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备配置
关键部件使用的是哪些品牌?是普通配置还是高端配置?任何设备都不是越贵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另外如果价格真的很贵,我们也需要知道贵的原因所在。去供应商工厂验厂时,建议带上工程师和生产部门的主管一起。
2、设备的技术参数
比如最大加工尺寸或是重量,或是行程,最快的时间,平均效率。特别是有些设备的采购,到底是为了省人工,还是为了导入自动化,需要提前了解以下细节:
安装和使用环境,如喷涂和焊接作业等;
人工操作使产品品质不稳定或达不到客户要求;
产品较大或较重,人工操作困难。
产品的生产周期和寿命长。 对于仅仅以节省人力为目的的自动化,建议审慎评估。
加工部件的稳定性:上游流下来的产品质量是不是稳定的。如果部件不稳定,设备加工出来的产品品质可能还不如人工,也可能会造成设备的频繁停机。
加工操作的复杂度:操作的复杂程度决定着自动化设备的成本和自动化设备技术的可行性。即使是工业机器人,复杂的组装作业也难以实现。
加工部件的包装方式:如果想实现自动上料,需要更改原有的包装方式以能让上料机械装置可以抓取到部件,由于变更包装方式所带来的成本增加需计算到自动化成本中。
加工部件的可分离性:如果想实现人工上料,需要评估部件的可分离性。尤其是对于一些小的零部件,比如螺丝等。
3、列出该设备的购买客户
设备最好的口碑来自市场。好设备一定不缺有分量的客户。
4.、售后问题(MRO范畴)
比如关键配件,易损件等对应的成本。设备的各项维修费用一定要提前知晓。因为很多设备维修成本是非常高昂的。还不包含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