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粮食作物?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8:45:39
字号:

中国古代粮食的代称也叫谷、五谷、八谷、九谷、百谷,但以五谷为最多。

古代有哪些粮食作物?

在原始社会,中国的粮食品种主要有:粟、黍(糜子)、稻、菽(大豆)、大麦、小麦、薏苡等。北方以种植粟、黍粮食品种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

夏、商、西周时期,中国的粮食品种有黍、稷、稻、小麦、大麦、菽、麻等七种。主要的粮食品种是黍、稷。直至明代以前,中国的粮食品种大致如此。在《诗经.小雅》中,农作物的排列顺序是:黍、稷、稻。当时人们很迷信自然,称社为地神,稷为谷神,故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称为社稷。因而社稷即成了国家的代名词。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灌溉的发展,人们才有条件种植对水土要求较高的菽和粟。虽然粮食作物品种变化不大,但是,作物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化的特点是菽(大豆)的地位上升,并和粟一起列为主要的粮食作物。这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从战国到唐代,粟一直是中国北方的主要粮食。西周以前,中国粮食品种以黍、稷为主,其他粮食品种不占主要地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了五谷的概念,表明当时粮食作物的品种初步有了定型。主要粮食品种有:粟(禾、稷)、菽(大豆)、黍(糜子)、稻、小麦、大麦、麻七种。

秦汉时期粮食结构有所变化,主要粮食品种有:粟(谷子、小米)、稻、小麦、大麦、大黍、粱、大豆。汉代董仲舒建议在关中一代推广小麦。汉魏时期由于石磨的推广,麦子磨成面粉,这一饮食史上的进步,也促进了小麦生产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粮食品种的顺序是:谷(稷、粟)、黍(糜子)、粱、大豆、小豆、大麻、大麦、小麦、水稻、早稻。

隋唐五代时期,主要粮食品种的顺序是:稻、粟、麦。

宋元时期,稻麦两熟制逐步形成,双季稻得到推广,明代以后,水稻更加发展,因此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同时,玉米、甘薯、土豆从国外引进,更加丰富了粮食品种。当时主要的粮食品种是:水稻、小麦、谷子、玉米、豆类。

1、水稻,古称稻,有着六七千年的栽培历史。2、黄米,古代黄河流域的主要粮食之一。3、小米,又称谷子,起源于黄河流域。4、小麦,有着一万多年的栽种历史,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两种。5、大豆,豆科草本植物,每年秋季生长成熟。

五谷指什么

1、水稻

水稻是禾本科植物,古称稻,有着六七千年的栽种历史,属于五谷之一,其茎干直立生长,株高在2米左右,叶片呈现披针形,稻穗成熟后为**。

2、黄米

黄米又叫黄小米,是古代黄河流域的主要粮食之一,古称黍,原产于北方地区,而且黄米不止一种,是糜子、黍子去皮后制成的产品,由于颗粒均为**,所以统称为黄米。

3、小米

小米又称谷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起源于黄河流域,古称稷,且小米属于禾本科黍族植物,株高约为一米,叶片呈现披针形。

4、小麦

小麦距今有着1万多年的栽培历史,史前原始居民就曾栽种过小麦,古称麦,属于五谷之一,而且小麦按播种时间有春小麦、冬小麦两种,春小麦在秋季成熟,冬小麦在次年春季成熟。

5、大豆

大豆古称菽,是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可以长到30厘米以上的高度,小叶呈宽卵形,颜色为绿色,花朵为紫色或白色,果实在每年的7-9月份成熟。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970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