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个人用途和路况。很多人就是骑铺装路面(柏油/水泥马路/砖路);通勤、买菜、游骑、最多是中长途旅骑。有时上下马路牙子,貌似XC(越野)的过一过人工的公园草地或小树林。这类,娱乐级的硬尾山地车都足够,捷安特有ATX系列,按配置、几何设计和操控性能细分为ATX600、700、800三个子系,价格一千几到两千多不等。其中顶级是ATX860,车架设计引入了高一等的XTC800系的特点,骑行运动感和越野能力强一些。 XC级硬尾XTC800系列,入门型是xtc800,顶级是XTC880,因为“XTC”所以骑行圈内绰号“小天才”,是捷安特入门级里人气zui高的系列,即能压马路,也能轻越野(乡间坑洼土路、树林中的野路,山野中的自然坑洼草地等),价格三千几到五千。? ATX830性价比高,两千几,具有一些XTC800系的优点,多方面比ATX600和700又强不少。? XTC800系列足够入门的越野玩家和普通群体使用了(这是捷安特的XC级硬尾山地车中的入门级,上面还有XTC SLR 27.5系、全新规格和设计的XTC SLR 29系、碳架的XTC ADV 27.5系、全新规格的碳架XTC ADV PRO 29系和XTC ADV SL 29系——最后这个ADV SL 29系是捷安特目前的XC级硬尾旗舰,给XC的发烧级爱好者、业余级和专业级选手用的,价格一万多起步到三四万)。
XTC800
XTC820?
?美利达在针对国内市场这块,基本有通捷安特对应的级别,比如雄狮系列对应ATX600,勇士系列对应ATX700,公爵系列对应ATX800,挑战者系列的低段型号挑战者300到600对应XTC800系列。但功能性细分不够,比如目前公爵系列的车架设计(含几何)比较陈旧还是2014年、15年的,而ATX820到860已经使用了2020款XTC800系列部分的设计。对于压马路和游骑,两个牌子买哪个都可以,附近地区哪家的门店多,服务较好选哪个。 美利达的山地车,其实问题最大是类型和款型没有捷安特多,比如资深级玩家数量其实很多的两种,速降(使用DH级软尾),美利达就没有、Enduro(长程全山地耐力越野,这也是在欧美山地车市场最热的一种,业内甚至有句玩笑话说“一家没有enduro级山地车的牌子它根本就算不上可做山地车的”),捷安特有推出多年并不断改良的Regin这个大系列(根据车架铝或碳的材质、车轮大小、避震悬挂技术的不同等细分为几个子系),美利达只有新搞出来的“160”一个系列(而且其后避震悬挂系统在圈内还引发了一场热议,有人说是copy自北美某名牌的)。国内制造和内销的硬尾, zui高级是“挑战者”系,然而挑战者系在美利达自己、业内人士和资深玩家眼里不过属于入门稍好或中端偏低的(靠堆前叉和变速套件), 以挑战者900而言,对比捷安特的XTC SLR 3,几何比较陈旧,车重大即踩踏刚性不够(美利达自己觉得很好的HFS液压成型铝技术真的不敌捷安特控股的全球第一铝大厂惠高出的ALUXX SLR铝技术,ALUXX SLR是世界上三大名铝之一,两外两个是佳能戴尔的CAAD铝、崔克的阿尔法铂金铝)。在27.5轮径时代,XTC SLR是不少专业选手用过的,但几乎没人挑900——用美利达的选手也是用其GIB 7(国内称欧版大7)。当然了,美利达现在的XC硬尾高端系列是BIG 9(欧版大9),只内销的挑战者900 2020款车架也用了2017款BIG 7“下放”来的的技术,但是捷安特也没闲着,的ALUXX SLR更新到2020款了,更轻更刚,几何更适于现在的运动骑行方式。圈内玩家都知道,美利达的绰号是“坦克达”,因为很多车款相比之下重量大。
如果真的比“哪个好或哪个强(综合实力)”,当然是巨大(GIANT)了。先说品牌,巨大(捷安特)机械集团,有三个自行车品牌,GIANT(捷安特)、LIV(丽以芙,针对女性特点设计的女款,从一两千的入门型到几万块参加的世界一级公路车和山地车专业赛事的车型都有)、Momentum(莫曼顿,复古、经典和艺术性造型的坤车)。LIV就很不俗,早有战绩了,培养了数位世界公路车和山地车女子冠亚军,比如目前两次山地车XC世界杯冠军、一次奥运会XC冠军,崔克车队的“泡面姐”Jolanda neff( 乔兰达 内芙),最开始就在捷安特的LIV车队,获得两次U23山地车世界青年杯冠军。LIV目前都有“山地车技术代表”的ENDURO级山地车了(类似轻越野摩托车般的重型软尾山地车,可以在没有路的地形险恶的山间骑行)和ENDURO女子车队了。美利达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做女子山地车和公路车,但车型和车款相对很少而且没有专门的品牌(意味着缺乏专门的设计、营销团队;而LIV都有独立的全球官网了)。美利达的公路车实力和捷安特相当,比如竞速级的斯特拉系列公路车可以和捷安特最有名的PP(即Propel)系列竞速型公路车一拼,而且巴林-美利达(现名巴林-胜利)车队在公路车一级赛事(比如环法,比如世锦赛)上,和捷安特的车队战绩相当吧。 美利达的山地车明显不如捷安特(主要原因是当年拿本应扩建工厂的巨资,去收购全球一线的一线牌子——闪电的部分股权,但是“惨胜”,因为闪电的条件很苛刻,包括美利达不得在北美地区设立官方营销网络——捷安特的北美官网可火爆呢、三年内美利达不得研发新式软尾山地车——在高收入高消费的北美,软尾山地车是销量大头,而且在欧洲也是、闪电的研发和设计和营销都独立,专利如果不经授权美利达不得使用等等),因此美利达的山地车基本上在世界级赛场上不是消失了若干年就是若干年没有什么成绩了,除了在7、8年前其XC级硬尾“BIG7”(国内称欧版大7)和软尾“96型”获得两三次冠军外就沉寂了。直到2019-2022年之间才陆续更新或推出(这个是指以前美利达并没有)了全新一代的XC级软尾“96”系列(对应捷安特的XC级软尾stance系)、“120”系列(对应捷安特的林道级软尾antem即知名的“安神”系列)、“140”系列(对应捷安特的AM级软尾Trance系列,但注意trance是个大系,由1、2两个子系组成,曾获在欧美市场数次获得最佳性价比或最佳畅销车型之荣)、“160”系列(对应捷安特的Enduro级软尾Regin系列)。但是,捷安特的曾获过山地车DH(速降)世界杯的DH级软尾,Glory(光荣),美利达这个级别还是缺位。而且美利达这些更新或新推出的,尚待专业比赛的考验。
泡面姐(Jolanda neff )最先在GIANT的LIV车队起家,后转入崔克车队,成为最年轻的XC世界杯女子总冠军巨大的GIANT自身不多说了,就说其女子自行车品牌LIV,专业级山地车和公路车类型,款型不少。仅这方面,美利达确实有明显差距。
LIV的AVOW ADV PRO 1 铁人三项型公路车。。。啥,捷安特的女子专用铁三车都出了两年了!?LIV的耐力型公路车ENVIE。
LIV的大组型公路车?Langma adv pro 1。
LIV的INTRIGUE 2,AM级软尾山地车($2900≈¥1.9万,加进口关税等约¥2.2万)
LIV的女子山地车车队,巾帼不让须眉,在2019年Enduro级的EWS山地车世界杯的加拿大惠斯勒站,获得亚军。捷安特男队不用说了。美利达确实汗颜的,一点黑的意思没有啊。差距真的大啊。即便在自行车行业低谷的2016-2017年,根据自行车行业平媒公布的两家财收营报,美利达的收入均不及捷安特一半、新技术资金投入方面,美利达是1千万,捷安特是18x1千万。。。
那女孩对我说,是我守护她的梦…
我想对那女孩说,你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让热爱的成为你的动力,不是包袱,不是你前进路上的阻碍。我的坚持与勇敢,也源于你的存在。
(一)骑行雅安
30℃烈日下的夏日骑行,一路愉悦与意志相携,终点是骑友的等待和丰盛的晚餐,开启欢快的五一。
五一计划骑车回家,想绕圈,张敏哥提供一环形路线图,景点多,可时间有限,正遇上轻微组织雅安行,骑友糖糖赞助民宿,游当地的喇叭河。雅安,也是我这次考虑的行程,正好有伴。就这样,绕圈路线成都—雅安—喇叭河—眉山—成都,进群,假期一到,华阳地铁口集合,骑行四人,出发。
另四骑友,驾车前往。问我的驼包要不要一起载着走,掂量一下,还好,就架车上吧,虽有点影响整个队伍的颜值和速度。
朝新津方向,爬正公路的坡,路遇骑行眉山和南宝山的,穿邛崃,大片的金黄麦田,遇上骑往西藏拉萨的,直行在名山区的公路大道,缓坡配长下坡,进了飞天阁大门,希望就在前方,最后到达天全县始阳镇,出现在路边等待骑友们中的镜头里。
小敉的没睡醒状态太可怕了,只能在后面看到一小小的影子。在后面追得我是后悔没把驼包放车上,当他拍照时就欢喜,因为他必须得停下才能拍,能让人缓一缓。勇帅在爬坡时总会给喊加油,骑的是公路,将实力有保留,这小长途把人拉爆,估计也没啥好处。也总把我的话,抓错重点,大话一字一句记得可清楚了,就不怕把我给累着的。一遇长下坡,嗖的一下就从身边飘过去,只有在坡下面见了。梅溪,之前一起参加过活动,这次才真正认识。一路话虽不多,快的时候自己拉扯,或者跟小敉在前,慢的时候就保持一梯队。
看着他三都备了车灯,170公里,我们保持20的均速,应该不会骑夜路吧,我也不想骑夜路。骑着骑着,要不我们速度慢点,夜骑也可以。11点,说出我们要骑100才能吃饭,话说出不久,就开始找饭店,米汤一碗加一碗。泡菜,一扫而光。吃好,才有力气,脚下生风。
为啥他们都没有驼包,就你一女孩子还驼个包。面对路人的不解,我回答,因为我要回家,没有关联性的答案,但事实就是这样,回家驼鸡蛋,蜂蜜啥的。
路上遇到骑往西藏的一自由骑行者,和我们同路骑到雅安。从上海出发,一个人背着帐篷,已经骑行了两千多公里,时间不限制。这是辞职出来?不是,说是停薪留职,不能被解雇。这是什么样的工作?好好奇,羡慕。
一直垂涎的318,这次如愿骑行一段,没有林荫,只有没有尽头的大道。烈日当头,燃烧的是卡路里,还有热爱。
一开始打的预防针,走雅安,有很多坡。我脑海里一直就在幻想,到底是什么样的坡,一二十公里的,准备的鸡蛋到最后都没动。到达雅安,小敉说跟上次相比,早到很多。看到雅女像,河边停留好一会儿,再出发时,天空变阴,还掉了几颗雨滴子,见识下雨城的厉害。不想淋雨,提上速度,直达飞天阁。
剩下的10公里,就是在小卖部好生休息,补足水分。让终点等待的骑友很纳闷,半个小时过去了,地图位置怎么一动不动,因为我们报告位置后真的就没动了。
说的是一路下坡,开骑还是一长坡,后面直下。可这坡下的爽,回去开骑就是爬坡。爬的坡,总有下坡;下的坡,总会把爬坡补回来的。当然,没有坡的骑行是无趣的。
在期待的目光中到达,糖糖一家人盛情款待,用心准备了一桌的大菜。饭后,在月光下,一行人去她老屋及老街转转,结束一天的疲惫。
(二)二郎山喇叭河
我是怎么爬上去的?!上山容易,下山难。
山下的水很绿,山上的天空很蓝,漫山遍野的小花,路上的我们很欢快。
丛林探险。
猫在路边捡木棍的时候,险遇枯叶中的蛇,没去看,但我被吓住了。后面看猫走捷径,爬山,我却没得那个胆子,想走却不敢。猫说,他走前面。行,你走前面,我跟后面,走了一段石头路。
我,猫,小敉三个,走的太快,后面的人没来,看着那野路,跃跃欲试。要不去走走,若不是捷径,就返回来,他们差不多也就到了。你俩在前,我跟着就行。踩着石板,钻进半人高竹从林,寻到一野餐的空旷地,可我们没有背零食的包,拍拍照返回去。时间刚刚好,与糖糖朵姐他们汇合了。
杜鹃湖,就是个没有水的氹氹。看着指示牌,沿着阶梯而上是杜鹃湖,没有累与热,只有好奇。路人说的我不信。我要自己走上去看看。路人说有一棵杜鹃树,实际有三棵;杜鹃湖是有点水的氹氹。
六个人,竟被一野猴撵下了山。
喇叭河的猴子太凶猛了,拎着袋子的小敉被袭击,还进行一场较量,终不敌猴。小敉问,为什么我们三个不给录视频。梅溪捡棍子营救,我和糖糖吓得紧紧在一起,一边是在抢,一边是好几只猴子在走动,我们以为是被锁定的目标,怕是多想了。
往下,看一只猴子坐在栏杆下。我们一行四人,还调侃着,你一只,我们四个还怕你不成。话音刚落,他就朝我们走来,呲牙咧嘴的,凶狠的模样,吓得我们赶紧逃,他还一路追随。当我们追上跑步下山正在休息的猫和朵姐,说着四人被一猴给震慑了,才知他俩也没逃过。追上猫,终于有水喝了,但小敉盖子还没拧开,那只猴又跟上来了,吓得赶紧装好水,往下跑。
忽略的景,倒成最美的风景点。
鹿池,我们上山时根本没在意,到了山上才知这儿的景好看。进入一看,终有了那么一处我们今日所到之处值得称赞的自然景观,因为我们没有坐索道登顶。
哪高往哪走,正好飞来一只鹰,欲与鹰齐飞,被朵姐成功抓拍。朵姐,开起车来也是666。
空中索道看着就很刺激,发现得太晚了。悬吊半空中,被救援的场景。
说今天是排酸卡,走了整整三万多步,刷新我对排酸的认知。驾车前往的途中,映入眼帘的是峰峦叠翠,这样的318路段骑车很爽,进入景区的公路,又发出要是骑车就好了的感叹,然而返程路上只有昏昏欲睡,没得任何想法了。九公里的盘旋公路,选择徒步而上,轻轻松松,下的时候才发现这坡有那么陡,这路那么长。口渴,嘴唇发干,手热得肿起来了,只想到山脚喝水。
(三)“惊喜连连”的丹名路
今天比昨天好玩。原来,你喜欢这样的路段。特别感谢三大神的同行,安全顺利绕道回了家。
一早按照原路返程到雅安,到达槐树路与发展大道的交汇处,一路轻轻松松,前天下的坡,今天变上坡,因熟悉而变得短了,没那么可怕。上了发展大道,朝着丹棱的方向出发。我以为就是这样的平川马路直奔家,今日的游记就是一句平凡无奇的回家路结束。不曾想到,后面曲曲折折,110公里骑到晚上7点才到家。地图上的110km,我只看到了距离,没看懂坡度。
丹名路中的梅龚路,万亩茶园走廊,一路感叹着,这样的乡道我们以后要多来骑一骑。一弯一转再一弯,采茶摆拍的心情在线,爬坡时摄像头在位,爬坡必须是轻松愉快的。
可当眼前除了山就是山,路也开始变烂了,疑团就来了。我们是不是走错了路?一看导航,我们已经骑过计划吃午饭的地方,在正确的路线上,可环顾四周,都是山,我们进山了。梅溪再次零速摔,膝盖两边都挂彩了。水也不够了,正午12点,我们这是又饥又渴,只能继续往前骑,还好前面有一小卖部,解决了水源问题。可我们也正式走进修路的施工地带。车从我身边过,扬起的灰尘,模糊了视野。我推着车停在一边,赶紧将面罩试图遮住整张脸,司机降速停下,说了一句,没办法,我不轰油门上不去啊。山地车的优势就是什么路段都能骑,怕打滑摔车就推车,勇帅和梅溪的公路就遭罪了。
在这全是灰尘的路段,勇帅找到了乐趣,要骑着山地车来个越野,说自带特效。陪他玩的只能是小敉,帮他录视频,我和梅溪找一阴凉处乘凉避灰。
帅不过三秒。后面在下坡路段,爆胎了。怎么爆胎的,他找不出原因。前面辐条的螺丝帽掉了,剪掉一根辐条继续骑都没事,现在突然爆胎。梅溪分析是高压高温,一下戳中我笑点,一早起来就给车加气,想把我们拉爆,结果把自己爆了。
不过勇帅心态还好,自己一个人在路口,在守路人大伯的帮助下,坐车到丹棱。我们先骑车到丹棱,小敉给他找车店,我和梅溪就跟着,找的第三个店才开着,可没有卖公路车。有没有合适的外胎和内胎,只能等他把车弄来看看。还好,有配对的。能骑回成都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那会儿已经是四点过了,我也饿得没劲了,光喝水的能量已经降为零,修好车,赶紧找一饭店吃饭。今天这顿饭,错过一个镇,一拖再拖,成了晚饭。
还有20公里就到家了。跟着导航,遇上前面的桥断了,车过不去。按照路人的指示,又开始了绕道。等到我熟悉路段时,已是离家只有7公里的万盛街道。后面,脚如踩风火轮,到达分路点,我向左还有两坡,三大神向右还得继续回成都。三大神还要看黄龙溪的夜景,兴隆湖的夜骑……我这余下的85公里,只能明日独战了。
(四)华阳画句号
五四青年节,一个人高温单刷80km,给这次小长途画上圆满的句号。
载着的是爱,捆绑的也是爱。五花大绑,我车的颜值一点都没了。我给你弄好看点,拿两根雪白的鞋带给我再次加固。一边说着我是疯子,一边又再加量,没多重,没问题,一路骑的小心翼翼,真害怕把这80个鸡蛋给毁了。
出门两坡,都没爬上去,第二次在妈妈面前出糗了。下次,调好档位,卸掉驼包,肯定能爬上去了。
这是今日唯一一小段有树荫的,其他的,光秃秃,暴晒。
正午12点出发,只能安慰自己骑起来就有风了。在工业大道上,车少,路宽,看前方没尽头,真如一头驴一样,只顾低头往前。
走大路,就是没得一个店,买瓶水都困难。最后那30公里,要不是向路边大哥家添一壶水,估计今日得废在半路了。慢摇坚持不停歇,跟预计到达的时间差不多。
五一小长途,完美结束。
特别感谢轻微组织&糖糖家人的款待&家人的理解&同行的轻微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