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植物:杠板归
拉丁名:Polygonum perfoliatum L.
科别:蓼科
药材名称:蛇倒退
别名:老虎利《生草药性备要》,雷公藤《救生苦海》,烙铁草、倒金钩《纲目拾遗》,刺犁头、蛇又过、急改索、退血草《植物名实图考》,刺酸酸《贵州民间方药集》,鸡眼睛草(福建),地葡萄(贵州),猫公刺(湖南)
苗族药名 Jab eb wal nangl加欧万朗(贵州黔东南),Reib zheat bad giex Iiub锐歹巴经路(贵州松桃),Uab mid naot蛙米闹(贵州黔南),Zhuaf gongt nbongl抓供薄(贵州毕节),坳兔能(广西融水)
植物形态:多年生蔓性草本,长3~4m。茎弯曲蔓延,多分枝,草质,有棱,棱上有倒生的钩状刺,基部木质化,有时带红色。单叶互生,有长柄,柄上亦常生倒钩刺;叶片盾状三角形,长宽均为2~5cm,先端钝或微尖,全缘,无毛,通常下面中脉及脉纹上均有钩刺;托叶鞘草质,圆形或卵形,苞茎。夏季开白色或淡**花,短穗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通常包在圆形苞片内;花被5深裂,裂片在果时增大;雄蕊8。瘦果球形,坚硬,棕黑色,有光泽,成熟时完全包于深蓝色多汁的肉质花被内。花期6~8月。果期9~10月来 源:本品为蓼科植物杠板归的全草。
类别:全草类 生长环境:生于田坎、沟边及草坡上。
分 布 地:分布于贵州各地苗乡。此外,长江以南各地也有。 采 制: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归经:性冷,味酸。入热经。
功 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化学成份:全草含靛甙、黄酮甙、蒽甙、强心甙、酚类。
主 治:咳嗽,蛇串丹,蛇咬伤。
用法用量:10~30克。
配伍应用:
①咳嗽:杠板归30g,一枝黄花10g,水煎服。(贵州各地)
②蛇串丹(带状疱疹):杠板归鲜品适量捣烂为糊,搽于患处。(贵州各地)
③蛇咬伤:杠板归鲜品适量,捣烂,敷于咬伤处。(贵州丹寨)
radix isatidis
板蓝根
florae isatidis
板蓝花
herbal drink(beverage)
植物饮料
以上词汇来源:
英汉进出口商品词汇大全
别 名:大青(《本草经集注》)、蓝靛叶、板蓝根叶
处方名:大青叶、鲜大青叶、大青叶、菘蓝叶、板蓝叶
商品名:路边青叶:又名大青叶、淡婆婆叶、青草心叶、山尾草叶、山尾花叶、山漆叶、猪屎青叶、鸭公青叶、鸡屎菜叶、鬼灯火叶、牛耳青叶、绿豆青叶、臭大青叶、大百解叶。为植物路边青的叶及嫩枝。主产于安徽、江苏、湖南、湖北、江西等地。
蓼蓝叶:又名靛青叶、蓝靛叶、靛叶、水红花叶。为植物蓼蓝的叶。主产于河北、山西等地。
菘蓝叶:又名板蓝根叶,为植物菘蓝的叶。主产于安徽、江苏、河南、河北等地。
马蓝叶:又名山蓝叶、大青叶、球山蓝叶、大蓝叶。为植物马蓝的叶和嫩枝。主产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以上商品均以叶片完整、干燥、色青黑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①路边青叶主产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此外,广西、福建等地亦产。②蓼蓝叶主产河北、北京、山西等地。③菘蓝叶主产江苏、安徽、河北、河南、浙江等地。④马蓝叶主产于福建、广西、广东、江西、浙江等地。此外,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亦产。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①路边青叶: 7~8月采收叶片,晒干。②蓼蓝叶: 小暑前后及白露前后采叶片晒干(天津地区割取全草,切段、晒干)。③菘蓝叶: 8~10月采收叶片,晒干。④马蓝叶: 8~ 11月割取茎叶,晒干。
拉丁名:药材Folium Isatidis原植物路边青Clerodendron cyrtophyllum Turcz.、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Ait.、十字花科植物菘蓝1satis tinctoria L.、草大青 I.indigotica Fort.或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 Bremek.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及枯叶,洗净,稍润,切段,晒干。
考 证:出自《唐本草》;①陶弘景:“大青,《本经》又无,今出东境及近道,长尺许,紫茎。” ②《唐本草》:“大青,用叶兼茎,不独用茎也。”③《本草图经》:“大青,春生,青紫茎,似石竹苗叶,花红紫色,似马蓼,亦似芫花,根黄。古方治伤寒、黄汗、黄疸等有大青汤,又治伤寒头身强、腰脊痛葛根汤亦用大青,大抵时疾药多用之。”
生药材鉴定:①路边青叶,干燥叶片(亦有将叶及幼枝切成小段者),微皱折,呈长椭圆形至细长卵圆形,长5~12~15厘米;上面棕**、棕黄绿色至暗棕红色,下面色较浅,全缘,先端渐尖,基部钝圆;质脆,气微臭,味稍苦而涩。以叶大、无柄者为佳。主产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此外,广西、福建等地亦产。②蓼蓝叶,干燥叶(有时带枝),多皱缩,有时破碎,完整者呈长圆形至倒卵圆形,长约5~8厘米,宽约3~5厘米,似桃叶而较阔,先端钝尖,基部渐狭窄,全缘多数呈波状,稍有**毛茸,主脉**,亦有稀疏的毛茸;叶柄扁平,长约1厘米,基部具膜质托叶鞘,透明,灰白色,其边缘有稀疏长毛;质脆易碎,气微臭,味微涩而苦。以叶厚、色蓝绿、无枝梗、杂质者为佳。主产河北、北京、山西等地。③菘蓝叶,干燥叶皱缩成团块状,有时破碎,呈灰绿色或黄棕色,完整的叶呈长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4~11厘米,宽1~3厘米,全缘或微波状,先端钝尖,基部渐狭,延成翼状,上面有时可见点状突起,下面中脉明显;叶柄长5~7厘米,腹面稍凹下;质脆易碎,气微弱,味稍苦。以叶大、无柄、色暗灰绿者为佳。主产江苏、安徽、河北、河南、浙江等地。 ④马蓝叶,干燥叶(有时带幼枝),多皱缩成团块状,完整者呈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长8~15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窄,叶缘有细小钝锯齿,上面黑绿色至暗棕黑色,下面色较淡,叶脉下面较显。叶柄长1~2厘米。质脆易碎;气微弱,味涩而微苦。以叶净、无枝梗、色黑绿者为佳。主产于福建、广西、广东、江西、浙江等地。此外,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亦产。《纲目》及《植物名实图考》所载的大青,均为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显微鉴定:粉末:深灰棕色。①表皮细胞表面观长多角形、类长方形、类方形或长条形,垂周壁较平直或稍弯曲,呈连珠状增厚;下表皮气孔较多,不等式,副卫细胞3(-4)个,可见2-3个气孔聚集,具共同的副卫细胞。②厚角细胞纵断面观长条形,角隅处壁厚至14μm。③靛蓝结晶蓝色,存在于叶肉细胞中,有的表皮细胞亦含,呈细小颗粒状或片状,常聚集成堆。④橙皮甙样结晶存在于叶肉或表皮细胞中,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有的呈针簇状,直径3-22μm 。 ⑤网纹及螺纹导管直径7-54μm。
中药化学成分:路边青叶含黄酮类。蓼蓝全草含靛甙(Indican)、**素及鞣质。根中含蒽醌类。菘蓝叶含色氨酸、靛红烷B(Isatan B)、葡萄糖芸苔素(Glucobrassicin)、新葡萄糖芸苔素(Neoglucobrassicin)、葡萄糖芸苔素-1-磺酸盐(Glucobrassicin-1-sulfonate)。又含靛蓝(Indigotin)。草大青叶含甙。马蓝叶含靛甙。靛甙水解生成吲羟(Indoxyl),吲羟经氧化即生成靛蓝。 叶含靛甙(indican),靛甙先水解为吲哚醇,再经空气氧化成靛蓝。又含靛玉红,鲜叶含0.16%,干叶含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