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茶叶介绍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2:51:33
字号:

1、凤凰单纵茶因产自广东潮州的凤凰山而得名,是一种极品乌龙茶,具有清香持久,滋味浓醇鲜爽的品质,根据香型不同,可分为蜜兰香、黄枝香、肉桂香等十大香型。

潮汕茶叶介绍

2、揭阳炒茶是潮汕地区具有特色的土茶,属于炒青绿茶。最出名的炒茶有坪上炒茶、五房炒茶,大洋炒茶。揭阳炒茶适合胃寒的人饮用,冲泡炒茶时香气四溢,茶汤黄中带绿,入口香气饱满,流溢于口中,回味甘甜。

在潮汕文化体系中,除潮汕美食外,潮汕工夫茶应该算是最值得且最容易被外人接受的文化现象。前者是吃,后者是喝,一吃一喝,便构成了潮汕的人间烟火气,也构成了人们感受潮汕的最直观体验。

但任何古老文化形态下的好物,都必须面对一些问题并历经变革才有可能获得新生。上面说到的卤鹅、砂锅粥和宝斗饼就都历经了这么一个过程。

潮汕工夫茶若要更好地传承和传播,其实也不得不面对以下这些问题。

▲传承与传播

一是冲泡潮汕工夫茶是需要技巧的,但是很多技巧我们并不了解。

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举两个例子:

比如用盖碗冲茶,很多人知道“高冲低洒”四个字,却不知注水点和出水点的位置同样重要。潮汕工夫茶的注水点不能是盖碗的中央,而且注水和出水的位置需完全相反,水从盖碗的右侧进,就要从对应的左侧出。

又比如冲工夫茶时的水温,很多人以为是100摄氏度或以上的滚水最佳的,其实并不然,用95到99摄氏度的水冲出来的茶才是最好的。古人称之为七步水,用现在的话就叫“二沸水”。

诀窍多多,却未曾有人解释明白。

因此我们想把实用性潮汕工夫茶冲泡诀窍整理出来,让更多人知道如何用简单的方式把茶冲好。

二是潮汕工夫茶在历史与当下的对接中产生了冲突。

从历史必然性上说,潮汕工夫茶不可能永远一成不变。从程式、茶器到茶叶,它都会随时代的推进而产生一些变化。只是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有的人觉得必须一成不变地继承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有的人却认为不必,因此也就有了矛盾。

再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有一天,我跟一潮州朋友、一潮阳朋友三人凑在一起喝茶。喝着喝着另外两人便吵了起来,吵的原因就在于能不能用公道杯。在传统潮汕工夫茶中,公道杯是多余的,不利于茶的热气保留。但是难道潮汕工夫茶就真的不能用这个工具吗?

▲该不该排斥公道杯?

又比如传统潮汕工夫茶程式中是不认杯,每冲泡一轮,就得洗一次杯,三四人这样操作可以。但是如果是一张大茶台十来人围着喝茶,轮轮洗杯有可行性吗?难道认杯了就不能称为潮汕工夫茶了?

我们觉得过去一些固化的程式用来表演可以,但如法炮制在当下生活中并不妥,时代变了,有些东西也应该跟着变。

三是潮汕茶产业体量不断增大而带来的市场混乱,真真假假,次劣的和假劣的茶叶并不少。

任何一个行业,只要有利润,就会弄虚作假的情况出现。潮汕的茶也是如此,不管是潮州单丛还是揭阳炒茶,都存在以伪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

从以伪乱真的角度来说,近年来潮汕原产地茶叶的产量根本不可能达到市场的需求量,因此出现了很多外地低端茶青被运到潮汕进行生产,并最终贴上“原产地”标签卖出去的情况。

身边一朋友曾经买过一百斤便宜的凤凰鸭屎香,大家喝了总感觉不对头,后来才发现是粤北种植的茶叶加工的。

揭阳做炒茶的老行家说过一个事实:揭阳很多几十块钱的炒茶,底料叫“福建绿”,茶青一斤一元,五斤茶青产一斤茶,因此一斤假炒茶的材料成本低到五块钱。至于怎么把福建绿做成类似揭阳炒茶的口感呢?有些人就有办法,以后我们再详说。

▲9.9元的假炒茶和34.88元的假乌岽

从以次充好的角度来说,打开某宝,满屏尽是一斤不到100元的乌岽单丛。但事实上,乌岽单丛怎么可能这么便宜?

我们没办法杜绝这种现象,但是我们希望让大家知道如何辨别对身体无益的伪劣茶叶。

四是潮汕茶叶体系太杂,很难喝明白和说明白,对外推广的认识难度大。

比如按照专业的观点,人们将潮州凤凰产的茶分为单丛、浪菜和凤凰水仙三级,这三级又分为九等;

再比如单丛近三百个名称,能搞清楚这其中来龙去脉的人寥寥无几;

▲说不清的单丛品种香

又比如单丛中常见的大乌叶,有人说是属黄栀子花香,有人说是属柚花香,那究竟大乌叶是属于什么香?

·······

这些复杂的情况,大大增加了外圈对工夫茶和单丛的认知难度。

有些外地朋友在接触了单丛后总会说:“单丛挺香,但是怎么那么多种名字,还分山门、树龄、海拔,喝不懂,也搞不懂。”

这个时代,潮汕工夫茶,尤其茶叶的推广,要做的是减法。要让大家了解单丛,就应该让它简约化,并不是重复历史的复杂化。

五是潮汕工夫茶的文化价值未被充分挖掘。

潮汕工夫茶的文化内涵不是三个杯的人情含义,也不是简单的“精、净、敬、和”四个字,更不是如何冲泡的简单描述。

喝茶不仅仅是为了解渴,潮汕工夫茶的文化价值在哪里?我们认为是四个字:茶以致用。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马斯洛需求理论,潮汕工夫茶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满足人不同阶段的需求,这一点与马斯洛需求理论是完全对应的。简单来说,工夫茶除了具备解渴的基础功能之外,工夫茶的内在追求可以使人定性静心,也可以作为社交的人情调和剂,深入地还可以借以自我实现。

只是这些看似玄乎的东西如何用接地气的方式讲述出来?毕竟面对大众的东西不应该太晦涩,对于这个实用的族群更是如此。

我们八人正是因为这样的共同思考才聚在了一起,茶,是我们八人的共同羁绊。

我们各自的过去

▲工夫兄弟成员

学茶、制茶、传茶是一个辛苦的行当,从零开始,一切太难太难。但我们是幸运的。

天培和长楷这对拍档,他们师公就是被称为凤凰茶仙的黄瑞光老师,天培的爸爸詹逸波先生是国家一级评茶师、国家主评大师。前辈给了基础,给了指点,弯路会少走很多。

智野家的茶,在上世纪那个还没有各种大师和那么多金奖的年代,就先后获得了联合国亚太地区、中商部和国家农业部等各项高级别的大奖和荣誉。祖辈积累了荣誉,信心会足了许多。

继林家拥有从乌岽到凤溪各种海拔的茶山,家族自身种植单丛上百种;庆城家族是揭阳坪上一带最早种植炒茶的三户农户之一,并且拥有海拔最高峰的优势。家族给了资源,底气会足了许多。

面对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前人与后人也难免会有冲突。但我们抗争过。

有的人是在抗拒继承到慢慢和父辈达成和解,有的人则是在用父辈不理解的方式践行自身对茶的理解。

智野大学毕业后,内心是拒绝接触茶的。在与父亲的摩擦冲突中,岁月让人成长了,他才真正爱上了茶。从拒绝到以之为事业,这是两代人之间的和解,也是两代人之间的传承。

炒茶很少人去包装,给人的印象就是很土。庆城曾经向父亲表达过包装推广坪上炒茶的想法,但却得到了不理解的回复:“别搞些有的没的!”这表面是父与子的思想冲突,本质上何尝不是年轻人对传统权威的反抗?

潮汕工夫茶,要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联结点并做出尝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我们努力过。

天培和长楷创立的潮乡是第一个与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V)进行跨界合作的单丛品牌,他们花了很多心思、经过很多次尝试才成功打造一款外国人也容易接受的单丛。

树志在尝试工夫茶文化与其他文化结合,打造注重文化体验的茶空间;同时也在尝试着把单丛茶做成办公茶,让单丛走进纯办公场景。

海涛跟揭阳五房的合伙人在推动揭阳无公害原生态炒茶的种植与推广,改变人们对炒茶的刻板印象。

我们未来的共同启程

既然聚在一起了,那么也该启程去做一些我们想做的事了。

潮汕工夫茶的体系最核心的一部分就是潮汕的原产茶,从狭义上来说,分为凤凰单丛、岭头单丛和揭阳炒茶三个流派。

过去,很多人不知道凤凰单丛和岭头单丛的渊源和差别;

过去,潮汕原产茶也是存在鄙视链的,700万揭阳人喝的炒茶经常被无视;

过去,从未有人想过把三者放到一起,构成一种文化上的意义。

·······

今天,抛开地域,抛开派别,抛开成见,我们决定推出一份致敬家乡的茶叶——“壹桶潮汕”,并以此作为工夫兄弟的启程。

▲壹桶潮汕,一杯乡味

为什么叫“壹桶潮汕”呢?

一是文化意义的统一,二是潮汕茶叶的汇聚,三是潮汕味道的传递。

我们选取了潮汕原产地茶叶三大流派中十二款有代表性、特点明显、品质为上的茶叶,都为工夫兄弟各成员自家提供。分别是凤凰单丛中的蜜兰香、鸭屎香、杏仁香、姜花香、芝兰香、黄枝香、肉桂香;岭头单丛的赤叶和白叶;揭阳炒茶中的坪上炒茶和五房炒茶。这壹桶,便组成一个小小的潮汕。

包装的灵感来源于潮汕花篮中的“竹编”和“红蓝绿”三色系,本质上也代表我们想在连接历史和未来之中做出尝试。

过往,我觉得文化应该是纯粹的,后来,才明白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是需要载体的,我们也希望通过“壹桶潮汕”寻得愿意与我们同行的人。

你喜欢吗?但壹桶潮汕目前只做限量的发售和预定,具体详情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

未来我们努力以此为共同事业。至于怎么推动改变上面所提到的一系列问题,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是一件老成的事,年轻人做传统的事确实不容易,如果觉得我们值得支持,请告诉你身边喜欢工夫茶的朋友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79337.html