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怎么生长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7:03:19
字号:

问题一:竹子的生长方式 竹子生长有其特殊性,它是依靠地下茎(俗称竹鞭)上的笋芽发育长成竹笋,再长成新竹。新竹在1~4个月内即可完成高度、直径生长,以后不再增加。竹子年年均会发笋长竹。因此,观赏竹子种植技术也有别于其它苗木,现总结成文,供广大园林工作者参考。 一、 种植时间 1.散生竹:散生竹通常是在春季3~5月开始发笋,多数竹种6月份基本完成高生长,并抽枝长叶,8~9月大量长鞭,进入11月后,随着气温的降低,生理活动逐渐缓慢,至翌年2月,伴随气温回升,逐渐恢复生理活动。根据这一生长节律,散生竹理想的栽竹时节应该是在10 月至翌年2月,尤以10月份的“小阳春”最好。冬季11~ 12月种竹,尽管雨量少,天气干燥,但此时竹子的生理活动趋弱,蒸腾作用不强,栽竹成活率也较高。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在梅雨季节正常年份采用移竹造林。但只宜近距离移栽,且根盘带土多方能保证高的成活率。北方地区由于冬季严寒,宜在秋季10月及早春2月栽竹。值得注意的是,春季3~5月出笋期不宜栽竹。“种竹无时,雨后便移”。只要保证母竹质量,精心管理,保持水份平衡,一年中除炎热的三伏天和严寒的三九天外,其余时间均可栽种。如果采用容器竹苗,则南北地区均可四季种竹,保证成活。 2.丛生竹:一般3~5月竹秆发芽,6~8月发笋,且丛生竹不耐严寒。所以丛生竹种植最好在春季2月竹子芽眼尚未萌发、竹液开始流动前进行最好。同样,如果管理条件好或采用容器竹苗,也可四季种竹。 3、混生竹:混生竹生长发育节律介于散生竹与丛生竹之间,5~7月发笋长竹,所以栽竹季节以秋冬季10~ 12月和春季2~3为宜。 二、 种植地整理 竹子生长要求土层深度50~100cm(中小径竹50cm即可,大径竹如毛竹则要求80~100cm),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的砂质壤土,微酸性或中性,PH 4.5 ~7.0 为宜,地下水位1m以下(毛竹)或50cm以下(中小径竹)。 整地是竹子种植前的重要环节,整地好坏直接影响到造竹质量的高低和成林速度的快慢。整地方法采用全面整地最好,即对种植地进行全面耕翻,深度30cm,清除土壤中的石块、杂草、树根等杂物。如土壤过于粘重、盐碱土或建筑垃圾太多,则应采用增施有机肥、换土或填客土等方法进行改良。 整好地后,即可挖种植穴。种植穴的密度和规格,根据不同的竹种、竹苗规格和工程要求具体而定。在园林绿化工程上,一般中小径竹每平方米3~4株,株行距 50~60cm,种植穴的规格为长、宽各40cm、深30cm。 三、 母竹的要求 母竹质量对造竹质量影响很大。优质母竹种植容易成活和成林,劣质母竹不易栽活或难以成林。母竹质量主要反映在年龄、粗度、长势及土球大小等方面。① 母竹年龄:最好是当年至2年生。因为当年至2年生母竹所连的竹鞭,一般处于壮龄阶段,鞭芽饱满,鞭根健全,因而容易栽活和长出新竹、新鞭,成林较快。老龄竹(3 年以上)不宜作母竹。② 母竹粗度:中径竹(哺鸡竹类、早园竹等)以胸径2~3cm为宜,小径竹(紫竹、金镶玉竹、斑竹等)以胸径1~2cm为宜。③ 母竹要求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繁茂、无病虫害及开花迹象为宜。④ 土球直径以25~30cm为宜。土球过小,母竹易过度失水,降低成活,且竹鞭短,根系少,成林慢。土球过大,则不便运输。 中小型观赏竹,通常生长较密,因此,可将几支一同挖起作为一“株”母竹。具体要求为:散生竹1~2支/ 株,混生竹2~4支/株,丛生竹可挖起后分成3~5支/ 丛。母竹挖起后,一般应砍去竹梢,保留4~5盘分枝,修剪过密枝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

竹子怎么生长

问题二:竹子是怎样长大的 随即发芽 可以人工干预 从长出第5节后粗细就不怎么会改变了 如果施肥的话可以缩短长大的时间 最下面的几节长短不会改变 下面最粗中间的最长上面的最细 不会老死

问题三:竹子的生长全过程的管理? 竹是多年生木质化植物,具地上茎(竹杆)和地下茎(竹鞭)。竹杆常为圆筒形,极少为四角形,由节间和节连接而成,节间常中空,少数实心,节由箨环和杆环构成。每节上分枝。叶有两种,一为茎生叶,俗称箨叶;另一为营养叶,披针形,大小随品种而异。竹花由鳞被、雄蕊和雌蕊组成。果实多为颖果。竹类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为营养生长阶段,一旦开花结实后全部株丛即枯死而完成一个生活周期。

竹类植物根据地下茎的生长情况可分为三种生态型,即单轴散生型、合轴丛生型、复轴混合型。竹类的种类繁多,我国有500余种,大多可供庭园观赏。常见栽培观赏竹有:散生型的紫竹(Phyllostachysnigra)、毛竹(Ph.pubescens)、刚竹(Ph.uiridis)、桂竹(Ph.bambusoides)、方竹(Chimonobam-busaquadrangularis)等,丛生型的佛肚竹(Bambusauentricosa)、孝顺竹(B.multiplex)等,混生型的箬竹(Indocalamuslatifolius)、茶杆竹(Pseu-dosasaamabilis)等。

1.叶呈狭披针形,长7.5~16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形,叶柄长约5毫米,边缘之一侧较平滑,另一侧具小锯齿而粗糙;平行脉,次脉6~8对,小横脉甚显著;叶面深绿色,无毛,背面色较淡,基部具微毛;质薄而较脆。 [编辑本段]生态习性竹类大都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年平均温度为12C~22C,年降水量1000毫米~2000毫米。竹子对水分的要求,高于对气温和土壤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散生竹类的适应性,强于丛生竹类。由于散生竹类基本上是春季出笋,入冬前新竹已充分木质化,所以对干旱和寒冷等不良气候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土壤的要求也低于丛生竹和混生竹。丛生、混生竹类地下茎入土较浅,出笋期在夏、秋,新竹当年不能充分木质化,经不起寒冷和干旱,故北方一般生长受到限制,他们对土壤的要求也高于散生竹。 [编辑本段]繁殖方法不同类型的竹种,繁殖方法不同。一般丛生竹的竹兜、竹枝、竹杆上的芽,都具有繁殖能力,故可采用移竹、埋蔸、埋竿、插枝等方法;而散生竹类的竹杆和枝条没有繁殖能力,只有竹蔸上的芽才能发育成竹鞭和竹子,故常采用移竹、移鞭等方法繁殖。

丛生及混生竹类的繁殖:

1.移竹法(分蔸栽植)选择生长旺盛的1~2年生竹杆,在离其杆25厘米~30厘米外围,扒开土壤,找出其杆柄,然后用利凿切断其杆柄,连蔸带土掘起,小型竹类可3~5秆成丛挖起,留2~3盘枝,从节间斜形切断,然后种植于早已挖好的穴中。

2.埋蔸、埋杆、埋节法选择强壮的竹蔸,在其上留竹杆长30厘米~40厘米,斜埋于种植穴中,覆土15厘米~20厘米。在埋蔸时截下的竹杆,剪去各节的侧枝,仅留主枝l~2节,作为埋杆或埋节的材料。埋时沟深20厘米~30厘米,将节上的芽向两侧,杆基部略低,梢部略高,微斜卧沟中,覆土10厘米~15厘米。略高于地面,再盖草保湿。为了促使各节隐芽发笋生根,可在各节上方8厘米~10厘米处,锯两个环,深达竹青部分,经处理的竹杆节部的成苗率可以提高不少。

散生竹类的繁殖:

1.带母竹繁殖选择1~2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带有鲜黄竹鞭,其鞭芽饱满、竹杆较低矮、胸径不太粗的母 竹笋竹,挖前要确定竹鞭走向,然后在距母竹30厘米~80厘米处截断竹鞭。一般大型竹留来鞭30厘米~40厘米,去鞭70厘米~80厘米;中型竹留来鞭20厘米~30厘米,去鞭50厘米~60厘米。挖时不能动摇竹杆,用利刀截去其上部,一般......>>

问题四:竹子的生长环境和条件 竹的生长环境:竹类大都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年平均温度为12C~22C,年降水量1000毫米~2000毫米。竹子对水分的要求,高于对气温和土壤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散生竹类的适应性,强于丛生竹类。穿于散生竹类基本上是春季出笋,入冬前新竹已充分木质化,所以对干旱和寒冷等不良气候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土壤的要求也低于丛生竹和混生竹。丛生、混生竹类地下茎入土较浅,出笋期在夏、秋,新竹当年不能充分木质化,经不起寒冷和干旱,故北方一般生长受到限制,他们对土壤的要求也高于散生竹。 竹子的特点:竹是多年生木质化植物,具地上茎(竹杆)和地下茎(竹鞭)。竹杆常为圆筒形,极少为四角形,由节间和节连接而成,节间常中空,少数实心,节由箨环和杆环构成。每节上分枝。叶有两种,一为茎生叶,俗称箨叶;另一为营养叶,披针形,大小随品种而异。竹花由鳞被、雄蕊和雌蕊组成。果实多为颖果。竹类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为营养生长阶段,一旦开花结实后全部株丛即枯死而完成一个生活周期。 竹子的种类:

竹类植物根据地下茎的生长情况可分为三种生态型,即单轴散生型、合轴丛生型、复轴混合型。竹类的种类繁多,我国有500余种,大多可供庭园观赏。常见栽培观赏竹有:散生型的紫竹(Phyllostachysnigra)、毛竹(Ph.pubescens)、刚竹(Ph.uiridis)、桂竹(Ph.bambusoides)、方竹(Chimonobam-busaquadrangularis)等,丛生型的佛肚竹(Bambusauentricosa)、孝顺竹(B.multiplex)等,混生型的箬竹(Indocalamuslatifolius)、茶杆竹(Pseu-dosasaamabilis)等。

问题五:竹子喜欢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 竹子最适合生长在亚热带地区,湿润、温和、阳光充足、冬季时间短,特别是在这种环境下的山沟、河边、叮陵地带生长的竹子非常健康、茁壮、是最好的纸材。

1.水分管理 竹子喜湿怕积水。装盆后第一次水要浇透,以后保持盆土湿润,不可浇水过多,否则易烂鞭烂根。从装盆至成活阶段还要经常向叶片喷水。如果盆土缺水,竹叶会卷曲,此时,应及时浇水,则竹叶又会展开。夏天平均1至2天浇水一次,冬天少浇水,但要保证盆土湿润,以防“干冻”。

2.肥料管理 盆栽竹肥料主要以装盆时拌入盆土中的有机肥为主,竹子成活后适当追肥,“薄肥勤施”,在春夏水施0.5%尿素或1.0%的复合肥。

3.病虫防治 盆栽竹虫害主要有蚜虫、介壳虫等,可用80%敌敌畏乳剂或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洒;病害主要有煤污病、丛枝病等,要加强管理,及时修剪病株。

4.其他管理 高温季节,应把盆栽竹移至阴凉处,避免烈日暴晒。并向叶片喷水,保持叶色翠绿。冬季须将盆栽竹移至背风向阳处或室内.装盆时间 散生竹装盆时间以春季竹笋出土前的2、3月份和秋季9、10月份为佳,其中地被竹以2月最佳。丛生竹因为夏秋出笋,以春季3至5月为好。

问题六:竹子生长在我国什么地方 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像四川、浙江、广西、云南、湖南、湖北等,他们有熊猫之家和竹林深处的典故。全世界共计有70个属1200种,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22个属、200多种,分布全国各地,以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多,秦岭以北雨量少、气温低,仅有少数矮小竹类生长。

问题七:怎样控制竹子生长 控制竹子生长的方法如下:

铲除竹鞭,另外可以使用围蔽或者掘土的方法防止再次生长到不该到的地方。 具体方法可以在隔断处砌砖墙,设置钢板或者其他硬物作为隔挡。 另外可以挖低不想竹子竹鞭生长方向处的泥土,竹鞭一般生长会朝地表延伸,这里没有足够泥土时就可以起到避免竹鞭伸展的作用了。

问题八:竹子的生长过程(附图) 竹子种类较多包括:毛竹,淡竹,红笋竹,孵鸡竹,水竹,苦竹,石竹,早竹,雷竹等等。竹子的生长过程是一个循环过程,春天出竹笋到夏季后变成新竹,一般两年生的新竹夏秋两季生鞭笋,鞭笋老了成马鞭,由马鞭孕育笋芽,(团笋是毛笋未出土的幼笋)来年又长出竹笋,如此周而复始。但竹子和人一样也会老化,五年的老竹子孕育竹笋的功能就退化了,以两至三年生的再佳。

问题九:竹子的生长速度 在繁殖旺盛期间一般一小时长1-4厘米。

竹子的种类及功效

高。

竹鞭是竹子的地下茎,在地下部分横生。种下去多久发芽要根据温度环境定。若是环境温暖,大概半个月到二十天之间就会发芽,开始生长。若是环境不适,温度低一些,发芽时间就会推后,可能要一个月左右。此外发芽后加强管理,及时补水,必要时还要补肥,肥水足才可旺盛生长。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竹子生长有其特殊性,是依靠地下茎(俗称竹鞭)上的笋芽发育长成竹笋,再长成新竹。新竹在1~4个月内即可完成高度、直径生长,以后不再增加。竹子年年均会发笋长竹。

竹子生长要求土层深度50~100cm(中小径竹50cm即可,大径竹如毛竹则要求80~100cm),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的砂质壤土,微酸性或中性,PH 4.5 ~7.0 为宜,地下水位1m以下(毛竹)或50cm以下(中小径竹)。

百度百科-竹鞭

竹子的种类及功效

 竹子的种类及功效,竹子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竹子是一种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而且种类也最多。现在分享竹子的种类及功效。

 竹子的种类及功效1

 竹:竹有很多种类,供药用的主要有禾本科植物淡竹、苦竹、慈竹等。笋:性寒。治疗气上逆,消除烦热。容易引发气病,能引发冷症,不可多食。越地(浙江一带)有芦笋和箭笋,嫩的可以吃一点,稍老则不可吃。淡竹笋和中母笋虽然味道很好,但易引发背部闷痛、脚气等疾病,苦笋不会引发痰疾。

 除箠竹、淡竹、苦竹、甘竹以外,其余的竹类都不宜食用,对人体没有好处。竹笋不可与鲫鱼一起进食。二者一起食用,会使竹笋不能消化而患症病,令人不能行走。

  1、淡竹的功效:

 淡竹药效最好,甘竹其次。主治咳嗽气逆,消渴,痰饮,喉痹,鬼疰恶气。能杀灭细小的虫子,消除体内烦热。

 淡竹沥:性大寒。主治中风,大热,心烦胸闷,过分劳累而热病复发等病症。

 淡竹笳:主治噎膈,鼻出血。

 淡竹实:可以使神清气爽,身体轻快,元气充足。

  2、苦竹的功效:

 苦竹叶:主治口疮,眼目热毒,声音嘶哑。

 苦竹茹:可下排壅积的热毒。

 苦竹根:细切一斤,加水五升,煮成一升,分三次服,能强力排出心肺等五脏的热毒之气。

  3、慈竹的功效:

 慈竹:夏季遇到雨天,竹叶上的水滴在地上,生出一种蓐草,形状像鹿角一样,色白。采来洗净,加上姜、酱一起食用,主治各种赤白痢,极有效验。

 慈竹沥:可驱除热风,和食物、米饮一起服用效果好。

  木竹子的山竹子的区别

  1、什么是木竹子

 木竹子是一种野生乔木,它的树皮为灰白色,而且质地特别粗糙,叶子为卵形,对生,每年六月到八月之间可以开花,果实在十一月到十二月之间成熟,有时也会出现花果同时存在的特殊景观。木竹子多生长于中国南方的温暖地区,在越南和台湾等地也有少量的存在。

  2、什么是山竹子

 山竹子是一种果树,是一种多年生的半灌木,它多生长于热带地区,是热带常见的果树之一。山竹子的果实就是有着水果皇后之称的山竹。山竹子的生存时间特别长,它的根系十分发达,它在栽培以后十年左右才能结出果实。

  3、木竹子和山竹子功效不同

 木竹子和山竹子的功效有很大的不同,木竹子的果实可以榨油,它的含油量高达百全之五十六点多,提取出的油脂可以制成肥皂或者润滑油,另外它的树皮还可以入药,有消炎止痛的作用。而山竹子是一种水果,它的果实主要供人类食用,能为人类身体提供多种营养成分,可以起到良好的滋补功效。

 竹子的种类及功效2

  山竹子简介

 莽吉柿(学名:Garcinia mangostana L。),俗称山竹,或山竺、山竹子、倒捻子。小乔木,高12-20米,分枝多而密集,交互对生,小枝具明显的纵稜条。叶片厚革质,具光泽,椭圆形或椭圆状矩圆形,顶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雄花2-9簇生枝条顶端,花梗短;

 雌花单生或成对,着生于枝条顶端,比雄花稍大;子房5-8室,几无花柱,柱头5-6深裂。果成熟时紫红色,间有黄褐色斑块,光滑,有种子4-5,假种皮瓢状多汁,白色。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

  山竹子的功效与作用

 山竹子,为藤黄科植物多花山竹子的树皮或果实。

 有消炎止痛的功效,还能收敛生肌。

 治烧伤,烫伤,湿疹,口腔炎,牙周炎,痈疮溃烂,这种药是比较安全的,效果也是比较可靠的,如果有适应症就可以适当的服用。

 治疗期间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山竹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木竹子为藤黄科植物木竹子和岭南山竹子的果实。分布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味甘,性凉。归脾经。具有清热,生津的功效。治疗胃热津伤,呕吐,口渴,肺热气逆,咳嗽不止等病症。1。《食物本草》:“主清热,利百脉,通调水脏,止渴生津,解暑,消酒。

 治吐逆不食,关格闭拒不通,脾虚下陷,肛门坠脱不敛。清热,凉大肠,去积血,利耳目,治咳逆上气。”2。《广西中草药》:“消炎止痛,收敛生肌。治烧伤、烫伤、湿疹,口腔炎,牙周炎,痈疮溃烂山竹子果核或树皮粉末撒患处。”“治铁砂入肉不出:山竹子鲜果捣烂敷患处。”

  竹子叶的功效与作用

 竹子叶子是一种中药材,有清心降火和利尿消肿等多种医学功效,是可以直接泡水喝的,但是在采摘竹子叶子以后,要把叶片表面的杂质清洗掉,然后在阳光下晒制一两天的时间,晒好以后再用开水冲泡才可以直接饮用,是一种功效不错的保健茶品。

  竹子叶子泡水喝的好处:

 1、竹子叶子泡水喝可清心利尿 竹子叶子泡水喝可以起到清心利尿的作用,特别是对人类的因心火织盛引发的口舌生疮和尿少而赤等症状有明显的消除作用。

 2、竹子叶子泡水喝可清热除烦 清热除烦是竹子叶子泡水喝的重要功效,人们饮用以后能缓解人类的热疡和烦热,对心烦不眠以及头痛失语和心胸痰热等症状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另外上用竹子叶子泡水喝还能起到解酒的作用,适合人们在酒醉以后饮用。

  竹子叶的功效与作用

 1、竹子叶具有清新降火的功效,其叶性寒,甘淡能渗湿利尿。可以用于治疗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或心火下移小肠赤涩。

 2、竹子叶还有利尿通过临床的'实验可以证明,虽然竹叶的利尿作用较弱,可是能明显增加尿中氯化钠的含量。正常的人以本品10g煎服,利尿作用弱,但能增加尿中氯化物的排泄量。其利尿作用和木通、猪苓想必会弱一些,但其增加尿中氯化物量的排泄则比猪苓强。

 3、它还具有一定的止咳作用,能够用于某些原因导致的咳嗽不断。此外,它还具有不错的消火功效,能够缓解因上火导致的口腔生疮等多种症状。

 不过,竹叶虽好,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群都是适合服用的。日常情况下,孕妇以及肾亏尿频等患者都是不适合服用的,这些人群服用之后不仅没有促进身体健康以及保健身体的作用,反而会危害健康。具体的如下:

  第一:孕妇不适合服用竹叶

 竹叶性寒,孕妇的身体比较的特殊以及脆弱,如果大量的将竹叶泡水喝,那么容易导致出现流产的情况,不利于胎儿以及孕妇的健康。

  第二:肾亏尿频患者不适合服用竹叶

 上文我们有介绍,竹叶具有很好的利尿清热的作用,适合那些小便不顺畅的患者服用。不过,如果是肾亏以及尿频尿急的患者服用,不仅病情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反而会加重疾病,所以最好不要服用。

  第三:竹叶不适合久煎

 老中医告诉我们,竹叶的煎煮方法一定要科学,不能够长时间的煎煮,否则会导致药效的降低。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的竹叶都是选择新鲜的,同时也都是将竹叶进行冲泡或者是煮粥,这样效果更佳,能够更好的发挥竹叶的功效。

  第四:不宜过量服用

 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竹叶泡水喝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也不存在任何的毒副作用。但是,很多人为了能够令竹叶的功效获得最大化,每天都大量的服用竹叶茶,这是非常不正确的行为。日常在将竹叶泡水喝的时候一定要掌握量,过量服用并不好。

  第五:肠胃比较弱的患者谨慎服用

 除了泡水喝这种方法之外,很多人也喜欢将竹叶制作成为药膳,例如竹叶粥等。在这里需要特别的注意,竹叶中所含有的纤维比较粗,在进入肠胃之后并不容易被消化,所以建议肠胃比较弱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

  竹叶的使用方法

  第一:竹叶茶

 首先需要选择淡竹叶,然后洗干净之后放在太阳下晒干,然后研磨成为粉末。将竹叶粉末取出适量,然后用开水进行冲泡,最好能够反复冲泡,然后代替茶水饮用。建议每天服用一剂就可以了。

 这种茶水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以及除烦利尿的效果,非常的适合在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服用。除此之外,竹叶茶还能够有效的治疗口腔溃疡以及各种疖痈疮肿的情况,另外如果身体出现了内热重或者是小便短的情况,服用竹叶茶效果也非常的不错。

  第二:竹叶茅根茶

 淡竹叶以及白茅根准备好,首先将两种材料洗干净之后切碎,然后放入杯子中,倒入开水进行冲泡。盖上盖子,大约半个小时之后就可以揭盖服用了。

 这道茶饮具有很好的清热、止血以及利尿的作用,非常的适合那些患有急性肾炎或者是尿血的患者服用,能够很好的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99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