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珍贵的野生药材有黄芪、党参、沙参、灵芝、茯苓等。珍奇动物有艾虎、金钱豹、麝、鹿、狍羊、山猫、豺狗等兽类36种。鸟类 116种,最出名的要算褐马鸡了。褐马鸡,与大熊猫、长臂猿等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全国除神农架偶有发现外,只有山西的芦芽山和庞泉沟两地才可到。
据有关资料披露,芦芽山区有褐马鸡1700多只。它性勇敢,善争斗。古代的帝王,曾把褐马鸡的羽毛做成“褐冠”,奖励他的武士们。清代,一双褐马鸡在欧洲市场上可售2000个银币。中国科学院鸟类学会的会徽上,就有一只雄健的褐马鸡。山西的省鸟,即是褐马鸡。
编导简介
金乐,《记住乡愁》编导。
“ 人生就像奔腾的江水,没有岛屿与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同样,一个村庄的发展也要经历一番波折,才能奔向美好的未来。
——金乐 ”
太行山处的古村落:药材满山独辟蹊径
在调研浙水村之前,我只在同事拍摄的镜头里看到过这个村庄,当时看到的第一反应就是,航拍的浙水村全貌也太漂亮了。艳阳高照的夏季,绿油油的梯田从山脚盘绕着直至山顶,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祥云缭绕,气势恢宏,整个村子被直入云端的梯田包围着,充满了丰收在望的祥瑞气象。
2021年12月20日,摄制组一行六人,带着对浙水村的美好期盼,沿着太行1号国家风景道来到浙水村,走到半路还飘起了雪花,这让我们的航拍老师非常兴奋,我们迫不及待地想一睹浙水的雪景,果然,眼前的景象不负众望。
位于山西晋城太行山深处的浙水村,四面环山,山中有着数不清的野生中草药资源,其中以连翘最为丰富,这是大自然给予村民的珍贵财富。早在明清时期,村里就有农闲采药的习惯,而如今,上至70岁的老人,在山中采药也是常见的现象。
拍摄期间,我们跟随村民侯陈付体验了一次上山采药的过程,侯陈付一马当先走在前面,不一会儿就甩开了我们好几十米,他停在一处连翘丛旁,拉过枝条,捋到袋子里,动作熟练,全然不顾已经划破的手指,他还笑着说:“大家都是这样采,采得越多,收入也越多。”
如今,除了山中的野生中药材,村里四千多亩土地,连翘种植面积达到了2000多亩,黄芩、党参的种植面积也超过1000亩,每年能给浙水村创造三四千万元的产值。2019年,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村民的稳定增收,当地成立了中药材产业园,吸引制药企业落户陵川,为村民销售药材提供市场支持。随着种植结构的改变,浙水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座有着600多年 历史 的古老村落,青砖灰瓦的街巷,明清时期的老宅,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穿村而过的一条阳马古道,见证着旧时商贸的繁荣。粮食、布匹、煤铁、药材,向来都是大宗贸易,商旅们往返途中,常常在村中休整,逐渐形成一处热闹的集市,大批商贾也在此开立商号,建屋居住,浙水村日益繁荣起来。
2020年,太行1号国家风景道的开通,使浙水村的游客络绎不绝,村民们纷纷开起了民宿、农家乐,经营着特色农产品。短短两年时间,浙水村累计的游客数量就突破了百万人次,人均年收入超过两万元,浙水这方福地再现昔日的繁荣。
编辑 | 郦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