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煲汤中药材图解
淮山、山药、淮山药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 归脾,肺,肾经。
功 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其保健作用得机理是可根据身体的需要转化为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补充由于衰老和疾病造成的激素失调,从而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并能预防和减缓恶性肿瘤、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脏病、肥胖、老年痴呆症等。
三七
功能与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食用功效炖鸡或炖排骨,有益气养血、治疗崩漏、产后虚弱、自汗、盗汗、有滋阳强壮作用。也治疗老年人的头风痛、腰肌酸软无力等症。
枸杞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黄芪
功能与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蜜制黄芪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
山楂
功能与主治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当归
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天麻
天麻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1、平肝息风。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2、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南沙参
沙参。功能主治养阴清肺,化痰益气。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粘、气阴不足、烦热口干。
北沙参
莱阳参、海沙参、银沙参、辽沙参。性味 甘苦淡,凉。归经 入肺、脾经。功能主治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
石斛 养阴生津、增强体质、补益脾胃、护肝利胆、清虚热、强筋壮骨、抑制肿瘤、明亮眼目、延年益寿。
芡实、芡实米、鸡头米。 药性甘、涩,平。归脾、肾经。功效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玉竹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肺;胃经。功效主治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
陈皮 性味归经温;辛、苦;归脾、肺经。功能主治调中带滞、顺气消痰、宣通五脏。
桂圆、龙眼。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百合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功效,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痰中带血,如百花膏。治肺虚久咳,劳嗽咯血,如百合固金汤。具有清心安神功效,用于热病余热未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药用时煎服,10~30g。清心宜生用,润肺蜜炙用。功效养阴清热,滋补精血。
鸭子煲汤可以加入哪些中药材
广州人煲汤常用的药材有当泥(山稔)根、白花蛇舌草、白花牛奶根、溪黄草、石参根。
1、当泥(山稔)根
当泥,即是山捻,桃金娘,初秋,是当泥(山捻)果熟时节。其果先青而黄,黄而赤,赤而紫。当泥(山捻)熟得紫色的时候最好吃,生津止渴,回味甘甜,舌头牙齿也会被染成紫黑色。而棯子多吃了时一定要喝一碗盐水,否则次日会大便困难。
2、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别名蛇舌草、蛇舌癀、蛇针草野生于山坡、路边、溪畔草丛中。性味:苦甘;寒;无毒。
3、白花牛奶根
牛奶树根分为白花牛奶树根和红花牛奶树根,生长环境为深山老林,用来煲汤的必须是白花牛奶树根。其性温、味甘、辛。味道甘中带香。牛奶树根煲出来的味道带有牛奶味。
煲汤注意事项:
要使喝汤真正起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作用,在汤的制作和饮用时有一定的科学原则要遵循,否则就可能出现偏差。
1、选料
这是制好鲜汤的关键所在。用于制汤的原料,通常为动物性原料,如鸡肉、鸭肉、猪瘦肉、猪肘子、猪骨、火腿、板鸭、鱼类、牛羊肉等。采购时应注意必须鲜味足、异味小、血污少。这类食品含有丰富蛋白质和核苷酸等,家禽肉中能溶解于水的含氮浸出物,是汤鲜味的主要来源。
2、新鲜
新鲜并不是传统的“肉吃鲜杀,鱼吃跳”的时鲜。所说的鲜,是指鱼、畜、禽杀死后3小时~5小时,此时鱼、畜或禽肉的各种酶使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人体易于吸收的氨基酸、脂肪酸,味道也最好。
3、炊具
制鲜汤以陈年瓦罐煨煮效果最佳。瓦罐是由不易传热的石英、长石、粘土等原料配合成的陶土,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其通气性、吸附性好,还具有传热均匀、散热缓慢等特点。
煨制鲜汤时,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热传递给内部原料,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的时间维持得越长,鲜香成分溶出得越多,汤的滋味鲜醇,食品质地越酥烂。
4、火候
煨汤火候的要诀是大火烧沸,小火慢煨。这样可使食物蛋白质浸出物等鲜香物质尽可能地溶解出来,使汤鲜醇味美。只有用小火长时间慢炖,才能使浸出物溶解得更多,既清澈,又浓醇。
5、配水
水既是鲜香食品的溶剂,又是传热的介质。水温的变化、用量的多少,对汤的风味有着直接的影响。用水量通常是煨汤的主要食品重量的3倍,同时应使食品与冷水一起受热,即不直接用沸水煨汤,也不中途加冷水,以使食品的营养物质缓慢地溢出,最终达到汤色清澈的效果。
煲汤可以加入的中药材如下:
1、加入党参,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者。忌与藜芦同用。
2、加入茯苓,利于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宜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
3、加入当归,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畅通便、消炎止泻、祛风除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头晕心悸、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跌打损伤,是非常适合女性调理身体的一种食材。
4、加入阿皎,利于肝、肺、肾经,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的效果。主治血虚证,虚劳咯血,吐血,便血,血痢,妊娠下血,崩漏,阴虚心烦失眠,肺虚燥咳,虚风内动之经厥抽搐。
5、加入红枣,可以补脾胃,益气血,安心神,调营卫,和药性。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妇人脏燥,营卫不和。
扩展资料:
鸭汤的食用人群:
适用于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发低热、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佳。同时适宜营养不良,产后病后体虚、盗汗、遗精、妇女月经少、咽干口渴者食用;还适宜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糖尿病,肝硬化腹水,肺结核,慢性肾炎浮肿者食用。
对于素体虚寒,受凉引起的不思饮食,胃部冷痛.腹泻清稀,腰痛及寒性痛经以及肥胖、动脉硬化、慢性肠炎应少食;感冒患者不宜食用。
参考资料:
人民网-如何选择适宜的煲汤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