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面积=42÷20%=210公顷
粮食作物=210×70%=147公顷
蔬菜有多少公顷?
蔬菜=210×10%=21公顷
不懂可追问,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金山店镇的名优特产
兰州市共有农村人口131.37万人,农业劳动力资源81.28万人,农业从业人员70.69万人,农业科技人员4323人;全市共有耕地面积314.79万亩,其中水浇地117.06万亩。2009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80万亩,产量186万吨,外销各类蔬菜81万吨;全市50.43亿元的农业总产值中蔬菜产业占了50%、达到25.1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达到21.3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001元,其中蔬菜产业贡献率为23.2%、929.4元。
(一) 兰州生态优势明显,高原夏菜品质优异。
兰州海拔在1500-3300米之间,年无霜期18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5-9℃,日照达1627-2769小时、≥10℃的有效积温2700-3300℃,年平均降雨量300毫米左右,蒸发量是降水量5倍以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和蔬菜的有机物含量很高,尤其是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外地蔬菜31%和28%,造就了优异的先天品质;二阴产区夏季气温较低,使冷凉型蔬菜营养丰富口感极佳;干燥少雨,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次极低,又成为质量安全的先天保障。营养丰富,色泽鲜亮,菜香浓郁,口味纯正,口感甜脆,使兰州高原夏菜色、形、味俱佳,深受全国消费者喜爱。
(二)兰州博采众长,高原夏菜品种繁多。
兰州海拔差异大、地形及气候多样的特点造就了蔬菜种类的多样性,外销品种有306种之多。每年5-10月份,兰州高原夏菜能够提供20多个种类、200多个品种。其中以白菜花“巴黎雪”、“雪洁”,青花菜 “绿洲”、“绿奇”,菜用豌豆“台中13号”、“台中11号”,甘蓝“中甘17号”、“中甘21号”,辣椒“民欣早椒”、“陇椒2号”,“春玉黄”娃娃菜等品种备受市场欢迎。近两年,兰州紧紧盯住南方市场需求,大量引进适销对路的蔬菜品种、大面积示范和种植,今年又增加了苦苣、紫菜花、紫苤蓝、宝塔花菜、乌塌菜、鸡毛菜、大芥菜和抱子甘蓝等20多个特菜新品种,基本实现了蔬菜生产在区域、时间、品种等多个层次的合理优化配置,从数量、质量、品种上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使兰州高原夏菜备受消费者欢迎。
(三)兰南合作优势互补,高原夏菜力补南方市场空缺。
兰州依据海拔高度,梯次安排蔬菜播种,努力形成梯次上市,具有较长的采收上市期,可从每年5月下旬到10月初持续供应,很好地弥补了东南沿海夏季蔬菜供应的缺口,具有良好的上市档期,在全国有较好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尤其是百合、菜花、甘蓝、甜脆豆、娃娃菜等主要品种,已被各地消费者认可,具有稳定的消费群体,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09年外销广州、厦门、上海、杭州、北京、成都等89个城市及青海等周边地区80万吨,对东南沿海地区蔬菜市场淡季供应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还出口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日本等地。
金花露,俗名大雪桃,该品种6月份早熟桃品种,经济效益极高,品种优良,有果大、质优、味美、丰产的特点。
香李,果平均80克,最大120克,光泽度好,肉质细嫩,甜香味浓。栽后2-3年结果,6月底成熟,不易发生病害,因此是一个极有经济价值的优良品种。
油茶,主要分布在西北低山区,量多质优,是大冶油茶主要产区之一,全镇共建有油茶基地2000亩,年产量5000公斤。
名特优蔬菜:白云大棚蘑菇、永丰豆腐等产品,富有乡土特色,倍受消费者喜爱,其中白云大棚蘑菇品种多而优,肉厚而脆,味道可口,利润丰厚,直销黄石、大冶等地各大中市场。
金山店镇是“湖北省基层团建和团的工作创新竞赛先进单位”、“湖北省2011年度省级卫生镇”。
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宋代名将岳飞为抗击金兵,曾在这里劈山开矿,铸造兵器,后老百姓聚居于此,既过日子又做买卖,商贾如潮,店铺如云,渐渐的,由此得名。
地理位置金山店镇位于东经114°42′53″~114°51′48″,北纬30°05′29″~30°09′51″。地处大冶市西北部,东与罗家桥街道接壤,南与陈贵镇、茗山乡相连,西与鄂州市太和镇毗连,北与保安镇、还地桥镇相邻。人民政府驻地金山店镇兴泰路19号,电话区号0714,邮政编码435116。距大冶市区15千米。
政区沿革1955年9月8日成立金山店办事处,1960年4月成立金山店镇,属黄石市管辖,同年8月,金山店镇改称金山店城市人民公社。1961年9月,又改称金山店镇。1975年11月,撤区并社,由矿山区划出车桥,保安区划出梅山、土桥,3个小公社合并成金山店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革政社合一领导体制,实行党政分设,将金山店人民公社改为金山店乡,同年12月11日,金山店乡并入金山店镇。
政区划分2011年末辖马坪、向阳、山下、火石、白合、梅山、龙口、长山、马垅、伏三、仙山、土桥、永丰、燕山、锡山、白云、车桥、新楼、祝山、朝阳、红卫、仕秦共22个村民委员会和新村1个居民委员会,下设205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4988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000人,另有流动人口5461人。总人口中,男性26413人,占53%;女性23468人,占47%;14岁以下6983人,占14.0%;15~64岁38939人,占78.1%;65岁以上3959人,占7.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9846人,占99.9%;其他民族35人,占0.1%。2011年人口出生率12.2‰,人口死亡率4.7‰,人口自然增长率7.5‰。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5千米,总面积59.17平方千米。其中陆地23.02平方千米,占38.9%;水域1.83平方千米,占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36人。
经济概况
农业耕地面积3.5万亩,人均0.7亩。基本形成粮油、畜牧、蔬菜、水产四大特色产业模块。2011年农业总产值1.1亿元。
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5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蔬菜、油料等。棉花种植面积5017万亩,产量519万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56万亩,产量379万斤;蔬菜种植面积8000亩,产量1.76万吨。畜牧业以生猪、养羊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为2.42万头,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421元。
工业金山店镇以工业立镇,是全市四大工矿镇之一,现有同和公司、金武公司、金成公司、朱家山铁矿、白云石矿、龙口铁矿、柯家山铁矿等一批骨干企业,是大冶市的六强乡镇。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40.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职工2712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020万元,拥有工业企业314家,上年增长7.8%。
财政金融2011年财政总收入1.86亿元,比上年增加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2亿元,比上年增加8%,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963万元,增值税10447万元,企业所得税741万元,个人所得税26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5%、8%、6%、10%。2011年末各类存款余额1.6亿元,比上年增加9%,各项贷款余额1.2亿元,比上年增加2%,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2011年末有镇文体服务中心1家,图书馆1家,书店3家,藏书5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34人。
教育2011年末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852人,专任教师69人;小学12所,在校学生2357人,专任教师11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学生1107人,专任教师9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016万元,比上年增长21.4%。
医疗卫生2011年末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个,门诊部(所)21个;床位120张,固定资产总值5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20名,其中执业医师10人,执业助理医师20人,注册护士19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万人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1100人,参保率91%。
体育2011年末有学校体育场2个,看台设座椅200张。4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0%。
广播电视1970年6月建成金山店镇广播站,1995年开通有线电视,现有有线电视用户0.66万户,入户率52.6%。
社会保障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98户,人数153人,支出50.9万元,比上年增长15%,月人均256元,比上年增长14%;医疗救助26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510户,人数1179人,支出103.3万元,比上年增长5%,月人均67元,比上年增长33%。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0人,支出39.4万元,比上年增长17%。敬老院1家,床位65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50人。社区服务中心1个。
镇区市政建设
公共交通金山店镇客运站有40辆公交车,日发客运汽车160班次,日均容量4000余人次。
园林绿化2011年末镇驻地有花坛18个,绿化面积达1.2万平方米。
主要领导
金山店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金山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