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骨鸡的饲养标准是依据鸡群不同日龄、不同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而制定的。一个好的饲料配方要兼顾两个方面,首先是必须或尽可能满足各阶段的营养需要;其次是要依价格筛选饲料的品种,使配方的成本降到最低,这样才算是一个好的配方。 作为肉用品种,乌骨鸡的产蛋鸡就是种鸡,分成了三个不同的生理阶段,即育雏阶段(0 一42 日龄),育成阶段(43 一150 日龄),成鸡阶段或产蛋阶段(151 日龄至淘汰)。 药用仔鸡则分为两个生理阶段,即生长期(0 一42 日龄)和育肥期(43 日龄至出售)的饲养标准可以看出种鸡的育雏阶段需营养较高,育成阶段的营养需要较低,而产蛋后的种鸡不仅营养需要较高,对各种单料的质量要求也高,有些料则不能用或只能少用,如未脱毒的棉粕饼、菜籽饼等,有些药物也在禁用之列,如呋喃类、磺胺类等。
乌骨鸡养多长时间生蛋?
黑骨鸡是中国特有的药用禽类。黑骨鸡外形美观,营养丰富,有很高的药用、食用和观赏价值。是国内外知名的滋补食品和知名药用鸡种。黑骨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黑骨鸡的销售价格高于普通鸡,饲养黑骨鸡可以获得比较大的经济效益。黑骨鸡的营养价值高。它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高级滋补食品,含有人体所需的丰富而全面的营养物质,特别是18种氨基酸。
它的胆固醇含量低,游离脂肪酸含量高,黑色素含量丰富,并含有伽马球蛋白。因此,乌骨鸡是老年人和体弱多病者的理想食品。黑骨鸡的皮、肉、骨均为黑色。黑骨鸡可以增加血细胞和红细胞,调节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和性功能,提高抗疲劳、抗寒、抗缺氧能力。以乌骨鸡为原料生产的药品、保健品和食品越来越多,如 "乌鸡白凤丸"、"参茸白凤丸"、"乌鸡补酒 "等,很受欢迎。黑骨鸡的抗寒能力较差。太和乌骨鸡的羽毛是丝状的。
因此,黑骨鸡怕冷、怕湿、耐寒。其他品种的黑骨鸡羽毛生长相对缓慢,耐热、耐湿性好,但耐寒性差,在饲养期间要给予较高、较长的温度。日龄时,孵化器温度保持在28℃,孵化器温度保持在35℃。3~7日龄时,可将育雏器温度缓慢降低到24℃,育雏器温度降低到32℃。以后随着周龄的增加,育雏温度逐渐降低,每周约2-3℃,至6周龄时保持24℃左右较为适宜。温度也应根据雏鸡的动态变化而适当调整。进入育雏室后,让雏鸡在暗光下安静地休息,然后给雏鸡喂水。
在最初的24 - 48小时内,可在热水中加入6 - 8%的蔗糖和0.1%的维生素C。此后,饮水不能中断。喂水两小时后再喂。直接用全价鸡饲料或早期鸡颗粒饲料开食。每2小时喂一次,无限制自由采食。2天后,饲料改为每天10次,1周后改为每天8次。
乌骨鸡,雌鸡开产日龄平均为170~180天。一般在24~26周龄开产,31~33周龄为产蛋高蜂期(产蛋率,约60~65%)年产蛋80~100枚/只。一般二龄鸡产蛋量最高,以后逐年下降。繁殖利用年限为二年,寿命可达10余年。公鸡成熟开啼日龄为150~160天。
乌骨鸡,母鸡就巢性强,在自然情况下,一般每产10~12枚蛋就巢1次,每次就巢在15天以上。种蛋孵化期为21天。乌鸡性情温顺,喜欢群居。喜欢吃杂粮,采食量少,少食多餐。耐热,喜欢干燥清洁环境。胆小怕惊,怕冷怕潮湿。乌骨鸡的饲养方式和肉鸡饲养方式基本一样,笼养、地面散养均可。
乌骨鸡,又叫乌鸡。主要因其骨骼乌黑而得名,与家鸡同类,同属一个科属,形态基本相同。一般中国南、北方均有饲养。最常见的乌骨鸡,为遍身羽毛洁白,有"乌鸡白凤"的美称,除两翅羽毛以外,其它部位的毛如绒丝状,头上还有一撮细毛高突蓬起。骨骼乌黑,连嘴,皮,肉都是黑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