。有条件的话,可以买一个专用的塔秦水器。因为鸡很喜欢沙浴,所以可以在操场上放沙子(河沙,石沙都可以),也可以把沙子放在一个大塑料盆里,放在操场上。应该注意保持沙子的清洁和干燥。2.鸡育种技术雉鸡饲养阶段的划分:0-6周龄为育雏期,7-12周龄为繁殖期。(1)适时饮水和进食:雏雉应在孵出后24~36小时进食。吃饭前,他们应该喝水。最好在饮用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或0.1%的高锰酸钾。对于不懂喝水的雏雉,应尽快喝水,喂完水后1~2小时再吃。配料应该是软的,可口的,有营养的,容易消化的。前3~5天最好喂湿料。每次投料前清理余料。刚开始进餐时,每隔2~3小时诱导一次食物,以后逐渐加大间隔。0~2周每天6次,3~4周每天5次。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采食量也随之增加,长到接近成年体重时,对饲料的需求趋于稳定。(2)温湿度控制:育雏的适宜温度为1-3天35-34℃,4-7天33-32℃,2周31-28℃,3周27-24℃,4周23-22℃,5周后保持常温。相对湿度在1~10日龄为65%~70%,11日龄后为55%~65%。(3)密度:随着年龄的变化,其重量和需水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应及时调整饲养密度,增加水槽和食槽的数量。网箱或箱式育雏的密度为:1~10日龄50~60窝/m2,10~20日龄30~40窝/m2。之后可转入立体笼(蛋雉育雏用四层笼),21~42日龄20~30窝/m2,43~60日龄10~20窝。(4)通风与室内环境控制: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氨气浓度过高会直接影响野鸡的生长发育,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疾等疾病。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理粪便和清洁地面,保持适宜的温度,定期给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改善室内环境是提高雏雉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5)光照时间控制:幼龄山鸡对光照没有严格要求。第一只野鸡24小时光照1-3天,20-22小时光照4-7天。之后根据野鸡的喂食情况,会很快转为自然光照。3周左右山鸡转入立体笼时,第一天晚上要充分光照,让山鸡尽快适应新环境。使用3瓦/平方米以上为宜。大部分野鸡进食饮水后,可以利用自然光照。6)免疫:根据本领域情况制定免疫方案。3.成人文化技术幼雉可关在笼子里6~7周,然后转移到地面平养或转移到饲养的雉鸡笼子里。从18周龄开始的时期是山鸡生长最快的阶段,平均日增重10-15g,达到20周龄,基本接近成年山鸡体重。因此,对6~20周龄雉鸡的饲养管理是保证繁殖雉鸡生长发育的关键。在做好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转群时间及注意事项:一般3月底至4月中旬孵化的雏鸡,饲养至6-8周龄时转群,夏季孵化的山鸡饲养至5-6周龄时转群。换班前3天,应安排专人在夜间工作,并给予24小时照明。还要注意隔离饲养弱雏,及时淘汰病残雏。翻地后1~2周,选择温暖无风的天气,打开门窗,让其在室内和室外运动场做短期活动,然后逐渐延长,晚上在室内行驶。(2)后备雉鸡的限量饲养:确定后备繁殖的配种雉鸡,除了在6-8周龄进行初步选择外,还要控制体重,防止过度育肥,以保证繁殖期有较高的产蛋率和受精率。具体措施是:降低膳食中蛋白质和能量的含量;增加粗纤维和青饲料的用量;减少喂食次数;增加运动量;限制喂食量等。(3)第二次破喙防止啄癖:野鸡是野生的,喜欢啄异物。饲养的雉鸡生长迅速。如果某些营养素缺乏,或者环境不理想,或者密度过高,更容易发生啄癖。为了有效防止啄癖,第二次切喙可以在5-10周龄之间进行,方式与家鸡相同。(4)禁止霉变变质饲料预防曲霉菌病:饲养初期的山鸡易患曲霉菌病,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禁止霉变变质的饲料和发霉的垫料,控制好室内环境,保持所需的湿度,经常用过氧乙酸对鸡进行消毒,在转移到鸡群前用火焰喷射器将地面和可燃器具焚烧,以预防此病。雉鸡养殖技术(1)雉鸡群的建立。一般每个雉鸡群的建立都经过两次以上的选拔:第一次选拔在每年的10-11月进行,后备群是根据品种标准、生长发育情况、健康情况严格选拔形成的;第二次评选于次年1月至2月进行。选择标准为:雄雉羽毛丰满鲜艳,羽束直立,胸宽而深,体大,体格粗壮,雄性强;雌雉的身体笔直呈椭圆形,羽毛紧密而有光泽,尾巴不能着地,腿和眼睛完美无瑕。有条件的话,可以在2月底3月初进行第三次选择,淘汰不符合品种特征,或者雄性不强,精神状态不好,雌性雉鸡不红或者从3月初尾巴拖地的个体。至此,经过2~3次选择和淘汰,就可以确定雉鸡的种类了。(2)山鸡养殖技术①放生月份和利用期:在良好的人工驯养条件下,雄性雉鸡一般在9-10个月达到性成熟,雌性雉鸡在10-11个月后达到性成熟。如果已经到了繁殖季节,可以考虑适时配送。在中国北方,分发通常在3月中旬左右,在中国南方,分发通常在2月初。一般生产地的野鸡一年换一次,但第二年同组野鸡死亡率明显低于第一年。产蛋量和受精率变化不大。②雉鸡群体大小和雌雄比例:繁殖季节雉鸡群体不宜过大,一般100~150只雉鸡为一个群体,在鸡群之间设置屏障遮挡视线,以免影响交配。在一般营养和管理水平下,雌雄比例可确定为1:4,此时受精率可达85%以上。如果饲料营养和管理水平高,可适当增加每只雄雉和交配雉鸡的数量,比例变为1:5~1:6。③适当交配:交配时间的确定必须考虑温度、繁殖季节、营养水平等因素。生长发育好的野鸡可以稍加改善,发育不好的可以延后。交配时间也可以通过试交配来确定。方法是先尝试把1~2只雄雉放入雌雉群,看雌雉是否愿意“交配”。实践证明,放生时间应由母雉的行为来控制,如鸣叫、脸红或筑巢等。过早放生不仅影响育雏成活率,还会促使雉鸡过早衰老,影响后期育雏卵的受精率,过晚则会造成育雏卵的浪费。④保护“皇子雉”,设置屏障:公雉进入母雉群后,经过几天的战斗,“皇子雉”产生,“皇子雉”在母雉群中享有第一交配权。雄性雉鸡群在排好顺序后不允许随意进入新的雉鸡,以保持“王子雉鸡”的地位,这样可以减少体力消耗,稳定雉鸡群。但“王子雉”有不允许其他雄雉交配的特点,所以需要在网内或运动场上设置屏障,每100平方米放置3~4个塑料瓦、树枝或假山,以提高产蛋率和受精率。
感谢邀请!因为家在农村,与一些养殖户的接触也比较多,下面我谈谈个人对山区如何发展养殖业的一些看法。
一、走小而精的有机生态养殖高端路线。山区地势相对崎岖,平地不足,但往往生态环境挺好,没办法大力发展农业,而发展养殖业,则有优势也有不足。受地势局限,山区不适合建立大规模的养殖场,目前环保很严,也很难获批建设,对此我们要有清晰认识,找准定位。可以定位于小而精的有机生态养殖,既能最大可能保护环境,养殖出来的家禽家畜也更受市场欢迎,价值也更高。
二、结合当地水土、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选择合适的养殖项目。有的养殖产品价格很高,供不应求,但并不一定适合你们这。像我们南方地区,多数农户养殖的是小黄牛、黑山羊,而不会去养生长更快的西门塔牛和绵羊等,因为小黄牛和黑山羊更擅长翻山越岭去找草吃,养殖很方便。而我们这人工养殖石蛙的多数都失败了,虽然本地野生的有,但人工养殖对水质和环境要求很高。所以,选好合适的项目非常重要。
三、先学好技术,不要一上来就追求养多少挣多少钱。我们这有位在山林散养鸡的小伙子,号称“鸡司令,第一年就养了几千只,因为技术还不过关,鸡陆续死亡,开始用锄头挖坑埋死鸡,后来用挖机挖坑埋死鸡,损失非常严重。直到第三年,技术成熟,同时也打开了市场,才开始真正获利。所以,可以从少量试养开始,有过硬的技术,是成功的保证。
四、一定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养殖的禽畜,一天照管不到位,就可能出大问题,所以一年365天,都是没有假期的。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真干不了养殖这一行。
另外,也要多与同行交流,成立合作社之类的,有条件的还可以走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加山区旅游等多种模式。也要多借助网络的力量,努力打开市场。泛泛而谈,希望与广大的有志于农村种养的朋友们一起交流学习。祝在山区种养创业的朋友们,2021年获得成功,带领乡亲们致富!
谢谢你的邀请,说起山区致富,最主要的一点是要有带头人!
因为是山区,交通不便是肯定的,也就造成信息闭塞,外面先进的科学技术无法到达这里。
那是不是就没治了呢,答案肯定是不会的,山区,既然是贫困地区,肯定是没有过多开发,这样一来,生态保护肯定不错。
只有要有合适的带头人,再结合当地政府的支持,开发现代旅游业,搞村民联合合作社,发展当地特色农业生产,是不错的选择。
这样,想不致富也难。
谢谢,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呢。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选择,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盲目效仿,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一起深入研究,找到适合当地养殖项目才有可能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谢谢邀请
山区发展养殖业,应该注意__以下因素:
一、心态准备:养殖业长期投资,一两年不会见成效!
有些农民发财心切,看到别人发展养殖业富起来,一哄而上,自己也赶紧跟着效仿。其实一些人不学习掌握养殖技术就仓促上马,盲目蛮干,结果在饲养、管理、防疫等环节出现失误,最终导致亏本下马。
二、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的养殖业。
农民不怕苦不怕累,就怕辛辛苦苦的猪牛羊鸡鸭鹅直销,卖不上价钱。销售渠道要慢慢完善和开拓。
三、信息通畅,技术创新等。
发展养殖业是一种商品经济生产,周期性长,需要有超前的信息预测及市场驾驭能力。新农村建设,国家的养殖新规实施,有必要学习。
四、价格波动。
目前,市场上家禽家畜,以及蛋、肉的价格忽高忽低,而饲料价格居高不下,加之养殖和流通环节费用不断增加,本大利小,使农民养畜禽的效益难以提高。
山区发展养殖业,要因地制宜,技术_成本控制_销售渠道,三者结合你才可以赚到钱!
山区养殖项目分享:
一、林下养土鸡
二、土黄牛
三、石蛙
野生石鸡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水质清新。
四、清水鱼
因地制宜山献宝,节省成本,项目不分大小,精,特,专,占天时地利人和,同时不断学习,
关于山区要如何发展养殖业,我说说几点,
山区畜牧养殖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山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山区养殖业不是那么容易的,
①要学习掌握养殖技术,不能肓目,
②在饲养,管理,防疫等等上不要出现失误,
③掌握信息与网络,及时了解市场波动,
④在价格上与销售上要了解你的消费群体需要什么,
⑤你的售前售后服务,
⑥到外面走走,看看别人的模式,好的保存,取长补短,适合当地养殖种类发展,学习好技术,
一定会成功的,记住不要肓目投资。
山区养殖是可以,但农村山区信息太不方便,技术落后,销售方法落后!还是要有好的领头人!
如果是在山区,就应该搞林下特色养殖,选择散养土鸡,土鹅,兔子,还可以养孔雀,野山鸡等品种,组织村民成立合作社,形成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
朋友是东胜的,我是包头的。我就以我们这里的情况说回答你把。
我们这里被划为大青山自然保护区,这俩年开始打压放养牲畜的,打压到什么程度呢?村里还有养羊的,但是规模都缩小了很多,开始和林业局的工作人员打起了游击。白天不放牧,只有晚上才去放牧,赚钱不容易啊,村里就有一个晚上放牧摔坏的。
没有其他办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这里土地少,又没有其他资源,只能靠养一些东西。
我觉得现在国家环保打压养殖业,养殖业会迎来高峰期,我们农村现在入手养殖业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选择种养结合模式,种植一些牧草,不过还得放养,只是得减少放养时间打游击。农村靠养殖致富是个不错的方式,毕竟选择的行业不多。
在山区如果有条件,地势较好,可以根据自身条搞一定规模放牧式养殖。但是养殖投资大,风险也大,一定慎重考虑,自身实力不够千万要小心,都是张嘴要吃的吃货,一但食物扣不上就出大问题。还有疾病防治方面要求很专业,等等必须通盘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