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什么时候割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7:03:09
字号:

众所周知,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北方和南方都有种植,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都有种植水稻,那么南方水稻什么时候割呢?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各地水稻收割时间。

南方水稻什么时候割

1、 南方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早稻4月中旬播种,5月初插秧,7月下旬收割,紧接着马上晚稻插秧(称为双抢),一般必须在立秋前结束,10月下旬-11月晚稻收割。

2、 江苏三系杂交中籼稻区水稻一般5月上中旬播种,成熟时间一般是10月上旬,全生育期140天左右。

3、 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中熟中粳稻品种5月上旬播种,成熟时间一般是10月中下旬,全生育期150-160天。

4、 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迟熟中粳稻品种,一般5月上中旬播种,成熟时间一般是10月中下旬,全生育期150-160天。

5、 江苏南部可以种植水稻,一年两熟,早稻早7月下旬,晚稻在10月中下旬成熟。

6、 长江上游地区以单季中稻为主。大多在清明前后播种,五月初移栽(立夏前后,小满前移栽完毕),8月中下旬收获。

7、 长江中下游平原,早稻4月上、中旬播种,5月初插秧,7月下旬收割,紧接着马上晚稻插秧(称为双抢),一般必须在立秋前结束,10月下旬-11月晚稻收割。

8、 江西省抚州市日前正开始进入收割期!双季稻早稻在7月中旬收晚稻在10月上旬收10年季节推迟了10天以上一季稻在9月下旬收赣南稍早1-3天。

其实水稻等到完熟期稻谷的谷壳变黄,米粒的水分减少,而且干物重量达到定值,籽粒变硬,不容易破碎,然而这个时期是最佳收获期。一般大约是在水稻抽穗后45-50天,黄化完熟率95%以上。

南方春天以种水稻为主,应该还有其它作物。

庄稼,最为普及的应是人们日常所食用的一些谷物,最为盛行的,即为"五谷"一说是黍、稷、(大、小)麦、菽(大、小豆)、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

稼,即作物。中国是世界少数的几个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到目前为止,考古学家们已先后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河北武安磁山、湖南醴县彭头山、湖南道县玉蟾寺、江西万年仙人洞、河南舞阳等地发现了众多的农业文化遗址,其中有的年代已接近万年以前。从出土遗物来看,当时北方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稷、黍、菽、麦、麻等,南方主要种植的是水稻。中国分别是粟、菽、稻、桑、茶等许多作物的起源地之一。作为世界的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中国对于世界农业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朝鲜和日本,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的栽培稻种即来自中国。又如今天世界上许多种语言中都还保留了大豆“菽”和“茶”的读音,这又表明中国是大豆和茶的故乡。

五谷

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作物资源。传说神农播“百谷”,说明当时的作物种类有数以百种之多。但后来又出现了“五谷”、“六谷”和“九谷”的说法。其中“五谷”说最为流行,“五谷”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但解释却有不同,一说是黍、稷、(大、小)麦、菽(大、小豆)、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这二种说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稻麻的有无,之所以出现分歧,是因为当时的作物并不止于五种,“六谷”、“九谷”说的存在就是一个明证,同时也可能与解释者的经验有关。“五谷”说之所以盛行,显然是受到五行思想的影响所致。因此,笼统地说来,五谷指的就是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

五谷的概念形成之后虽然相沿了两千多年,但这几种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所处的地位却因时而异。五谷中的粟、黍等作物,由于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长期短等特性,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况下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至春秋、战国时期,菽所具有的“保岁易为”特征被人发现,菽也与粟一道成了当时人们不可缺少的粮食。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宿麦(冬麦)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长季节进行种植,并能起到解决青黄不接的作用,加上这时发明了石圆磨,麦子的食用从粒食发展到面食,适口性大大提高,使麦子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从而发展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并与粟相提并论。儒家经典《春秋》一书中,它谷不书,至于禾麦不成则书之。可见,圣人在五谷之中最重视麦与禾。西汉时期的农学家赵过和氾胜之等都曾致力于在关中地区推广小麦种植。汉代关中人口的增加与麦作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直到唐宋以前,北方的人口都多于南方的人口。庄稼

但唐宋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于东南地区,这正是秦汉以来被称为“地广人稀”的楚越之地。宋代南方人口已超过北方,有人估计是6:4;此后至今一直是南方人口密度远大于北方。南方人口的增加是与水稻生产分不开的。水稻很适合于雨量充沛的南方地区种植,但最初并不起眼,甚至被排除在五谷之外。然而却后来居上。唐宋以后,水稻在全国粮食供应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据明代宋应星的估计,当时在粮食供应中,水稻十分之七,居绝对优势,大、小麦、黍、稷等粮作物,合在一起,只占十分之三的比重,已退居次要地位,大豆和大麻已退出粮食作物的范畴,只作为蔬菜来利用了。但是在一些作物退出粮食作物的行列时,一些作物又加入到了粮食作物的行列,明代末年,玉米、甘薯、马铃薯相继传入中国,并成为现代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99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