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的栽培技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7:55:39
字号:

太子参的栽培技术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的干燥块根,有补气益血、生津、补脾胃的作用。适于小儿夏季久热不退、饮食不振、肺虚、咳嗽、心悸等虚弱之症以及小儿病后体弱无力、自汗、盗汗、口平等症。分布于贵州、 辽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目前全国各地都有栽培。在中医中应用广泛,目前已被卫生部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名单,可以说太子参是一种药食兼用的中药材。随着近几年人们对食品要求的日益提高,类似太子参一类的中药材必将大放光彩。

1、品种选择

选用适应性强、抗病、优质、高产且商品性好的品种栽培。

2、繁殖方法

①种子繁殖。因太子参是蒴果种子成熟不-致,蒴果开裂,种子自然脱落,不易采收。一般都是利用太子参收获后,就地培育幼苗,用锄头浅耕2公分左右,再施入人粪尿,种点秋菜或大青叶等药材,秋菜收后再施一次人粪尿,6-7天后整平地面盖上稻草或麦草。第二年4月份苗出来,不久大青叶也采种了。剪去地上茎,除去覆盖草,进行田间管理,间去过多的苗子。当苗长5片叶时进行移栽,选择傍晚或阴天进行,把幼苗的茎节横放埋入土中,留出顶端叶片。注意遮荫(盖稻草或设荫棚),生出新根后,撤覆盖物。也有的地方,把种子采下用湿砂贮藏,备秋播或春播用。5~6月当果实将要成熟前,连果柄剪下,置室内通风干燥处阴干后,进行脱粒、精选后,立即进行湿藏,否则不发芽。 其方法是:将1份种子与2-3份清洁河砂混拌均匀,砂的湿度,以手握之成团、松开即散为度。然后,-起装入大小适中的木板箱内,摊平,上面盖2公分厚的细砂,箱不加盖,置通风阴凉的室内贮藏至秋季或翌年春季播种。播种育苗:春播,于2月下旬至3月中旬。秋播,于9月酷暑过后进行。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5~20公分横向开沟条播,沟深1公分。然后,将催芽籽拌草木所均匀地播入沟内,覆细上厚1公分左右,以不见种子为度。上盖稻草或杂草,浇1次透水,保湿保温。亦可撒播:将畦作成150公分宽的高畦或平畦,耧松耙平、然后,将1份催芽种拌10份细土,均匀地撒入略面,再用齿耙耧平畦面,上撒盖细肥土或草木炭,以利保温保湿,但不宜太厚。播后经常保持床上湿润,半个月左右即可出苗。遇干旱天气,要浇水保墒,以利出苗。出苗后,揭去盖草,加强苗床管理,当幼苗长出2~3对真叶时进行移栽。

②块根繁殖。大面积生产多采用分根繁殖。原地留种,选择植株生长健壮的地块,留于地中,4-5月在行间套种玉米或豆类,夏季炎热的气候,套种作物正是生长旺盛时期,给太子参起遮荫作用,并能降低地温,使太子参安全度夏。秋季栽种孩儿参时挖起作种栽。选芽头完整、体肥大整齐、无伤、无病虫害的块根作种。栽种不能过迟、过深或过浅,一般在10月份。块根栽培方法:按行株距15公分*6公分,斜栽或平栽入沟内。栽入深度以6~9公分为宜。太子参具茎节生根的特性,栽植深度与产量有关:过浅,块根集中在表上层内生长,参体细小且易发叉。过深,块根虽肥大,但发根数量少,产量低。一般栽下1个母参,能产生10多个子参。幼苗萌芽生长是靠母参供给养分,植株枯萎后,母参已腐烂,此时子参分散生长于土中,进入夏季休眠。

3、大田栽培

①地块选择。应选择疏松肥沃略带倾斜的向北山坡旱地种植,尤以生茬地最佳。为降低病源、减轻病害,每2?3年应实行1次轮作,前茬忌茄科烟草、蔬菜等作物、禾本科作物地块尚可。种植地深耕20公分,畦宽0.8?1.4米,高25公分,畦面呈龟背形,沟宽30公分。

②土地整理。清理土地上的残留枝叶,精耕细作,使土层疏松。种植前15天用50%辛硫磷乳油0.5千克配成800倍液喷畦面后将表土翻入土层,预防地下害虫。太子参的植株矮小,以块根为经济目标,为避免伤根或肥料与种参接触霉烂,后期不宜中耕追肥。施足基肥和掌握适宜种植浓度是高产的关键措施,以重施基肥为主。畦面横向开10公分深定植沟,沟距13?15公分,每亩用草木灰1200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复合肥10千克、人粪尿200千克沤制后撒施于沟底并覆盖薄土。

③适时栽种。选择良好的栽培种适时栽培,合理密植。选择肥大、健壮、芽头完整、无损伤、无病害的种根或采用种子播种繁育方法生产出不带病源的种根作生产用种,以利培育无病壮苗,为丰产奠定基础。掌握在霜降前后种植,用种量20千克/亩,种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30分钟沥干后,用清水漂洗残留药液,晾干、待播。

④大田管理。出苗后25天应拔草,轻度疏松表土。苗期过后不宜松土,封行时拔草,封行后停止墒情活动,以促进参体生长。生长阶段以保持湿润、畦面不积水为宜,块根膨大期要勤浇水,促进块根生长发育。对苗壮、土层肥沃、基肥足的地块不宜追肥,避免枝叶徒长。若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失衡,则须根增多,产量降低。但对基肥不足、地力瘠瘦、苗期分枝少、苗架纤弱的地块,应在清明前后用腐熟饼肥30?40千克/亩拌土施于畦中,或用云大芸薹素等根外追肥,以提高群体光能效应,延缓茎叶枯萎、防止早衰,促进块根增生、膨大。科学施用平衡肥,对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太子参是一种功效很多的中药材,已经被卫生部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名单”。那么,你了解太子参吗?就算不了解也没关系,今天就和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太子参的功效、药方、用药配伍和不同人群的食用禁忌吧。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归经

性味:甘,微苦,微温。

《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

《饮片新参》:“甘润,微苦平。”

《中药志》:“甘苦,微寒。”

归经:入肺、脾经。

《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经。”

主治

太子参可以补益脾肺和益气生津。可以治疗患者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干咳痰少等。对于温病后期的气虚津伤等也有疗效。对于神经衰弱和头昏健忘也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记忆力。

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气,养胃阴。常配山药、石斛等同用。但其补益脾气之力不及党参。

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能益气生津。治气虚肺燥咳嗽,

配北沙参、麦冬等,治气阴两虚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枣仁、五味子等。但其补气益阴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参。

它在中医临床上使用是非常广泛的。而且,相比于其他“参族”的成员来说,太子参最大的优点就是药性十分平稳,而且副作用ql要d,,慢性禁病人可以长期大量地服用,普通人群也可以将它视为日常的清补之品而长期服用。

太子参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多种药材或食材搭配使用。比如,要想在生津止汗、除热补虚之上取得更好的效果,还可以加入3~10克麦冬、五味子或浮小麦、竹叶等。但最好是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之下服用,并要控制用量,以保证用药安全.~般来说以10~30克为宜。

太子参除了泡茶,还可以人菜食用。比如,取太子参30克、无花果50克洗净,稍浸泡,与洗净的500克整块猪瘦肉一起加入瓦缇,添水约1500毫升,再投人大枣5个、生姜3片;大火煮沸后,改为小火褒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

太子参的作用:

太子参作用很多,主要是对小孩子最好。

1、 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干咳少痰、病后体虚、盗汗、夜间惊哭、小儿夏季热等,

有补气生津的作用。

2、 太子参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常服用太子参可以增强宝宝体质,长期服用未见有副作用。

3、 与具有补气生津作用的人参、党参、西洋参相比,太子参滋补的药力要差一些,

但它的长处在于药性十分平稳,适合长期大量服用,因此深受人们的欢迎,太子参堪称难得的清补佳品,故特别适宜婴幼儿食用。

饮食搭配

1.对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的症状能益脾气,养胃阴。常配山药、石斛等同用。

2.对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的症状能益气生津。

治气虚肺燥咳嗽,配北沙参、麦冬等,治气阴两虚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枣仁、五味子等。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965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