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冬春多为干旱季节,地下水位下降,处于枯水期。春季插秧时期用水又特别集中。由于严重缺水,不可能按期插秧。为了减轻干旱的危害,常常采用水稻迟栽技术躲过集中插秧用水高峰期,缓解供水紧张的矛盾,节约用水,确保水稻稳产高产。此项技术一是通过使用中晚熟品种,稀播种培育长龄带蘖壮秧,适当晚插;二是使用早熟品种,采取晚播种育秧、晚插秧。上述两种方法的关键技术是:
(1)选用适宜的中、早熟品种。稀播晚栽应以当地中熟品种为主,辽宁中部及其以南地区选用生育期145~155天的中熟和中晚熟品种;沈阳以北及东北、西北部分稻区应选用生育期135~145天的早熟和中早熟品种。选用的品种抗稻瘟病和抗倒伏能力要强,在晚播条件下对温光反应不敏感,且要株型好、分蘖力强、后熟快。
(2)培育高素质秧苗。施用最优营养土,进行床土酸化处理,超稀播种培育带蘖壮秧。播量以精选干种100克/米2为限。壮秧指标要求是秧龄50~60天,7~8片叶,带2~3个蘖,100株干重20克左右。
(3)适时晚栽。要掌握晚栽期下限,一般稀播晚栽期以6月上旬、晚播晚栽期以6月中旬为下限,使本田生育期达到90天以上,确保安全成熟,稳产高产。
(4)加强肥水管理。在施肥方面,提倡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氮、磷、钾、硅多元素平衡配合,适当增加磷、钾、硅施用量,酌情减少氮肥的用量。施氮量一般应比常规栽培减少20%~25%。在水的管理方面,应采用浅、湿、干交替节水灌溉。
1、水稻贪青晚熟的植株表现抽穗至灌浆期叶片大而软,抽穗不整齐,倒3叶生长旺盛,叶片宽而长,柔软而下垂,特别是在早晨有露水时叶片披垂显著,叶色浓绿,生育期显著延迟。水稻贪青晚熟,容易发生病害和倒伏,使千粒重降低,产量锐减,品质变劣。2、水稻贪青晚熟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后期追肥过多或过晚,造成无效分蘖增多,群体过大,导致幼穗分化和生育进程推迟。特别是水稻抽穗后,施氮素化肥过多,造成叶片中含氮量过高,植株贪青,不利于营养物质向穗部转运和积累,使灌浆速度减慢,谷粒不饱满,粒重降低,空秕增加;二是由于生育中期受旱,生长发育失调,稻株不能吸收养分进行营养生长,提早进入生殖生长,后期遇到适宜水分,导致叶片生长迅速,叶片增长,呈浓绿色。3、预防措施首先选用抗逆性强,不易贪青晚熟的品种,如选用云粳26号、云粳34号。其次是合理运筹肥水。在合理密植的的基础上,做到看天、看苗、看田科学施肥和管水。尤其是后期 肥要谨慎,因苗施肥。水稻抽穗后,发生徒长贪青,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时排干田水晒田。晒田的时间和程度,看稻苗的颜色而定。如晒田5-7天,叶片已由浓绿转黄时,停止晒田,复浅水保持田间湿润;如稻叶未转黄,继续晒田,如植株颜色已转为正常,可复水保持浅水层或湿润灌溉,保持干干湿湿,促进早熟、活熟。在晒田期间,可叶面喷施0.1%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及喷施有机钾750倍液各一次,从而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可促进水稻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